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聂鑫森短篇小说双雄会

聂鑫森短篇小说双雄会

发布时间:2021-07-26 00:36:03

⑴ 程童一父亲是谁

中国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

中国文学奖——老舍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是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主办的北京市文学艺术方面的最高奖励
,用于奖励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北京出版、发表的优秀作品。“老舍文学奖”于1999年
正式创立,并于2000年6月首次颁奖。目前,老舍文学奖已颁发两届,奖励项目包括长
篇小说、中篇小说、戏剧剧本、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

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老舍文学奖(2001年)

优秀长篇小说奖
《梦断关河》 凌力
《古街》 刘育新

优秀中篇小说奖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刘恒
《永远有多远》 铁凝

优秀戏剧剧本奖
曲剧《烟壶》 张永和、王保春
昆曲《司马相如》 郭启宏

广播剧奖

电视连续剧
《一年又一年》 李晓明编剧,安战军、李小龙导演
《离开雷锋的日子》 王兴东编剧,雷献禾、康宁导演
《脊梁》 罗金编剧,李健导演
《千古流芳》 刘宝毅编剧,李健导演

·第二届老舍文学奖(2002年)

优秀长篇小说奖
《无字》 张洁
《蒙面之城》 宁肯

优秀中篇小说奖
《神木》 刘庆邦
《一年级二年级》 曾哲
《初三初四看月亮》 衣向东

优秀戏剧剧本奖
《正红旗下》 李龙云
《宰相刘罗锅》 陈健秋

中国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中国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鲁迅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老屋小记》 史铁生
《雾月牛栏》 迟子建
《赵一曼女士》 阿 成
《镇长之死》 陈世旭
《哺乳期的女人》 毕飞宇
《心比身先老》 池 莉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父亲是个兵》 邓一光
《小的儿》 林 希
《挑担茶叶上北京》 刘醒龙
《年前年后》 何 申
《天知地知》 刘 恒
《没有语言的生活》 东 西
《黄金洞》 阎连科
《天缺一角》 李贯通
《双鱼星座》 徐小斌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
《锦州之恋》 邢军纪 曹岩
《灵魂何归》(亦名:《没有家园的灵魂》) 杨黎光
《黄河大移民》 冷 梦
《黑 脸》 一 合
《恸问苍冥》 金 辉
《没有掌声的征途》 江宛柳
《东方大审判》 郭晓哗
《温故戊戌年》 张建伟
《淮河的警告》 陈桂棣
《大国长剑》 徐 剑
《敦煌之恋》 王家达
《共和国告急》 何建明
《走出地球村》 李鸣声
《开 埠》 程童一等
《毛泽东和蒙哥马利》 董葆存

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
《生命是一片叶子》 李 瑛
《今天没有空难》 匡 满
《韩作荣自选集》 韩作荣
《在瞬间逗留》 沈 苇
《鸟落民间》 张新泉
《狂 雪》 王久辛
《寻觅光荣》 辛 茹
《拒绝末日》 李松涛

全国优秀散文杂文荣誉奖获奖作品
《我的家在哪里》 冰 心
《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
《牵牛花蔓》 严 秀
《半月随笔二集》 雷 加
《郭风散文选集》 郭 风
《烟水江南绿》 艾 煊

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品
《认识老舍》 樊 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价值论》 敏 泽
《自传统至现代 --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 陈 伯
《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 曾镇南
《茅盾几部重要作品的评价问题》 邵伯周

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奖作品
《华兹华斯抒情诗选》 杨德豫 译
《艾青诗百首》 燕汉生 译
《浮士德》 绿 原 译
《修道院纪事》 范维信 译
《莱蒙托夫全集2·抒情诗Ⅱ》 顾蕴璞 译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7-2000)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鞋》 刘庆邦
《清水里的刀子》 石舒清
《吹牛》 红 柯
《厨房》 徐 坤
《清水洗尘》 迟子建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梦也何曾到谢桥》 叶广芩
《被雨淋湿的河》 鬼 子
《永远有多远》 铁 凝
《吹满风的山谷》 衣向东
《年月日》 阎连科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
《流泪是金》 何建明
《远东朝鲜战争》 王树增
《西部的倾诉》 梅 洁
《中国863》 李鸣生
《生死一线》 杨黎光

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
《羞涩》 杨晓民
《曲有源白话诗选》 曲有源
《地球是一只泪眼》 朱增泉
《西川的诗》 西 川
《纯粹阳光》 曹宇翔

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
《大雅村言》 李国文
《山居笔记》 余秋雨
《精神的归宿》 朱铁志
《昨夜西风凋碧树》 徐光耀
《张抗抗散文》 张抗抗

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品
《“五四”文化革命的再评价》 陈 涌
《1903:前夜的涌动》 程文超
《12个:1998年的孩子》 何向阳
《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 韩子勇
《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 钱中文

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奖作品
《济慈诗选》 屠 岸 译
《堂吉诃德》 董燕生 译
《奥德赛》 王焕生 译
《秧歌》 董 纯 译
《圣殿》 陶 洁 译

中国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五届。

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 魏巍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 莫应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 李隼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 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遥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 凌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 肖克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 徐兴业 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9-1994)

《白鹿原》(修定本) 陈忠实

《战争和人》(一、二、三、四) 王火

《白门柳》(一、二部) 刘斯奋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95-1998)

《尘埃落定》 阿来

《长恨歌》 王安忆

《抉择》 张平

《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

中国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是香港著名人士庄重文先生于1987年倡议出资,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主要用来奖励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年青作家和优秀的青年文学刊物。

附历届获奖名单:

· 1988年度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刊物:《青年文学》、《青春》、《萌芽》

获奖人员:北京大学作家班优秀学员
黄尧 孙桂贞 聂震宁 张石山 高洪波 傅星 贺晓彤 叶之蓁
聂鑫森 萧建国 张奥列 陈秀庭 唐栋 高红十 吕雷 袁和平
刘孟沐 乔良 秦文玉 简嘉 李小雨 梅绍静 张辽民

·1989年度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人员:南京大学作家班优秀学员
胡正言 李兰妮 徐志耕 邓海南 于国颖 陈咏华 钱国丹 苏叶 白梦
赵践 唐炳良 蒋晓勤 余小华 郑春华 吴碧莲 钱玉亮 夏坚勇

·1990年度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作品:《江西十年文学作品选》《湖南新时期十年优秀文艺作品选》
《小说界文库·长篇小说系列》《河北新时期文学丛书》
《越秀丛书》《内蒙古当代文学丛书·蒙文部分》

获奖人员:贾平凹 杨争光 高建群 阿尔斯朗 托乎担·阿尤甫 章德益
夏莫斯·库马尔 张驰 浩岭 阎国强 查舜 李唯 刘国尧 井石
鲍义志 屠·格桑

·1992年度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人员:王安忆 王晓明 李小棠 王光明 阎欣宁 南帆 舒婷 余华
张廷竹 陈军 叶兆言 苏童 储福金 苗长水 张炜 张海迪

·1993年度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人员:陈建功 史铁生 刘恒 张曼菱 余小惠 孙力 赵玫 铁凝
陈超 何申 张立勤 李锐 张平 吕新 阿泰 乌热尔图
萧亦农 刘兆森 马秋芬 于德才 赵洪峰 薛卫民 王述平 张抗抗
常新港 迟子健 毕淑敏 刘震云 梁晓声 斯妤 张志忠 黄傅会

·1994年度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人员:扎西达娃 马丽华 扎西班典 王英琦 陈源斌 许辉 张宇 李佩甫
陈继会 吉狄马加 邓贤 莫怀戚 张放 唐亚平 徐新建 潘年英
存文学 拉木·嘎吐萨 于坚

·1995年度庄重文文学奖

获奖人员:郭小东 张欣 袁小敏 乔雪竹 傅太平 熊正良 程维 方方
池莉 刘醒龙 彭见明 蔡测海 何立卫 蒋子丹 晓剑 陈剑晖
潘大林 黄卫林 庞俭克 张波 何继青

此外冯牧文学奖以鼓励新人为主,每年评选一次,下设三个奖项:1.青年批评家奖;2.文学新人奖;3.军旅文学创作奖。三个奖项把重点放在了中青年作家、评论家上,其中青年批评家授予年龄为40周岁以内;军旅文学创作奖授予年龄为50 周岁以内;文学新人奖现尚未规定具体年龄。

⑵ 《大师》聂鑫森。

“满室芬芳”表面意思是满屋子飘满浓郁的焚香之味;深层意思是满屋都飘散着秋溪谷先生绘画的墨香。(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即内容上由接受鉴定画作转到欣赏推崇画作,情节上由故事发展转向故事高潮,感情上由对画作的接纳转到珍爱,由对画家的“相识”发展到敬重。为父亲一生的努力终于被认可而哭,为父亲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承认而哭,为父亲追求艺术一生艰辛而哭等。

⑶ 书衣 聂鑫森阅读答案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

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

C.“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

D.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

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6分)

(3)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6分)

(1)AC(A:小说是以黄云山对“陌生汉子”的感情变化为线索;C:“像颜回一样闻名”错,原意是说国内有这样一个像颜回一样默默住在僻壤民间的真正大师)(5分)

(2)“满室芬芳”表面意思是满屋子飘满浓郁的焚香之味;深层意思是满屋都飘散着秋溪谷先生绘画的墨香。(意思对即可)(3分)

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即内容上由接受鉴定画作转到欣赏推崇画作,情节上由故事发展转向故事高潮,感情上由对画作的接纳转到珍爱,由对画家的“相识”发展到敬重。(意思对即可)(3分)

(3)原因有三:一是被黄先生的真诚所感动;二是想到“父亲”的遗作终于能被绘画大师所认可并向外推介而高兴,三是为“父亲”过早去世,看不到他的画作在北京美术馆展出而遗憾。(6分)

(4)意图:①歌颂主人公黄云山倾力向世人推举已故民间绘画大师及其艺术珍品的高风亮节②对一些凭借环境优势而自傲自大、孤陋寡闻的艺术家进行善意的批评③歌颂像在秋小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尽孝传统美德④呼吁艺术家眼睛向下,向民间学习,发现并珍爱民间艺术家及其艺术珍品。(4分)

学习:①助人为乐的精神②虚怀若谷,眼睛向下的艺术品格③不惜降低自己身价推介民间艺术家,珍藏民间艺术珍品的精神④敢于批评绘画界不正之风的正直品格。(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4分)

⑷ 琥珀手链 聂鑫森 阅读答案(速)

琥珀手链
年近半百的湘楚大学考古系教授柏寒冰,业余爱好除了看书、著述之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抽闲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看过去,金石、字画、瓷器、杂项,在一种高雅而古典的气氛中,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他不着意于收藏,但偶尔也会买上几件被店主看漏了眼的小玩意,价格便宜,又“真”又“古”,作平日休憩时的把玩,那一份快意只有他自个儿知道。
古玩街的店铺,他太熟悉了,有经营专项的,也有啥都上柜出售的,前者历练已久,属于“老江湖”了,后者往往初入此道,于杂乱中显出一种热闹。柏寒冰特别留意于后者,往往在这种地方,可以“拣漏”,淘到称心的宝贝。
在午后稀薄的阳光下,柏寒冰走进了这家新开张的“赏奇斋”。他清楚地记得,这家店铺原名“悦古斋”,专营古旧家具,店主是个白发老爷子,大概是赚够了钱,把店铺转让了。里面的格局,已经全变了,古旧家具一件不见,墙上挂着字画,博物架上摆着铜壶、瓷瓶、佛像,柜台里胡乱搁着一些钱币、项链、砚台、灯具,一看就知道店主应是个品位不高的新手。
柜台里果然站着个年轻人,不到三十岁,长得很粗壮,浓眉、大眼、高鼻,下巴上蓄着一小撮胡子。看见有客人进来,他只是点点头,连问候都没有一声,不是过于自矜,就是有点傻愣。
柏寒冰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进门时,从墙上挂着的营业证上,知道这个店主叫毕聪,本想主动打个招呼,喉结蠕动了一下,到底还是忍住了。
柏寒冰先看字画,真的、好的,少!有一幅黄胄画的《毛驴图》,初看,题款是真的,可那几只毛驴用笔用墨虽有几分相似,但不是黄胄画的,缺那么一点精气神。看得出是一张黄胄的真迹,分成了两张画,这张是真款假画,另一张呢,只可能是真画假款,没挂出来罢了。他再看博物架上的玩意,最终也只是摇了摇头。然后踱到柜台前,俯下身子,细细地看。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一串琥珀手链么?但说明卡上只是标着“旧式手链”四个字。
他相信他的眼力不会错,这串暗红色的琥珀手链,是用八颗琢磨好的琥珀珠穿成的,每一颗都有拇指甲那么大。此刻他只是想知道,毕聪是否明白这串手链是琥珀的就行了。
柏寒冰问道:“请问这手链是什么材质的?”毕聪说:“不知道。是从一个老宅子里收购来的,应该是个老玩意吧。”
“出价多少?”毕聪想了好一阵,咬了咬牙,说:“五百元吧。”
柏寒冰心里笑了,这样大的琥珀珠,每颗应在两百元左右,可见毕聪真没看出这是琥珀手链。
“请拿给我看看?”“好。好。”
柏寒冰并不是真要看,只是作出看了又看的样子罢了,然后说:“可以少点儿吗?”
“多少呢?你说个价。”“四百元怎么样?”
毕聪装出很犹豫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你就再加五十元吧。”“行。我要了!”
柏寒冰付了款,转身准备走时,毕聪很恭敬地说:“你是柏寒冰教授吧?”
柏寒冰愣了,问:“是。我并不认识你呀。”
“我买过你一本谈考古的书,上面有你的照片。我叫毕聪,请你记住我,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
“小毕,我‘拣漏’了,这是琥珀手链,你居然没有看出来!”
“是吗?我高兴啊,今天认识了你这位大教授。”
又过了些日子,立冬了。
本市的一家拍卖公司,从古玩街征集了一批古玩,准备邀请企业界人士竞拍,响应者甚众。
在竞拍之前,拍卖公司先请文物专家前来鉴定、估价。还特意通知了有古玩送审的店主到会场旁听,以便增长见识。
柏寒冰当然在受邀的专家之列,当他走到会场门口时,毕聪立刻迎了上来。
“柏教授,你好!”
“啊,是小毕,你送了什么好玩意?”
“一张已故大画家黄胄的《毛驴图》,很多企业家都看中了这张画哩,出价不会低的。”
“就是挂在你店子墙上的那一幅?”
“对,就是那一幅,还得请你美言几句啊。那串琥珀手链,你觉得满意吗?我店里还有几个琥珀佩件,你什么时候来看看吧。”
柏寒冰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天他去买琥珀手链,还自以为是哩,分明钻进了毕聪设的“套”里!这小子哪会不懂琥珀?为的是让他尝点甜头,在关键时刻好说出违心的话。他拍拍毕聪的肩,说:“你年纪虽小,心眼却多,真让我长了记性。”然后,一昂首走进了会场。
轮到柏寒冰发言时,他公正地评说了所有送审的古玩,重点谈了对《毛驴图》的意见:款识虽真,画却是伪造的,一定要撤下来!
毕聪痛苦地垂下了头。
第二天,柏寒冰特意去了古玩街的“赏奇斋”,把那串琥珀手链放在柜台上,钱也不要退还,扭头飞快地走出了店堂。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50字)
2、赏析句子、
(1)墙上挂着字画,博物架上摆着铜壶、瓷瓶、佛像,柜台里胡乱搁着一些钱币、项链、砚台、灯具
(2)柏寒冰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天他去买琥珀手链,还自以为是哩,分明钻进了毕聪设的“套”里!
3、毕聪痛苦地垂下了头。 用第一人称表述他当时的想法
4、对于毕聪的做法,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1、柏寒冰买了便宜的琥珀手链,却是店主故意给的,希望他能在拍卖会说假话,柏寒冰没
这样做,还退回了手链。
2、⑴“零散挂着”、“随意摆着”、“胡乱搁着”等短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赏奇斋”里的摆设十分凌乱和简单,与“新开张”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反映了店主从一开始就没把心思花在本分经营上,而喜欢投机取巧。
⑵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柏寒冰教授得知真相后的生气、尴尬、受骗的感受;“自以为是”“分明”等词生动地写出了柏寒冰教授的懊悔的程度。
3、这次我的脸丢大了,不但拍卖会上没有赚到钱,而且以后做生意都很难了。我干嘛要设这个“套”呢?真是不应该啊!柏教授,实在对不起啊!
4、示例:小说中“毕聪”想通过投机取巧、拍马溜须、欺骗虚伪的手段来赚钱,反映了他缺乏诚信和错误的处世观念,也讽刺了当今个别不法商人的丑恶行径。

⑸ 以周立波为代表的茶子花派,其创作风格是什么除立波外请再举两位代表作家作品。

茶子花派”是中国当代最有实力的一个乡土型、审美型与开放型相结合的文学流派。我们湖南不仅有着奇特的山川和丰富的资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闪耀的文明。源远流长的湘楚文化,多采多姿的民俗风情,别具一格的民间文艺,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域环境,以及与此相谐配的文化传统意识漓淀、历史沿革与变革创新。“……包含了历史与人文精气的潇湘,无处不在孕育着新的诗情,无处不在激活着美的想象,无处不在响彻着音乐的韵律……在历史与现实的血脉相贯之际,在时代与命运搏击的火光之中,在思想与美感升华的交互里,这片土地,又怎能不以独特的气质、独特的魅力,推出自己的作家,推出无愧于一个民族的史诗般的巨著呢?——正是吸取了三湘四水的灵气,一个‘茶子花派’的文学流派才得以形成,才得以灿烂,才让举世瞩目。”
蒋静的专著《茶子花流派研究》,将“茶派”的主干作家划分成三个阶段。一、形成期主要有:未央、周健明、谢璞、孙健忠、刘勇、柯蓝、叶蔚林、胡英、张步真、肖育轩、彭伦乎、胡光凡等;二、兴盛期主要有:古华、莫应丰、韩少功、刘健安、陈芜、谭谈、彭见明、刘舰平、蔡测海等;三、发展期主要有:唐浩明、杨友今、向本贵、廖静仁、谭元亨、聂鑫森、刘春来、叶梦等。周健明的三部长篇小说《湖边》《柳林前传》和《柳林后传》,莫应丰的短篇小说《竹叶子》

⑹ 脸谱阅读答案聂鑫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选自2011年2月《黄梅戏艺术》,有删节)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戏曲脸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或供娱乐之用,或便于戏曲演员与观众对话。
C.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D.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
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人物性格、品德节操,同时承载者寓褒贬、别善恶、扬正气以及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
B.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C.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在勾画、构图、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依次为程式化特征、讲究布局、讲求节奏。
D.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B.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C.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超越了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高度,审美价值提升。
D.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曲脸谱艺术,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答案
1.B
2.A
3.C

⑺ 医心 聂鑫森 阅读答案

原文:
江南三月,细雨霏霏。
年过花甲的古城中医院名医池北鸥,乘坐一辆猩红色的出租车,奔驰了半来个小时,在一座清幽的小院前停了下来。
这是副市长杜心宇的家。他的妻子打电话来说,请池北鸥老先生务必出个急诊,并会派车来接。平心而论,池北鸥对杜心宇的印象不错。杜心宇管的是城市基本建设,修环城公路,开辟湘江风光带,建花园式社区,保护老城区的长街小巷,成绩有目共睹。而且清廉,没听说老百姓在这个方面对他有非议。只是不太注意身体,饮食起居失调,不到50岁,就患了心脏病,头上白发丛生,脸上满是疲惫之色。
在中医院,池北鸥擅长治疗心脏病及其他内科杂病,下方奇妙,活人多矣。杜心宇信奉中医,自然成了池北鸥的病人。每次来看病,总把小车停在离中医院百米之外,而后一个人步行而来。这一点让池北鸥很称意。在看过病后,杜心宇也不急着走,总要和池北鸥说说闲话。杜心宇在大学是学中文的,读了不少书,恰好池北鸥古文底子深厚,又精于书法和鉴赏古玩,两人往往三言两语,便觉心性契合。这次,杜夫人请池北鸥上门出诊,定是杜心宇病得不轻,无法下床走动。池北鸥提着小药箱,刚刚走下车,杜夫人就撑着一把伞迎了上来,说:“池先生,辛苦您了。老杜他偶感风寒,又发高烧,又说胡话,一身是虚汗,只好有劳大驾了。”池北鸥说:“别急,别急,我保他无事。”
杜心宇果然躺在床上,盖着一床棉被。蜡黄的脸,满头的汗,眼睛闭着,口里含糊地说着胡话。床头柜上,放着一只青花山水笔筒。池北鸥眼睛一亮,这分明是清雍正朝的东西,他家祖上就传下了这样一个笔筒,随手可卖个十万、二十万的。
池北鸥摸了摸杜心宇的额头,很烫,体温应达四十摄氏度。又摆上小迎枕,为他切脉,敛声屏气,眼半闭,如老僧入定。切过脉,池北鸥半晌无言。这征兆似与心脏病无关,偶感风寒自是外加条件,但理应不是这个样子啊。他站起来,说:“杜夫人,借一步到客厅说话。”杜夫人着急了,问:“老杜怎么啦?”“杜夫人,心宇这些日子有什么东西念念不忘吗?”
杜夫人想了一下,说:“只有床头柜上的那个瓷笔筒。是我一个远房堂弟送给老杜的。他说虽是一件古董,但并不值钱,是亲戚间的礼尚往来而已。”池北鸥点点头,又问:“为什么突然之间送这个笔筒呢?”“听老杜说,我这个堂弟中了开发一片廉租房社区的标。这本是件好事,可办手续时却不顺利。老杜觉得这是政策允许的范围,有些人为什么要作梗呢,就为堂弟打了几个电话,把该办的手续办了。过了些日子,堂弟就送了这个笔筒来。老杜一回家,就捧着这个笔筒看,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的。这东西好吗?”
池北鸥差点要说出“当然好”三个字来,但他没说。他明白杜心宇的眼力也是不错的,定然知道这个笔筒是个好东西。虽是亲戚间的馈赠,作为一个领导,收之则心多惧怖,退之又依依不舍。“池先生,你……好像很为难,老杜的病……”“不,心宇之病,自然可医,你不必担心。这个笔筒呢,不过是个……赝品,并不值什么钱。我要用它做一味药引,不知你们舍得否?”杜夫人说:“这有什么舍不得呢?”“那就好。你将笔筒打碎,用碎瓷片熬出一大碗水。然后,我开个方子,你们按方捡了药来,用熬出的水煎药。服第一剂后,心宇清醒了,你把我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他,记住了?”“记住了。”
池北鸥坐到桌子边,从药箱里取出铜墨盒、毛笔、处方笺,然后认真地写起来:“药引:赝品雍正青花山水笔筒碎片。正方……”末了,又写了一小段话:“心不动,欲何以生?药虽灵,意先而医。”而且一式写了两张。“一张捡药用,一张留给心宇吧。服药后,有什么反应,你们可打电话来。”
晚上9点钟的时候,池北鸥正在自家书房的灯下,摩挲那个祖传的雍正青花山水笔筒,电话铃忽然响了。是杜心宇打来的。“池先生,谢谢你白天屈尊上门,我糊糊涂涂的,也没向您道个谢,对不起啊。”池北鸥微微一笑,说:“我用府上的那个赝品笔筒做了药引,你觉得如何?”
“好得很啊,听内人一说,又看了处方,那一身猛汗把我浇醒了,心动则生邪念、妄念,那才是真正的病之源。这张处方,我准备拿去托裱装框,挂在办公室里,时时拜读,引以为戒。明日,我再来中医院当面致谢,并请先生再切脉医心!”
池北鸥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答案:

1.这篇小说情节围绕一个“医”字展开,丰富而完整。请填写下面横线内容,完成对该小说情节结构的梳理归纳。(4分)
开端:副市长患病,老中医出诊。→发展和高潮:__老中医会诊,开出奇特药方___→结局:____副市长痊愈,答谢老中医。__
2.老中医池北鸥到底是如何给副市长诊治“心病”的?请你筛选原文内容,帮助完成下面的“诊断报告”。(4分)
诊断报告
患者姓名:__ 杜心宇__ 性别:_男_
本质病因 __接受亲戚馈赠的雍正青花山水笔筒,收之则心多惧怖,退之又依依不舍。__
主要药方 __赝品雍正青花山水笔筒碎片。__
诊治原理 __让病人警醒,消除贪欲之心,心安则病可除。__
3.文中第③段画线语句属于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__插叙。交代副市长的身份、政绩和为人,为下文“医心”做铺垫。__
4.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池北鸥眼睛 一亮 ,这分明是清雍正朝的东西。
__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池北鸥被笔筒所吸引、内心极惊喜的样子。__
5.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又摆上小迎枕,为他切脉,敛声屏气,眼半闭,如老僧入定。
__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池北鸥把脉的专注、娴熟,表现他医术 高超。__
6.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很注重前后照应,请列举一例加以分析。(4分)
__“恰好池北鸥古文底子深厚,又精于书法和鉴赏古玩,两人往往三言两语,便觉心性契合。”与“池北鸥眼睛一亮,这分明是清雍正朝的东西,他家祖上就传下了这样一个笔筒,随手可卖个十万、二十万的。”相照应。__

自己打的哦,绝对原创!望采纳~ ^_^

⑻ 聂鑫的人物评论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2011年3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照例在爱人和孩子们休息以后,进入网络世界,我不喜欢QQ聊天和打游戏,上网的时间全用在和博友们的交流和学习上。那晚,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不经意闯入“诗人聂鑫”的博客,看到这个博客名的第一反应,我想是不是著名作家聂鑫森的博客?抱着学习的虔诚态度,我一篇篇拜读博文,我发现博主聂鑫跟我最初猜想的著名作家聂鑫森不是同一个人,聂鑫不但是国内著名的爱情诗人,而且还是一个短篇小说的写作高手。系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聂鑫早年在国内诗歌界的知名刊物《星星》、《诗神》、《绿风》、《诗歌报月刊》、《中国诗歌》、《淮风诗刊》等发表了大量诗作,并在《新故事》、《讽刺幽默》、《小小说大世界》、《燕赵故事》、《为人与处世》等刊物发表了大量小说作品,以及在《北京青年报》、泰国《中华日报》副刊、印尼《棉兰早报》、《香港文艺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了很多作品。作品曾获《小小说月刊》主办的全国小故事大奖赛一等奖,《香港文艺报》主办的全球华人散文诗大奖赛一等奖;作品多次被选入品牌读本。出版的著作有《花开的声音》、《血色梅花》、《月光下初吻》、《你是我的一段神话》等数部。参与编辑的著作有《百家诗选》等。聂鑫现为香港《新文学》、和《大文豪》月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上个世纪末期,我也是活跃在当代诗坛的佼佼者,对于诗歌的热爱至今不减当年,怀着对“谬诗”共同的崇拜和热爱,我徜徉在聂鑫的诗歌里,细细品读他的诗句:“学会在爱里感恩/学会握牢我的手/握牢你/学会把有吻的嘴唇还给你/学会让一切爱/一切微笑/带上重量/——《学会在爱里感恩》”“我也累了/月亮的灯里/我看见了床铺/新娘的手/把领下的衣扣/一寸寸解开/——《爱需要幻想》”“我没有多余的太阳/我只能把自己变成太阳留给你/在冬天里温暖着你做梦的种子/在来年的春天里开花/我开始长出羽毛/让羽毛变成翅膀/我开始有一个飞的梦想/——《飞的梦想》”……聂鑫的诗句,于柔美中浸透着男子汉的刚毅,于平静的描写中铺洒着内心的万丈豪情,让人心驰神往,深深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那晚,一直品读到东方泛白,我仍然兴致勃勃,爱人起来劝说,让我赶紧休息,不要耽误了白日忙碌的工作。想起当天上午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开,我只好在心底默默地跟博客里的诗友聂鑫道一声别,之后,恋恋不舍地关闭了电脑。
当天晚上,忙完一切事务,我又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进入网络,直接在网络输入“诗人聂鑫”,当博客首页弹跳出来的时候,我感觉无比亲切,仿佛跟一位神交已久的老友又谋面一般,心里的感觉暖融融的。这一次的品读,我没有从诗歌的角度进入,而是细细品阅了聂鑫主持出版的《新文学》月刊。
夏洛特·凯瑟琳说:“一个人的激情与理想越多,越有可能幸福。”激情能带领人们寻找到幸福,所以人不仅需要进一步增加自己的激情,更要寻找自己在其他方面更多的激情,这样才能为幸福创造可能。诗人聂鑫显然不满足于诗歌所带来的激情和幸福,在诗歌的领域里,他只能唱响自己的颂歌,而在大众的团队里,他唱响的将会是另一首颂歌,一首功德无量、举世无双的歌,他的激情,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个人写作所带来的幸福,他所需要寻找的是一种融汇更多人的文化情节于一体的幸福,他说:“我们是一群想在文学界造反的人,我们手里拿着笔杆的武器,揭竿而起,我们需要一片天空,让我们这些没有分量的人云彩一样,有一块可以飘的天空。从今以后我们不吃烙饼卷大葱了,不吃烤地瓜和山药面了,我们不纳鞋底了,我们靠着一分才气,两分名气,钢铁一样做一次结结实实的文化人。
让铁匠放下手里的锤子,让民工喘一口气的时候,把这一口气都变成锦绣文章。让那些学者不用排着队再在文学的大餐厅里买口粮,我们要修建一座文学的菜市场,在四周转一转,谁的蔬菜鲜,谁的蔬菜水灵,我们就掏钱买他的货。我们要把陈旧的文学体制从脚下扳倒,要用崭新的面貌送走这个岁月老人。
我期待着的一种文学,它始终是有趣的,甚至是顽皮的、精灵古怪的、不守规矩的;它的存在首先要满足作者的需要,让他在灵感的启发下,把一只丑小鸭变成天鹅,把一团乌云变成光芒四射的太阳。把一种寻觅,当成自己一生的梦想。当成一种作家史铁生所描述的‘我之舞’的苏醒。看似前方无路,但我们走过来走过去,我们的脚下就是路,这一条路就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怀着这个在文化人的心目中无比崇高的梦想,聂鑫在世界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入围作家蔡丽双博士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始着手《新文学》杂志的运作。2010年7月,第一期《新文学》月刊横空出世,给国内外文坛呈现了一个惊喜。香港《新文学》(国际标准刊号)月刊是由香港文学报社主办的世界性精品中文权威期刊,自创刊以来,香港《新文学》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本着弘扬主旋律兼顾多元化的原则,发表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以及文艺理论作品。杂志设立有小说阅读、散文精品、国际诗词、新文学评论等栏目。张炯、雷达、二月河、高占祥、高明柱、刘广运、穆家善、张永健、金雅、龙荣臻、李耀君等文化界知名人士担任顾问。
看到这些,我的内心无比震撼。想到如今世风日下,在大多数人金钱至上的观念里,文学早已不复多年前的神圣位置,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几乎没有一点文学的含金量了。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聂鑫却做了这么一件对文化人来说,实属壮举的事情,不由得令当年也曾经为文学高声唱过颂歌的我自惭形秽,想着自己近年来,为了生计而奔波,搁下的笔尖早已生锈,所幸这颗挚爱文学的心,还没有沉寂,这颗一直未能酬现的文学所埋下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和天气,就会心甘情愿生根发芽,努力朝开花结果的方向挺进。于是,我激情满怀地在诗人聂鑫的博客里留了言,希望共同学习,互相交流。没想到,第二天,我竟然接到了他从遥远的南方某城市打来的长途电话,他的声音同他的诗歌一样饱满,让人的心灵为之一震。在电话里,我们畅所欲言,他就《新文学》所面临的困境和所面对的受众作了详尽的介绍,我就个人对《新文学》诞生的意义和发展前景也作了深入的谈论。一个电话,足足打了半个多小时,在电话里,我向聂鑫详细通报了我爱人陈烁数年来一直坚持文学创作的详细情况以及我对文学多年痴怀的念想,聂鑫郑重邀请我们夫妻二人加入《新文学》,并聘请我担任《新文学》月刊副总编辑一职。我自知才疏学浅,极力推辞,终因这一腔对文学的热爱而难辞重托,怀揣一颗忐忑之心,“走马上任”,力求在《新文学》的天地里,结识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为《新文学》的发展献策献力。
就这样,诗人聂鑫和《新文学》月刊,张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爱人陈烁这个在文学的殿堂里踽踽独行多年的苦行僧,也“收容”了我这个为生计中断写作而仍然对文学满怀敬仰的痴人。
没过几天,我收到了聂鑫寄来的《新文学》月刊,细细翻阅,《小说阅读》栏目的作品大气、清纯、唯美,写世相百态、情感况味、职场风云、乡村风情、玄幻武侠、花季雨季;《散文精品》栏目的海天片羽、蓓蕾初绽、心灵霁光、短章拾粹等作品则青春、温暖、富有哲思、令人怀念并感动;《国际诗坛》里的诗歌清透、空灵、温馨、有意境,能让爱情产生火花,能让一潭死水重新流动,能让颓丧的心情产生希望……这不失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纯文学期刊。我为我和爱人的加入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我也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紧密团结在诗人聂鑫高举的文学旗帜下,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努力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成功策划完成香港《新文学》月刊的出版以后,聂鑫不甘寂寞的一把宝刀又开始跃跃欲试了,他准备再筹划一本《大文豪》期刊,接纳更多被紊乱的新时代文化市场排挤在外、然而却在苦苦坚守文学创作的文化人。这个身居南方的北方汉子,想到做到,以自己饱满的激情,再度操刀上阵,于2011年5月1日,携《大文豪》月刊再度面世。《大文豪》文学月刊是香港文学报社主管、《新文学》月刊编辑部编辑、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一本大型纯文学刊物,随《新文学》月刊一起发行到中国内地、台湾、澳门、马来西亚、印尼、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物制作精美,内容厚重,重点刊载小说,兼及诗歌和散文。
我爱人陈烁先后在《新文学》发表《都市风情》、《放手》、《花凋》等小说作品,在文坛引起很大反响。
2011年6月,我获悉著名社会活动家、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国际作家书局总编辑冰凌先生从美国发来的消息,告之我和爱人陈烁合著的长篇小说《盛世恋歌》以及陈烁的中短篇小说集《你是我的青鸟》,由冰凌先生推荐,均被美国耶鲁大学、哈弗大学图书馆收藏。我突然想到诗人聂鑫在创办《新文学》和《大文豪》之初说的话:“中国的传统文学,我一辈子也学不会欣赏,就像一轮月亮,从来都藐视星星发出的光,要用一把出生在文学里的鞭子,学会一种抽搐、痉挛、奔跑、刺激的快感。就像一匹疯狂的马驹,它不热爱鞭子,但鞭子却能让它飞跑。让文学变成一匹疯马奔跑,不落在任何生灵的背后。让它负载着人们的目光去飞跃,让人们在一段距离的奔跑后,产生一种深深的陶醉。
我们这个时代不是没有英雄,而是忽略了创造英雄。一段时期以来,几个文学里的臭皮匠,一直酝酿着一种创造的欲望,他们在荒野地上,撒下种子,希望长出芳草地、希望星火可以燎原。他们激动着,串联着,并为书名大伤脑筋。什么时候,你大喊一声,那个失落的孩子会回家呢?所以名字很重要,哪个名字是你叫两遍以后就会牢牢不忘的呢?我们中国的文学缺少哪一个名字呢?在诺贝尔文学奖上始终没有我们的位置……”
冰凌,一个身在异国的中国人;聂鑫,一个身居南方的北方汉子。他们的身上流淌的该都是同一种激情,那就是为了中国文学以及中国的文人走向世界、走向诺贝尔而努力贡献出自己所有力量的人。我觉得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为《新文学》做点什么,于是,我从中牵线搭桥,让这两个性情男子身居异地却得以时空链接,并就新时代新文学的发展达成了很多共识。
威廉·考伯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我们目标的追求之中。”我想,聂鑫,冰凌,你们是世界上真正最幸福的人,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⑼ 配角 聂鑫森阅读答案 这篇小说以父亲的名字引入有什么作用拜托了各位 谢谢

以“配角”为题,既交代了父亲的职业,又表明父亲作为社会一员,努力操持家庭,默默奉献社会的坚韧。

⑽ 聂鑫森的个人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夫人党》、《浪漫人生》、《霜天梅影》、《诗鬼画神》;中短篇小说集《太平洋乐队的最后一次演奏》、《爱的和弦与变奏》、《镖头杨三》(英文版)、《诱惑》、《都市江湖》、《生死一局》、《塑料人》、《铁支子》、《吃官仓考》、《轿杠》、《老号手》、《万笋楼》、《车在旅途》、《星下双剑》、《烟波芥舟》、《话里画外丛书—阑干拍遍》;诗歌集《地面与地底的开拓》、《他们脖子上挂着钥匙》;散文随笔集《旅游最佳选择》、《收藏世界的诱惑》、《优雅的存在》、《阑干拍遍》、《一个作家的读画笔记》、《触摸古建筑》;以及《红楼梦性爱揭秘》、《陈姓》、《罗姓》等文化专著共25部。目前全力创作中、短篇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

阅读全文

与聂鑫森短篇小说双雄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古穿现总裁小说 浏览:121
小说写萝莉的 浏览:354
在火车上做爱短篇小说 浏览:687
有没有小说接稿件赚钱系统 浏览:531
飞卢小说阅读器电脑版下载 浏览:755
小说四月全文阅读 浏览:878
免费盗墓小说主人公胡一八 浏览:693
小说主角林俊 浏览:46
九龙之主都市小说 浏览:471
异界重生成树的小说 浏览:871
主角正太弱气受小说 浏览:927
喜欢我这样弄你吗嗯啊小说网 浏览:275
主角从小练内功的念力小说 浏览:393
男主角姓陆的官场小说 浏览:568
男主叫秦淮雨的古代小说 浏览:152
写白上校的小说 浏览:242
主角修炼步法的小说 浏览:805
重生三国独霸后宫小说 浏览:785
写同人小说的原创剧情 浏览:625
好看的奥特曼的同人小说 浏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