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么书籍是反映中国底层的书籍
描写中国社会底层的现代小说:1、《围城》2、《欲望塔》3、《在社会的最底层微笑》4、胡学文的中篇小说《命案高悬》5、曹征路的短篇小说《真相》
㈡ 哪能找到胡学文的<一棵树的成长方式>这篇小说
部分 不全不好意思啊呵呵
慧慧问了问水库上的事就走开了,只字没提书包的事。姚洞洞回家不久,听到慧慧在外面喊他,急忙跑出去。慧慧说,我来还你书包。说完,垂下睫毛,不看姚洞洞。慧慧的鼻尖有一滴亮晶晶的汗珠。姚洞洞让慧慧进来坐坐,慧慧犹豫了一下,说自己有事。姚洞洞却从她犹豫的眼神中窥见什么,心下一冷。他想到了母亲姚氏丑陋的面容。因此进屋后,他将书包往柜上一扔,躺在炕上。姚氏拿起洗得干干净净的书包,一掏,掏出一块花手绢。姚氏咦了一声。姚洞洞突然跳起来,劈手抢过那块花手绢,大声责备母亲,瞎翻啥呀,你?姚氏哆嗦了一下,忙低头干活去了。姚洞洞又掏了掏书包,什么也没有。他背转母亲,端详了会儿花手绢,又凑近闻了闻,方小心翼翼地叠好,装在贴身的兜里。他和慧慧,好像一下拉得更近了。每天,他都能闻到她的体香。
姚洞洞和慧慧是一个队,秋天割地又和慧慧分在了一个组。慧慧是割地的好手,小组里她总是第一个到头。姚洞洞有力气,割地却不在行。那天割莜麦,慧慧的镰刀硌了口子,慧慧磨了会儿镰刀,最后一个进地,可很快就抢在了姚洞洞前面。姚洞洞割着割着,觉得少了一垄。他没有细想,快追上慧慧时,突然又成了两垄。等到落下,又成了一垄。姚洞洞挺展望了望,突然明白慧慧在暗中帮他。姚洞洞又是惊喜,又是内疚。姚洞洞暗暗骂着自己,发狠地割着。数日后,姚洞洞就成了割地的好手。姚洞洞和慧慧总是远远地把众人甩在身后。两人用力割着,只为和众人拉开距离,单独呆会儿。但两人单独站在麦浪中,只是互相望,很少说话。有时,姚洞洞掏出那块手绢,在慧慧面前擦汗。慧慧脸一红,便低下头割地。那是一段甜蜜的日子。
放电影是村里的节日,每当放电影,收工要比往日早。演《南征北战》那天,姚洞洞连饭也没顾上吃,早早地来到放电影的地方。姚洞洞悠闲地吹着口哨,目光却四下睃巡。他在等慧慧。可直到电影开演,慧慧才露面。慧慧站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姚洞洞悄悄跟上去,往慧慧手里放了把豆子。豆子是姚洞洞家能拿出的最好的食物。就是那一次,姚洞洞和慧慧抓了手,足有十分钟。姚洞洞握着慧慧打满茧子的手,心几乎要从嗓眼儿里蹦出来。回家后,姚洞洞还一个劲儿地端详自己的手。
姚洞洞怎么也没想到孙关水也喜欢上了慧慧。那天正干着活,孙关水兴冲冲地带来一个消息,邻村放电影《黑三角》。说着,有意扫了慧慧一眼。孙关水在大队部工作,不用下地。孙关水走后,一个妇女对另一个妇女说,孙关水看上慧慧了。另一个妇女说是吗?张皮匠烧高香了。姚洞洞心里咯噔一下。收工时,姚洞洞故意落在后面。慧慧觉出姚洞洞眼里有话,也放慢了步子。姚洞洞上来,问,你去看电影不?慧慧反问,你呢?姚洞洞说,你去我就去。
看电影多成群结伴,男的一伙,女的一伙。男的在前,女的在后,一路笑声。看电影的确令人兴奋,但兴致不完全在电影上,众人都心照不宣。
电影开演后,姚洞洞便往慧慧身边靠。这时,他看清孙关水在慧慧身边站着。姚洞洞明白了妇女的话不是虚言,而是铁铮铮的事实。姚洞洞被挖走了心似的,尖锐的疼痛感立刻传遍全身。孙关水对慧慧说着什么。姚洞洞看见慧慧左顾右盼。后来,孙关水就抓住慧慧的手,慧慧甩了一下没甩开。姚洞洞走过去,吭了一声。孙关水回过头,姚洞洞说,哎,你说哪个是特务?趁孙关水给姚洞洞指点的工夫,慧慧溜开了。这次看电影,姚洞洞挨都没挨着慧慧。
姚洞洞和孙关水同时追慧慧,一个暗里迫,一个明着追。姚洞洞只用目光和慧慧彼此传递着心思,在众人面前,姚洞洞几乎不和慧慧说话。孙关水却不这样,专拣人多的时候和慧慧说话,有意表明他喜欢慧慧。有时,孙关水往工地上送水,妇女们开孙关水和慧慧的玩笑,慧慧总是红着脸低下头,孙关水则龇出白白的牙齿,幸福得要死。这时,姚洞洞便若无其事地吹着口哨,心里恨不得把孙关水的牙全敲碎。(待续)
㈢ 胡学文的写作与创作
胡学文的小说有着异常坚硬的质地,其对于当代乡村儿女生存的艰难与精神的惨烈有着真实而深刻的表现。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平凡的小人物,他们常被命运裹挟着跌入深渊般的低谷,但他们倔强地与灰暗绝望的命运搏斗,哪怕头破血流也不屈服。因此,胡学文的小说充盈着在现实、伦理、人性、命运、性格之间纠缠的极为复杂的意蕴与内涵。
胡学文的写作以农村为主,自然要写农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中没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时代更多是隐性的。如果写一个人的成长,这种烙印就明显一些,如《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胡学文的小说朴素、干净、准确,以独特的草原风情、浓郁的生活气息深深打动读者。他的小说创作体现了现实风格的坚守与发展,他倾注笔力书写当代乡土中国的生存困境,直击生活的痛处,持续地推进苦难的深度,直到生存的极限。
他的小说,不追逐时尚,不求领风气之先,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地反映着坝上人们的生活,抒发着自己对生活的理想。自古以来,守得住自己是一直被称颂的美德。如今的社会要想守住什么实在是很难了,唯其不易,才愈显可贵。坚守着自己的创作理念与风格的胡学文,笔下的小人物总是远离喧嚣,有着自己的生活范围和轨迹。
他的小说是很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但在描写现实时,他的小说往往能达到一种近乎荒诞的色彩,这既与转型期中国农村现实中所具有的不合理性有关,也是作者在艺术上提炼所达到效果,正因为逼近现实,小说也将现实中的荒诞性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有朋友在评论我的某篇小说时,说过这样的话:写底层是胡学文的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是有道理的,但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完全认可。确实,一个作家写什么或喜欢写什么,并非作家能左右,有的当然可以,有的永远不能。我也曾经写过几篇知识分子的小说,但实话说,我的情感离不开小人物,我更愿意写他们,比如农民,比如普通市民。其实,也包括知识分子。我写过一篇创作谈:《人物之小与人心之大》,我认为一个作家如何构建文学世界,传达什么声音,如何传达,与人物的性别、身份、职业、地位、能力等并无关联,起码没有直接关联。写高官不一定就成名著,写小人物不一定就不能卒读。狄更斯、契诃夫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小到卑微,但谁能否定狄更斯和契诃夫的成就?所以,写小人物也好,大人物也好,取决于作家的经历与情感,与题旨无关。如果说与题旨有关,在于从这个点进入后,能拓展多大的空间。
一个作家的写作与他的出生地、童年生活有着极大的关系。有种说法,作家的写作是在抒写自己的童年。换种话说,一个作家总是有自己的领地,那个地方因为是作家最为熟悉的,因此最易爆发情感。站在那个地方,有恣肆的想象和严肃的思考。就如一棵树,扎了根,才能有笔直的树干、繁茂的枝叶。 故事一定要有创造性
好的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创造性的故事,超出他人的想象。
哈代的《彼特利克夫人》。一个平民妇女爱上一个青年贵族,像是得了癔病,她把幻想当成现实,竟以为自己和丈夫生的孩子是自己和那个青年贵族生的。临死前,她将这个“秘密”向丈夫公开了。她的丈夫开始是震怒,后来却欣喜若狂,骄傲万分。原来,他也极端讨厌自己的资产者血统,认为它太平庸了。在他看来,贵族的血统才是高贵的。他希望贵族的血统融入自己的家族,改变自己的谱系。
哈代这样写,是一个创造。地位卑贱的羡慕地位显赫的,奴才羡慕主子并想爬到主子的位置,自古以来并不稀少。在哈代生活的年代,也并不少见。可是愿意自己的老婆和贵族生孩子,并且看得比亲生孩子还要好的事确实难见。正是这种“难见”把人的灵魂刻画得入木三分。
细节是成败的关键
故事固然重要,但胡学文认为,细节是一篇小说成败的关键。
如纪录片《风吹红裙》:一个丈夫的死,县官破案是靠一个偶然发现的细节,即妻子黑裙里边的红裙发现的。
如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一个女人喝酒,撒野,骂大街,骂乡干部,没人敢惹,她自己什么也不害怕,但却特别害怕停电,最后谜底解开:矿难之后,她死去的丈夫不能安葬,只能在冰箱里“睡着”。
如荆永鸣的《大声呼吸》:两个进城打工的人心理上压抑,没有可哭的地方,最后打车到城外,只为哭一场。
故事可以编,但细节是编不出来的。一篇小说,读过之后,可能很快就把它的内容忘却,但某个或某几个细节却嵌在脑子里。细节是靠寻找,靠经验创造的。
人物带着故事走
小说与故事的区别在于小说要塑造人物性格,人物要带着故事走,而不是故事带着人物走。
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物态度是不一样的。如看戏,收票者拒进,不同气质和性格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ABCD四种 :坚决要进,给烟拉关系而进,央求而进,不让进不进。
语言是小说的血液
故事的设置,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都要靠语言来完成。
语言是小说的血液,是一个作家的武器,我记得两篇作文关于“爬”这个字的运用。如:我从四十名爬到十五名。细节,一个老人把剥了皮的瓜子装在火柴盒里等自己的孙子,十多盒。
余华叙述一个波兰作家写一个煮熟了的螃蟹在逃路,沿途掉下了它的脚。这种逃跑方式让人诧异。
余华的《活着》写福贵把儿子有庆埋到一棵树下,站起来要回家的时候,看了一眼那条日光下的路,这是一条他儿子每天都要走的路。余华觉得福贵刚把儿子埋了,这条路一定得写一下,因为它就在那里,他可能走不稳。余华想了很久,想出一个比喻:日光照在那条路上,像撒满了盐。
歌德曾言,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所以,优秀的作者总是善于寻找别人看不见的东西。用距离来比喻,那就是不仅要有难度,还有别致。 故乡的土地在作家的心里有着特殊的位置。这里的一抹夕阳、一缕炊烟,抑或是快乐的回忆和痛苦的瞬间,都会成为作家的精神滋养和人生体味。“张垣这块土壤丰厚、奇异,写作时间愈久就愈发现她的珍贵。”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胡学文与记者谈及他的文学创作时,对故土充满了感情。
1967年,胡学文出生在有着辽阔草原、淳朴民风和边塞情调的沽源县。他考入张北师范读书,再入河北师范中文系学习,后回到沽源老家任教。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胡学文开始了带给他无数荣誉的文学创作。
“最初创作时,我总是把小说背景放在清末民初,也写当代,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多数在别人的地里刨食。”胡学文这样介绍自己创作初期的状况。
胡学文的创作在继续,同时他也不断地吸收文学营养。法国18世纪著名史学家及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的一段话让胡学文深受启发。丹纳写道:“我们隔了几个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只因为有了这片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伟大。”
“一个人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经历不同,答案各异。但有些是共同的:童年、母亲、土地。”渐渐地,胡学文有了这样的生活感悟。童年快乐,母亲慈爱,土地影响性格。也就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受在胡学文的心中日渐清晰,并迸发出奇异的光彩。在这之后,胡学文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张垣热土:在心灵飞翔过的天空,在体味和思考过生命意义的老屋,生活的记忆从未有过的真挚而清晰。地域特色十分浓郁的小说《天外的歌声》、《秋风绝唱》、《极地胭脂》、《一棵树的生长方式》等相继问世,被评论家贴上了草原文化的标签。亦如文坛许多著名作家所独有的“自留地”: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周大新的豫西南等等。
“我倒觉得,什么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土壤。”胡学文如是说。
在明确了写作方向后,胡学文创作了一批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小说。与此同时,胡学文对于文学创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认识到,地域并不是隔绝、孤立的,它有着超越时空的共性。优秀的作品经年流传,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是因为它们都有着对美好和善良的崇尚,对冷酷和自私的摒弃。环境异,情感同。胡学文在创作中开始有意识地淡化地域特征,而更多地寻找人类的共性。
胡学文的小说作品以稳定的质量赢得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可,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创作风格。《婚姻穴位》、《私人档案》、《命案高悬》、《背叛》、《逆水而行》等多部小说发表在《十月》、《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等国内一流的、重要的文学杂志上,并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作家文摘》等转载。其中的优秀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多个作品还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在文坛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扎根于家乡坚实的土壤,以家乡独有的生活为创作素材,使得胡学文的小说空间充盈着无限的张力,勃发着“所有人心灵的内在需要”。其作品中对人性的恳切思考、对生活细腻扎实的观察体验,营造出的温暖的气氛,较强的表现力和生动传神的语言品质,无不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他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灵动与张扬。
胡学文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吴秉杰、范咏戈、李敬泽、冯敏、陈东捷、陈福民、秦万里等的一致肯定和期待。他们在河北省作协和《小说选刊》分别为胡学文举办的作品研讨会上,给予胡学文的小说创作一致的肯定和期待。称“胡学文是一个勤奋而有良知的作家,他的小说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为文坛营造了一处特殊的风景。”“胡学文是带着血性与悲悯情怀的年轻作家。”“张家口为当代中国贡献了一个很重要的作家———胡学文。他是这个城市带有符号性质的人物。”“胡学文作品的字里行间显现出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经历。”
2005年年初,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的铁凝用“扎实的生活,诚实的写作”概括了胡学文所具有的文学品质。 在后面的近十年间,胡学文直面现实和生活,默默地在自己熟悉的土地耕耘,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土壤。这个时期,他开始有意识地淡化地域特征,更多地寻找人类的共性。作品沉重厚实,繁复多变,摇曳多姿。无论在现实关怀、情感深度,还是叙事上,都呈现出大家风范,用作品确立了自己在当下中国文坛的地位,赢得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小说选刊》副主编冯敏曾评价,胡学文是一个很有现实感的作家,现实感对于小说来讲至关重要。小说逐渐失去读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正在远离现实,鲜有对时代的把握与反映。90年代以来的时代变化,让作家们普遍感到了困惑,于是很多人选择退缩回乡土文学的传统里去。而胡学文是一个忠实于自己眼睛和感受的作家,也是敢于直面现实的作家,他的小说记录了乡土社会的诗意的崩溃。
作家陈冲曾评说,胡学文是位高产作家,他的小说质量也很整齐,素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当下性很强。作为一个小说家,他的生活资源很丰富很会讲故事。 《文艺报》主编范咏戈曾评论,今天的小说界,“欲望写作”和“小资写作”正大行其道,他们自然构成对小说的召唤。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底层写作”也是一种召唤。胡学文正是一位被“底层写作”召唤到小说中来的作家。我看到的他的中篇小说集《婚姻穴位》中的五个中篇,是他“底层写作”的一个横截面,这个横截面所显示的,是作家对大地人间灾难的专注目光,对抗争命运的底层人物的精神关怀,这些小说里面充满着发现。除了发现城市灯红酒绿或者乡村牧歌炊烟下的泣血故事,能发现新富人群或者小康人家之外的边缘部落,最重要的发现是在极度低下的生存环境中,发现了人物的精神生长方式。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陈福民曾说:胡学文这些年的小说创作,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变异。这些作品,绝大部分都取自他所熟知的坝上草原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但是与那些打起旗帜处处夸饰的“底层秀”不同,胡学文的小说深深扎根于这个时代的要害之处,他所着力要表达的是人的无奈、无助于软弱。面对生活——日子的蛮横、粗暴,面对着被日子所消磨所磨损所强暴的人性,胡学文所能做的,就是让这日子呈现并且推进着自己的逻辑。在平静地呈现着生活——日子对于人性的损毁强暴的同时,胡学文则以一种坚韧平实的道德激情与那种撕裂感无力感相搏。从来没有丧失人性的信念。
铁凝曾说过,胡学文的小说中写到了抗争的激情与快感,如《飞翔的女人》中的荷子与《一棵树的生长方式》中的姚洞洞,他们在对命运和境遇抗争的过程中,最后竟然抗争本身逐渐失去了它的目的意义,而成为了主人公们的生活方式。也许是他们在抗争中体会到了快感的激情?《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小玉,《谁是谁的敌人》中的黄周等,面对苦难和磨砺,他们往往体现出一种不甘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刨根问底。胡学文的小说,主要依靠情节和人物的行为来推进他的叙述。而他的小说语言是利落的,少用排比长句,不拖泥带水。我在这里想要提醒胡学文的是,他的某几篇小说,使用了重复的情节,对于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来说,这在小说里面恐怕是不能允许的。
㈣ 我想看几本中国现代文学,谁能能介绍几本
长篇小说排序为:莫言的《生死疲劳》、铁凝的《笨花》、艾伟的《爱人有罪》和张悦然的《誓鸟》;中篇小说(10篇)排序为:王松的《双驴记》、胡学文的《命案高悬》、乔叶的《锈锄头》、罗伟章的《我们能够拯救谁》、王祥夫的《尖叫》、李浩的《失败之书》、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叶弥的《小男人》、葛水平的《连翘》、黄咏梅的《单双》;短篇小说(10篇)排序为:魏微的《姊妹》、郭文斌的《吉祥如意》、王手的《软肋》、盛可以的《淡黄柳》、姚鄂梅的《黑眼睛》、范小青的《我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苏童的《拾婴记》、温亚军的《成人礼》、苏瓷瓷的《李丽妮,快跑》、秋风的《洛城戏瘾》;小小说·微型小说(12篇)排序为:安勇的《光头》、陈毓的《伊人寂寞》、谢志强的《一片白云》、陈永林的《胆小鬼》、孙方友的《雷老昆》、刘国芳的《贼》、王奎山的《在亲爱的你与一头猪之间》、侯德云的《笨鸡》、秦德龙的《因为你瘦得像条狗》、徐慧芬的《姐妹花》、宗利华的《大嫂》、蔡楠的《马涛鱼馆》。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围城》 作者:钱钟书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生命从明天开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着》 作者: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曹禺剧本选》 作者:曹禺
1.《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铜城除过河南人之外,从北方黄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区贫困县漫流来的乡民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有了煤炭业,这里就成了中国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来无数寻找生活出路的人。在这个口音五花八门的“联合国”里,由于河南人最多,因此公众交际语言一般都用河南话。在铜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几句河南腔,哼几句嗯嗯啊啊的豫剧。 这城市四周全是山梁土峁。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农业人口远比不上黄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说和拥挤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为事农者甚微,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这些山山峁峁竟然长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还有一些树木梢林,显得比黄土高原其它地方更有风光。每当入秋之时,有些山上红叶如火,花团锦簇般夺人眼目…… 山梁土峁间,由于地层深处挖掘过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时有下陷,令人触目惊心的大裂缝往往撕破了几架山梁,甚至大冒顶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围里氏三级左右的地震。大山以北一二百华里处就是黄河,它带着成千上万吨泥沙沉重地喘息着淌向东方…… 城市在这条狭长的山沟里只能摆下一条主街。那商店铺面,楼房街舍,就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街道,沿着铁路两侧,沿着那条平时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密集如蜂房蚁巢,由南到北铺排了足有十华里长。 火车站位于城市中心。一幢长方形的候车室涂成黄色,在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里显得富丽堂皇。除过南郊军民两用的飞机场,火车站不大的广场也许是市内最为开阔的地方了。 火车从这里向南,穿越绿色的中部平原,五六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省城。而向西,向东,向北,都有公路伸出,一直可以通往邻近几个省份。这个火车站每天上下午分别和省城对开两趟快慢客车,其余就全都是运煤车了。 从陇海铁路岔出来的这条支线,它的最后一节铁轨并没有在这个车站终止。这钢铁阶梯又在这里岔出两股,一路爬坡穿洞,沿途串起了东西两面二十多个矿区。 外地人提起铜城,都知道这是个出煤的地方,因此想象这城市大概到处都堆满了煤。其实,铜城边上只有一两个产量很小的煤矿,其余的大矿都在东西两面那些山沟里。 当你沿着铁路支线拐进这些山沟,便会知道那里有着多么庞大的世界。这些相距只有十来里路的煤矿,每个矿区都有上万名工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几乎都超过了一个山区县城的规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耸的井架,隆隆的机声,喧嚣的声浪,简直使人难以置信这些小小的山沟山湾,怎么能承载了如此大的负荷?
2.《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一个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展现了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垂涎。作品清新流畅、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测人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
3.《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
一本风靡全亚洲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曾高居日本文学史上的“超级畅销书”。
这当然要被算成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许多人认识这位日本人就是从这本书开始。全书以回忆为线索,表达了青少年面对青春期的孤独困惑以及面对成长的无奈、无聊。村上通过年轻人在社会压力下无法摆脱的生存痛苦,第一次明明白白地强调了他在以后书中不断反复强调的主题:生命的悲哀与无力感。
这是一部伤感,又有痛苦,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我本人认为,内容错综复杂,不仔细看,容易弄不明白
7.《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8.《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万历十五年》由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在美国所著,在国内直到近些年才引起大众的注意。其实这一年大明王朝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不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但在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琐细小事,却如青萍之末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
元辅张居正已去世五年,海瑞在这一年也故去了,一代名将戚继光也在年底殁了,时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了:始建宫室,布教令于部中,禁暴乱,戢盗窃,立法制……然而朝廷却未予注意;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
9.《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之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的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理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日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这篇文章真的很好。
10.《围城》 作者:钱钟书
《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者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围城·序》,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就凭这部唯一的长篇小说,钱钟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小说大师级人物。本书自四十年代末出版以来,有多少人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深深长叹,为它久久思索。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钱钟书的深入骨髓的洞见,通达超脱的生存智慧足以让读者品评再三。。
11.《活着》 作者:余华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 在我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自来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分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那句老话: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
12.《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余华目前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爱情故事,从文学风格上说,这将是一部与《许三观卖血记》迥然不同的作品,这部小说将于明年初完成.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 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本书完成之后,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 书中的人物经常自己开口说话,有时候会让作者吓一跳,当那些恰如其分又十分美妙的话在虚构的嘴里脱口而出时,作者会突然自卑起来,心里暗想:"我可说不出这样的话."然而,当他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当他阅读别人的作品时,他又时常暗自得意:"我也说过这样的话." 这似乎就是文学的乐趣,我们需要它的影响,来纠正我们的思想和态度.有趣的是,当众多伟大的作品影响着一位作者时,他会发现自己虚构的人物也正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他. 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 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
15.《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尘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来的小说,该小说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坝地区,当地的藏族人民被十八家土族统治着,麦其土司便是其中之一。
《尘埃落定》讲述的是康巴藏族的故事,这当然是一个很民族化的题材。因为作家的族别,他的生活经历,这个看似独特的题材的选择其实是一种必然,但小说并不囿不于民族题材,小说中涉及到的权力、英雄、宗教、信用、仇杀、爱情等话题都具有现代意义。这使《尘埃落定》在题材上不仅有特殊性,更具有普遍意义。《尘埃落定》写的是历史,但历史也是一种现实,而这种现实得到更为充分的表达,它的面貌会更加文阔,更加深远。同一种空间,也就是具有演绎多种故事的可能。关于这段历史,阿来说“史是写出了它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我对它某一方面的理解。”
㈤ 胡学文的介绍
本词条为歧义词条,在我国叫胡学文的较为著名的人物有:河北省当代作家胡学文、贵州大学教师作家胡学文,以及工艺美术家胡学文等。2014年8月1河北作家胡学文凭借中篇小说《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㈥ 求文档: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胡学文
胡学文的中篇《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刊于《钟山》2011年第2期。《中篇小说选刊》2011年3期转载。
小说延续了胡学文一贯的关怀和思考。对人的深度关怀,对生存的严肃思考。普通人心灵世界的探寻,分裂的心灵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往返穿越,显示出胡学文对生活独特的领悟。
乔丁出身农家,大学期间为了家人四处借债也无力负担的学费,走上歧路,终于未能毕业身陷囹圄。出来后,为活下去受尽艰辛和屈辱。“凤凰女孩”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二人行走江湖,大有纵情山水,劫富济贫,快意恩仇之豪情。
然后,乔丁收手开店,过正常日子。“凤凰女孩”不肯,最后一次攀越失足坠楼。乔丁结婚,孩子懂事,妻子温顺,岳父平和,岳母智慧,一家人其乐融融。直到有一天乔丁行窃进入一间屋子,偶遇婚外情的岳母。平静被打破,两个世界之间的追逐和穿越,让乔丁身心俱疲。多年之后的最后一次告别之旅,另一个世界的门就此关闭,只在记忆的深处追随他生命的旅程。
小说中的凤凰女孩和乔丁,岳母都是双面人生。
女孩在孤儿院长大,备受歧视,孤独,脆弱,羞怯,自我封闭;然而又因此生出了反抗心理,形成了无所畏惧的性格,大胆,执着,爱憎分明,无拘无束,渴望自由。这个女孩子的身世在她活着的时候始终是个谜,等到她诀别人世,一切即使大白于天下,又有何益?乔丁在孤儿院度过的所有时光,和他一个人带着女孩的影子穿行在陌生的城市一样,是一种仪式。缅怀,还有直面自己的心灵。
乔丁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家庭和工作中他是个负责任,爱家人的好男人,在正常的社会秩序里循规蹈矩的生活。而在夜深人静的异地他乡,他攀越一幢又一幢建筑,进入一间又一间陌生的屋子,不为了偷到什么东西,只是为了怀念那个雕刻在他生命深处的女孩和那段时光。其实这个人物塑造得更丰饶馥郁有深度,一部分灵魂活在过去,一部分探寻追问现在,一部分努力向往永恒的彼岸。
岳母是个沉静淡然的人,对家人呵护备至,然而,那个深夜,乔丁和她的偶遇,揭开了两个人的另一面。偷情,偷窃,背叛,挑战,谁更具备质问与指责的资格?岳母没有退让和逃避,乔丁更是满怀痛楚和愤怒。要用道德来衡量吗?岳母沉在心底的故事,该是怎样的曲折和幽婉?乔丁终于也没有讲出和凤凰女孩埋葬在一起的那段往事,因为,即便讲了,别人又如何能真的了解那种感受?
小说无论在现实关怀,还是情感深度,抑或在叙事上,都相当精彩。
每个人是不是都有两个分裂的世界,于乔丁而言,吴欢(这个名字啊,真让人悲伤)是现实的依托,凤凰女孩是长了翅膀的,五彩的,心灵世界的飞翔。给乔丁带来快乐的,从来不是偷窃本身,而是和女孩在一起的渴望。当一切都已沉寂,女孩不再左右乔丁的心灵世界,他的灵魂磨砺终获超然的宁静,那些“一开始便如蒺藜扎在她心上,也扎着他”,终于不再疼痛,在心灵的最深处,二人永远彼此相望。小说不仅在凤凰女孩的累累伤痕里写出了爱与泪,而且在乔丁的累累伤痕里写出了自救和超越。胡学文没有在道德和道义上局限自己,也没有因底层生存艰辛逼良为寇大声控诉,而是将思索的笔墨,穿越幽暗的现实,直接抵达生命和灵魂层面。
小说的叙事是从容的,两个世界,两种时空,交叉叠加,现实与虚拟的,繁华与落寞的,喧嚣与寂静的,两种人生,两种感情,都写得错落有致,摇曳生姿。也喜欢小说的题目,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如何面对随时可能铺天盖地到来的人生与心灵的暗夜?
花絮:读这个小说,开头,我很自然地想起赵本夫的《天下无贼》。捎带着还想起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和华仔奶茶。还有当年师门兄弟一起看《天下无贼》的往事:出了影院,上出租车,车启动,两个师弟大叫:“打,打,打劫!”我在后排:“等,等会儿,我先,劫,劫个色!”出租车司机一脚刹车,哆嗦着说:各位大,大,大哥大姐,车,车坏了,你,你们换个车吧……还有人记得范伟的台词吗?呵呵
㈦ 请推荐几部描写社会底层的现代小说
一.《欲望塔》
一部自《围城》以来,描写知识分子的无奈及自私、怯懦、贪欲、窝里斗等劣根性最为成功的小说;一部语言艺术成就很高,幽默感很强,“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都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小说;一部足以改变你的思维方式,甚至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小说。一部自《围城》以来,描写知识分子的无奈及自私、怯懦、贪欲、窝里斗等劣根性最为成功的小说;一部语言艺术成就很高,幽默感很强,“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都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小说;一部足以改变你的思维方式,甚至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小说。
二.《在社会的最底层微笑 》
一个酒吧歌手和两个残疾、重病女孩的奋斗经历
三.胡学文的中篇小说《命案高悬》
《命案高悬》写了一个弱者的非正常死亡,乡政府却以正常死亡的方式处理。这背后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罪行。吴响出于良心的觉悟,想要调查出这桩人命案的真相,但真相却隐藏在一张无形的铁幕后面,这张无形的铁幕是由权力由舆论由习惯势力等构成。《命案高悬》的批判性显然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执掌权力的官员的,权力可以掩盖真相,但同时受害者的亲属因为利益等原因也宁愿三缄其口。
四.曹征路的短篇小说《真相》
学校老师打了学生,学生家长将老师告上法庭,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家长胜诉。但明摆着的事实也会变卦。老师反诉原告侵犯了本人名誉权。这时候,全班的同学全都翻供,众口一词地证明老师没有打学生。反过来,挨打的学生要向打她的老师道歉,但道歉也改变不了她倒霉的命运,她被同学侮辱、殴打,甚至被逼着吃屎。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真相”造成的。作者的忧思更在于未来,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一群天真的小学生做叙述对象的原因。他借小说中的人物叹息道,这些理直气壮地扯谎的孩子“再过二十年,他们就是法官、律师,管理国家的人啊”!
五.叶舟的中篇小说《目击》
王力可有着一个美满的家庭,她也为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深感幸福。可一次意外的车祸夺去她丈夫的生命。爱情的驱动使她迫切要了解车祸的真相,她于是每天长跪在车祸发生地寻求目击者。目击者最终不得不出来说话。但目击者说出的真相却是让人震撼不已的。目击者是王力可丈夫的情人。车祸的那天他们两人开车去幽会。在车祸真相的背后则隐藏着爱情的真相:现实生活中爱情的忠贞和婚姻的美满都有可能是一种虚假的外壳。
㈧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链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学文于2005年推出的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者六篇中篇小说,其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冯巩同名电影的原著小说。
㈨ 一个勺子到底讲的什么意思看不懂啊。
讲述了一个好人是否等同于傻子的故事。
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肃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肃方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该片的英文名《AFool》(一个傻子)契合。陈建斌与妻子蒋勤勤饰演拉条子夫妇,衣衫褴褛的他们脸上泛着自然质朴的红二团,操一口甘肃方言喃喃自语:“我就不相信我对付不了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这部电影的尖刻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好人是不是就等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条子收留傻子并非自愿,他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收留了这个傻子。所以,一开始,拉条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为一时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时的软弱”),这个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实已经很明显意识到“善良”可能是一种“人格缺陷”,但是他们却由于封闭的环境、有限的见识无法摆脱这种“缺陷”。究竟谁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种傻?在形象上具有颠覆效果的则是“李大头”王学兵和“勺子”金世佳。
在电影《一个勺子》里,从台词到剧情,喜剧荒诞的意味都十分浓厚。首先是西北方言自带喜感,再加上陈建斌等主演戏中台词惹眼十足,比如“人生就是这样”“把牙给你敲下来”等好玩有趣的话层出不穷,很多被奉为“金句”广为传播。
与之前许多“爆米花”电影截然不同的是,《一个勺子》虽披着喜剧的外衣,但拥有直戳人心的内在力量。拉条子从一个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实人,逐步被社会各方“拉扯”蒙骗,最终只能变成“勺子”来解决所有问题,影片爆笑之余,让人不由生发“好人难当”的无限感慨。
创作背景:
谈及创作缘起,陈建斌透露,他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写剧本,但是一直不满意,直到他在《人民文学》中看到了胡学文所著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
发现这才是他多年一直在找的故事,“这个小说讲的是我们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和整个世界作斗争,它就像一个瓶子,可以容纳我这么多年想要表达的东西。”
㈩ 胡学文的作品所达高度
《极地胭脂》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杯佳作奖
《秋风绝唱》获《长江文艺》2000年度方圆文学奖、河北作协2000年度优秀作品奖、河北省第九届文艺振兴奖
《飞翔的女人》获2002年河北作协十佳作品奖,河北省第十届文艺振兴奖
《麦子的盖头》 获河北作协2004年十佳作品奖
《命案高悬》获 河北作协2006年度优秀作品奖 ,《中篇小说选刊》2006——2007年度优秀小说奖 ,2006——2007年度《小说选刊》“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 《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
《淋湿的翅膀》获《小说选刊》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 ,《十月》福星惠誉杯文学奖
《装在瓦罐里的声音》获得《中国作家》2007年首届鄂尔多斯文学奖
《逆水而行》获 2008—2009年度《中篇小说选刊》 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
《柳絮》 第二届《红岩》文学中篇小说奖
《像水一样柔软》获《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
《隐匿者》获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获《小说月报》第十五届百花奖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长篇小说《红月亮》获第二届鲁彦周文学奖 胡学文的小说不断地被改编成大银幕作品,语言文字上呈现出的独特风格,特别是作品表达的对人的深度关怀、对生存的严肃思考成为影视导演捕捉的“目标”。
《极地胭脂》被改编为电影《极地彩虹》、《飞翔的女人》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向阳坡》被改编为电影《向阳坡传说》 。
小说《婚姻穴位》被冯巩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搬上大银幕,主演冯巩因此片获得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
小说《大风起兮》被改编为范伟、马伊琍主演电影《跟踪孔令学》 ,为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闭幕影片。 范伟凭借本片赢得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马伊琍凭借本片赢得优秀女配角奖。
小说《奔跑的月光》被改编为陈建斌主演电影《一个勺子》 ,在第51届台湾金马奖颁奖礼上获得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的奖项。
小说《私人档案》被改编为22集电视剧《左伟与杜叶的婚姻生活》,由吴刚、刘蓓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