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茅盾短篇代表作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铺子》
简介: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2、《野蔷薇》
简介:
《野蔷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印行,内收茅盾写于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说,分别为《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书前有《写在前面》序文。
3、《农村三部曲》
简介: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作者茅盾。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茅盾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简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孩子的角度描绘了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艰辛等有关内容。
5、《水藻行》
简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节,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
B. 20世纪40年代,矛盾先后发表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哪些
1941年:2月,写《风景谈》。同年写了日记体的长篇小说《腐蚀》,在《大众生活》上连载,10月出版。主编专门登载杂文的刊物《笔谈》,在《客座杂忆》这个总标题下发表了一些随笔。
1942年,3月,出版了中篇《劫后拾遗》。写作短篇《某一天》《虚惊》《耶稣之死》《参孙德复仇》《列那和吉他》《过封锁线》等,除《某一天》外都收集在《耶稣之死》集中。8月写作长篇小说《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杂文、文学评论等。12月,出版《文艺论文集》。
1943年:4月,出版《见闻杂记》。7月,出版《茅盾随笔》。10月,出版《霜叶红于二月花》。
1945年:出版《第一阶段的故事》《委屈》《时间的记录》。10月出版《清明前后》,12月出版《耶稣之死》。
1946年:3月,和叶以群主编中外文艺联络社的《文联》半月刊。
1948年:4月,出版《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
1949年:7月,茅盾参加筹备并出席全国文代大会,在会上作了在《在反对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
C. 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茅盾(1896-1981)原名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茅盾"是他创作<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位医生,10岁是父亲去世,母亲是一位有知识,有远见的妇女,可以说她是茅盾的启蒙老师,191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同年8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管编译所工作从此步入文坛,1920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同时他也参与了<小说月报>的主编工作,并写了一大批文学论文,主张文学应该反映时代和社会,1982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他辟居日本,直到1930年回国与鲁迅并肩战斗,新中国成立后,茅盾担任文化部部长,1979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1年3月27日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奖励长篇小说的创作.
二创作:
(一)小说:
1.长篇小说:<蚀>是矛盾的第一部作品,由三个系列中篇组成,它们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创作于1927年9月-1928年6月.
2.<虹>创作于1929年4月-6月,是一部整体感侵强的显示主义作品.
3.<子夜>原名<夕阳>,1933年发表,它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是他的代表作.
(二)短篇小说:
<野蔷薇>,<农村三部曲>,<泡沫>,<幻象,感想,回忆>,<烟云集>,<林家铺子>,<委屈>
(三)散文:
茅盾的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他的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27年,大革命后,创作的一系列散文,包括<严霜下的梦>,<卖豆腐的哨子>,<雾>,<叩门>.
2.30年代,他创作的散文有<故乡杂记>,<乡村杂景>,<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
3.40年代创作的散文有<风景谈>,<白杨礼赞>.
D. 求矛盾作家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只要名字,每个两个就够了)
长篇小说《子夜》 短篇小说《泡沫》
E. 矛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是什么,短篇是什么
茅盾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F. 求矛盾作家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不用内容,要名字)
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是长篇的
农村·三部曲(含《春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等是短篇的
G. 矛盾短篇小说《 》《 》 长篇小说《 》 矛盾 原名(
林家铺子,春蚕,子夜,沈德鸿,雁冰,浙江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