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悠悠寸草心出自哪首诗能否知道全诗
“悠悠寸草心”是后来人根据唐代孟郊五言古诗 《游子呤 》里“谁言寸草心”一句演化而来,用以形容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原文全诗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1)风筝飘带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1、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2、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贰』 王蒙的“蝴蝶”小说的主要意思
《蝴蝶》是王蒙的一篇充满反思力量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张思远,是一个带着自审自责意识反思灵魂异化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真诚的少见的反思主体。
张思远原是八路军的指导员,进城以后,由军管会副主任一直到市委书记,职位一天比一天高,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头脑中的阶级斗争的弦也一无比一天绷得紧,而与人民的距离却一天比一大远,这是一个由人民的公仆异化成了人民的老爷的过程。
一切使他有恍若梦中之感,自己到底是低头认罪面目可惜的走资派,还是气宇轩昂、神采飞扬、大权在握的张思远,也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一场噩梦,一场差错,是一次恶狠狠的玩笑。”
当他走出监狱的大门,是一只孤独寂寞的蝴蝶,他不再是什么了也什么也没有了。在那个遥远的小山村中,他是背着粪筐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老张头,是爱吃老乡家那缸民国十八年老汤腌的老咸菜的老张头。
在劳动中,他发现自己真实的存在,发现躯体中奔突的生命力,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与乡亲们亲如一家,是名副其实的老张头。恢复工作以后,重进市委大院,不断升迁,一阔脸就变,他又拉长声音说话了,当时,他的脸红了。
他发现自己变了,于是,他要找回他失去的东西,找回他的魂。“他是‘老张头’,却突然变成张部长吗,他是张部长,却突然变成‘老张头’?”人生沧海桑田,官场升降沉浮,这一切使人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庄生梦蝶”。
(2)风筝飘带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王蒙作品特色
王蒙的作品一直贯穿着理想主义的主题,理想主义精神特色在王蒙的作品里体现得最为鲜明突出,他在创作中对理想的反思和执着也在同代人中最具典型。
曾经是“少年布尔什维克”的王蒙,在屡经劫难之后,依然没有抛弃早年的理想主义精神,平反复出的遭际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对历史理想主义的认同,王蒙相信,不管实现理想的道路有多么曲折,但前途总是光明的。
也正因为这样,王蒙在对他心中的理想主义精神讴歌的同时,也冷峻的指出了实现理想的艰难性与反复性。正如王蒙在小说《蝴蝶》中的主人公张思远,他一直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却不得不在文革的夹缝中小心翼翼的处理着各种问题。
从省委高官到被打倒的反革命,再下放到农村改造,看上去张思远似乎离他的理想越来越远,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他那样的努力却依然触碰不到他的理想,但是最后,文革结束,他不仅平了反,还升了职,重新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尊敬。
张思远远在天边的理想又再次回到指尖。小说中的张思远多少有些王蒙自己的影子,也影射了王蒙在实现理想主义精神的时候所经历的曲折与反复。
『叁』 王蒙的作品
作品名小说
长篇小说
《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失态的季节》、《青狐》、《王蒙说》、《踌躇的季节》、《这边风景(上下)》等
中短篇小说集
《小豆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说客盈门》、《相见时难》
《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淡灰色的眼珠至在伊犁》
《妙仙庵剪影》、《加拿大的月亮》、《球星奇遇记》、《风筝飘带》、《蝴蝶》、《相见集》
《雪球集》、《布礼》、《我又梦见了你》、《纸海勾沉至尹薇薇》、《坚硬的稀粥》、《高原的风》《无言的树》、《冬天的话题》、《临街的窗》、《眼睛》、《夜雨》、《来劲》、《庭院深深》、《奇葩奇葩处处哀》等
散文《德美两国纪行》、《桔黄色的梦》、《苏联祭》、《我的喝酒》、《印度纪行》等
『肆』 王蒙有哪篇小说被选进小学语文教材
王蒙写的小说没有被选进小学语文教材。王蒙有一篇小说《善良》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入《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但是不属于小学语文教材。
获奖荣誉:
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队长 书记 野猫和半截筷的故事》、《最宝贵的》(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9年,短篇小说《歌神》《友人如姻》《悠悠寸草心》(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夜的眼》《表姐》。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并于1986年获人民文学奖)。
1980年,发表中篇小说《蝴蝶》();短篇小说《说客盈门》《买买提处长轶事》《春之声》(获1980年全图优秀短篇小说奖)《风筝飘带》(获短篇小说北京文学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相见时难》(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中篇小说奖);
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息浪止》《淡灰色的眼珠》《虚掩的土屋小院》;短篇小说《青龙潭》《黄杨树根之死》《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哦,穆罕默德·阿麦德》《好汉子伊斯麻尔》《葡萄的精灵》(获第一届1983-1984短篇小说百花奖);创作谈《漫话文学创作特性探讨中的一些思想方法问题》(获首届上海文学奖)。
1984年,综论《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反应和呼唤》(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散文《塔什干晨雨》、《访苏心潮》(获全国第三届1984-1985报告文学奖);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名医梁有志传奇》(获全国传奇文学奖,并被《中篇小说选刊》评为优秀中篇小说);
1989年,发表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获第四届1989—1990短篇小说百花奖)、《初春回旋曲》《神鸟》《纸海勾沉至尹薇薇》(获第四届1988—1990《十月》文学奖)
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0年11月15日,登上“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14年,获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中“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
2015年8月16日,80岁的王蒙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这边风景》。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作品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
『伍』 王蒙写老年生活的新小说叫什么名子
一、主要作品:
作品类型:
1、长篇小说
作品名 :《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失态的季节》、《青狐》、《王蒙说》、《踌躇的季节》等
2、中短篇小说集
《小豆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说客盈门》、《相见时难》、《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淡灰色的眼珠至在伊犁》、《妙仙庵剪影》、《加拿大的月亮》、《球星奇遇记》、《风筝飘带》、《蝴蝶》、《相见集》、《雪球集》、《布礼》、《我又梦见了你》、《纸海勾沉至尹薇薇》、《坚硬的稀粥》、《高原的风》《无言的树》、《冬天的话题》、《临街的窗》、《眼睛》、《夜雨》、《来劲》、《庭院深深》、《奇葩奇葩处处哀》等
3、散文
《德美两国纪行》、《桔黄色的梦》、《苏联祭》、《我的喝酒》、《印度纪行》、《访日散记》与《我爱非洲》等
4、诗作
《错误》、《洗礼》、《春风》等
5、论文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红楼梦〉中的政治》、《接纳大千世界》、《心有灵犀》等
6、诗歌集
《旋转的秋千》、《西藏的遐思》等
7、自传
《王蒙自传第1部:半生多事》、《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王蒙自传第3部:九命七羊》、《王蒙八十自述》、《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等
8、文集
《王蒙文集》、《王蒙文存》等
9、评论、随笔集
《你好,新疆》、《当你拿起笔》、《漫谈小说创作》、《王蒙谈创作》、《文学的诱惑》等
《创作是一种燃烧》、《红楼启示录》、《欲读书结》、《〈红楼梦〉启示录》、《我的人生哲学》《成语新编》、《老子的帮助》等
10、改编电影作品
《青春万岁》
11、哲思录
《这个社会会更好吗?王蒙
『陆』 求书~~确信你读过很多小说再进来....
如果你真的打算做一名小说家,那么我建议你阅读一开始不要凭自己的喜好。有些作品你可能不喜欢,但它能被历史沉淀下来,必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你应该读读,学习先贤们的思考方式、叙事方式、构建方式等。
我也是喜欢文学的一分子,并有与你相同的志向,呵呵。现在准备考古代文学研究生。
(你说:文化背景尽量不要是中国70年代以前,因为我对那年代没什么好印象。这句话让我大失所望。差点放弃对你的建议)
个人推荐:(我读过并认为值得一读的-----当然,有些作品语言和叙事不太尽如人意,但构思和情节,以及表现手法都不错)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受用不尽啊!!不要轻易以为你读懂了它们,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小说--也是我的最爱啊!
钱钟书《围城》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高尔基的三步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平凡的世界》
《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卡门》、《呼啸山庄》、
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的小说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品
村上春树--没的说!! 夏目漱石、川端康成 的也可以看看
聊斋志异、世说新语、(别说你讨厌古文啊!-----那是一大损失)
余华《活着》
《白鹿原》 《棋王》
周国平、余秋雨值得读啊,但都不是写小说的,呵呵,你自己看着办吧!
(有急事要下机,以后再写,当代我还没说呢-----不好意思)
『柒』 风筝飘带长短对风筝有什么影响
《风筝飘带》长短对风筝当然有一定影响,如果《风筝飘带》太短了,那么风筝怎么飞不起来?
『捌』 作家王蒙的作品都有哪些
1.坚硬的稀粥 [王蒙] 2.蝴蝶 [王蒙] 3.冬雨 [王蒙]
4.听海 [王蒙] 5.筝波 [王蒙] 6.淡灰色的眼珠 [王蒙]
7.虚掩的土屋小院 [王蒙] 8.惶惑 [王蒙] 9.名医梁有志传奇 [王蒙]
10.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 [王蒙] 11.焰火 [王蒙] 12.无言的树 [王蒙]
13.冬天的话题 [王蒙] 14.轮下 [王蒙] 15.Z城小站的经历 [王蒙]
16.失去又找到了的月光园故事 [王蒙] 17.史琴心 [王蒙] 18.音响炎 [王蒙]
19.选择的历程 [王蒙] 20.球星奇遇记 [王蒙] 21.十字架上 [王蒙]
22.夏之波 [王蒙] 23.欲读斋志异 [王蒙] 24.初春回旋曲 [王蒙]
25.杂色 [王蒙] 26.风筝飘带 [王蒙] 27.夜的眼 [王蒙]
28.一嚏千娇 [王蒙] 29.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王蒙] 30.济南 [王蒙]
31.室内乐三章 [王蒙] 32.成语新编 [王蒙] 33.调试 [王蒙]
34.铃的闪 [王蒙] 35.王蒙自传:(第一部) 半生多事 [王蒙] 36.王蒙活说红楼梦 [王蒙]
37.满涨的靓汤 [王蒙] 38.神鸟 [王蒙] 39.阿咪的故事 [王蒙]
40.来劲 [王蒙] 41.我又梦见了你 [王蒙] 42.棋乡轶闻 [王蒙]
43.最宝贵的 [王蒙] 44.夜雨 [王蒙] 45.眼睛 [王蒙]
46.春节 [王蒙] 47.最后的“陶” [王蒙] 48.庭院深深 [王蒙]
49.葡萄的精灵 [王蒙] 50.灰鸽 [王蒙] 51.郑重的故事 [王蒙]
52.躲避崇高 [王蒙] 53.致爱丽丝 [王蒙] 54.王蒙:青狐 [王蒙]
55.苏联祭: 记录王蒙隐秘而曲折的… [王蒙] 56.王蒙自传: 第一部:半生多事 [王蒙] 57.尴尬风流: 中国人“心” [王蒙]
58.王蒙活说红楼梦: 解读红楼政治… [王蒙] 59.春 之 声 [王蒙] 60.尴尬风流 [王蒙]
61.王蒙五年集成的奇书:尴尬风流 [王蒙] 62.王蒙散文随笔集:忘却的魅力 [王蒙] 63.王蒙探索中国人之“心”:尴尬风流 [王蒙]
64.鹰谷 [王蒙] 65.寻湖 [王蒙] 66.布礼 [王蒙]
67.王蒙心史:苏联祭 [王蒙] 68.荒诞小说选 [王蒙] 69.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70.中国心 [王蒙] 71.难得明白 [王蒙] 72.猫话 [王蒙]
73.我的处世哲学 [王蒙] 74.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 [王蒙] 75.永远做生活与艺术的开拓者——序小说集《迷乱的星空》 [王蒙]
76.哦,穆罕默德·阿麦德 [王蒙] 77.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王蒙] 78.土地的寻觅 [王蒙]
79.狂欢的季节 [王蒙] 80.王蒙作品获奖目录 [王蒙] 81.他来 [王蒙]
82.白先生的梦 [王蒙] 83.白衣服与黑衣服 [王蒙] 84.虫影 [王蒙]
85.漫谈中外文学的交往 [王蒙] 86.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王蒙] 87.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王蒙]
『玖』 谁知道鲁迅,王蒙,冰心,余秋雨,林语堂,徐志摩,梁实秋,张爱玲,王朔和郑渊洁的生平事迹,文化造诣
可以去这里看看
http://www.white-collar.net/wx_hsz/hsz_mjyj.htm
或者的话看看这些
王蒙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作家之一。他曾担任中国文化部部长,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文化活动家。但他最投入、最钟爱的,还是他的文学。王蒙的文学生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息息相连。
1934年10月,王蒙生于北平。他的原籍是河北南皮县,王蒙的幼年在那里度过。 回到北平,王蒙一天天地长大。壮怀激烈而又向往光明的他,成了一名中国革命的勇敢少年,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用他那支真挚的笔,书写新中国的朝晖和他的光明梦。
动笔写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时候,他刚满19岁,是青年团北京市东城区委的干部。他以交响乐的结构和诗一样的笔调,深情地描写了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中学生清纯烂漫的生活。小说在修改期间,上海《文汇报》即以《金色的日子》为题选载了部分章节。由于政治原因,这部小说到1979年才得以正式出版,其被封埋的时间超过了王蒙创作时的年龄。小说出版后,成了当时中学生最爱读的书之一,并被改编成电影,受到极大欢迎。《青春万岁》是中国50年代反映当代生活的杰作之一,它的交响结构应属王蒙的一个发明。
在修改《青春万岁》的同时,王蒙写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以极其敏锐的笔触刻划了中国一个区委组织部门的真实工作状态,崭露了他出色的才华和锐利的思想,小说于195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震动中国文坛,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在海内外也获得强烈反响。《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作品。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造就了王蒙,也几乎毁灭了王蒙。他因此被打成“右派”,接受劳动改造,自1963年至1979年被”放逐”新疆达16年之久。
1979年,中国迎来了新时期文学的春天。王蒙终于回到了北京。他又能写作了.王蒙握紧笔,开始了他的文学“井喷”。他像一只五彩的蝴蝶,为中国文学放飞了一只只多彩多姿的风筝。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作家的创作重心是短篇和中篇小说。王蒙是成就最卓著者之一。他的短篇小说《最宝贵的》、《说客盈门》、《悠悠寸草心》、《春之声》、《风筝飘带》、《夜的眼》、《海的梦》和《在伊犁》系列,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相见时难》、《名医粱有志传奇》等,还有其它一些作品,都成为轰动一时的名作。其中如《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手榴弹”。这些作品打破了时空顺序,打破了沿袭已久的中国小说传统的叙述方式,加进了包括“意识流”在内的西方现代派小说因子。这些小说在80年代中国文坛,引起了很大震撼和争议,并逐渐被普遍接受。王蒙的这一创新影响巨大,它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王蒙以其锐气和才华,为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写下了重彩的一笔。这个时期,王蒙任《人民文学》主编,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蒙在随后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任文化部长期间,他并没有停止创作。80年代后期,王蒙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他是以写长篇小说开始其文学生涯的,被誉为“审父杰作”的《活动变人形》,再度证明王蒙不愧为写长篇小说的高手。这篇小说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新颖视角,描述了在20世纪中国,一个大学教师的命运遭际。它从中西文化冲撞与融合的角度,把握和审视他父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这篇小说是中国当代“家族文学”的开山扛鼎之作,也给当代中国“寻根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卸任文化部长之后,王蒙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继续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致力于长篇小说“季节”系列的创作。现已出版《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和《踌躇的季节》三部。他的意愿是要记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他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在写小说之余,王蒙还展开了他文学生活的另外一翼--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他的《红楼梦》评论专著《红搂启示录》和研究李商隐诗歌的论文,其鲜活的创见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大众的赞叹。有评论家喝彩道:看来王蒙浑身是电,他触到哪一个领域,哪里就会放出火花来。
王蒙在他将近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里,创作了小说、文学研究与评论、诗歌散文等近1000万字。他获得的中国文学奖难以胜计,还获得日本创作学会和平文化奖和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并担任约旦作家协会荣誉会员。作为一名具有很大国际影响的作家,王蒙应各种国际文学、学术机构和一些国家的邀请,经常参加一些重大的国际文学、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足迹遍布亚洲、欧州、美洲和非洲诸多国家,为宣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贡献良多。王蒙文学上的辉煌成就,来自他的语言天份,来自他澎湃的诗情,更来自于对世界观察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想,造就了王蒙创新的锐气和自信。当天份与激情、敏锐与深刻、锐气与自信一起涌上王蒙笔端的时候,便造就了王蒙光彩四溢的文学气象。这一文学气象,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绚丽彩虹和灿烂湖光。
中国文学评论界对这位大师的文学创作,始终给予高度瞩目和评价。评论家指出,王蒙的《失态的季节》的立体反讽样式,给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学提供了一个范本;他的《踌躇的季节》,对中国未来的小说写作,具有启示性意义。
在文学之外,王蒙欣赏毕加索光彩四溢的艺术气象,尤其欣赏毕加索那种不断令评论家惊讶和刮目、不断探索艺术新境界的精神和创造力。一如既往地爬格子,心无旁婺地写下去,按照生活的启示写下去,这可能就是王蒙--一个始终本色的文学大师对一切评价和期待的最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