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舍写过的短篇小说
老舍确是用文字绘画的丹青妙手,勾描人物,涂抹风景,无论笔墨或浓或淡版,那力透纸背权的功夫,那令人捧腹的幽默,一看便知只能是老舍的。老舍文中的细节是那么平凡,语言朴素直白到平头百姓说的大白话。想一想,老舍得运用何等的艺术手段,才能使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鲜活起来。他不用字典里的现成词汇去掉书袋,也不会为诱惑读者故意雕饰文字;他不板面孔、不摆架子,也不云里雾里地说空话,而全凭思想牵着笔头,化技巧于无形,文章自然、率真地从心底流淌出来。樱海集
蛤藻集
文学概论讲义
月牙集
贫血集
东巴山集
杂感集
汉语教材
赶集
火车集
老牛破车
灵格风汉语教材
文学语言论集
通俗文艺集
小花朵集
出口成章
三四一
2. 老舍的短片小说有哪些
老舍还写了一批短篇小说,出过《赶集》、《樱海集》、《蛤藻集》。这内些小说从思想倾向看容,与他的长篇是一致的,但所反映的生活面更广。揭露社会黑暗是他的短篇的重要内容。《听来的故事》、《上任》,揭露政治的腐败、官匪一家。《新时代的旧悲剧》揭露口讲国学的孔教徒帮助儿子干尽坏事。也有对于洋奴的辛辣讽刺,如《东西》、《牺牲》。他还揭露了旧社会的一些怪现象,如医生用茶水冒充针剂(《开市大吉》),军阀部队的两个兵合娶一个女人(《也算三角》)。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特别是妇女命运的同情,也是老舍短篇的突出内容。《月牙儿》描写母女两代由于生活逼迫沦为暗娼的悲惨故事,同类题材还有《微神》。《柳家大院》写小媳妇受公公、丈夫、小姑的联合欺压致死;但凶恶的小姑最后也要被当作商品出卖,等待着她的不会是比嫂子更好的命运。老舍也表现他所肯定的人物,如《铁牛与病鸭》写一位不问得失一心从事科学实验的知识分子,《黑白李》、《歪毛儿》等赞美具有“友爱”、“耿直”等好品德的人物。但这类作品不及暴露黑暗和同情人民苦难的作品那么感人。
3. 老舍的短篇小说集是什么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4. 老舍写的牺牲的梗概
老舍用《牺牲》这部小说探讨并揭示了留学知识份子在30年代的心理状态以及人生追求。 老舍通过对美国留学回来的毛博士的描写,向我们揭示了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希望的留学知识份子,他们所谓的牺牲是如何的滑稽与可笑。在他们的内心只有自己的利益,绝不会为中国的革命与前途去牺牲。他们认为的牺牲是中国很穷,他们回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认为中国人很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是一种牺牲。在战乱横行,人民水生火热的年代,他们的追求更加的让人可笑。生活只是为了女人与电影。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宁可为虚幻的爱情牺牲,也没想过为劳苦大众牺牲。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5. 老舍的故事
老舍曾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行海外,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
1944年5月,美国人伊万·金读了老舍1939年出版的《骆驼祥子》,被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深深吸引,决定译成英文。
1945年2月,书名改为《洋车夫》的英文版《骆驼祥子》在纽约出版,在华盛顿、旧金山等各大城市书店热销,登上美国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从而受到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关注。
1932年,老舍的科幻小说《猫城记》问世,内容是一架飞船前往火星,着陆时机毁人亡,只有“我”幸存,被一群猫脸的外星人带到猫城,开始了离奇古怪、艰难坎坷的外星生活。
1968年,老舍和《猫城记》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终评,在五个候选人投票中获第一名。
这年,瑞典驻华大使受国内委托,在北京寻找老舍,却得知他已于1966年8月去世。按诺贝尔文学奖不颁逝者的规定,评委会只得重选,结果,奖项颁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据作家萧乾回忆,1951年,他去瑞典参加学术会议,从外国友人处得知:老舍确在1945年因译者擅改《骆驼祥子》结尾,落选诺贝尔文学奖。上世纪60年代,瑞典驻中国大使也曾证实:1968年,瑞典文学院委托他与老舍联系,通知评选结果。
(5)老舍的短篇小说牺牲的内容扩展阅读: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
老舍在1968年征服了诺贝尔奖评委会。当瑞典驻华大使准备专程到中国寻访老舍下落时,却一直没有回信。事实上,老舍在文革开始的1966年,即受到攻击和迫害,不堪受辱的他跳太平湖自尽。
老舍虽未获奖,但他以深刻远博的文学思想、醇厚质朴的艺术风格,成为永远闪耀在世界文坛的一颗明星。
6. 老舍的死亡原因(具体内容)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的死亡,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去世前的时间,没有得到很好地休养。他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半夜回家,家人还不让进门。外人的背叛对于伟大的人来说往往不足挂齿,但至亲至爱的人背叛,就连最为睿智的人,都会十分难受。不断的批斗,不让睡觉,一斗就是很长时间,一直站着。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他都很疲劳,导致精神上也开始不稳定起来。体力和心力上的透支都很大,更别提他是一个老人。
拓展资料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7. 老舍的作品《牺牲》读后感 400字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让我一直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就拿《牺牲》来说吧。在作者在抄故事的时候,他的姐姐西尔维娅跟他说自己没钱的时候,他们两就不假思索的要牺牲,然后,他们就和妈妈说不要心爱的扇子和颜料了,吃的也不要太好,少花点钱,他们也一样的开心。但是后来,他们还是得到了扇子和颜料,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中的爸爸妈妈和两姐弟。
因为两姐弟知道父母亲没钱的时候,连想都不想就说不要心爱的物品、不吃水果,只吃面包,他们也一样的开心。而父母亲呢?知道自己没有钱也不跟儿女讲,而且还用剩余的钱都用来买儿女喜欢的扇子和颜料.相比之下,我们生长在那么富裕的环境下,还天天嫌这嫌那菜不好吃,什么东西不好用、旧一点的衣服又不肯穿,从读这本书,我才懂得爸爸妈妈赚钱是多么不容易,还整天和姐姐抢什么东西、还顶爸妈的嘴,自从我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太不应该这样了,我一定要想两姐弟那样的精神,以后要做到互相体谅、牺牲自我的精神。
我喜欢的就是这种牺牲精神。爱的教育这本书真的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所以大家有时间可以好好研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