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己原创的短篇小说
能写的都是文学青年,文学青年估计没有谁会愿意为了40分折腰的吧。
⑵ 如何阅读短篇小说
结合作者及当时时代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做批注,划一些有含义或包含作者情感的句子,加以赏析;阅读完后要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意义
⑶ 绿亦歌的所有短篇作品阅读
绿亦歌,1992年6月8日出生于成都。曾在《花火》、《男生女生》等多个青春杂志上发表作品。2011年开始,在《爱格》A/B二个版发表多篇短篇故事,深受读者欢迎。现为知名青春影像杂志《爱格》签约作家。相信天地有大美,文字有静美。短篇代表作品:《任时光寂静如海》《梨花落晚风》《系我一生心》《致安德烈》。
短篇作品编辑
新蕾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STORY100·2011.06上)
《和光同成灰》(STORY101·2012.01下)
《白驹驮他去》(STORY100·2012.05下)
《带我去远方》(STORY101·2012.07下)
《命运长夜》(幻想志·2013.05)
紫色年华
《笑春风》(2012.05A)
《我亦飘零久》(2012.06B)
《失恋阵线联盟》(2012.07A)
花火
《鸵鸟,别哭》(2014.01A)
《等不到盖世英雄的回眸》(2014.02B)
《亿万星辰共璀璨》(2014.03A)
男生女生(银版)
《伴得白马啸西风》(2011.05)
《十七岁夏天未看见你的海》(2011.08)
《情书》(2012.01)
《长生》(2012.02)
《如果我变成回忆》(2012.04)
《时差》(2012.05)
《短歌行》(2012.06)
《长歌行》(2012.07)
《任时光寂静如海》(2012.11)
《微光》(2013.02)
《旧年》(2013.03)
《长夜里拥抱》(2013.11)
《假如明天来临》(2014.01)
爱格
《蝴蝶飞了》(2010.11A)
《有没有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2011.12A)
《原谅月亮忘记了》(2012.02A)
《潮打空城寂寞回》(2012.03A)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2012.06A)
《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2012.07A)
《终不似少年游》(2012.08A)
《今宵别梦寒》(2012.08B)
《山河还似旧时意》(2012.09A)
《故人今何在》(2012.09B)
《太平盛世最蹉跎爱情》(2012.10A)
《那时葡萄未成熟,岁月正好》(2012.12B)
《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2013.04A)
《长街怎敌千堆雪》(2013.04B)
《拱手河山讨你欢》(2013.05B)
《如此浅喜深爱》(2013.12A)
《梨花落晚风》(2013.12B)
《维多利亚没有夜》(2014.02B)
《直到春天过去》(2014.03A)
《此地空余黄鹤楼》(2014.05A)
《系我一生心》(2014.05B)
《我寄人间雪满头》(2014.05时尚)
《致安德烈》(2014.06B)
《朝暮最相思》(2014.06B)
《黄昏以后,天亮以前》(2014.07A)
《离人心上雪》(2014.07B)
《你是浪子,别泊岸》(2014.08A)
《曾似少年游》(2014.09A)
《阿难,阿难》(2014.09B)
《伦敦旧梦》(2014.12B)
《十二月的雨是一场告别》(2015.01A)
《深夜将往事与酒吞》(2015.02B)
《岁月掩于黄昏》(2015.03B)
《十七岁》(2015.04A)
《宁愿没拥抱,共你可到老》(2015.4B)
《我和上官燕》(2015.07B)
⑷ 求一短篇小说名,在小说阅读网看的。
鹿晗和吴世勋的甜蜜小日子
⑸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点
1、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5、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⑹ 最值得阅读的8部中短篇小说,谁说只有长篇才是巨著
你别吓我
倾城之恋
是短篇、、天哪!
好书么
倒是有很多
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
是散文、、
还有余秋雨的
张爱玲的
林徽因的
徐志摩的都很不错
朋友
还是多看散文吧
⑺ 到哪看原创的好看的散文 和短篇小说
起点可以看的。在书库里搜索。点击字数那一栏。选择想看的字数的小说就OK了。建议你看看江南的小说。很不错的。《九州幻想》这本收录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建议一定要看
⑻ 求适合高中阅读的短篇小说、散文。做练习用的
去找微型小说 这本书 很全这是小说 散文去找烟火与浮云 这个上面很多棒的散文(我是学编导的)
⑼ 求大师原创一篇短篇小说。越好分越多
朋友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四月,白粉粉的杏花已经谢了。躲藏在绿叶间的毛茸茸的青杏羞怯地望着这个陌生的中年人。
他立在这杏树下,静静地垂着两条胳膊,不言不语地看着这株粗壮的果树。故乡山野的风带头春天的温暖,轻轻扶摸他夹杂在几根白发的头,抚摸他的脸颊,抚摸他的心。
杏树,你应该认识我。尽管我们分别有许多岁月,但我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你。当我夹关讲义,站在林业学院的讲台上讲述那些杨树、柳树、松树……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你,杏村;想起了她,小萍;想起了我们小时候。不过,那时你很小,我们也很小……
是的,他那时才十一岁,在村里的小学校上三年级。她也只有十四岁,因为上学晚,念四年级。
本来他们并不相识。一家在村乐,一家在村西,庄子太大,降过正月闹红火偶尔见一面,平时谁也不见谁。虽说同住一村,可孩子们的世界总是那么小。就是上了学,两个年级不说,她比他大,还是个女生,他们从来没说过一句话。在这种年龄,男孩子和女孩的界限是很严格的,他们往往都生活在各自的天地里,互不交往,互不侵犯。
但是,我敢肯定地说,和小萍这样生疏,还不仅仅是这些原因。那时,学校也有全体一致的活动和游戏,不分年级,不分大小,不分男女……我和她的这种生疏是由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所决定的。那时我们家五六口人,就父亲一个人劳动,日子过得叮当响。不用说,我是这学校穿戴最破烂的学生。可小萍呢?虽说她母亲也在农村,可她父亲是县城里的医生,家里就她一个宝贝蛋,经常穿戴得像一位小公主。她无疑是学校最尊贵的学生。
他们是两个极端。他当时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已经懂得为自己的寒酸而害臊了。因此专意躲避那些穿戴本面的同学,尤其是躲避小萍。在他看来,她大概时刻都在笑话他。另人也躲避他,就是那些家境不怎好的同学也尽量不和他为伍,以便证明比他高一等。他常常孤孤单单一个人……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孤独,特别是孩子的孤独。孤独的大人可以在自己的内心创造一个世界,以寻求安慰,而一个孤独的孩子,当外界和他隔膜的时候,心灵中就只有一片又苦又咸的硷水了。
可是,就在那天,就在这棵杏树下,发生了那样的事……
你清楚地记得,那同样是四月的一天,春风就像今天抚摸你的锁锁头,抚摸你的粗糙的小脸蛋,抚摸你忧伤的心。你靠在这棵杏树干上,看同学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这就算乡下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吧,老师带头全校的同学,来到山野里,尽情地玩呀,唱呀,跳呀,喊呀……找呀找呀找呀找,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同学们玩得多快乐呀,可是当时我脊背靠在这树干上动也不敢动。谁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去玩。我也无法说出我不去玩的原因。
老师走过来,惊讶地问我:“你什么不玩呢?”
“我……肚子疼。”
“疼得厉害吗?”
“不,不厉害……”
“那你现在回家去。”
“不,不,等一会再……”
我此刻不能离开。我只是脊背紧贴树干站着。这棵杏树对我来说像救命的恩人一样。
一直到大家要回学校的时候,我还就那样站着。
集拿的哨声响了,同学们都排成了二路纵队。
我仍然没动。
老师又走过来,有点生气地说:“你要不走?”
“我……”
老师发火了:“你为什么还站着?”
我无话可答。
同学们都将目光投向我,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你回不回?”老师喊叫说。
“我现在不回……”
“为什么?”
我“哇”一声哭了。
我“哇”一声笑了。
听见老师说:“王小萍,你留着,一会把他带回来……”
小萍是大学生,又很体面,也懂事,老师常派她做一些在学生看来很重要的“工作”。
老师带头同学们走了,而把小萍留下来。她的任务看来好像是收容一个掉队的伤兵。
杏树下,只剩下我和她。
“你怎啦?”她问。
我不敢看她,也不回答。
她走近我,大胆地用手在我汗淋淋的额头上摸了摸,大概是我发不发烧。
我感动额头像被烧红的烙铁烫了一下。
我扭过头,不看她,说:“我没病。”
“你不是说肚子疼?”
“不疼。”
“那怎啦?有什么你给我说,好吗?”她的口气像大姐姐一样。
我犹豫了一下说:“那你不能给别人说。”
“我肯定不说。”
“要是说了呢?”
“那就是小狗。”
“……我的裤子……破了。”
“哪儿破了?”
“在后边……”
“唉,倒说你不玩呢!让我看看。”
“不。”
“怕什么哩!我带头针线。我给你缝。”
“不”。
她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荷包,开始笨拙地往针眼里穿线。我立刻紧张得像医生要给我打针一样。
“转过来!”她命令我说。
我不动。
她过来。用手使劲把我掀转身。我一下子伏在杏树干上哭了。
小萍一句话也不说,开始给缝屁股后面破了的裤子,针时不时扎在我的屁股蛋上,我疼得喊叫起来,她却在后面咯咯地笑着,说:“快完了……”
鼓弄了很长时间,她才说她缝完了。我用在后面摸了摸,已经不露肉。
她像没事似的抬头望了望树上的青杏说:“毛杏子最好吃了,酸酸的……现在咱们回吧?”她对我说。
“我先不回去,你走……”
她冲我笑了笑,就走了。走出不远,她又回过头叮咛:
“你快回来!”
她走了,消失在山下的小土路上。
我抬起头,望了望绿叶间那颗颗毛茸茸的青杏子。
尽管我不太会上树,但我还是挣扎着往这棵杏树上爬去。
我勉强上去,刚摘了一颗杏子,由于脚没站稳,一下子从村对上摔下来了。
我跌倒在地上,听见屁股后面“嘶”的一声。天啊,刚刚缝住的裤子又一次破了!
泪水再一次盈满了我的双眼。这次使我伤心的是,我无法是手中的这颗杏子送到小萍手里了。正是为了报答她,我才冒险上树的。现在总摘了一颗杏子,但付出了裤再一次被扯破了代价……
我在地上呆呆地坐了一会,决定非把这颗杏子送给她不可。
我于是硬着头皮从山里下来,磨蹭着来到学校下边的小河边。
我看见同学们正在院子里大扫除。我不敢上去。
我突然看见小萍到院畔上来倒垃圾。她也看见了我,喊:
“你快回来!”
我没动。
她站了一会,看我这样子,就从小路上转下来了。
她站在我面前,问:“你怎不回去?”
“给!”我把那颗杏子递到她面前。尽管这杏子已被我的汗手弄得又脏又黑,小萍还是惊喜地一把夺过去,扔在自己的嘴巴里。她一边吃,一边说:“真好吃,酸酸的……咱们回……”
“我回家呀……”
“现在还没放学呢!”
“我的裤子又扯烂了……”我说完,掉转头就跑,并且没忘了用一只手过去遮住我的不幸的屁股蛋……
从那以后,我和小萍之间就渐渐产生了一种不协调的友谊——一个富足人家的女儿和一个穷人家孩子的友谊。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这一切,只是感动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多么宝贵。
她以后在学校经常找我玩,使旁的学生感到“眼红”。她甚至带我去过他们的家。我当时没学过更多的形容词,只学过一个“金碧辉辉煌”,我就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家。她母亲是个非常厚道的人,曾经给我缝过一身崭新的卡叽布衣服。
当我把这身新衣服穿回家以后,我父母都以为我是在外面偷的,一个开口就骂,一个出手就打。当我掉着眼泪说明实情后,我父母亲也大受感动,嘴里喃喃地念叼说:老王一家人真是些善人。可就是没生养下男娃。他们这样修行积德,老天你一定会让这家人添个男丁。当时我也曾祈告过老天爷,就像我父母亲说的那样,让小萍她妈再给她生个弟弟。可后来也没有生。现在想起来这有多么可笑……
一年以后,小萍突然离开了村子。不是她一个人,而是全家都搬走了。听说她父亲报名去支援西藏,到一个叫日喀则的地方去工作了。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她。我后来上高中二年级时,听说考上了北京医学院。在这以后,我也考上了西北农学院,专攻麻业专业,后来又留了校,当了讲师;以后又当上了副教授……
副教授立在这杏树下,望着绿叶间那毛茸茸的青杏,两颗泪珠不知不觉从眼角里滑了出来。为了那逝去的愉快和忧伤,为了那又酸又甜的回忆,他微笑着哭了。此刻,他似乎又听见了那欢乐的、稚气的歌唱:找呀找呀找呀找,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再见,小萍。实际上,我也许再也不会见到你了,但我永远记着你——我少年时期的伙伴!你知道吧?我现在就立在这棵我们曾共同喜爱的杏树下——我为我补过破裤子的地方,向你致遥远的祝福。我相信,不论我们走向何方,我们生命的根和这杏树一样,都深扎在这块亲爱的黄土地上。这里使我们懂得生活是多么美好,从而也使我们对生活抱有永不衰竭的热情,永远朝气蓬勃地迈步在人生的旅途上……
他用手绢沾了沾眼睛,然后像小时候一样,笨拙地攀上了这棵杏树。他摘了一颗青杏,又从树上溜下来。
他把这杏子扔嘴里,细细地品尝那股酸酸的滋味,然后便告别了这杏树,走下山来。四月的风轻轻抚摸他夹杂几根白发的头,抚摸他留着泪迹的脸颊,抚摸他那颗孩子一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