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有声小说那一剑的风情

有声小说那一剑的风情

发布时间:2021-07-28 20:56:18

『壹』 古龙先生总共出了多声部小说

七杀手系列:《七杀手》、《七星龙王》、《英雄无泪》、《碧血洗银枪》、《剑花·烟雨·江南》、《猎鹰·赌局》、《大人物》、《绝不低头》
《陆小凤传奇》:金鹏王朝、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剑神一笑
小李飞刀系列:《风云第一刀》(《多情剑客无情剑》)、《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边城浪子》、《飞刀,又见飞刀》、《风铃中的刀声》
《七种武器》:长生剑、碧玉刀、孔雀翎、多情环、霸王枪、离别钩、拳头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侠名留香》、《鬼恋传奇》、《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金剑侠魂系列:《湘妃剑》、《孤星传》、《彩环曲》、《游侠录》、《失魂引》、《残金缺玉》
《萧十一郎》、《火并萧十一郎》
《绝代双骄》、《武林外史》、《剑毒梅香》、《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护花铃》、《流星·蝴蝶·剑》、《圆月弯刀》、《三少爷的剑》、《白玉老虎》
《苍穹神剑》、《月异星邪》、《剑客行》、《剑玄录》、《飘香剑雨》、《情人箭》、《名剑风流》、《欢乐英雄》、《大地飞鹰》、《血鹦鹉》
《白玉雕龙》、《怒剑狂花》、《那一剑的风情》、《边城刀声》、《菊花的剑》、《铁剑红颜》、《剑气严霜》

『贰』 《那一剑的风情》最新txt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g4ji

『叁』 古龙典籍如题 谢谢了

从人物的取名看金庸、古龙性格差异 (一)朴实与华丽 作为起初的一个历史学者,金庸身上承载的更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实敦厚,如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狄云、陈家洛、袁承志、陈近南……一个个四平八稳的,带有很强的仿真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名字一样可能会出现,而且几率还很高。 作为后起之秀的古龙,新武侠主义的创新者,在取名上当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龙的浪子情怀,所以他笔下的人名往往飘逸出尘,极具诗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门吹雪、花满楼、叶孤城、中原一点红、花无缺、秋凤梧、萧别离……这些名字跟金庸笔下的比较,就显得虚幻了许多,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直楞楞地就从虚空中走出来,华袍锦服,丰神俊朗…… 简言之,金庸:传统仿真而朴实;古龙:现代虚幻而华丽。(二)男女有别 在对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宽容、欣赏得多。因而在对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时,个人感觉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为男性角色取名时更用心。其笔下清丽脱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飘逸,“木婉清”之灵气,“王语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龙女”之高贵,“霍青桐”之清幽、“程灵素”之脱俗、“苗若兰”之娟秀、“凌霜华”之冷寂、“岳灵珊”之轻盈……字字珠玉,为我们打开一幅群葩争芳的佳人图。 古龙则是一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者。他的小说跟吴宇森的电影一样,更多的是在讲述男人们的故事,兄弟情、生死义,女人永远只是点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这种信条下,古大侠对笔下的红颜之名,往往显得漫不经心,随意而为。如:苏樱、丁灵琳、红袖、甜儿、朱七七、铁心兰、林仙儿、田思思……一看就是可爱的邻家女生。相比金庸考究的态度来,显得内涵底蕴不够。但也有一些不俗的名字,高雅如林诗音(感觉在借用林微因捏)、沈璧君;空灵如明月心;飘逸如蝶舞;诗意如翠浓…… 在对女性角色的取名时,金庸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如: 袁紫衣——鲁迅之“月光如水照缁衣”,紫衣即缁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终命运 木婉清——《诗经·国风·郑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王语嫣——“语笑嫣然” 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诗云:“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程灵素——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兰——《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而在其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几个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同样的聪明、任性、泼辣,其名字均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纤纤出素手”。 可见,金庸对笔下的女孩子是很喜欢的,取名时恐其不美不雅,引经据典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再看古龙笔下的女孩,取名上就几乎没有用什么典故,基本上都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名字,动感、活泼、甜美……相反,对其笔下的男性角色,取名就认真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也用典,如: 萧十一郎——唐崔郊“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西门吹雪——元代诗人虞集“剑吹白雪妖邪灭,袖拂春风槁朽苏” 叶孤城——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叶孤城的内心与他的名字一样,是一座封闭而孤独的城 柳余恨——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多易醒。柳余恨抚钩叹曰:“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相聚” 萧别离——无边落木萧萧下,杜宇啼血,不忍别离 卓东来——老子入函关,紫气东来 另外,在古龙代表作品楚留香系列和陆小凤系列中,古龙竟然用了同一种模式:三个男人一台戏,堂堂七尺女儿名——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而西门吹雪和花满楼这两个名字极具画面感和审美意境。衣冠胜雪照冷月,横剑西门轻吹雪;江南三月,花满西楼。一个高远出尘的不世剑客,一座花香盈盈的悠然小楼。叹乎,惜乎! 除了画面感的名字,古龙笔下的还有些人名充满了“动感”。一如高渐飞,渐行渐远,越飞越高。让我总想起《东方不败》中的猿飞日月,在长草间如风般掠过;二如卓东来,似登高台,胸藏沟壑,东风渐至,我自岿然,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三如萧泪血,双眸如星,浊泪似血。我似乎看到了剑庐里“泪痕”始出时,萧大师的悲喜交织的矛盾心情,数番心血,不忍毁之,泪洒名剑,滋然有声。于是萧泪血在满天夕阳下来到长安古城,去破解“泪痕”中封铸的谶语。 简言之,金庸女人名字取得好,古龙男人名字取得绝。 htpp:// www.h4xsw.com

『肆』 古龙一共有多少部小说

古龙作品年表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 /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 /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楚留香传奇--血海飘香 (1968)
楚留香传奇--大沙漠 (1969) 楚留香传奇--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鬼恋侠情 (1970) 楚留香续集--蝙蝠传奇 (1971)
楚留香续集--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长生剑 (1974) 七种武器--碧玉刀 (1974)
七种武器--孔雀翎 (1974) 七种武器--多情环 (1974)
七种武器--霸王枪 (1975) 七种武器--离别钩 (1978)
拳头 (1976)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绝不低头)(1975)/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 /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 /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 /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 /同上 边城刀声 (1983) /同上
猎鹰·赌局 (1984) /遗作, 短篇

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1936年,卒于1985年9月21日,终年49岁。古龙从小身世飘零,性格孤独沉郁。他14岁时,从香港到台湾读书,18岁时,因父母离异,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济和半工半读就读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曾在台北美军顾问团任过职,后开始写武侠小说

古龙一生“仗剑江湖载酒行”,他嗜酒如命,经常用喝酒来打发日子,借酒来麻醉自己,以忘掉自己心底的哀愁和寂寞。他为人豪爽,生性洒脱,爱交朋友,待人真挚、诚恳,善于理解别人,很得朋友的心。古龙很“好色”,是性情中人,他不能一日无女人,而女人也乐意与他交往。据古龙好友丁情说:“古大侠虽然不能缺少女伴,可是他常常会为了朋友,而舍弃他心爱的女人。他总认为女人可以再找,朋友知已却是难寻,怎么可以舍朋友而重女人呢?这是古大侠对于女人和朋友的态度,也是很多女人‘恨’他的原因。”由于酗酒
和好色,古龙自中年以后,健康状况日趋下降,曾数度病危住院,但他出院后依然故我。他的好友、著名武侠小说家倪匡说,长期的病痛使得古龙已经看淡了人生。过度的酒色,致使古龙病情迅速恶化,终因肝硬化引起食道静脉瘤大出血而去世。古龙的身世、性情和行为,直接影响了他的武侠小说创作,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理解古龙的作品。

古龙步入“武坛”,是为生活所逼,用古龙自己的话来说,“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共同的悲哀,却是我的悲哀,我也相信有这种悲哀的人大概还不止我一个。”他自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起,接二连三地推出新作,共创作数十部武侠小说,有许多被香港、台湾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成为港台影视界争相拍摄的热门题材。古龙的小说更是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

古龙对武侠小说创作有他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首先,他认为当代武侠小说不应再走传统武侠小说的老路,而是“要新,要变”。他说:“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已写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怎么样写,才能算正宗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只要你能吸引读者,使读者被你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动,你就算成功。”对于武侠小说应该如何变,如何新,古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武侠小说中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他还认为:“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看重其中丑恶的一面?”写武侠小说的目的,是“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这世上的人和事看得更深些、更远些”。基于这种认识,他更指出:“武侠小说写的虽然是古代的事,也未尝不可注入作者自己的新观念。”“武侠小说中的动作的描写,应该是简单,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俗套的。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事件的冲突,尽量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若你再制造气氛,紧张的气氛,肃杀的气氛,用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刺激。武侠小说毕竟不是国术指导,武侠小说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杀人的!血和暴力虽然永远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太多的血和暴力,就会令人反胃了。”古龙的这些观
点,散见于他的各个小说前面的“序”中,这些观点和看法,丰富了武侠小说的创作理论,对阅读和理解他的武侠小说是大有帮助的。

古龙曾在《大旗英雄传》序言中把自已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我写的是《苍穹神剑》《剑毒梅香》《孤星传》《湘妃剑》《飘香剑雨》《失魂引》《游侠录》《剑客行》《月异星邪》《残金缺玉》等等。

“中期写的是《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即《铁血大旗》)《情人箭》(即《怒剑》)《流花洗剑录》(即《江海英雄》)还有最早一两篇写楚留香这个人的《铁血传奇》。

“然后,我才写《多情剑客无情剑》,再写《楚留香》,写《陆小风》,写《流星·蝴蝶·剑》,写《七种武器》,写《欢乐英雄》。而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觉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第一阶段的创作是古龙初入江湖的“闯荡”时期,此时的作品从结构、情节、人物乃到语言都没有摆脱传统武侠小说的束缚,但从小说的情节布局来看,已可以看出古龙具有巨大的潜在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从写《武林外史》开始,古龙进入了武侠小说创作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他力图打破传统,有所创新,从《武林外史》到《铁血大旗》,再到《绝代双骄》,可以看出古龙不断探索的艰难“足迹”。

古龙后期的作品面貌一新,小说的意境深沉、幽远,富有诗意和哲理,小说语言洒脱不俗,人物塑造很有深度,小说的情节更是“奇”、“险”兼备,鬼神莫测,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古龙初步“江湖”时,乃为生活困境所逼,写小说是为了赚钱,学学别人自然方便。到了后期,困顿摆脱,责任感加强,对创作武侠小说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加上屡屡试笔,多年历练,语言、技巧也渐趋成熟,终于走出了古龙自
己的路,亮出了古龙独特的“武功”。从此,“江湖”上多了一位“怪侠”。

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谈到小说情节,古龙武侠小说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呼彼应。梁羽生武侠小说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武侠小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示,人物纷纷涌现,
情节盘根错节,主干巍峨,枚叶繁茂,宠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
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折。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至于小说武功描写,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几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
既精彩又单调。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人格,伟大的精神,即叶飞老师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界——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手的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功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所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已成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对面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一击之下,毁灭敌手。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古龙小说的语言句式短,句法多变,简洁、俐落、洒脱。文章随意挥洒、虎虎有生气,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的绝顶人
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离藻,笑傲“江湖”,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

在国内,乃至港台,署名古龙出版的武侠小说有100多部,这些作品有的是古龙写了一半,由别人续写完成的,如《圆月弯刀》、《剑毒梅香》等,有的完全是别人所作,而以古龙名义发表的,如《铁树艳情》等。造成这种情况,乃因古龙成名之后,著作风行一时。出版商见有利可图,纷纷登门求稿,由于供不应求,便请别人代笔,于是伪作流行世上,真假参半,优劣并存。

『伍』 《江湖岁月之逃亡篇》txt全集下载

江湖岁月之逃亡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江湖岁月之逃亡篇
作者:慕容南山
表示遗憾
更新时间2006-10-22 22:37:00 字数:187
表示遗憾
由于机器染上病毒,到最后硬盘返厂,能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更新作品,在这里表示深深的遗憾。
硬盘损坏后,原来的存稿,和作品相关的一些文字都荡然无存了。好在硬盘于前天拿回来了,失去的文字还可以再写。
我有决心要将这本书写完,无论再遇到任何情况,好在关注我这部作品的人不算太多。我不想对我的作品多说什么,我只说我会尽全力完成它。

<激战>之前
更新时间2006-10-25 7:41:00 字数:685
这部书原定名为《江湖岁月》,共分为《逃亡篇》,《激战篇》,《激情篇》,《终结篇》四个部分。可在上传时发现有同名作品已先一步发表,不得以上传了《江湖岁月逃亡篇》这个书名。而今《逃亡篇》已结束了,再上传就是《激战篇》的内容了,我很为因为书名的失误而给读者带来的不爽而感到万分的歉意。
由于硬盘损坏,原先的存稿已没有了,因为没有了存稿,所以每天清晨上传的都是头一天晚上所写的,那质量上就有可能差一些,比如《逃亡篇》的最后一章<那一剑的风情>我就很不满意。
回顾这部书的第一部分,缺点很多,我感到最大的失误是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主人公陆天明与花自赏塑造的不好,还没有作为陪衬的木青云和柳如眉来的丰满。武侠小说也是小说,是小说人物就必须得有声有色。好在还有很多文字,还有机会让我去弥补。
……
确认后请采纳

『陆』 古龙都写了哪几部小说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 /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 /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 (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 (1976) /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 (1975) /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 /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 /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 /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 /同上

边城刀声 (1983) /同上

猎鹰·赌局 (1984) /遗作, 短篇

== 取自珠海出版社《古龙作品集》, 共十卷, 五十九本.

== 以上为古龙全部作品, 如有其他, 若非换名, 必属假冒!

『柒』 古龙写的所有武侠小说

▲楚留香系列
《铁血传奇》又名《楚留香传奇》。分为:
①《血海飘香》
②《大沙漠》
③《画眉鸟》

侠名留香 又名《楚留香新传》。分为:
④《鬼恋侠情》(又名《借尸还魂》)
⑤《蝙蝠传奇》
⑥《桃花传奇》
⑦《新月传奇》
⑧《午夜兰花》

▲小李飞刀系列
①多情剑客无情剑 又名《小李飞刀》。通常分为:
《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
②九月鹰飞
③天涯明月刀
④边城浪子 《九月鹰飞》和《天涯明月刀》的前传
⑤飞刀,又见飞刀 古龙口述,丁情代笔。

▲七种武器系列

①长生剑
②孔雀翎
③碧玉刀
④多情环
⑤霸王枪
⑥离别钩
⑦拳头 又名《愤怒的小马》,传大部分由李凉代笔,未得证实。

▲陆小凤系列
①陆小凤传奇 又名《金鹏王朝》
②绣花大盗 又名《凤凰东南飞》
③决战前后
④银钩赌坊
⑤幽灵山庄
⑥凤舞九天 大部分由薛兴国代笔
⑦剑神一笑 大部分由薛兴国代笔

▲其他后期作品
萧十一郎 又名《淑女与强盗》
火并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后传
欢乐英雄
大人物
流星蝴蝶剑
七杀手
剑花烟雨江南 结尾部分由他人代笔
绝不低头 唯一的一部现代枪战动作小说
三少爷的剑 “江湖人系列”之一
血鹦鹉 又名《十万神魔十万血》。“惊魂六记”之一。古龙创意,本记绝大部分以及后五记由黄鹰执笔。
白玉老虎
大地飞鹰
圆月弯刀 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
碧血洗银枪
英雄无泪
七星龙王
风铃中的刀声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猎鹰,赌局 又名《短刀集》,最后遗作

▲“大武侠时代”系列短篇
包括:①《猎鹰》②《群狐》
③《赌局》④《狼牙》⑤《追杀》⑥《海神》等故事

▲早期作品
苍穹神剑 处女作
月异星邪
剑气书香 ?/又名《历劫江湖》,大部分由墨余生代笔
剑气严霜 《剑气书香》后传,大部分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又名《金剑残骨令》
剑毒梅香 实为《河洛一剑》,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失魂引
游侠录
护花铃 又名《诸神岛》
彩环曲
残金缺玉
飘香剑雨
神君别传 ?/《飘香剑雨》后传
剑玄录 台版有续集,大部分由温玉代笔
剑客行 又名《夺命青蚨镖》

▲中期作品

浣花洗剑录 后出修订版,改名《浣花洗剑》
情人箭 后出修订版,改名《怒剑》
大旗英雄传 后出修订版,改名《铁血大旗》
武林外史 又名《风雪会中州》
名剑风流 结尾部分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珠海版续补

菊花的刺 大部分由晁翎代笔
铁剑红颜 大部分由于东楼代笔
白玉雕龙 《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
怒剑狂花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本书首开"群侠传"先例
那一剑的风情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群侠传"体。
边城刀声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群侠传"体。
(注:珠海出版社出续补时将古龙“早期作品”列表中的《剑毒梅香》与《剑气严霜》一并出版,故珠海版续补共计8部作品。)
风云时代版补遗

吸血蛾 "惊魂六记"之二,大部分由黄鹰代笔
黑蜥蜴 "惊魂六记"之三,实为黄鹰作品
罗刹女 又名《粉骷髅》,"惊魂六记"之四,实为黄鹰作品
水晶人 "惊魂六记"之五,实为黄鹰作品
无翼蝙蝠 "惊魂六记"之六,实为黄鹰作品
天魔刀 实为黄鹰作品 ,属沈胜衣系列
飞莺

『捌』 武侠小说里有什么名剑

【转贴】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名剑


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面有刃的短兵械,是内涵最为丰富的兵器之一。剑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帝授予的尚方剑,具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剑是僧、道们降妖伏魔的法器,可“于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剑是礼仪中显示地位等级的标志。在古代有严格的佩剑制度,佩剑人的年龄、地位不同,装饰剑的金属或玉石等也不同。剑还是一种显示文化的风雅佩饰,文人学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西周就已出现了剑。在车战时代,它是一种短兵相接时才运用的防身兵器,车战衰退后,剑曾一度作为军阵格斗的利器,后来刀取代了剑的格杀作用,剑遂成为琥艺家们掌中爱物,迅速发展成多种演练形式。在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剑术形成了“斗剑”和“舞剑”两类
斗剑是两人互较胜负的格斗。在战国时,斗剑之风很盛。“吴王好剑客,百姓我剑瘢”(《管子》),“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庄子•说剑》)。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与奋威将军邓展曾在一次宫殿宴饮时,以甘蔗当剑,斗法较技。斗剑的方法,在战国时就已有了很好的总结。最著名的便是一位名为越女的武术家论剑:“凡乎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如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吴越春秋•卷九》)这些论述阐明了剑技中的虚实、先后、内外、强弱、形神等,还述及了速度、路线、呼吸等具体方法。
舞剑是个人单练形式为主的剑术运动,周秦时代已有记载。《孔子家语》载:“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晋代傅玄在《短兵篇》描述当时的集体剑舞说:“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逾飞电,回拖应规。武节齐身,或合或离。电发星骛,若景若差。兵法攸象,军容是仪。”在剑舞等武舞的影响下,舞剑逐步发展形成了明清后蔚为大观的剑术套路运动。剑术套路名目很多,如七星剑、昆吾剑、青萍剑、太极剑、八卦剑、达摩剑等,不下数百种之多。

七星绝命剑
一把三尺长的软剑。剑刃上嵌着七颗星状的暗器,一剑刺出,使剑人的内力劲透剑身之时,那七颗星状的暗器便飞脱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剑为江湖名宿玄机子祖传之宝,玄机子死后无嗣,七星绝命剑便落入其关门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剑多行不义,卒为大侠护花所败。(见古龙《吸血蛾》)

七修剑
为当年七修真人镇山之宝,属上古降魔利器。该剑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处,杀伤力极强。七修真人后将此剑传与杜铁池。杜铁池得此宝后,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后杜铁池成为七修门掌门。(见萧逸《塞外伏魔》)

七绝魔剑
太极剑李清尘的祖传宝剑。七绝剑剑法奇诡,去如闪电,削铁如泥。此剑出手必伤人,几招一出,剑势便无法控制,素有“招不过十”之称。七绝魔剑之下,从无幸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残废。(见卧龙生《七绝魔剑》)

飞剑
以口吐出可以远距离伤人的小型剑器,非修行至剑仙不能为之。多见于旧派武侠小说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诞落套,极少出现。

白玉拂尘剑
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长所携的一柄魔剑。此物乃用万年寒玉所制,不但坚逾精钢,挥动之际,还会发出寒气,普通练武之人连一拂也经受不了。而他练剑数十年,已把阳极真气融合在剑招之中,对敌时阴极真气源源从剑身发出,至阴至寒之气随着剑招的变化,也一招重过一招,剑光晶莹,宛如冰刀,周围气温也随之下降。(见东方玉《扇公子》)

地煞潜龙剑
武当山天风观金须道长张涵汪遥镇观之宝。这是一柄削钢斩铁、切金断玉的宝剑。绿鲨鱼皮鞘,金吞口,黄绒挽手,剑出鞘时,呛啷声音清脆、悠长,声似龙吟 ,剑身颤动,寒光闪闪,耀人眼目。(见郑证因著《鹰爪王》)

夺情剑
一代剑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爱剑成痴,孤傲绝世,直到中年时才爱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俩成亲前夕,姑娘却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琼幽会。狄武子伤心之际,一剑杀了彭琼,从此以剑为伴,以剑为命,再也不谈婚娶之事。他的剑因而称为“夺情剑”。(见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作者: 那张白纸叫曾经 2007-3-1 21:19 回复此发言

--------------------------------------------------------------------------------

2 【转贴】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名剑

冰魄寒光剑
以冰窟出万年寒玉所炼成的一把宝剑。此剑通体透明,耀眼生辉,剑一出鞘,便觉冷气森森,是下林异宝。此剑剑主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剑法操持此剑,威力甚大。(见梁羽生《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

朱雀剑
点苍派镇派之宝。相传为战国时一位剑圣所铸,剑芒紫红,剑身三尺,但是剑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将内劲贯注剑尖,则剑芒又可伸张半尺,连剑身共有四尺半长。朱雀剑配合点苍海花剑法,威力无比,是以傲视江湖。(见陈青云《病书生》)

血剑1
削铁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颜色血红,两指一弹便响起一阵龙吟。神剑无敌邱瑞山从沙陀派手中夺来此剑后,受伤隐居云雾山下迷宫中。四十年来无数武林高手觊觎此剑,皆在迷宫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后来传此剑给张定远,助他多次脱困。(见古龙《迷光血影》)

血剑2
号称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为它牺牲性命。数百年前,武林中出现一位“血魔王”,手中剑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由于杀人太多,剑刃血气太重,最后,宝剑一旦拔出,不杀人便无法还入鞘中,故有血剑之名。血剑一出,无血不归。血剑一度曾为前辈贤者所得,拨乱反正,斩魔驱恶,为天下武林缔造一段清明佳话,故又有圣剑之誉。(见曹若冰《血剑屠龙》)

血魂神剑
相传为战国时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剑的威力,主要在于剑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发一种香雾,被香雾迷倒的人,需两昼夜才能清醒,持剑之人以本身真元通过握剑的手掌逼出血珠,光华透过剑身传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将血芒逼涨到五尺,加上剑身与剑之长,一丈以内可以伤人。(见陈青云《残肢令》)

血痕剑
七煞儒生闵孝的兵刃。长三尺八寸,阔约两指,青光闪闪,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发。剑背正中有一道鲜红血痕,直通剑尖,浑同血丝一样,天然生成。此剑为武林三宝之首,不但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而且谁若用此剑七年以上,必会与此心灵互相感应。每次江湖有杀劫来临时,剑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动,而一沾血腥,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见陈青云《沉剑迷星》)

冰弦剑
稀世宝剑。剑身细窄,刃薄,舞时劈风有声,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据伟为殷商七剑之一。(见萧逸《饮马流花河》)

伽蓝剑
神剑。万载菩提木所制,坚逾金钢,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无法损伤分毫。天心大师佩挂此剑上百年,坐化前赠予华逸云。华逸云用此剑行侠仗义,去暴除奸,成为武林第一剑手。菩提树又名摩诃菩提。佛教徒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树下得证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树原产印度,晋唐时传入我国。此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在我国云南及广东均有栽培。树干富乳浆,可提硬性橡胶。所谓菩提木坚逾金钢之说全无科学根据。(见云中岳《霸海风云》)

灵空剑
神兵利器,由铸剑大师邵空子炼成,未几邵大师请一名宿相此宝剑,那名宿却认为是一柄凶剑,剑身上光纹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带都必定招致不详,甚至会有家破人亡之祸。善良的邵大师立刻就将灵空剑毁了,再用残剑的余铁炼成一柄其薄如纸的薄刀,后来神剑应无物以一本剑谱将之换走,又传给了他的爱徒世袭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鳞曾以之杀害河朔大侠万君武,由于又薄又快,杀人后竟不见血迹。(见古龙《七种武器》)

灵蛇剑
其形又细又长,能藏于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闪现,颤动如灵蛇,因而得名。此剑遇微风则会不停抖颤,让敌手看不出其剑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连剑光的颜色都仿佛在变,有时变赤,有时变青。高手有用之,灵如青竹,毒如赤练,七步断魂,生命不见。(见古龙《七种武器》)

泪痕剑
一代杰出剑侠萧大师所铸的一柄天下无双的宝剑。此剑剑背上有一道痕迹,看上去有如泪痕。据传,此便出炉时,神鬼共忌,剑上显现出一种无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饮人血,萧大师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也将作为其祭礼。萧大师见此大惊失色,忍不住流下泪水,滴落在剑上,化做了泪痕,故名泪痕剑。(见古龙《英雄无泪》)

作者: 那张白纸叫曾经 2007-3-1 21:19 回复此发言

--------------------------------------------------------------------------------

3 【转贴】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名剑

怒剑
传说中的名剑。当年邵空子铸罢离别钩和温柔刀后,将残铁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壮那一役的烈士热血,铸成了怒剑。怒剑初成,剑身上的光纹乱如蚕丝,剑尖上光纹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苍穹雷声怒吼,春雨提前半月来临,故怒剑又名春怒。邵空子见状,认为此剑带有戾气,是不祥之物,于是以身相殉,剑亦不知所终。后来,一位神秘老人指点杨铮,在自己的心时在发现了怒剑,最终以赤手空拳战胜了执有温柔刀和离别钩的狄青麟。(见古龙《那一剑的风情》)

真武剑
武当派创始之祖张三丰的佩剑。张三丰中年时用它扫荡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则极少使用。此剑向来是武当派镇山之宝,曾被魔教盗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后归还给武当派掌门冲虚道长。(见金庸《笑傲江湖》)

倚天剑
女侠黄蓉于襄阳城破前,聘高手匠人将杨过赠给其女郭襄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铸成此剑和屠龙刀。并在此剑中藏有武学秘籍,最宝贵的是一部《九阴真经》和一部《降龙十八掌掌法精义》。屠龙刀中藏有兵书。盼后人得之,替天行道,驱除鞑虏。因而此后江湖盛传口号曰:“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此剑经峨眉派祖师太手中,杀了不少明教子弟。其后第四代掌门周芷若用计从赵敏手中夺得此剑和屠龙刀,以刀剑互斫,取得兵书和武籍,速成了《九阴真经》中阴毒的九阴白骨爪等功夫。在少林寺英雄大会上力挫群雄,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头。此剑则一断为二,毁于一旦。(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游龙剑
天山派两把镇山宝剑之一,号称华夏名列第二的宝剑(第一把宝剑是武当派的腾蛟剑)。此剑剑锋在阳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确非凡品。此剑为天山派掌门人唐晓澜的儿子唐经天怕佩。(见梁羽生《云海玉弓缘》)

银月飞霜剑
千年宝剑,奇妙之处在于剑后有白色细索相连护腕。这细索采处万事大吉山异种冰蚕丝,不畏利刃。护腕是金钱蛇皮制成,上下有两片寒铁,寒铁片可拒刀剑。连接蛇皮之处,还缠绕着七丈二的天蚕丝线,从而使短剑既可作兵刃,亦可当暗器,由连接丝线操纵,远近随心,内功精深的人可放尽天蚕丝索而伤人于十二丈的距离内。七王爷的女儿朱盈盈以此剑屡立战功。(见卧龙生《飞花逐月》)
据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二四》:“天蚕出阳江,其食必樟枫叶。岁三月熟醋浸之,抽丝长七八尺,色如金,坚韧异常,以作蒲葵扇缘,名天蚕丝。”天蚕,又名山蚕,日本柞丝。蚕茧为长圆形,呈绿色,可抽丝。小说中对天蚕丝的作用作了艺术夸张。

绿虹剑
上古著名兵器,据传为铸全大师欧阳冶子所造。欧阳冶子一生铸了六把名剑:巨阙、青霜、紫电、吴钩、鱼肠、绿虹、绿虹是剑是其中最短的一柄,剑身宽八分,长六寸四分,剑柄长三寸六分;它虽短,但带有二丈四尺长的铿尾,普通刀剑只要碰上铿尾便被毁折。绿虹剑初为战国时的赵国以重金购得,后落入秦将白起之手。秦亡之后,此剑失踪。宋朝明,剑客玄玄子偶获此剑,杀人无数;后流入湘灵子、赤贞子等一代名侠之手。明朝英宗年间,大侠龙卷风于志敏于南海深处获得此剑,诛杀了赤身魔教巨魔茅士亨。(见墨余生《大侠龙卷风》)

琥珀神剑
海内第一奇人屠龙仙子所制的奇异兵器,脸身赤红,并发出红色剑芒,由于剑鞘中衬有一层猫皮,与琥珀磨擦而生电,再以内力将“电”保留在剑身上不使发散,与人交战时对手势必触电,无法把持自身的兵器,从而克敌制胜。此剑屠龙仙子传给爱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无意间以竹剑对阵,电力受阻,遂击败毛文琪。(见古龙《湘妃剑》)查琥珀为非金属物质,磨擦虽可生电,但性极脆无法单独制剑,亦未闻能将之与钢铁合金。

越王八剑
相传越王占勾践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从昆吾山(今河南濮阳西南)采精金铸冶八剑,即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八大名剑。两千年后,灭魂神剑流传于武林新秀方邪真手。在洛阳相思林畔相思亭,方邪真挟魂剑之威一招击败邪派高手蔡旋钟,传为武林佳话。

作者: 那张白纸叫曾经 2007-3-1 21:19 回复此发言

--------------------------------------------------------------------------------

4 【转贴】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名剑
据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八大宝剑,威不可挡,鬼神共忌。“掩日”一出,指日则光尽暗;“断水”一出,以之划水,水分而不合;“转魄”一出,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悬翦”一出,飞鸟游虫,自触其刃,如斩截也;至于“惊鲵”神剑,以之泛海,鲸鲵为之深入;“灭魂”,则为神兵挟之夜行,不逢魑魅;“却邪”更有辟煞功效,妖魔见之则伏;“真刚”宝剑,切玉断金,如削土木。(见温瑞安著《杀楚》)

寒星剑
相传为唐代豪侠所铸宝剑。它青光闪闪,寒气逼人,形状古朴,长约二尺半左右,剑柄雕有一条青色的龙,剑芒神缩,忽高忽低,震颤不停。此全光芒锐利,杀孽过重,故持此剑者应慎用,多造杀孽必遭天谴。(见陈青云《病书生》)

寒螭剑
厉神君的宝剑,以万年寒铁铸成,宽才两指,十分柔软,却可男斩钉截铁。剑鞘的里层是绿鲨皮,外层用天蚕丝织成,不畏刀剑水火。此剑不用时,可以当腰带束在腰间;用时只须轻轻一按,剑就可以出鞘。厉神君把它送给了楚玉祥。(见东方玉《东方第一剑》)

辟邪剑
沐天澜所持之物,为滇南武林大侠葛乾荪师父所赐。这柄宝便能斩金截铁,绝非凡品,自柄宝剑能斩金截铁,绝非凡品,自柄至锷,三尺九寸,莹若秋水,叩如龙吟。堪称稀世之宝。(见朱贞木《罗刹夫人》)

腾蛟剑
宝剑。此剑用东产的白金精炼而成,锋得无比,屈伸如意,可以当作腰带围在腰间,也可卷成一卷握在手里。相传是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佩剑。后为抗清大将李定国所得。李定国兵败之后交此剑于心腹爱将保存。在一偶然机会中,桂仲明发现此剑后,用它杀敌。(见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蔷薇剑
这把剑上下里外皆赤红如血,剑在鞘中,同样可以杀人似刈草。这把剑的最可怕之处,本不在剑锋而在剑鞘。其便鞘系由“血蔷薇”的花汁染红,血蔷薇则是由五种毒血浇灌成的蔷薇,而五种毒血指的是七寸阴蛇、百节蜈蚣、千年寒螭、赤火毒獗,再有就是那些不忠不义的叛徒贼子。若是遇上了“五毒”,剑鞘上血蔷薇的花魂就会复活,而属于五毒的动物或人就会嗅到一种神秘、奇异的香气,眼前火红一片,战斗力也随之丧失,毙命于蔷薇剑下。但若是遇上孝子忠臣,义气男儿,这柄剑的威力就根本发挥不出来。
武功高强的剑客雁南飞枉持一柄蔷薇剑,却甘心情愿作武林恶魔公子羽折替身,因此,他虽能诛杀公孙屠等丑类,在大侠傅红雪的快刀之下却难逃窜公道。(见古龙《天涯明月刀》)

碧血照丹青
一把黑绿色的短剑,剑长一尺七寸,骤看似乎没有什么光泽,但若多看两眼,便会觉得剑气森森,逼人眉睫,连眼睛都难睁开。
“碧血照丹青”是一把上古神剑。据说自古以来,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时,都要以活人的血来祭剑之后,才能铸成,还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剑,因此自干将莫邪始,每一柄宝剑的历史,必定有一段凄恻动人的故事。寻常的宝剑,只需一人鲜血祭之便可铸成,但这柄“碧血照丹青”,铸剑师的妻子儿女徒弟几个都相继以身殉剑,却都没用,铸剑师悲愤之下,自己也挺身跃入炉中,随后炉火竟立刻转青,又燃烧了两日后,一个过路的道人将剑铸成。先前那铸剑师在跃入炉中时,曾赌了个恶咒,说此剑若能出炉,以后见到此剑的人,必将死于此剑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炉的一刹间,天地俱为之变色,一声霹雳震倒,竟恰巧跌到这把剑上,于是就作了这柄剑出世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碧血照丹青”的所有者、移花宫邀月宫主视之逾拱璧,后来却在魏无牙的老鼠洞把这柄神兵交给了徒弟花无缺,以便让他杀死他自己的孪生兄弟江小鱼,造成一幕人间悲剧。在江小鱼的精心筹划下,邀月宫主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见古龙《绝代双骄》)

『玖』 古龙的“那一剑的风情”接下来是什么

<那一剑>不是古龙的···是弟子丁情代笔的··其实就是照抄···你如果多看点古龙的··就会发现《那一剑》 好多情节跟别的书里的都一模一样

『拾』 我喜欢武侠小说中的各种宝剑希望大家帮我说些名字

童林传中

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湛卢宝剑,秋风落叶扫
奇剑坤元子于秀娘---湛卢宝剑,秋风落叶扫
镇东侠候庭---小廷风精钢剑
南昆仑司马空---流彩虹紫电剑
独占九洲笑鳌头南极昆仑子北侠客秋田---轱辘大宝剑
江南第一剑晚村先生吕留良---冰霜大宝剑(太极门的镇教之宝)
羽衣清风侠杜清风---七星丧门剑
云台剑客燕普燕云风---巨阙剑

金庸

君子剑,淑女剑 玄铁重剑 倚天剑 金蛇剑

星绝命剑

一把三尺长的软剑。剑刃上嵌着七颗星状的暗器,一剑刺出,使剑人的内力劲透剑身之时,那七颗星状的暗器便飞脱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剑为江湖名宿玄机子祖传之宝,玄机子死后无嗣,七星绝命剑便落入其关门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剑多行不义,卒为大侠护花所败。(见古龙《吸血蛾》)

七修剑

为当年七修真人镇山之宝,属上古降魔利器。该剑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处,杀伤力极强。七修真人后将此剑传与杜铁池。杜铁池得此宝后,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后杜铁池成为七修门掌门。(见萧逸《塞外伏魔》)

七绝魔剑

太极剑李清尘的祖传宝剑。七绝剑剑法奇诡,去如闪电,削铁如泥。此剑出手必伤人,几招一出,剑势便无法控制,素有“招不过十”之称。七绝魔剑之下,从无幸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残废。(见卧龙生《七绝魔剑》)

飞剑

以口吐出可以远距离伤人的小型剑器,非修行至剑仙不能为之。多见于旧派武侠小说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诞落套,极少出现。

乌金血剑

武林后起之秀风亦飞所持神剑,精于冶炼之术的兵甲派历代相传。乌金,系从天而降的异质宝物,埋于地下十万年之后,通体将变成乌黑色,且泛金光;但再过百年,则化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则化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之内,采出此物,并配以铸炼秘术,就能炼成具有生命灵性的宝剑。云上村开采出乌金宝矿,但见风即成顽铁。兵甲派铸剑高手铁隐、宗丹师兄弟苦心孤诣,终于探得乌金剑冶炼之法。宗丹不惜以身投炉,铸炼成这柄乌金血剑,赠与少侠风亦飞,以御魔道第一高手欧阳逆天。灵剑与第一个接触的人风亦飞果然心意相通,剑人合一,剑毙欧阳逆天。(见黄易《乌金血剑》

龙泉剑

亦称七星剑,产于浙江龙泉县。由于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寒光逼人,锋利坚韧而著名。据《越绝书》载:春秋战国有个叫欧冶子的人,奉越王聘为楚王铸剑。他遍访闽越,在龙泉秦溪山下见到七口斗井,附近还有一湖。湖水甘寒清澈,适于铸剑。欧冶子遂取当地铁矿石,铸成“龙渊”、“工布”、“泰阿”三剑。它们削铁如泥,风吹发断,能屈能伸,精美绝伦。敬献给楚王后,楚王大喜,于是封欧冶子为将军。欧冶子不愿当官,仍回去铸剑,龙泉剑名气渐扬天下。据说“工布剑”后来落于秦始皇之手,“龙渊剑”传至唐初,为避高祖李渊讳而改名为“龙泉剑”。“秦阿剑”下落已不可考。当年欧冶子铸剑处的七口井,其状如北斗星座。后人将秦溪山湖改名为剑池湖,建立了欧冶子庙,在以后所制的剑上刻镌七星和龙凤,故龙泉剑又名七星剑。辛亥革命后龙泉剑的生产日益繁荣,剑铺著名的有“沈广隆”、“千字号”、“万字号”等十余家,年产利剑百余把。为鉴别优劣,1921年龙泉剑举行过铸剑比赛,“沈广隆”号匠师沈庭璋所铸的剑,能一剑刺穿三个铜板而不卷刃,被誉为最佳。在武侠作品中,侮以“龙泉”命名宝剑,“太阿”等名剑也时常提及,但将其性能过分夸张,“斩金断玉”之类未免言过其实。

白玉拂尘剑

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长所携的一柄魔剑。此物乃用万年寒玉所制,不但坚逾精钢,挥动之际,还会发出寒气,普通练武之人连一拂也经受不了。而他练剑数十年,已把阳极真气融合在剑招之中,对敌时阴极真气源源从剑身发出,至阴至寒之气随着剑招的变化,也一招重过一招,剑光晶莹,宛如冰刀,周围气温也随之下降。(见东方玉《扇公子》)

地煞潜龙剑

武当山天风观金须道长张涵汪遥镇观之宝。这是一柄削钢斩铁、切金断玉的宝剑。绿鲨鱼皮鞘,金吞口,黄绒挽手,剑出鞘时,呛啷声音清脆、悠长,声似龙吟 ,剑身颤动,寒光闪闪,耀人眼目。(见郑证因著《鹰爪王》)

夺情剑

一代剑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爱剑成痴,孤傲绝世,直到中年时才爱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俩成亲前夕,姑娘却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琼幽会。狄武子伤心之际,一剑杀了彭琼,从此以剑为伴,以剑为命,再也不谈婚娶之事。他的剑因而称为“夺情剑”。(见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冰魄寒光剑

以冰窟出万年寒玉所炼成的一把宝剑。此剑通体透明,耀眼生辉,剑一出鞘,便觉冷气森森,是下林异宝。此剑剑主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剑法操持此剑,威力甚大。(见梁羽生《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

朱雀剑

点苍派镇派之宝。相传为战国时一位剑圣所铸,剑芒紫红,剑身三尺,但是剑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将内劲贯注剑尖,则剑芒又可伸张半尺,连剑身共有四尺半长。朱雀剑配合点苍海花剑法,威力无比,是以傲视江湖。(见陈青云《病书生》)

血剑1

削铁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颜色血红,两指一弹便响起一阵龙吟。神剑无敌邱瑞山从沙陀派手中夺来此剑后,受伤隐居云雾山下迷宫中。四十年来无数武林高手觊觎此剑,皆在迷宫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后来传此剑给张定远,助他多次脱困。(见古龙《迷光血影》)

血剑2

号称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为它牺牲性命。数百年前,武林中出现一位“血魔王”,手中剑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由于杀人太多,剑刃血气太重,最后,宝剑一旦拔出,不杀人便无法还入鞘中,故有血剑之名。血剑一出,无血不归。血剑一度曾为前辈贤者所得,拨乱反正,斩魔驱恶,为天下武林缔造一段清明佳话,故又有圣剑之誉。(见曹若冰《血剑屠龙》)

血魂神剑

相传为战国时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剑的威力,主要在于剑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发一种香雾,被香雾迷倒的人,需两昼夜才能清醒,持剑之人以本身真元通过握剑的手掌逼出血珠,光华透过剑身传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将血芒逼涨到五尺,加上剑身与剑之长,一丈以内可以伤人。(见陈青云《残肢令》)

血痕剑

七煞儒生闵孝的兵刃。长三尺八寸,阔约两指,青光闪闪,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发。剑背正中有一道鲜红血痕,直通剑尖,浑同血丝一样,天然生成。此剑为武林三宝之首,不但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而且谁若用此剑七年以上,必会与此心灵互相感应。每次江湖有杀劫来临时,剑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动,而一沾血腥,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见陈青云《沉剑迷星》)

冰弦剑

稀世宝剑。剑身细窄,刃薄,舞时劈风有声,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据伟为殷商七剑之一。(见萧逸《饮马流花河》)

伽蓝剑

神剑。万载菩提木所制,坚逾金钢,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无法损伤分毫。天心大师佩挂此剑上百年,坐化前赠予华逸云。华逸云用此剑行侠仗义,去暴除奸,成为武林第一剑手。(见云中岳《霸海风云》)菩提树又名摩诃菩提。佛教徒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树下得证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树原产印度,晋唐时传入我国。此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在我国云南及广东均有栽培。树干富乳浆,可提硬性橡胶。所谓菩提木坚逾金钢之说全无科学根据。

灵空剑

神兵利器,由铸剑大师邵空子炼成,未几邵大师请一名宿相此宝剑,那名宿却认为是一柄凶剑,那名宿却认为是一柄凶剑,剑身上光纹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带都必定招致不详,甚至会有家破人亡之祸。善良的邵大师立刻就将灵空剑毁了,再用残剑的余铁炼成一柄其薄如纸的薄刀,后来神剑应无物以一本剑谱将之换走,又传给了他的爱徒世袭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鳞曾以之杀害河朔大侠万君武,由于又薄又快,杀人后竟不见血迹。(见古龙《七种武器》)

灵蛇剑

其形又细又长,能藏于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闪现,颤动如灵蛇,因而得名。此剑遇微风则会不停抖颤,让敌手看不出其剑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连剑光的颜色都仿佛在变,有时变赤,有时变青。高手有用之,灵如青竹,毒如赤练,七步断魂,生命不见。(见古龙《七种武器》)

泪痕剑

一代杰出剑侠萧大师所铸的一柄天下无双的宝剑。此剑剑背上有一道痕迹,看上去有如泪痕。据传,此便出炉时,神鬼共忌,剑上显现出一种无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饮人血,萧大师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也将作为其祭礼。萧大师见此大惊失色,忍不住流下泪水,滴落在剑上,化做了泪痕,故名泪痕剑。(见古龙《英雄无泪》)

涵碧剑

削铁如泥的利刃,与龙舌剑齐名。此剑原为大侠铁魂之物。铁魂年轻时,爱人梅君指着涵碧剑问铁魂:到底爱剑还是爱妻子?铁魂回答爱剑。梅君遂不辞而别,二人因此三十多年后才得重聚。涵碧剑后经武当派转入仇笑仙之手。(见司马翎《黑白旗》)

怒剑

传说中的名剑。当年邵空子铸罢离别钩和温柔刀后,将残铁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壮那一役的烈士热血,铸成了怒剑。怒剑初成,剑身上的光纹乱如蚕丝,剑尖上光纹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苍穹雷声怒吼,春雨提前半月来临,故怒剑又名春怒。邵空子见状,认为此剑带有戾气,是不祥之物,于是以身相殉,剑亦不知所终。后来,一位神秘老人指点杨铮,在自己的心时在发现了怒剑,最终以赤手空拳战胜了执有温柔刀和离别钩的狄青麟。(见古龙《那一剑的风情》)

真武剑

武当派创始之祖张三丰的佩剑。张三丰中年时用它扫荡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则极少使用。此剑向来是武当派镇山之宝,曾被魔教盗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后归还给武当派掌门冲虚道长。(见金庸《笑傲江湖》)

游龙剑

天山派两把镇山宝剑之一,号称华夏名列第二的宝剑(第一把宝剑是武当派的腾蛟剑)。此剑剑锋在阳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确非凡品。此剑为天山派掌门人唐晓澜的儿子唐经天怕佩。(见梁羽生《云海玉弓缘》)

银月飞霜剑

千年宝剑,奇妙之处在于剑后有白色细索相连护腕。这细索采处万事大吉山异种冰蚕丝,不畏利刃。护腕是金钱蛇皮制成,上下有两片寒铁,寒铁片可拒刀剑。连接蛇皮之处,还缠绕着七丈二的天乔丝线,从而使短剑既可作兵刃,亦可当暗器,由连接丝线操纵,远近随心,内功精深的人可放尽天蚕丝索而伤人于十二丈的距离内。七王爷的女儿朱盈盈以此剑屡立战功。(见卧龙生《飞花逐月》)
据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二四》:“天蚕出阳江,其食必樟枫叶。岁三月熟醋浸之,抽丝长七八尺,色如金,坚韧异常,以作蒲葵扇缘,名天蚕丝。”天蚕,又名山蚕,日本柞丝。蚕茧为长圆形,呈绿色,可抽丝。小说中对天蚕丝的作用作了艺术夸张

绿虹剑

上古著名兵器,据传为铸全大师欧阳冶子所造。欧阳冶子一生铸了六把名剑:巨阙、青霜、紫电、吴钩、鱼肠、绿虹、绿是剑是其中最短的一柄,剑身宽八分,长六寸四分,剑柄长三寸六分;它虽短,但带有二丈四尺长的铿尾,普通刀剑只要碰上铿尾便被毁折。绿虹剑初为战国时的赵国以重金购得,后落入秦将白起之手。秦亡之后,此剑失踪。宋朝明,剑客玄玄子偶获此剑,杀人无数;后流入湘灵子、赤贞子等一代名侠之手。明朝英宗年间,大侠龙卷风于志敏于南海深处获得此剑,诛杀了赤身魔教巨魔茅士亨。(见墨余生《大侠龙卷风》)

琥珀神剑

海内第一奇人屠龙仙子所制的奇异兵器,脸身赤红,并发出红色剑芒,由于剑鞘中衬有一层猫皮,与琥珀磨擦而生电,再以内力将“电”保留在剑身上不使发散,与人交战时对手势必触电,无法把持自身的兵器,从而克敌制胜。此剑屠龙仙子传给爱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无意间以竹剑对阵,电力受阻,遂击败毛文琪。(见古龙《湘妃剑》)查琥珀为非金属物质,磨擦虽可生电,但性极脆无法单独制剑,亦未闻能将之与钢铁合金。

越王八剑

相传越王占勾践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从昆吾山(今河南濮阳西南)采精金铸冶八剑,即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八大名剑。两千年后,灭魂神剑流传于武林新秀方邪真手。在洛阳相思林畔相思亭,方邪真挟魂剑之威一招击败邪派高手蔡旋钟,传为武林佳话。
据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八大宝剑,威不可挡,鬼神共忌。“掩日”一出,指日则光尽暗;“断水”一出,以之划水,水分而不合;“转魄”一出,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悬翦”一出,飞鸟游虫,自触其刃,如斩截也;至于“惊鲵”神剑,以之泛海,鲸鲵为之深入;“灭魂”,则为神兵挟之夜行,不逢魑魅;“却邪”更有辟煞功效,妖魔见之则伏;“真刚”宝剑,切玉断金,如削土木。(见温瑞安著《杀楚》)

寒星剑

相传为唐代豪侠所铸宝剑。它青光闪闪,寒气逼人,形状古朴,长约二尺半左右,剑柄雕有一条青色的龙,剑芒神缩,忽高忽低,震颤不停。此全光芒锐利,杀孽过重,故持此剑者应慎用,多造杀孽必遭天谴。(见陈青云《病书生》)

寒螭剑

厉神君的宝剑,以万年寒铁铸成,宽才两指,十分柔软,却可男斩钉截铁。剑鞘的里层是绿鲨皮,外层用天蚕丝织成,不畏刀剑水火。此剑不用时,可以当腰带束在腰间;用时只须轻轻一按,剑就可以出鞘。厉神君把它送给了楚玉祥。(见东方玉《东方第一剑》)

阅读全文

与有声小说那一剑的风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异界重生成树的小说 浏览:871
主角正太弱气受小说 浏览:927
喜欢我这样弄你吗嗯啊小说网 浏览:275
主角从小练内功的念力小说 浏览:393
男主角姓陆的官场小说 浏览:568
男主叫秦淮雨的古代小说 浏览:152
写白上校的小说 浏览:242
主角修炼步法的小说 浏览:805
重生三国独霸后宫小说 浏览:785
写同人小说的原创剧情 浏览:625
好看的奥特曼的同人小说 浏览:151
校园小说女主有病 浏览:745
免费免订阅小说 浏览:153
玄幻小说带魔皇 浏览:558
爆皇后菊花小说阅读网 浏览:52
刑侦推理小说网 浏览:818
异世界魔术师不咏唱魔法小说 浏览:315
黑森林古堡小说全集 浏览:207
和同学的妈妈同居有声小说 浏览:860
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当代卷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