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请问一下,有没有什么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性丑恶的小说,不要什么古代武侠,校园青春,总裁丫头的看
莫言 老舍 鲁迅 路遥
2. 我想问一篇短片小说的名字 好像是日本作家写的,批判社会的黑暗
罗生门
3. 求揭露社会阴暗的小说
《逆骨》,作者十二月雨季。以奇幻的手法,写出社会阴暗处我觉得是黑暗系小说里不错的
4. 反映人性阴暗面的小说
《洛丽塔》:是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http://ke..com/view/20886.html?wtp=tt
《巴别塔之犬》故事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离奇的氛围中,一个女人从苹果树上坠地身亡,是意外还是自杀?无人知晓,唯一的目击者,就是她的爱犬“罗丽”。女人的丈夫是一位语言学家,因为思念妻子却无从得知她真正的死因,竟异想天开地打算教爱犬“罗丽”说话,让它道出事情的真相。也就在教“罗丽”说话的期间,语言学家逐渐开启了和妻子之间的记忆之盒……至此,语言学家才渐渐拼贴出妻子的样貌。那么,他将用何种方式找到他与爱犬“罗莉”共通的语言?最后他能否让爱犬“罗丽”说出女主人死亡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吗?(故事的中间有很多阴暗的东西,由于喜欢狗,所以觉得很想吐!)
卡夫卡
《变形记》:在本书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
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卡夫卡的画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洞穴》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长篇小说《城堡》可以说是《审判》的延续,不仅主人公的遭遇继续下去,主要精髓也是一脉相承。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奸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伊甸园的鹦鹉》:你是否愿意拿最亲近的人的秘密换取成功?你是否愿意在众目睽睽下袒露内心,获得名利?如果你愿意,欢迎来到“追梦者天堂”! 读过《巴别塔之犬》的读者,绝对会在《伊甸园的鹦鹉》里发现更大的阅读惊喜。你永远猜不到作者想让你看到什么样的人性,也猜不到下一页会遇上什么情节转折。就是这种期待,让人无法从她的小说中抽身。——《出版家周刊》 十七岁的少女凯西深夜生下一个女婴,母亲罗拉先前竟毫无觉察,愧疚自责的罗拉为了调和母女之情,带女儿进行免费的环球之旅,参加“追梦者天堂”电视真人秀竞赛。面对六对关系诡异、来历复杂的竞争组合,100万美元优胜奖金究竟是通向生命转机的伊甸园,还是通向让人性丧失殆尽的魔境?在如影随形的摄像镜头背后,始终陪伴的鹦鹉还看到了什么?
5. 鲁迅的文章批判了黑暗的社会
鲁迅的几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都是批判中国黑暗社会的。你可以看一看。
6. 反映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
人间现实是最精彩的小说,人心是最大的悬疑——这是蔡骏创作十年首次将这种认知用小说的形式去表现,同样这也是我看《人间》直观感受,蔡骏首次将他这种认知用小说的形式进行完美体现,以至于他说,除了他儿子以外,这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在蔡骏《人间》这本书里,悬疑不需要设局,感动不需要煽情,蔡骏完全抛弃他最先写青春悬疑小说的套路,而用了另外一种更为成熟的叙述方式,一样的细腻,一样的纠结,一样的充满悬念,结局出乎意料。这样的结局,除了蔡骏,谁也猜不到,蔡骏说:我倒可以给读者一个暗示,料想读者也猜不出来——“你的心在我的心上,他的脸在我的脸上,我能读懂你却读不懂我自己,你能看到我却根本无法认出我,那么,我是谁?” 另外《人间》里失忆的小说主人公高能在寻找自我时的不信任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忘了我自己,我不知道谁是我!这个世界充满欺骗,我又该相信谁是我——一个迷失男人的自我寻找…….
可以看出,《人间》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悬疑小说,而是完全超越悬疑属性,一本适合所有人看的悬疑小说,因为人间的悬疑并不是来自于神秘事件的解密,而是来自于现实,来自于人的内心,来自于人的本身,人对现实的疲惫,对生活的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小说中的高能就是这样的人,他昏睡一年后醒来,完全遗忘自己过去,在他人安排下,开始自己新的生命。事业不顺心、生活不如意,经济危机来袭,他很快被炒鱿鱼,高能的生活达到最低潮。与此同时,一系列离奇事件在他身上接踵出现,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在他身边接连死去,他感觉自己正被一股可怕的未知力量控制着,而这一切又似乎和一千多年前的兰陵王有着神秘联系…… 蔡骏首次将现实、历史、悬疑进行了完美的糅合,又从小说事件冲突上升到对人性的探索上——因为它的背景出现在你非常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它的悬疑主要来自于人的内心,注定的,就算不喜欢看悬疑类小说的人也能看得感同身受。我如此相信,只要你喜欢看小说,你就会喜欢看《人间》。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也叫《圣诞礼物》)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通过写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德拉将一头长发卖掉给丈夫祖传的金表配了表链,而丈夫吉姆却卖掉金表给德拉买了全套的梳子。悲剧式的情节让特定时代背景下夫妻之间的爱更加深刻.
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采纳~
7. 马克吐温的小说大都揭示了什么社会的黑暗详细一点,谢谢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8. 求一些写的很棒的黑道小说,主角热血正义,内容呢最好是揭露很多社会黑暗面,人性丑恶的小说,
狱锁狂龙 非常好看 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9. 辛克莱创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长篇小说有哪些
1906年以后30年间,辛克莱继续创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长篇小说,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描写科罗拉多州煤矿工人罢工事件的《煤炭大王》(1917),抨击垄断资本家的《石油》(1927),揭露政治腐败和警察暴行的《波士顿》(1928)等。
10. 鲁迅写过的揭露黑暗的文章有哪些
鲁迅抨击社会黑暗以及人民的劣根性的文章相当多,或以小说形式,或以杂文形式。鲁迅的抨击黑暗社会不是往大写的,而是细化成一个个故事或者论据,所以数量相当之庞大。我在这里推荐楼主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封建社会,完美地诠释出社会黑暗的根源。
2《阿Q正传》以阿Q的角度证明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黑暗的个人映照出更加黑暗的社会。
3《药》以小说形式剖析底层人民的劣根性和愚性。
4《祝福》批判黑暗社会的代表作,以祥林嫂的个人悲剧诠释了黑暗社会对人的无情迫害。
杂文大部分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