㈠ 为什么王守仁在民间的名声不是很大呀
王守仁的思想不太符合正统思想,他的心学太为神秘,太过精深,对于后代几百年,他的思想在那些封建统治者眼里属于离经叛道的,所以很不受历代帝王看重,其实他的思想有点类似外国的哲学,虽然他的思想来自五经,但又不同于五经。他的学派敢于批评任何不符合学派思想的人或团体,所以也行罪了很多人,受到很多人的诋毁。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的忠君思想太受当时统治者欢迎,后来的文人为了应和君王,大肆渲染夸张,三国评话中更是使他这种人本来对于百姓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更为流传,为人敬重。而王守仁这种不按常规出牌的人是不会受到太多皇帝看重的,况且他思想的现实意义不太大,对于普通人来说,没什么品头论足,不像诸葛亮,历代文人把他吹的神乎其神,很有神人的特点,他这个形象已经通过历代的三国评书渐渐带入了普通百姓的闲聊生活中了,而王守仁思想深厚,不易为众人接受。张居正也是,别忘了他是权臣,权臣在皇帝眼里,是不受欢迎的,是不允许存在的,这本来就影响皇帝的权威,是不符合封建统治思想的,因此,文人也不敢大肆为他宣传,否则有可能掉脑袋的。所以关于他牛的事迹只能在正史上或野史上见到,但通俗的故事就很少受百姓了解。这两个只有那些有文化喜欢历史的人才会知道,他们很牛的事迹也只有专攻历史哲学的人才能了解到,因为他们再牛,却不受统治者待见,不能通俗化,大众化,因此那些没文化的人只能通过评话来了解诸葛亮,但对他们却无处了解
㈡ 写王阳明一生的书哪个写的好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故事背景: 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㈢ 王阳明的著作有哪些
1、《大学问》
《大学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守仁(王阳明),这本书是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2、《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是2011年10月12日上海古籍出版社于出版的图书,作者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3、《传习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4、《瘗旅文》
《瘗旅文》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祭文。该文描述了作者谪居贵州龙场驿期间,目睹了吏目一家三口暴死异乡,他与吏目主仆素昧平生,但情有所通。
全文一面哀悼死者,一面借以抒发作者遭贬荒远异乡的凄苦,怜人怜己,吊死伤生,兼而有之。言辞悲伤恳切,深情哀婉,反复曲折。
5、《王文成公全书》
《王文成公全书》是清同治光绪间(1862-1908)浙江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代王守仁。该书共三十八卷,收录了《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作品。
(3)有声小说王守仁扩展阅读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㈣ 谁知道有关王阳明(守仁)的书
知行录 静心录 悟真录 顺生录
㈤ 为什么没有有关王守仁的电影或小说
有关王守仁的电影,在2010年电影《龙凤店》中王宇饰王守仁。《龙凤店》是钟淑佳导演2010年拍摄的宫廷题材喜剧电影。由徐熙媛和任贤齐主演。
主要讲述了“龙凤店”的老板李凤姐(徐熙媛饰)遇到“逃婚”的正德皇帝(任贤齐饰)之后两人上演的一系列搞笑事件。该片于2010年8月19日上映。
(5)有声小说王守仁扩展阅读
主要剧情:正德皇帝朱厚照(任贤齐饰)自小长于深宫,虽有太监宫女们扮演各色人物的“百姓街”供他进行“假装微服私访”的游戏,但正德对假模假式的表演早已厌倦,遂借皇太后为他操办婚事的机会,随史官司马西(罗家英饰)、指挥使陈珍珍(梁小龙饰)以及太医一同微服出宫。
正德一行体察民情游历到江南小镇,误入江南四大才子的赌局,将玉玺和银两统统遗落,只得加入丐帮盛会抢食,岂料混乱中正德与司马西等人失散又失去了记忆。
落魄的正德因一碗善面结识龙凤店老板娘凤姐(徐熙媛饰),并进入龙凤店担任小二。另一方面,宫中图谋篡位的宁王获悉正德失忆,派出手下欲将正德的人生限制在龙凤店。
㈥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王守仁的章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 宫廷妖孽,第八章 传奇就此开始到第二十章 新的开始,有讲到王守仁。
小说原文:
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下海捞鱼,家里还有几个生病的亲属,每日以泪洗面。这差不多也是惯例了。可惜王守仁先生的情况恰好完全相反。
王守仁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钱,而且他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是否属实不知道,但以他家的条件,就算是也不奇怪。
王家的先辈们大都曾经做过官,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跟班的,最高混到了四品官,后世子孙虽然差点,但也还凑合。而到了王守仁父亲王华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
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㈦ 关于王阳明及知行合一的书,写得好的,请高人推荐一下
如果真的想学心学,必须克制自己。从四书五经开始看,再看朱子,因为王阳明传习录上的东西大多数直接写的就是这,不看的话看不懂《传习录》。之后就了解陆象山,看看《传习录》,过程中一定要行动。
㈧ 谁知道关于王守仁的故事或者书,请告知,谢谢
1
《王文成公全书》
2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
3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陈来 著
4
《王阳明哲学》蔡仁厚 著
5
《明史——王守仁传》
6
《明朝那些事儿第3部——妖孽宫廷》
㈨ 请问关于王阳明的著作有哪些
王阳明的著作主要有:
《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王文成公全书》、《朱子晚年定论》、《五经臆说》、《世德纪》等。
(9)有声小说王守仁扩展阅读:
1、王守仁,汉族,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2、余秋雨这样评价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 ,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