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猛二猛金竹是什么电视剧
大猛、二猛、金竹是电视剧《山道弯弯》的角色。
《山道弯弯》是谭谈著的中篇小说,也是谭谈编剧的电影。小说发表在1981年第1期的《芙蓉》杂志上。这部小说一发表,立即引起影视界注目。
上十家电影制片厂和数家电视台蜂拥而至,约谭谈改编电影和电视剧本。最后,由谭谈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拷贝发行到许多国家。上海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同时摄制了电视剧。
《山道弯弯》通过对一位普通农村妇女——金竹的生活遭遇的描述,歌颂了农村妇女的纯洁心灵与崇高品德,鞭挞了社会习惯势力。
电视剧《山道弯弯》特色
影片反复出现的田螺壳和田螺姑娘的故事,正是影片诗意的内核,把金竹洁白的灵魂烘托得更晶莹夺目,而田螺姑娘的故事和田螺壳几次出现,是影片编导对生活美潜心探索,认真思考,并给以着力表现的结果,显得十分自然、平易、协调、和谐,不仅使影片的意境有一种含蓄隽永、归真返朴的美。
而且又坚实有力、层次清晰地表现一种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的生长过程。这种从现实生活中逐渐生长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具有的、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
成了我们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源泉、我们民族兴旺的希望,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新道德的发扬光大和精神文明教育,均能起到促进作用。
㈡ 山道弯弯《山道弯弯》-简介
在中华大地的众多地方剧种中,《山道弯弯》这部作品受到广泛的改编和演绎。它被搬上了各地的戏剧舞台,展现出丰富的艺术形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的地方人民广播电台,更是将其转化为广播剧,或者作为小说连播进行播放,深受听众喜爱。
在媒体方面,《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等主流报刊也不甘落后,接连发表了长篇通讯,深入挖掘《山道弯弯》中金竹似人物背后的生活故事,通过文章传递出作品的深刻内涵。这些通讯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这部作品的影响力远超乎文字本身,上百种报刊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多杂志和出版社更是积极地将它收录进各自的选集,以示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山道弯弯》凭借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荣获了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是对其创作成就的最高赞誉。
《山道弯弯》是谭谈著的中篇小说,也是谭谈编剧的电影。小说发表在1981年第1期的《芙蓉》杂志上。这部小说一发表,立即引起影视界注目。上十家电影制片厂和数家电视台蜂拥而至,约谭谈改编电影和电视剧本。最后,由谭谈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拷贝发行到许多国家。上海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同时摄制了电视剧。《山道弯弯》通过对一位普通农村妇女——金竹的生活遭遇的描述,歌颂了农村妇女的纯洁心灵与崇高品德,鞭挞了社会习惯势力。
㈢ 山道弯弯的作者
谭谈
1944年5月出生于湖南涟源县。1965年2月号《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听到故事之前》 。接着,这年的《人民日报》、《收获》、《儿童文学》、《羊城晚报》等,接连发表了十一篇小说、散文。1968年5月,复员回到金竹山煤矿,重又当上了矿工。次年,被调到涟邵矿务局《涟邵矿工报》任记者、编辑,1978年,调《工人日报》湖南记者站任记者,同年调《湖南日报》做副刊编辑。这时期,写过一些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在各报刊发表。 1981年第一期《芙蓉》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山道弯弯》。此后十年中,出版了长篇小说《美仙湾》 、《山野情》、《风雨山中路》、《桥》,中短篇小说集《罪过》、《男儿国里的公主》、《你留下一支什么歌》、《山道弯弯》、《山女泪》、《采石场上》,散文集有《太阳城》 、《献给母亲的歌》、《伴你同行》,长篇报告文学《芝城烟雨》 、 《大山的倾诉》以及文论集《儿子·情人·我》,文学自传《弯弯人生路——我昨天的故事》,《谭谈文集》(八卷)等三十多种著作,五百多万字。我于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候补委员、委员,中共娄底地委副书记,出席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