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稻草人》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品有
叶圣陶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本书收录了叶圣陶中短篇童话作品三十余篇,并附有丰子恺先生为《古代英雄的石像》所撰写的文笔生动的读后感言。
Ⅱ 我们会在天上飞这本书的内容简介
《我们会在天上飞》是“动物科普日记”中的一 册,图书以动物的口吻叙事,同时结合“日记”体裁。选取了巨嘴鸟、蜜蜂、蝴蝶、火烈鸟、蝙蝠、乌鸦等动物写的日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小动物们通过写日记记录了它们的成长,生活习惯及对人类的用途。
这本书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种动物的日记。该书出版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作者是萧袤。
(2)丰子恺短篇小说集扩展阅读
萧袤著有长篇童话《小鲤鱼历险记》《茧屋》,童话集《快乐星期八》《波波熊的故事》,短篇小说集《冒烟的书包》,图画书《西西》《男孩和青蛙》等。
作品曾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国家图书馆文滓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等多种奖项,并人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
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包括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日报》)开办个人作品专栏。多部作品人选幼儿补充教材、新标准小学语文课本,并译介至美国、法国、瑞典、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多部作品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儿童图书馆、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馆藏。
Ⅲ 短文两篇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三、 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四、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蝉》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学生探究。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贝壳》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3、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回答者:myjiujiuwosa - 试用期 一级 9-11 20:08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学生探究。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3、《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贝壳》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3、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Ⅳ 李森祥的小说集
著有长来篇小说《传世自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秤盘》、《毛心》、《十八里营房》、《秋晕》、《樟树潭记》,电视连续剧剧本《丰子恺》(合作)、《无名的功勋》(合作)、《钱塘人家》(合作)、《大潮烟雨》(均录制播出)等。
Ⅳ 介绍点好书看
那你看看余华写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
写文革那段时间的记忆,有些内容会让你看的想哭,我有个男同学在图书馆一个角落看《活着》,回宿舍后说当时看的眼泪都出来了,很不好意思让别人看见!
但我个人更喜欢看《兄弟》,文革时期的兄弟情写的非常到位,但兄弟后面的结尾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本人写的,还真有些狗尾续貂的意思!
我以前也看三毛的全集,基本上都看了,也很喜欢她的文字和善良,我想你也应该会喜欢看余华的作品,因为我感觉我们两比较像!
金庸的小说不知道你看没有,我想你应该看过了。这是唯一能让我不想吃饭不香睡觉的小说,如果没看全的话,都看下吧!
Ⅵ 丰子恺的散文集中的最短的一篇是什么
丰子恺作品
著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著作书目:
《子恺漫画》1926,开明。
《子恺画集》1927,开明。
《西洋美术史》1928,开明。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子恺小品集》1933,上海开华书局。
《随笔二十篇》1934,天马。
《艺术趣味》(散文集)1934,开明。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中华。
《车厢社会》(散文集)1935,良友。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良友。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1936,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1937,开明。
《漫画阿Q正传》1939,开明。
《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图书馆。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桂林文光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重庆崇德书店。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1944.1,桂林民友书店。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1945,开明。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l945,开明。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1945,开明。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1945,开明。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1945,开明。
《战时相》(于恺漫画全集之六)1945,开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1947,上海万叶书店。
《子恺漫画选》1955.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子恺漫画全集》1962.11,香港岭南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明川编,1979,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1982,上海文艺。
《缘缘堂随笔集》1983,浙江文艺。
翻译书目:
《苦闷的象征》(理论集)日本厨川白村著,1925,商务。
《艺术概论》日本黑田鹏信著,1928,开明。
《初恋》(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1,开明。
《自杀俱乐部》(长篇小说)英国史蒂文生著,1932,开明。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
《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日本紫式部著,1987,人民文学出版社。
《音乐的常识》
《音乐入门》
《近世十大音乐家》
《孩子们的音乐》
Ⅶ 丰子恺的小故事有什么
丰子恺的《小故事》是他亲自编写、誊抄和装订的故事集,是一位父亲给孩子讲故事的手抄读本,蕴含着他对中国儿童讲故事的艺术匠心。
《小故事》中有丰子恺自己的阅读轨迹——这些故事基本都来自《说苑》《东坡志林》《二十四史》和《虞初新志》等古典作品。
这得益于他的阅读习惯:他平时阅读古文时,就把一些好玩的、有意义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抄写在特制的“缘缘堂制笺”上,有空的时候就读给孩子们听。据丰子恺女儿丰一吟回忆,这本自制的“小故事”手抄本,当年大受儿童们欢迎,经常被借阅,是丰家的“热门书”。
(7)丰子恺短篇小说集扩展阅读
小故事,在丰子恺这里,意味着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却含义隽永的短篇故事。这本书中,有囫囵吞枣、晏子使荆、扁鹊治病、朱买臣休妻等耳熟能详的古代历史典故,也有让人大开眼界的桃核念珠、跳高绝技、吃烟献技等古代奇技,同时也有画风筝、剪发图、高岱受骗等等富有幽默诙谐色彩的日常生活故事。
其中既有蕴含着古代伦理的教化典故,也有着志怪奇侠历险,题材选择较为多样,包含了适宜不同年龄段儿童口味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源于儿童并不熟悉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和史著作品。
1929年,他写《幼儿故事》一文,从自己经验出发,提出“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再通过学理性反思、故事模型归纳和结构分析,探索给儿童讲故事的方法:用故事类型学思维,将儿童故事拆解和分析,方便记忆和领会,然后根据这种结构类型的相似之处,寻找适合自己孩子口味的故事,进行填充。
某种意义上,《小故事》就是丰子恺给自己孩子开出的一份中国古典故事书单,同时也是他讲故事的“原始材料”。这些故事或温馨,或有趣,或隽永,在丰子恺声情并茂讲述之中,深得丰家儿童们欢迎。
Ⅷ 及需丰子恺的资料。要短一点的。
丰子恺 (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个艺术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他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随李叔同学习绘画。1921年赴日本学画,次年回上海教书。1927年出版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0年至1937年专事作画著书。抗战爆发后,先后任教于宜山浙江大学和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又生画集》《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和他的漫画,风格、神韵极为相似。绘画上他力求用形状色彩来代替语言文字,写作中则注意用语言文字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Ⅸ 丰子恺短篇集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丰子恺短篇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倾国小说网和您一起继续关注丰子恺短篇集最新章节。
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