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阅读推荐 > 春天麦浪小说阅读理解答案

春天麦浪小说阅读理解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17 07:19:51

㈠ 求大量的小学语文趣味知识题

第一轮:选拔题

1、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答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指鹿 为马(点石成金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2、说出有“舌”字的成语,说得最多的胜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3、 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

答案:一不做,二不休 一心一意 二一添作五 三心二意 三下五除二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九不离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九归一 九牛二虎之力 十有八九 十拿九稳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5、 成语填空

第一组:(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第二组: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8、怪体诗如何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第二轮:

初级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 B、弱拍 (A)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10“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第三轮:擂台题

从上面剩下的题目选。

1、第一次抢答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2、第二次抢答

数字猜成语(小黑板)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3、第三次抢答

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同归于尽 擦脂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 厕所里挂个钟--有始有终

外甥打灯笼--照舅 猪鼻子插葱--装象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混乱不堪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朝露、不堪一击 )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火上浇油)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粉妆玉砌) 粗茶淡饭(锦衣玉食 )

二、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枉口拔舌 ) 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瞠目结舌 )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巧舌如簧 )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 )

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 形容人多嘴杂(七嘴八舌)
形容说话轻薄(轻嘴薄舌、油嘴滑舌)

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言为定 )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不管三七二十一 )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 )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 )
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 )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 )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 )
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拿九稳 )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万无一失)
表示距离远时用( 十万八千里)

四、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 任重道远) 刘海粟( 沧海一粟)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甘如饴( 甘之如饴)焦若愚(大智若愚 )

五、 成语填空:
(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将(门)(有)将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六、 宝塔诗如何读?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好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这首诗这样读的: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好景好
山桃山杏满山开)

七、 怪体诗如何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数一数龙虎山湖海仙州川便知一二: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万国九州掉四川。)

八、 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李白 )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项羽 )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

九、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 )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狐狸 )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南郭先生 )

十、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七零八落 ) 1256789(丢三落四 )
1+2+3(接二连三 ) 333 555( 三五成群)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

十一、巧用标点
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书生看了,即刻明臼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就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亲戚一看,这句话的意思完全反了。也就无话可说,只好给 书生安排了住宿。
其实,这句话除了书生标点的这一种办法外。还有三种标法,可分别使它变成陈述、疑问、问答三种句式,请你加上标点试一试。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陈述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疑问句)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问答句)

十二、祝枝山写春联

明代书画家祝枝山和唐伯虎、文徵明、周文宾堪称“江南四大才子”。他嫉恶如仇,常用笔画戏弄贪官污吏。
某年除夕,他应邀为一刘姓赃官题写了两副春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赃官看后恼羞成怒,即刻扭了祝枝山要问罪。
祝枝山抱拳一笑:"大人差矣!学生写的全是吉庆之词啊!"
于是,祝枝山抑扬顿挫地重又当众念了一遍。赃官和众人听得目 瞪口呆,无言对答。好半天,方如梦初醒,再看那祝枝山,早已扬 长而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十三、谁读得对

有这么一段文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空空每天诵念: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却怎么也不解其意,尤其是最后那个尾巴“得”字,更是画蛇添 足,使他摸不着头脑。
牟尼也觉奇怪,他也是觉得后面那个“得”字绕口,且整个句 子即使没有那个“得”也读不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牟尼自知滑稽,摸着后脑 勺笑了。
聪明的朋友,请你帮他们将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十四、解缙化险

明朝永乐皇帝有一次命才子解缙在一把绘有西北风光画的 扇子上题诗,解缙就题写了王之焕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料解缙一时疏忽,竟将诗中的"间"字漏写了,有人便暗中启奏皇上,永乐大怒,欲治解缙"欺君之罪"。谁知解缙不慌不忙 地说:"我这是依王之焕诗意,另外做的一首词。"说罢便在诗中加上标点。永乐一看,果然成了一首完整无缺的词,于是解缙便 得以转危为安。
朋友,你知道解缙是如何在缺了一个"间"字的王之焕原诗中加上标点的吗?
[答案]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舂风,不度玉门关。
谜语:照相机的底片,黑白分明

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成长与资源题 原题。。。。。。。。。。。。。

第三单元
11春
预习导引
1.fǔbochēnɡjiào
2.疏健筋擞
3.示例:轻轻地美美地腾腾花花
4.(1)排比拟人(2)引用比喻(3)比喻排比(4)反复拟人
5.(1)朱自清;散文。
(2)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6.【解析】本文结构脉络清晰,春天的主题特征明显。此题考查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
【答案】山水太阳春花图春风图迎春图新美力
能力提升
1.默写略。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仿写的句子能抓住秋天的特点,而且句式相似、修辞相同、句子顺畅即可。
2.成语: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春华秋实 春风满面 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眠不觉晓 春风吹又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作者用视觉,写了春天的色彩,如“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就描绘了“绿树红花”的美丽画面,又用听觉,写了各种动物的叫声,如“那里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的啼啭?可有牛的哞叫?”;又展开想象,写听到春的美妙旋律,勾画了一幅春的立体画,把春天写得形象、可感。
4.笔似火焰,点燃文明之光;笔似犁铧,耕耘五彩之梦。
5.略。
6.表现了轻盈、细密的特点。
7.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入: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8.C
9.田畴春图、河畔春图、天空春图、果园春图。
10.(1)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
(2)渠水欢唱(或:甜脆笑声穿梭浩渺九天)。
(3)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
11.示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杯浓浓的咖啡。
12.示例:①比喻:“热爱生活的人……趋势而执著”。②对偶:“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③排比:“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④拟人:“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3.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
12济南的冬天
预习导引
1.jìjìzhùzǎo2.伫毯澄敞
3.(1)(天空)晴朗无云。(2)灵活而不可捉摸。这里是透明的意思。(3)小巧而清秀。
4.CAB
5.老舍舒庆春舍予现《骆驼样子》《茶馆》(或《龙须沟》)
6.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改写:虽然只下小雪,但济南的小山太秀气了,是受不住大雪的。
能力提升
1.略。
2.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等。
3.示例:摘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点评:小山本是无情无声,但由于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于是小山就显得活灵活现,富有人的灵性,充满着温情。
4.导游词设计中可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用排比句写出苏州的特点即可。参考示例: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6.顶镶露穿
7.色彩妙空间
8.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9.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0.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11.古朴安静秀美
12.从颜色、方向、高矮三方面来写的。
13.比喻、拟人、排比等,举例略。
14.突出颜色变幻莫测,给人以动感。
15.对济南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3夏感
预习导引
1.宰贮迸憾致礴
2.(1)草木茂盛。(2)统治。(3)春天开花,秋天结果。(4)闲适的情致。
3.逐渐升调;悯农。
能力提升
1.第(1)段多用短句,读起来节奏快,使人感到夏的紧张、急的旋律。这体现出语言形式与所表达内容的一致性。
2.这两个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仿句如:冬之色为冷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着新的生命力,冬之色为死的灰,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3.A.第①处删去“的局面”,或删去“格局的”(只删“格局”也可)。
B.第②处应将“源流”改为“源泉”。
C.第③处应在句末添加“的活动”。
D.第④处应将“发展”和“传承”交换位置。
4.【解析】A项为比喻;B项为比喻;D项为引用
【答案】C
5.匍匐蒸腾
6.夏之色为暖的黄,如麦浪,如玉米,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7.那泛着红晕的草莓,那挂在枝头的葡萄
8.略。
9.【解析】带着问题读原文,找出相关语句,摘抄即可。
【答案】那必然是一个让人欢腾的时刻,清凉的风中,人们不再惧怕闪电,急促冲出户外,满眼饱含感激。
10.【解析】解答此题,先要确定原句和改后的句子在句式上的变化,再从语气和表达出的情感上来分析比较两句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答案】原句是一个反问句,表达语气较为强烈,而改成一般的肯定句后,语气不够强烈,表达不出作者对夏雨的渴念之情。
11.【解析】文中已提到“环保的话题”、“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倡议”、“亲手伐倒的那一片片森林”,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森林减少,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等现实,便可准确作答。
【答案】人们一味地砍伐森林而不知绿化荒山;只知道一味地捕杀动物而不知保护生态。
12.【解析】在回忆里,有美好,也有破坏,这是现实,并不矛盾。
【答案】因为如今“青山绿水”不再,连年闹灾歉收就是与“昨日亲手伐倒的那一片片森林”有着直接关系,表现出一种反思的精神。
13.【解析】文章前半部分表达了对夏雨的渴念,后半部分则由无雨引发对无雨原因的思考,提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案】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夏雨的渴念,警示人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14秋天
预习导引
1.zhēnɡ zhēnɡ(2)shuò(3)biān(4)jiù
(5)qī(6)liáo(7)hé(8)liè(9)pénɡ(10)mèi
2.何其芳诗人、评论家《预言》秋天热带与赞美
3.(1)饱食;用拟人的手法写丰收之景。(2)栖息;停留,休息。(3)游戏;虚实相生,写出了秋天的活泼和渔人收获的喜悦。(4)梦寐;睡梦。
4.(1)农家丰收图(2)霜晨归渔图(3)少女思恋图
5.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能力提升
1.示例: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3.示例:生活中不是永远幸福,也不是永远悲伤,幸福和悲伤是形影不离的。(在结构相同、一组反义词构句、语句通顺的基础上酌情给分)
4.听觉幽深、宁静嗅觉
5.拟人
6.不好。“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歌中概括农家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形象化、具体化,创造出闲静的氛围。
7.农家丰收图包含“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两个场景。
8.明净忠实丰盛严峻勤勉
9.秋思或秋天的思索
10.去掉不好。因为“更”字在此起强调作用,强调在对秋天的思索中,其“勤勉”精神是最重要的。
11.【解析】开放性试题,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略
15古代诗歌四首
预习导引
1.jiésǒnɡdīzhuó
2.(1)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③断肠人在天涯
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①曹操孟德东汉政治军事诗
②曲牌名题目马致远元戏曲
③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
3.(1)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2)sǒnɡ shì耸立
(3)mò淹没,埋没
4.(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1)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将眼前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诗中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2)描写了西湖秀丽的景色,赞美了充满无限生机的大自然,诗中写水、写云、写莺、写燕、写花、写草都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能力提升
1.言之成理即可,如:透出自然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生”“入”用拟人的手法,很富有情趣……
2.言之成理即可,如: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3.星汉灿烂
4.唐五言律思乡
5.停泊,驻扎异乡的路
6.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新旧交替。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7.选取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即可。
8.乐府四言感怀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0.最后两句是乐章结尾时的套话,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
11.观实虚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12.【解析】结合诗句来判断诗歌所写的时令季节,由第一句或第三句都能较容易地判断出是晚春时节。
【答案】A
13.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1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5.【解析】C项“衡阳雁去无留意”正确的解释应是:雁行阵阵飞向衡阳,没有丝毫停留下来的意思,而不是“衡阳的大雁”。
【答案】C

㈢ 夏阅读答案

《夏》同步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芊芊( ) 黛( )色 磅礴 ( )
迸( )发 苦涩( ) 澹澹( )
匍匐( ) 春华( )秋实 轻飞曼( )舞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夏》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开头用 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
的过程。
三、语段阅读
(一)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⑧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进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1、选文中最能体现夏天“热烈”的旋律的三个近义词是
2、选文第一节中与“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3、课文说“春之色为冷的绿”、“秋之色为热的赤”、夏则是“中性的黄色”,那么你认为冬天应该是何种色彩?请仿照划线句为冬天写一个句子。

*4、真揣摩,如果用括号中的词替换句中加点的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a、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趴)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b、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③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
班级: 姓名:

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冲锋)。

(二)
①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日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②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5.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2分)
春华秋实( ) 迸发( )
6.理解下边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
①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秋的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①段中指出夏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前”是指__________,“后”是指__________。结合上文理解,作者是运用__________的写法来表现夏季这一特征的。(3分)
8.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段结句中“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一句,与第①段中哪一句相照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两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略
二、略
三、
(一)1、沸腾、升腾、蒸腾2、“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3、如:冬之色为梦的白,如银霜,如飞雪,昭示着生命之安静。4、要点:A、用“趴”字就显得笨拙,而“潜”字既表现了蝉的机警,又体现了叶的繁茂。B、用“冲锋”只能表明一般性地往前冲,而“冲刺”则表达出是竭尽全力的最后一冲,准确而生动。
(二)5.huá bèng 6.①把秋作为终点 ②是不是7.春季 秋季 对比(或比较)8.①白天紧张地劳动:快割、快打。 ②夜里还要担心天气是否有变化。 ③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 9.“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10.抒发作者对夏天和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赞美之情。
夏·综合能力测试

(一)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1.给下列字组词:

2.在原文找出体现“五月人倍忙”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________________
4.模仿文中画线句子,用相同的句式以“夏之色”、“冬之色”开头各写一个句子。
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横线上,用相同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
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6.“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2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夏天紧张的旋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长膘( ) 蠕动( )
2.根据文中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严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4.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并说出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上,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描写小秋“出神”时的心理活动。(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栋梁 高粱 ②道歉 镰刀 ③旋涡 淤泥 2.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3.匍匐 蒸腾 4.夏之色为黄的暖,如麦浪,如玉米,象征着丰收的稀奇。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5.那泛着红晕的草莓,那挂在枝头的葡萄。 6.这是一句带哲理性的话,写出了夏季在一年四季中的地位,这也是作者赞美夏季的原因。 7.拟人,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瓜秧的腰肢抖动,把它们的“旺盛的”生命力形象地表现出来。 8.一是从白天到夜里,人们的神经都不能松弛:白天劳动时想着快割、快打,半夜里还要担心天气是否有变化。二是写在整个夏天里,人们不但忙夏收,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 9.略
(二)1.biāo rú 2.文中指事情的严肃性。 3.路边盼信撕通知书(意思对即可)。 4.突出天气酷热 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5.比喻 形象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 6.可从两方面理解:“八月的阳光”既暗示生活的艰难(炙烤人),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温暖人)。 7.略
《夏》·同步训练---lygfx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zǎi____ zhù____藏 bèng____发
遗hàn____ 闲情逸zhì____ 磅bó____
2.填空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前”指“________”,“后”指“________”,“生命交替”指________________。课文最后一节中的“苦涩的汗水”的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将“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________,强调了写夏天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粗字词的含义
轻飞曼舞 细滋慢长
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4.读课文三、四两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希望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原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秋“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四小节是扣住夏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在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________》一诗中的诗句。

5.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4分)(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我的四季》回答①-⑤题。(13分)(选自2005年常州中考试卷)

①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完整地显示全文的脉络和内容。(4分)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青年时期,浇灌人生;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晚年时期,品味人生。
②在生命的春天里,作者面对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样做的?(2分)
③如何理解“我”收获的欢乐是“又酸又苦”的?(2分)
④为什么“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2分)
⑤作者把生命比作四季,想一想,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3分)
参考答案
1.宰、贮、迸、憾、致、礴
2.秋季 有的农作物成熟,有的则刚刚发芽,正在生长。 农民的辛勤劳动 比较 赞美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
3.曼:柔美 滋:滋长 可是:是不是
4.①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②到了秋季很多农作物都成熟了,收割了。它们将走完一个生命的轮回。 ③扣住紧张急促的特点来写的。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肩负着两个季节的收成。 ④唐白居易 观刈麦
5.此题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注意句式应跟例句相同。也要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答案略。
6.①少年时期,耕种人生;中年时期,收获人生.此题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必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完成。 ②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 ③经过春夏的艰辛和磨难,收获得却很微少。④晚年回想一生,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现在仍在努力做事。 ⑤比喻新颖贴切,表述清楚。有比喻,表述较清楚。此题锻炼学生想象力,我们能见到、听到的毕竟有限,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我们的语言才会精彩。
夏·综合能力测试

1.给下列字组词:

2.在原文找出体现“五月人倍忙”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________________
4.模仿文中画线句子,用相同的句式以“夏之色”、“冬之色”开头各写一个句子。
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横线上,用相同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
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6.“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2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夏天紧张的旋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上才回家,而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
上学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款。”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嚅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上,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长膘( ) 蠕动( )
2.根据文中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严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4.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并说出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上,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描写小秋“出神”时的心理活动。(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栋梁 高粱 ②道歉 镰刀 ③旋涡 淤泥 2.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3.匍匐 蒸腾 4.夏之色为黄的暖,如麦浪,如玉米,象征着丰收的稀奇。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5.那泛着红晕的草莓,那挂在枝头的葡萄。 6.这是一句带哲理性的话,写出了夏季在一年四季中的地位,这也是作者赞美夏季的原因。 7.拟人,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瓜秧的腰肢抖动,把它们的“旺盛的”生命力形象地表现出来。 8.一是从白天到夜里,人们的神经都不能松弛:白天劳动时想着快割、快打,半夜里还要担心天气是否有变化。二是写在整个夏天里,人们不但忙夏收,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 9.略
(二)1.biāo rú 2.文中指事情的严肃性。 3.路边盼信撕通知书(意思对即可)。 4.突出天气酷热 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5.比喻 形象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 6.可从两方面理解:“八月的阳光”既暗示生活的艰难(炙烤人),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温暖人)。 7.略

整理人:王军

阅读全文

与春天麦浪小说阅读理解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说妖媚全文阅读目录 浏览:968
军婚宝宝小说免费完结 浏览:308
做个魔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浏览:766
血凝讲鬼故事有声小说 浏览:45
妈妈网小说阅读未完结 浏览:158
最热小说排行榜2019玄幻完结 浏览:546
脱轨穿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浏览:718
动漫同人小说第一页 浏览:740
狂野美人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全集 浏览:390
作者三生石小说 浏览:854
宗政御慕安安的小说古代短篇 浏览:622
细雨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浏览:920
盲先生小说全集 浏览:279
一部写浦东的小说 浏览:621
穿越在卫斯理世界小说全集 浏览:514
女主在酒吧跳舞的小说 浏览:456
东北黑道风云6有声小说 浏览:440
小说女主钱芊芊 浏览:143
玄幻小说里兵器的名字 浏览:52
小说苏宁有个儿子7岁总裁秦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