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谁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专《喻世明言属》、《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B. 举例说明市民意识在明代短篇小说中的反映
以冯梦龙的“三言”与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堪称是市民社会的风俗画。 在时代新思潮的影响下,“三言”、“二拍”表现了不少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可称为晚明市民文学的代表作:
一、对商人与商业行为的正视 “三言”、“二拍”反映了明代中叶以来随着商业的发展,社会对商人开始改变看法,从传统中国的贱商主义到正视商人,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日常生活,写他们也有传统的中国人的美德,甚至开始瞧不起别的阶层的人。这些都是具有时代新鲜感的。 例如名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男主人公蒋兴哥就是一个因常年在外经商致使妻子因寂寞而感情出轨的人。作品以描写蒋兴哥知情后的复杂心理以及宽容的态度取胜,这篇小说就没有从一般无商不奸的角度写商人。很多写得好的篇章都塑造商人的正面形象,例如《施润泽滩阙遇难友》写小商人施复拾金不昧,《卖油郎独占花魁》写卖油郎秦重做生意厚道。 晚明时代人们毫不讳言对金钱的追求,这在“三言”、“二拍”中也有反映。很多小说就描写了主人公发财致富的故事,比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这样的描写也很具有近代气息。二、婚恋自主与女性意识的张扬 歌颂婚恋自主、主张男女平等的作品在“三言”、“二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很多是上乘之作。比如《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描写聪明的女子周胜仙主动追求范二郎,父亲嫌二郎家贫不答应,致使周胜仙郁闷而假死,埋葬后被盗墓贼挖出来而复活,又去找范二郎,被范二郎当成鬼真的被用石块打死,后来知道真情的范二郎在结婚后还一直供奉周胜仙的牌位。这篇小说描写的周胜仙是一个为了感情了两次死亡的女子,虽然结局还是悲哀的,但小说却对她的主动与多情表示了同情与尊重。而最有趣的是后来被搬上银幕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一篇,与姐姐长得很相象的弟弟代替姐姐“出嫁”去为生病的新郎冲喜,结果被男家安排与“小姑子”住在一起,结果弟弟喜欢上了“小姑子”,成就了好事。此事很快败露,被对方家长告上公堂,乔太守却以“礼以义起”为名成就了两个年轻人的感情与婚事,表现出权变而不固执于礼教和尊重已成事实的感情的态度。 “三言”、“二拍”还表现出对女性的大力肯定,对女性自主意识的张扬,具有男女平等意识。最有名的当属《苏小妹三难新郎》,杜撰出被誉为“一代词心”秦少游居然被苏小妹拦在洞房外,回答不出问题就不许进洞房的情节,加上此前拒绝王安石为儿子的联姻、独具慧眼地挑选秦少游为未婚夫,不仅仅表现了对女性才华的认同,更具有张扬女性在婚恋中自主意识的色彩。至于流传更广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则是以悲剧的形式表达同样的主题,当杜十娘在好不容易和李甲出了青楼,却被李甲卖给孙富时,她宁愿选择把宝贝丢入江中而后自沉,也不愿再在没有爱情的人世活下去,这种以死抗争是女性自主意识的极致表达。《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则对女性独守空房而感情出轨也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宽容。无疑,这些作品都具有男女平等意识。三、“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随着晚明国事的艰难,强调经事致用的思潮兴起,白话短篇小说逐步加强了劝善惩恶和向礼教回归的倾向,这在“三言”中开始表现,在“二拍”中进一步强化,而《型世言》则成为此类作品的代表,表现在大谈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教化至上等特点上。随着明代的结束,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也走到了尽头。
C. 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
三言二拍》包括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内通言》以及凌檬初容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每一部分都分上下册,每一册都有十万字之多,整个“三言二拍”就可谓洋洋上百万字.
《三言》原称“古今小说”,本意就是包括了宋、元、明三代的作品.下百二十篇小说里,有宋、元、明三代的“小说家”话要屯有明代人用话本体写的通俗小说;有说话人、书会才人的旧本,也有文人拟作的新篇.它包罗古今,融会场也间作品和文人的创作或再创作,前人统称之为通俗小说或话本小说.
D. 三言两拍指的是明朝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都包括哪些作品
三言两拍指的是明朝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所谓三言指的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为冯梦龙所创作;所谓两拍指的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乃凌濛初的作品。这五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占一席之地,后人评价颇高,例如:“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等等。
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相对其它传奇短篇小说集,它最大的特色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对爱情的期待,对自由的向往。其中,有《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等多篇文章,主要进行商业描写,反映出社会对钱财的强烈追逐,在以往的小说中是非常罕见的。士农工商,商人商业在古代文人眼中,一直都是最低贱的,能不写就不写。
E. 明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是那一篇,为什么
明代后期的短篇小说,无疑以“拟话本”形式的白话小说“三言”和“二拍”最为
引人注目。但过去因为对所谓“影元人写本”的《京本通俗小说》的真实情况没有搞清
楚,导致对这些小说集的理解和评价都产生了较大的偏差(参见本书宋元中短篇小说部
分)。现在看来,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成熟,既继承了话本小说的传统,也受到文言小
说发展的影响;同时,从“三言”开始,就已经是以创作为主的了,收录前人旧作也往
往经过较大程度修改乃至改编。
在冯梦龙以前,已有话本小说的汇编和刊行,现存有明嘉靖年间洪楩所刊《六十家
小说》的残余部分,即《清平山堂话本》,有完篇二十七种、残篇两种。其中收有几篇
明以前的旧作,其余都是明人的作品。虽然这部小说集的艺术水准距“三言”、“二拍”
颇远,却反映了话本小说作为书面读物而受社会欢迎的情况,实是“三言”、“二拍”
的先声。而文言小说不仅为“三言”、“二拍”提供了大量的基本素材,它的一些优秀
之作本身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并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不仅成为“三言”、
“二拍”中一些重要作品的基础(如《珠衫》之于《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负情侬传》
之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辽阳海神传》之于《叠居奇程客得助》),而且直接推
进了白话小说的成熟。
F. 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两拍”标志着中国什么短篇小说的最高峰
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两拍”标志着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最高峰。
“三言”、“专二拍”是指明属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以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三言二拍”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三言二拍》从中选取71篇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可读性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去粗取精、一管窥豹。
G. 我国有哪些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集
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现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 ,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 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另有些拟话本描写了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拟话本承袭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曲折,感情色彩鲜明。它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趋于丰富细腻。比较优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说,是沿着唐宋传奇的线索发展而来的。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写法上模仿唐宋传奇,缺乏创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响远不及白话短篇小说。
H. 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
三言:冯梦龙,二拍:凌蒙初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又和“二拍”合称“三言二拍”。
二拍
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 案惊奇》和《 二 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刊于明代崇祯年间。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衍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二拍部分作品反映了明代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等篇,通过对商人追求金钱的活动和他们海外冒险理想的描写,反映了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市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部分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如《李将军错认舅》歌颂了坚贞的爱情,《满少卿饥附饱飏》批判了忘恩负义、富贵易妻的丑行,提出了在爱情婚姻中男女平等的要求。而《青楼市探人踪》一类作品则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凶残,荒淫好色。但总的说来,二拍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较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思想及色情描写较多。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多数篇章有一定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它是继三言之后最有影响的古代白话小说集,但在思想内容、艺术水平方面不及三言。
I. 明代短篇小说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指何
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编辑本段]三言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1]。《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编辑本段]二拍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年)各40卷,人称“二拍”。凌蒙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后科场一直不利。55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部进逼徐州,忧愤而死。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卷帙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三言中每一章都讲了一个道理,但有的章节秽语甚多,而有的则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比如《醒世恒言》中有一章《卖油郎独占花魁》讲了油郎秦重寻父、花魁娘子寻夫从良过程中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美好故事。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如《施润泽滩阙遇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在这些作品里,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尊重,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悖的。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体现。“三言”中的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它的刊行,推动了短篇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泛海经商事,可以看出明末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等重视商业描写,在以往的短篇小说中非常罕见。有些作品提出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观点。如《李将军错认舅》,描写了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而和金定结合,后翠翠被李将军虏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翠翠。但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相认,最后以双双殉情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至死不渝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的劝谕思想是贯穿“二拍”始终的精髓,如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的开头中说的一妇人因受商人帮助救出了丈夫,在她去答谢商人的一刹那,商人卧室的房墙倒了,要不是因妇人来答谢的时间巧合,恐怕商人就一命呜呼了,这种行好就有好报的教谕“二拍”中描写的很到位。“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