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有声完结 > 70年短篇小说人民文学

70年短篇小说人民文学

发布时间:2021-07-31 16:20:04

A. 以前度过一本中国短篇小说集 是从1949到1980年代左右 有没有人有印象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与题主描述类似的书有

人民文学出版社《短篇小说选(1949-1979)》,全八册。后续几乎每年都会出一本。

孔夫子旧书网有卖的。

B. 中国最好的文学杂志是哪一本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国文学复兴,繁荣,印象中,所有有分量的作品我都是从《人民文学》读到的。最开始是《班主任》。

《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加速了中国作家和世界文学的衔接与对话,电影获国际奖也是小说获国际奖的前奏。所以,曾经,《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是一页文学复苏繁荣的文学史和一部作品选。当然,还有《诗刊》和《星星》上发表的那些诗歌。以上提到的小说,现在一搜,发现有的不是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但印象中,这些小说都是从《人民文学》上看到的。

《人民文学》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与其中央刊物的地位有关,因为是国家级的顶级文学刊物,所以能够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作家的新作。另一方面,《人民文学》当时解放思想,敢于发表有争议的和先锋的作品。地方文学刊物也发表很多这一类作品,但不如《人民文学》集中,有号召力。

C. 好的短篇小说长啥样

短篇小说国内遇冷?短篇不如长篇?好短篇长啥样?

来看看方方、赵玫、孙甘露、路内四位知名作家从短篇小说的写作切入,畅谈小说世界

(本文源于文学论坛“甜美的时光片断”)

短篇不是给长篇练手的

人们往往对“第一次”难以忘怀:方方记得第一部出版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大篷车上》,“那时长江文艺出版社找我,我还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路内记得25岁那年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在《萌芽》上,“200元的稿费够我一个月的生活”。

他们都从短篇开始结缘文学。但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年长篇小说似乎比短篇更受青睐。“虽然短篇小说大师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中国,作家似乎对长篇更偏爱,更把第一篇长篇的创作当做标志性事件。”袁筱一问:“大家怎么思考短篇和长篇的关系?现在还写不写短篇?”

在方方看来,写长篇还是短篇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她这一代中国作家于1980年代前后开始写作。“以当时的经历、阅历、知识储备和写作技术的成熟程度,都还没有力气写长篇。”

到1980年代中期,中篇小说出现了。“它比短篇容量大,写起来比较尽兴,又不需要花长篇那么久的时间。所以中篇小说一下吸引很多人,我就是其中之一。”1990年代后,方方以写中篇为主,基本没写短篇。直至去年,才又拾起写短篇的笔头。

“其实西方对中篇小说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孙甘露表示,“在我看来就两种――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或者说比较长的短篇和比较短的长篇,小长篇和短长篇。实际上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根本无法互相替代。有一种庸俗的论断说‘写短篇练练笔’,这句话不成立,好的短篇根本无法写成一个好长篇,这不是冲点水就可以做成的。”

人们对短篇的理解庸俗了

路内也不认同“短篇是作家起手”这类说法。他说:“有的作家也可能从诗歌、戏剧起手。我们总把长篇和短篇的关系看成一种对抗,还觉得短篇是弱势。我们谈短篇小说时一定会谈到长篇,谈长篇小说时却不一定谈到短篇。”

“但我觉得,如果有对抗,也不是两种文体的对抗,而是一个作家身体内两种特质的对抗。为什么短篇衰落、长篇兴盛?我感觉问题在于短篇小说在逐渐庸俗化,长篇小说逐渐功利化。这可能导致短篇小说更多地为读者服务,长篇小说更多为作者自己的问题服务。”

路内解释,长篇功利化是“有个文学野心在那,需要长篇完成里程碑式的东西”,“也可能牵涉到出版野心,出版社对作家也是有要求的。长篇必然会受到功利化的影响,适度范围内也不是坏事。”

那什么是短篇庸俗化?路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下的短篇小说被狗血和鸡汤影响,出版界也欢迎这类作品。加上影视对小说的冲击――需要你写出影视化的东西。简而言之,快餐式。”

“短篇小说变得庸俗,作家对短篇小说的理解变得庸俗,读者对短篇小说的理解也庸俗起来。我们把短篇小说当做一种快速解乏的文化产品。这不是指责,而是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这和当下我们对小说、对文学认识和教育的不足也有关系。”

他表示人们工作紧张,各种不适,可以通过运动唱歌而非短篇小说解乏。“因为短篇小说是一种心绞痛的快速死法,它其实不提供解乏功能,不提供人生经验和情感解决方案,不提供励志和温暖。好的短篇小说,套用拉纳德的一个短篇集的名字:有人喜欢冷冰冰。”

未来是网络小说的天下吗?

说起长篇小说,方方也提到了网络小说。“现在年轻人写长篇比较多,特别网络作家一上手就是长篇,哗哗哗一直写下去。”

对这块有些陌生的领域,方方评价:“网络小说的好处在于野生野长、充满活力。但确实没有人来把关。它的用词、句式、技术还是比较弱的。但它进步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所以我还是很看好的。”

“我认为网络小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不够讲究。它们讲究情节快速递进,要求故事迅速发展,吊着每天有人看他的东西。对十年磨一剑、起承转合、结构追求什么的,它不讲究。当然年轻人不挑技术,只要给我一个故事框架和几个人物就够了。”

赵玫认为网络小说的现状是泥沙俱下,“当然也有好的网络小说,但它与金钱的关系和传统作家与金钱的关系完全不一样。”

此外,赵玫表示文学本身是很严谨的东西,但是网络小说对语言的修炼不会这么多。“我原来写作是第一遍手稿,然后誊一遍。后来即便上网打字,我的第一遍稿也一定要在纸上写。把文字从纸张转到电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觉得网络文学这个东西先要定义一下。我们现在讲的网络文学是所有在网上发表的东西,这太笼统了。其实(网络文学)应该是指在专门网站上发表的,比如穿越、玄幻、言情等类型文学,然后每天更新,下面有打赏阅读。”孙甘露说。

他曾听闻有网络作家一天更新上万字。“他们的创作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写的。从单位时间来讲必须是噼里啪啦就下去了。我们写东西是来回琢磨,一句话这样讲那样讲,这个字在前面在后面,弄了半天,一年半年出来一篇东西。可能这些老朽的想法都要被扫干净,以后可能就是网络的天下,文学就改了。”

“但一个行当总会出现一些高手,从理论上看,我乐观其成。”

“像王朔出来时人家骂他,当时施蛰存就讲过,你不要看不起这些粗俗的流行的东西,当时《诗经》出来的时候就是粗俗流行的东西。随着时代转变,所谓小说就是通俗的,就是闲话,不是很高的东西。”

至于好小说会在哪里,孙甘露表示:“俄罗斯有个谚语说‘眼对眼,看不见脸’,凑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对方长啥样。我们需要时间和距离从旁观察。”

来源|澎湃

图书介绍

华语短经典第一辑全8册

云淡风轻+巫和某某先生+早安北京+水鬼+虚拟+平安夜+信使之函+在屋顶上牧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云淡风轻――方方短篇小说选

方方是当代文坛颇为活跃的女作家,其作品多次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等多种重大奖项,在社会各界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泰等文字在国外出版。本书收录了方方新作《云淡风轻》《天蓝》以及她的经典短篇代表作共12篇,其中《云淡风轻》被评为2016年花地文学榜年度短篇小说。

巫和某某先生――赵玫短篇小说选

赵玫是较早以女性主义意识写作的作家,她的小说多具浪漫主义色彩。其作品梦幻、诗意,带着忧伤,真切感人,先后获得庄重文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重大奖项。本书收录《巫和某某先生》《无调性短歌》《谁让梦想变得低沉》等13篇赵玫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

早安,北京――徐坤短篇小说选

徐坤的短篇小说在文化反讽、女性命运和都市情爱等几个方面有多重探索,表现出女性知识分子独有的智慧与锋芒。其作品获过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及各大期刊奖30余项,被翻译成英、德、法、俄、日语等出版。本书收录了作者开始创作以来发表过的影响较大的短篇小说8篇,其中《厨房》获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遭遇爱情》《狗日的足球》《早安,北京》获过《小说月报》百花奖,《鸟粪》获得《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

水鬼――苏童短篇小说选

苏童对创作短篇小说尤为偏爱,格非曾说:“毫无疑问苏童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大师、巨匠,代表了短篇小说最高的程度”。其作品获有茅盾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鲁迅文学奖、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等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本书收录了《水鬼》《拾婴记》《骑兵》等短篇小说代表作11篇。

虚拟――毕飞宇短篇小说选

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小说家之一。前期创作以中短篇小说见长,后期转向长篇小说写作。《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本书收录《哺乳期的女人》《怀念妹妹小青》《地球上的王家庄》等9篇毕飞宇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

平安夜――李洱短篇小说选

李洱被誉为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获有茅盾文学奖、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被翻译成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石榴树上结樱桃》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高度推崇,德媒评其为“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切荣誉”。本书收录《平安夜》《儿女情长》《夜游图书馆》等8篇李洱短篇小说代表作。

信使之函――孙甘露短篇小说选

孙甘露是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种译文,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本书收录了其成名作《访问梦境》以及《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等孙甘露最具代表性短篇小说5篇。

在屋顶上牧云――路内短篇小说选

路内,2007年以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而受到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文坛出现的最让人惊艳的小说家,被评论家称之为中国70一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其文字幽默畅快,而又伤感缠绵,常常让人“微笑着读他的文字,却忍不住悲伤”。著有“追随三部曲”,《花街往事》《慈悲》等。曾获首届《人民文学》新人长篇奖,《GQ》中文版年度作家、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小说家。本书收录了路内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8篇。

D. 人民文学奖的作品精选

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
人民文学杂志创刊60年之际,推出了2003年以来的获奖作品精选。
2003年度
散文
周晓枫·你的身体是个仙境
黄集伟·借一张嘴,说美丽脏话
诗歌
李元胜·景象
桑克·时光登记薄
大解·神秘的事物
2004年度
散文
于坚·火炉上的湖泊
格致·减法
诗歌
雷抒雁·明明灭灭的灯
张执浩·覆盖
2005年度
散文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冯唐·浩浩荡荡的北京
诗歌
雷平阳·秋风辞
刘川·这样或那样
2006年度
散文
夏榆·黑暗中的阅读和默诵
舒婷·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陈染·我究竟在这艘人世之船上浮想什么
诗歌
汤养宗·在汉诗中国
傅天琳·六片落叶
2007年度
散文
汗漫·一枚钉子在宁夏路上奔跑
江少宾·地母·征婚
诗歌
古马·古马的诗
白垩·青藏诗章
2008年度
散文
塞壬·转身
张悦然·月圆之夜及其他
诗歌
阿门·中年心迹
商泽军·奥运中国
作者: 人民文学杂志社 编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 S B N : 9787562450429
编辑推荐池莉、莫言、麦家、阿来、陈忠实……你不能错过的中国当代文学光芒之作,六年顶尖高手萃选,绝佳文学盛宴。
灵魂的拷问,生命的遐思,性灵与真我的表达。
目录 2003年度
中篇小说
熊正良·我们卑微的灵魂
荆永鸣·北京候鸟
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
短篇小说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
戴来·茄子
2004年度
中篇小说
映川·不能掉头
晓航·师兄的透镜
陈应松·马嘶岭血案
短篇小说
莫言·月光斩
张楚·长发
须一瓜·毛毛雨飘在没有记忆的地方
2005年度
中篇小说
葛水平·喊山
杨少衡·林老板的枪
孙春平·怕羞的木头
短篇小说
石舒清·果院
刘庆邦·鸽子
2006年度
中篇小说
罗伟章·奸细
张翎·空巢
陈希我·上邪
短篇小说
郭文斌·吉祥如意
2007年度
中篇小说
鲁敏·思无邪
田耳·一个人张灯结彩
短篇小说
阿来·短篇三篇
陈忠实·李十三推磨
2008年度
中篇小说
叶舟·羊群入城
马秋芬·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
计文君·天河
短篇小说
姚鄂梅·秘密通道

E. 王愿坚革命小说全集

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非常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灯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支队政委》《后代》《妈妈》 粮食的故事
《赶队》《珍贵的纪念品》《草》电影《闪闪的红星》……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选入上海两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第三单元:人贵有精神,第10课。 《草》,被选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第4课。 《灯光》,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七单元第3课(略读课文),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灯光,第11课(略读课文) ,第52页到54页。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9课,第86到88页。 《七根火柴》,被选入上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3单元第10课 《三人行》被编进,小学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书下册,第8课

F. 1986年人民文学全部目录

季羡林等14位教授·《中外文学阅读书目——中国古典文学》
此书目录自著名梵文学家、翻译家季羡林主编的《中外文学书目答目》(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年出版)。书中推荐了 268 种参考书目,大多为世界名著或重要作家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中国古典文学部分 107 中,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部分 35 中,文学理论部分 25 种,西方文学部分54 中,东方文学部分 20 中,俄苏文学部分 27 中。推荐者有北京大学季羡林、杨周翰、李赋宁等14 位教授。
1 白居易诗选 顾学颉、周汝昌
2 长生殿 洪升
3 楚辞选 马茂元注
4 春秋左传读本 王伯祥
5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蔡元放
6 杜甫诗选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7 杜牧诗选 缪钺
8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著 张友鹤校注
9 范大成诗选 周汝昌
10 古神话选释 袁珂选
11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12 关汉卿戏曲选 (元) 关汉卿著
13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14 国语选 傅庚生
15 韩愈文选 童第德
16 韩子浅解 梁启雄
17 汉书选 顾廷龙、王煦华
18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19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中凡
20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编
21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22 红楼梦 曹雪芹
23 话本选 吴晓玲
24 黄庭坚诗选 潘伯鹰
25 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
26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夏承焘
27 近代诗选
28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
29 镜花缘 李汝珍
30 康有为诗文选 康有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
31 老残游记 刘鹗著 陈翔鹤校 戴鸿森注
32 乐府诗选 余冠英
33 李白诗选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34 李贺诗选 叶葱奇
35 李清照诗词选注 刘忆萱
36 李商隐诗选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
37 历代诗歌选 季镇淮、冯钟芸等
38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
39 辽金元诗选 章荑荪
40 聊斋志异选 蒲松龄著 张友鹤选
41 柳亚子诗选 柳亚子著 徐文烈
42 柳宗元诗文选 贝远辰
43 龙川词校笺 夏承焘
44 陆游诗选 游国恩、李易
45 论语译注 杨伯峻
46 孟子译注 杨伯峻
47 明代散文选注 刘世德
48 明清传奇选 赵景深 胡忌
49 明清文言小说选 薛洪绩
50 明人杂剧选 周贻白
51 牡丹亭 汤显祖
52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53 孽海花 曾朴
54 欧阳修诗选 施培毅
54 欧阳修诗选 施培毅
55 欧阳修文选 杜维沫、陈新
56 琵琶记 高明著 钱南
57 清代散文选注 王荣初 蔡一
58 人境庐诗草笺注 黄遵宪著 钱
59 儒林外史 吴敬梓
60 三曹诗选 余冠英
6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62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63 史记选 司马迁
64 水浒传 施耐庵
65 水浒后传 陈忱
66 说岳全传 钱彩 金丰
67 宋词选 胡运翼
68 宋诗选注 钱钟书
69 宋文选
70 苏轼词选 陈迩冬
71 苏轼诗选 陈迩冬
72 隋唐演义 褚人获
73 唐代散文选注 张撝之
74 唐诗三百首详析 喻守真
75 唐诗选 马茂元
76 唐诗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77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78 唐宋词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
79 桃花扇 (清)孔尚任
80 陶渊明集 逯钦立
81 晚清小说史 阿英
82 汪笑侬戏曲集 汪笑侬
83 王维诗选 陈贻焮
84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
85 文天祥诗选 黄兰坡
86 西厢记 王实甫
87 西游记 吴承恩
88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
89 辛亥革命烈士诗文选 萧平编 吴小如注
90 严复诗文选 严复著 周振甫选注
91 杨万里选集 周汝昌
92 吟风阁杂剧 杨潮观注 胡士莹校注
93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
94 元好问诗选 郝树候
95 元明清诗文选 米治国
96 元散曲选注 王季思
97 元杂剧选注 王季思等
98 战国策选讲 刘亿萱
99 中国古代寓言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100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
101 中国历代文选 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102 中国文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
103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
104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 郭汉城
105 中国小说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6 庄子浅注 曹础基

G. 《短篇小说》杂志发行量是10万是吗

感觉买短篇小说的人是比人民文学多诶~

H. 王愿坚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非常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
、《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灯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支队政委》《后代》《妈妈》 粮食的故事
《赶队》《珍贵的纪念品》《草》电影《闪闪的红星》……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选入上海两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第三单元:人贵有精神,第10课。 《草》,被选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第4课。 《灯光》,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七单元第3课(略读课文),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灯光,第11课(略读课文) ,第52页到54页。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9课,第86到88页。 《七根火柴》,被选入上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3单元第10课 《三人行》被编进,小学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书下册,第8课

就只有这些了??
----

tot

I.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都买需要多少钱

定价为3347.6元,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天猫)现在七五折优惠2510.78元。


J. 1978或1979年的《人民文学》杂志上有一篇短篇小说叫《青春插曲》,哪里能找到

《人民文学》1979年第03期 作者:张斌;
青春插曲

夜深了。透过梧桐枝叶的缝隙,可以望见对面病房大版楼还亮着灯光权。远远的天边不时有一阵沉闷的雷声滚过,之后便归于加倍的沉寂了。 见习护士张蓓蓓在宿舍窗前久久伫立。一道闪电从空中划过,含在姑娘眼角的泪珠象宝石一样闪烁了一下。她慢慢回过身来,走到床前,拧开小桌上的台灯,从地上拾起一封信,很快读过,随即从枕冲头底下摸出一个天蓝色的日记本。封面上有两个烫金的草体字:青春。掀开

阅读全文

与70年短篇小说人民文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生三国独霸后宫小说 浏览:785
写同人小说的原创剧情 浏览:625
好看的奥特曼的同人小说 浏览:151
校园小说女主有病 浏览:745
免费免订阅小说 浏览:153
玄幻小说带魔皇 浏览:558
爆皇后菊花小说阅读网 浏览:52
刑侦推理小说网 浏览:818
异世界魔术师不咏唱魔法小说 浏览:315
黑森林古堡小说全集 浏览:207
和同学的妈妈同居有声小说 浏览:860
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当代卷 浏览:355
强女主小说推荐类似叶绾绾 浏览:769
现代修真仙药草小说 浏览:986
女主是杀手的小说男女都强 浏览:351
中考小说阅读考什么 浏览:799
梁羽生小说女主命运 浏览:956
文笔好的玄幻修真小说 浏览:27
小说穿越校园男主专一 浏览:806
主人公是唐杰的小说 浏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