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姜昆巅峰期三段相声,引领行业创作潮流,郭德纲也曾借鉴,是哪三段
天津相声节开幕,姜昆率一众相声界大佬出席,网络上又开始了一轮针对姜昆的不友好言论,其中一个说法很多次出现,那就是说姜昆不会说相声,连相声基本功都不会,对于这种无知的言论笔者当然是嗤之以鼻。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时候也难怪一些网友针对姜昆,因为他近些年确实在相声上罕有佳作问世,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从他们出生起可能都没怎么听过姜昆的相声,因此也就不了解姜昆对相声界的意义何在。
综上,姜昆今年69岁了,再要求他推出什么全新力作已经不现实,但他给相声行业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毕竟谁都会有巅峰期和退潮期,我们对待为行业建立过功勋的前辈应该宽容!
② 相声对白
反正话
甲: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
乙:对
甲:相声演员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这相声演员啊!最擅长说长笑话,短笑话,俏皮话,反正话。
乙:这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啊
甲:相声 演员啊,脑子得聪明。灵机一动马上通过嘴就要说出来,
乙:对对对对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是啊
甲:像您这个
乙:我特别合适
甲:什么合适啊,这嘴唇,像鞋低子似的!
乙:有那么厚嘴唇子吗?
甲:像你这嘴说相声不合适,
乙:谁不合适啊,告诉你,脑袋聪明
甲:是啊
乙:嘴皮子利落,
甲:你啊
乙:说什么都行!
甲:你别吹,我当着个位老师和同许我来考考你,咱们来一段反正话
乙:什么叫做反正话呢?
甲:就是我说一句话,你把这句话翻过来再说一遍,能说上来就算你聪明!
乙:咱们可以试试
甲:说来就来,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么这么笨啊,我说我的桌子,你就要说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们开始。从头说到脚!看你反映怎么样啊!
乙:没问题!
甲:我脑袋
乙:我呆脑,我呆头呆脑的啊!
甲:我脑门子,
乙:我没脑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没眼!
甲:我眼珠
乙:我猪眼,不像话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 我量他干吗啊!
甲:我觜!
乙:。。。。。。 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这一个字的怎么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说字儿多的
甲:哦,字多一点,好了!我觜里又牙
乙:我牙里又觜,我成妖怪了!你换的词儿行不行啊,
甲:不说这个啊?咱们报一回小说人物!
乙:哪不小说呢?
甲:咱们就报一回《西游记》里得人名。
乙:您来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猪八戒
乙:我是戒八猪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么又成三个和尚了!
甲:我是孙猴子
乙:我是猴孙子!你说点好的!
甲:点好的,咱俩逛逛花园,报报花名
乙:逛花园?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园之前我有一个要求,
乙:什么要求!
甲:速度要比刚才快一点另外要带上动作。
乙:带动作我会啊,是这样吗(参着甲,像恋人一样在舞台上走一圈)
甲:什么啊!我是说在逛花园的时候要用这两个手指头指着自己的鼻子,得美一点,得这样(动作),会吗?
乙:没问题,我这人最会美了!
甲:那咱们现在开始啊
乙:好
甲:我逛花园
乙:我花园逛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药花
乙:我是花芍药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
③ 跪求关于读书的相声段子!!!(15分钟左右,一定要好笑)
我的求学生涯
乙:这几天老没见着你呀!
甲:可不是吗?忙呀!
乙:您忙什么呀?
甲:外出巡回讲学去了。出去一次就得半年,把我给累的呀!
乙:您先等会,你还巡回讲学???
甲:我这个 每回讲学都很累
乙:问你话呢(拉甲) 我问你你还讲学呢
甲:是啊 我是讲学
乙:你到什么地儿讲学?
甲:学 学校。大学。
乙:你等等!你还到大学讲过学?
甲:啊 我将来要到大学
乙:和这你这你还没去呢
甲:虽然我没讲过学,但我是非常爱学习的
乙:哦
甲:我们老师都夸我
乙:哦 老师是怎样说的
甲:老师是这样说的:大家看看,为什么只有他有这样的成绩呢?
乙:为啥呢
甲:都是因为他在平时不好好学习,要想不出错,有好成绩,平时就要好好学习!
乙:啊/,整个一个反面典型!
甲:不 不是 老师夸我呢
乙:这老师不都说你平时不好好学习
甲:谁说的 谁说的 我这个人是非常有志向的 我平时都是好好学习的
乙:你还有志向
甲:一 一看你这人就看不起人 我本来就很有志向的 其实上学我可以说是最用功的了!
乙:我怎么没看出来!
甲:真的!我是照着古人的方法来的!
乙:什么方法?
甲:比如说 锥刺骨!
乙:你知道这个故事
甲:当然了,这个故事是说战国时苏秦的故事
乙:对 对 对
甲:他考试总是不及格,他妈妈就生气的用锥子刺他的屁股
乙:嘿嘿嘿/ 别说了 你说的是你吧 是苏秦苦心攻读 苏秦在晚上学困了 用锥子刺自己的腿 把自己扎醒后好继续学习
甲:哦对 也有这么说的
乙:什么呀 压根儿都是这么说的
甲:也行 也行
乙:那你怎么向他学的
甲:对呀 就这样 明白了吗
乙:什么呀什么就明白了 你说清楚了呀
甲:对我是向他学习 我晚上学习也困了 可我找不到锥子呀
乙:那你还是没学呀
甲:还有哪 我找了一把刀刺 可我下不去手 这玩意他疼
乙:谁让您真学呀 刺骨这个故事只是让人学习苏秦这种刻苦学习 有志气的精神 谁让您真学呀
甲:哦 行我知道了
乙:你还学什么了
甲:还有 还有学偷光 这个可难学
乙:您还偷东西?
甲:谁谁 谁 谁呀 谁偷东西
乙:你不说你偷光嘛
甲:凿壁借光 凿壁偷光 这你都不知道
乙:哦 你别太简化了 你知道这个凿壁借光
甲:我说的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这事是说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他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乙:你是怎么学他的
甲:就这样学他的
乙:是啊 怎么学他的
甲:我也要凿墙 现在的墙太硬 凿不透 再说了我邻居也不让我凿听说我要凿墙还要打我 真讨厌
乙:该 你凿人家人不打你 再说谁让你真凿呀 这个故事是让你学他读书刻苦 谁让你学凿墙了
甲:不过 我还学“萤灯”
乙:萤灯是谁?
甲:这都不知道!真没学问?
乙:你说说!
甲:古时候一个夏夜的晚上,一个叫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乙:哦。
甲:我抓来好多萤火虫,放到瓶子里,我当灯使唤!你说我怎么这么倒霉?
乙:又怎么啦?
甲:我妈又要打我!
乙:为什么
甲:我妈说:你呀!天天不学习!大白天的,就知道玩那萤火虫!
乙:你妈说的对呀!
甲:对什么呀!没文化!我妈肯定国学水平很不怎么样!萤灯都不知道?
乙:这怨你妈什么事,萤灯这个故事是让人学车胤那有志气 爱学习
甲:我知道 我生气呀!我把我自己的书都撕破了,扔了!
乙:你不学了?
甲:谁说的 我要好好的学!
乙:那你撕书干什么?
甲:不是说“读书破万卷”嘛!我撕的还不到一万卷呢!
乙:啊?这句话不是叫你撕书的! 是叫你要要博览群书
甲:我还有呢
乙:你别说了 这么半天 你整个是个反面教材
甲:不是
乙:不是什么呀 你看人古代的学生立志学习 多么刻苦 在看看你不是凿墙 就是撕书 你还会干什么呀
甲:会 我还会玩电脑 看电视 课上捣乱
乙:啊/ 就这个
④ 郭德纲为避免第2个“曹云金”,立三条规定,为何岳云鹏可以屡屡犯规呢
说到中国传统艺术,那就不得不提一下相声这个行业。早些年的时候,相声在老百姓心目中还没有多大的地位。但是由于近两年德云社的迅速发展,让更多人喜欢上相声这门传统艺术。
由郭德纲创办的民间相声艺术团体德云社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 , 在各种传统曲艺逐渐式微的今天 , 这家相声剧社的热度却一直持续走高 , 旗下的各位演员纷纷走红 , 无论是平时的小剧场还是知名演员的专场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态 , 如今他们的自制剧《德云瓦舍》也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摄当中 。
如今备受瞩目的德云社 , 旗下共有四百多名演员和艺人 ,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郭德纲的弟子 , 跟随他学习相声 , 在舞台上为观众带去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 对于这些弟子们 , 除了教授给他们传统的相声技艺之外 , 郭德纲立下了不少的规矩 , 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都需要严格地遵守 , 这一点在此前热播的团综中也是可见一斑 。
我们经常在台上会听到”我是你爸爸“等这样的调侃之词,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经常调侃大辈的张鹤伦被网友笑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坟坟挨着张鹤伦”。
郭德纲、于谦的大褂可以绣着龙,“德云一哥”岳云鹏的大褂也刺绣了。因此,德云社的三条规矩,岳云鹏“破坏”了最后一条。一向尊师重道的岳云鹏,自然也不会和师父撞衫。他和于大爷都是只穿绣花大褂。不过,岳云鹏也不算破了规矩。毕竟规矩还是老郭定的,而岳云鹏常常参加大型演出,穿着这种刺绣的大褂自然也是老郭允许的。
但要我说,郭德纲除了允许岳云鹏这样穿之外,不仅是因为他需要经常上节目,还更是因为这个弟子的规矩可要比那个好上太多了。尤其是从岳云鹏所上的各种综艺上来看,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彰显德云社的规矩。果然无论在哪里,有规矩的都是大家最喜欢的人!
⑤ 曹云金和郭德纲是因为什么而反目成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2002年,郭德纲29岁,30岁之前他没狂,30岁之后他也没狂。
那一年是德云社创办的第七个年头,尽管郭德纲已经陆陆续续地从只有一个观众,慢慢收获了自己的“钢丝”,但“僧多粥少”的德云社还是步履维艰。
那一天,曹云金怀揣着相声梦来到了北京。郭德纲一看这小子,天赋、性格都跟自己年轻的自己颇为相似,当即让他跟自己住一起——比大多数的儿徒待遇都高。
那一天,郭德纲的妻子王惠还没有坐上德云社董事长的交椅,为了支持德云社的发展,她自己还在辛苦跑场,一个月只能回德云社一次。
王惠回来几趟之后,发现这个叫“金子”的徒弟是个可造之才,但是他好像对居住环境不是太满意。于是,几个月之后,王惠和郭德纲商议,将家搬到了大兴枣庄。
恩恩怨怨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如果真的喜欢相声,就去关注相声本身。坐在那里听一段,戴上耳机听一段,多好。
⑥ 表妹万福讲的什么
《表妹万福》是一部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情缘小说,作者是蓬莱客。
《表妹万福》讲述了曾经惊才绝艳的少年卿相,光风霁月,名满京都。一朝风云变,身世成疑,污名加身,自此远走。
昔日天真单纯的甄家明珠,顺遂安宁,受尽宠爱。一夕大厦倾,遇人不淑,芳魂长眠,大梦将醒。
面对命运的分岔口,她下定决心,扭转乾坤。他们的人生,从遇上彼此开始,变得不同。
作者文笔非常好,很有古文的隽永,期间引用很多诗句和佛偈,不仅渲染了情绪和气氛,让人在消遣中也有学习和裨益。
男女主的性格塑造的很好,男主就不用说了,是近期言情书里的一个清流,知识渊博、正气浩然、有志向有气节、有责任心和决断力,又不迂腐,女主天真烂漫、聪明勇敢、不矫情,善于表达。
尤其后来男主被贬历险,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很好,并没有说的那么弱,相比来说,比某些书里所谓的聪明大女主做的都好。
(6)曹云金相声有声小说扩展阅读:
蓬莱客目前完成的小说共8本,几乎每一本都是穿越重生。穿越重生类小言最为人诟病的,大约就是主角带着先知,从此人生开挂,毫无悬念。
蓬莱客的小说当然也有这种套路在,但她胜在框架合理,情感真挚。而且纵观她的8本小说,可以看到她是一直在进步的。
⑦ 在曹云金出走后,郭德纲为何要力捧资质最差的岳云鹏
小岳还是有他自己的魅力,你看娱乐圈的人还是挺喜欢它的,上了许多综艺,感觉人缘还不错。关键是对别人没有压迫感,你吃不了的话他能吃。长期的底层生活也会看别人脸色。当然,没有老郭的栽培,这一切都不会有。其实,老郭也不是愿意养个废物,还的说老郭眼光独到,看出小岳身上有别人没有的东西,独特性很重要。
郭对艺术是热爱的,如果从金庸的小说里,他就是那种各种套路都学,最后综合百家,自成一家的,其实是跨界打击。
郭德纲对岳云鹏真是很提拔,11年左右郭主持综艺节目今夜有戏都带着岳云鹏。有一期是给新水浒做宣传,大夏天的小岳岳就穿着一身毛绒衣服戴个大头套假扮老虎,我当时看着都觉得很受罪,现场那个副导演还是什么人的还对他呼来喝去。谁能成想几年以后人家红了,红得一票难求。
⑧ 昔日德云相声联盟今何在
十二年前的2009年,德云社正值发展的扩张期,但是人才储备的薄弱限制了他们发展的速度和力度,说到底能有票房号召力的还是只有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和曹云金刘云天等几人,郭德纲这时候提出了一个德云相声联盟的构想并付诸实施,一时间在相声行业里引起了不小波澜。
一、 成立即巅峰
德云相声联盟的号召刚提出来时,相声同行们大多数是观望状态的,虽然德云相声联盟从章程上看只是个邦联性质比较松散的组织,对成员的约束也非常松,但一部分是出自历史隔阂,一部分是出自自尊心等因素,所以一开始相声界同行观望的多行动的少。
据说德云相声联盟最初的构想来自于郭德纲当年的师兄徐永刚,徐永刚创立两年的武汉天乐社也成了最早的联盟会员之一,但毕竟天乐社在武汉,影响力太小。等到张伯鑫率领当年在北京名噪一时的挚友相声社加入,德云相声联盟才真正成形。
我们回头看德云相声联盟的章程,调门之高让人瞠目,其目标和宗旨均是非常大而且深远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目标和宗旨根本是实现不了的。所以到2010年以后,郭德纲再也没有类似的想法了,他的说法变成了,你得先红起来。这就是向现实的妥协。
我们再看德云相声联盟的实际做法,说是演员互通有无和互相培训,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德云社在利用自己的名气去贴补盟友,这种费力气还不一定讨好的工作铁定不能长久。
如果当年郭德纲能够心肠狠一些下手硬一些,将德云相声联盟从松散的邦联制改成严谨的联邦制,把联盟目标设定为盈利目标和上市计划,那么这件事还是有可为的,无奈这似乎超出了彼时郭德纲对现代化公司管理的认知水平。
可以说,德云社在德云相声联盟里面除了一个计划外收获(融入艺馨相声社)之外,这个联盟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不过失败并不可怕,2010年以后的德云社就再也没有当初的那些浪漫主义想法了,而是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当年的那些盟友们,如今也是物是人非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