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或《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的解读
『贰』 莫泊桑的散步是谁翻译的
这些译者的简介如下∶
李青崖,1886-1969,湖南湘阴人。1907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1912年毕业于比利时列日大学理学学院。1922年始发表作品。主要译著有《莫泊桑短篇小说全集》、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左拉《饕餮的巴黎》、大仲马《三个火枪手》等。
赵少侯,1899-1978,满族,浙江杭州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文系。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译著法国小说《伪君子》、《恨世者》、《悭吝人》、《羊脂球》、《项链》、《山大王》、《海的沉默》、《魔鬼的美》、《最后一课》等。
郝运,1925-,河北大城人。1946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郝运从50年代起翻译出版了大量法国著名的长篇、中短篇小说。主要译作有:〔法〕都德《小东西》,《法朗士小说选》(合译),〔法〕司汤达《巴马修道院》、《红与黑》,〔法〕莫泊桑《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合译),〔法〕左拉《左拉中短篇小说选》(合译)。
王振孙,1933-,浙江湖州人,迄今已出版译作约四百万字,主要有《茶花女》、《悲惨世界》、《左垃中短篇小说选》、《温泉》、《巴尼奥尔喜剧选》、《双雄记》、《王后的项链》、《不朽》、《胡萝卜须》等。
『叁』 说说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和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各有什么特色,谢谢
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在论及两人的创作手法时, 往往会看到大同小异的说法, 如由小见大, 结局出人意料等等。其实, 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在艺术手法方面有很多差异。
美国作家欧·亨利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独特的艺术技巧,不仅从普通生活中选取平凡素材,以小见大,从平常事件中开掘主题,反映出不平常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以幽默的喜剧手法表现悲剧性的内容,用作品情节的巧合增强戏剧性。更在于他独特的艺术结构、“欧·亨利式的结尾”。以及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美称。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通过其在叙述时如何将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以真实、自然的描写艺术吸引人以及在表现艺术哲理性方面的独特表现手法来展开论述,从而表明莫泊桑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在很多方面的创作技巧是值得后世学习并借鉴的。
在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上,莫泊桑不制造离奇情节刺激读者的好奇心。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片段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真实。他从一把伞的小洞眼看到市民利己主义哲学;用一根绳子绕出一个趋炎附势荒唐混乱的世风;不见了一串项链,引人寻找小资产阶级丢失的淳朴(《雨伞》、《绳子》、《项链》)。
构思和布局的巧妙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又一大特点。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巧妙、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和布局使莫泊桑的小说生动而富有吸引力。他的短篇小说常常像故事一样娓娓动听,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在似乎平淡的叙述中,早已埋伏了精心设计的妙笔。有时,正在缓慢进展的情节会因为一个细节的插入而迅速推向高潮,形成意想之外的场面。人物和主题从中得到深刻的表现。有时先制造重重迷雾,故意将读者引入歧途——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做出种种猜测,而结果却全然相反。几乎每篇都新颖别致又存在一个共同点:入情入理,真确可信十分自然朴实。为了实现精巧和自然相统一的艺术构思,莫泊桑出色的运用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题材和情节的奇巧上,莫泊桑有似于欧•亨利。然而他独具匠心的构思,曲折的故事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却是合乎情理的,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这一点又是不同于欧•亨利的。然而,他有些作品在取材于平凡小事的这个特点上,又接近于契诃夫。如《羊脂球》中整个作品只写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旅途,与契诃夫不同的是,他的作品中还有一点“奇遇”,如《羊脂球》中路上的受阻。另外,莫泊桑还开创了短篇小说多层次、多角度的叙事结构。他的小说中的“叙事人”经常变换,并且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
一较之欧·亨利,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题材更为丰富。
二莫泊桑的小说语言冷静、客观, 不带有作家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
三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情节发展较之欧·亨利的多一些起伏。
『肆』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谁翻译得比较好啊 不生硬 更有味道一点的
欧.亨利翻译中影响最大的是王永年的译本, 1950 年代 翻译了< 白菜与国王>.在上海出版, 2002年,王永年翻译完欧.亨利. 2005 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全集
记得采纳啊
『伍』 欧亨利、莫泊桑、契柯夫短篇小说选分别由哪个翻译家翻译的好
王永年、王振孙、汝龙先生
『陆』 欧亨利、莫泊桑、契柯夫短篇小说选分别由哪个翻译家翻译的好
契诃夫的小说,汝龙先生翻译的好。
『柒』 《契诃夫》的书谁翻译的好
应该是 汝龙先生
汝龙先生是我国翻译契诃夫小说的专门家,是自学成才的著名翻译家,甚至是个体单干户翻译家。他的英文和俄语都是自学的。他最大的成就是以个人之力,花费毕生精力,翻译了契诃夫的全部小说以及戏剧。汝龙先生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俄国文学的翻译,正如巴金所说:“他把全身心都放在契诃夫身上,他使更多的读者爱上了契诃夫,。。。他的功劳是介绍了契诃夫”。
汝龙先生翻译契诃夫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成绩最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在不容易也算相当幸运。其实,在汝龙先生之前,已经有许多人翻译过契诃夫。包括把契诃夫当作最为喜爱的作家之一的鲁迅先生本人以及周作人,瞿秋白,耿济之,曹靖华,金人,张友松,赵景深,王西彦,彭惠,徐培仁,荆斯勋和华林一等人,其中,金人和鲍群,张友松,赵景深还都出版过《契诃夫小说选》,金人同鲍群是直接从俄文翻译的,而张友松和赵景深则是根据英译本转译的。特别要提的是赵景深,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翻译了多达162篇的契诃夫短篇小说,出版了8卷《契诃夫小说选》,并成为当时阅读契诃夫小说的主要版本。当然,近几年,又先后有磊然,乌兰汗,沈念驹,李鹤龄,杨衍松,刘若,冯加和邓蜀平等人直接根据俄文翻译了一些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捌』 看过一些译著,好多翻译的不爽,请推荐几位著名翻译家及其翻译的好的值得一看的作品
《茶花女》—王振孙,《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神曲》—王维克,《简·爱》—曾凡海 吴江浩,《马丁·伊登》—张经浩。不再一一列举。楼上那位网友说的选名译之前先选名社也是个好办法。
『玖』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谁翻译的比较好
欧.亨利翻译中影响最大的是王永年的译本, 1950 年代 翻译了< 白菜与国王>.在上海出版, 2002年,王永年翻译完欧.亨利. 2005 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