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代章回小说一回多少字
3000-6000字。
探讨章节字数,必需先弄清楚章节的作用。总结如下,章节应该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1、概括内容、刺激读者的功能。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杂志叫做《章回小说》,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章回”的概念。每章每回的名字都十分吸引人,什么“一声惊雷煞星惊现”啦,什么“洞内春光”啦,什么“亡命徒劫持少女勇刑警舍身相救”啦等等等等。我想,分章节的作用之一,就是不断地用诱人的章节名称,刺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促使读者继续阅读吧。 2、定位功能。 后来,读的书多一些了,时常读到某情节或某人物,与前面某章有关联的时候,需要翻回去“温习”一下。与朋友谈天时,朋友问:“那个大波妖女什么时候第一次出场来着?”我就说:“洞内春光那章,回去看看吧,老爽了。”这时候,就用到了章节的“定位”功能。很难想像,如果不分章节,一本书几百上千页,如何记得住大波女在哪页出的场呀。 3、“换气”功能。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说几句之后往往会稍有停顿,换口气再接着说。人们阅读小说也是一样需要“换气”的。有了章节,读者阅读时就有了抑扬顿挫之感,有了总结前文、猜测后文的“换气”时间。如果一本长篇小说从头到尾不分章节,恐怕会让读者看得头晕眼花吧。 分析了功能之后,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探讨章节的字数了。 既然章节名称有刺激读者阅读的功能,乍一看自然是越刺激越好,刺激得越频繁越好。但仔细想想,这种观点未必正确。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但是如果顿顿让你吃饺子,白天晚上都让你躺着,恐怕你过不了两三天就想吃米饭馒头大饼咸菜了,就想下地跑跑跳跳了。我想,看小说也是这么个道理。章节分得太细碎,总想给读者一个接一个的刺激,相信读者很快就会“审美疲劳”了。况且,如果字数少于2000的话,很难在一章里交待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所谓的刺激也就不刺激了。 定位功能对章节字数要求比较简单:每章字数太多(比如数万字)定位不准确,看着也累;字数太少(比如少于2000字)则导致章节过多,不方便记忆。 至于“换气”功能,以交待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为准。 所以,总的来说,情节比较紧促的小说(比如紧张的推理小说),每章字数可以少一些,比如3000字左右(但也不应该少于2000字);矛盾冲突发展缓慢,情节相对“温吞”的小说,每章字数可以多一些,比如5000-6000字;如个别章节字数太多,情节又相当连贯不便拆分,可酌情分为“XX章上”和“XX章下”,以方便读者阅读;至于大部分情节不十分紧张也不十分“温吞”的小说,我以为每章字数在4000字上下较为合适。 在网络小说中,更新频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目前很多网络小说都采取“短章节”的写法。我不大赞同。 每章字数多少,要根据情节紧凑与否来设定(如上文所说),不能单纯的因为要提高更新频率,而强行使用“短章节”的写法。比如有的小说情节并不十分紧凑,也达不到高潮迭起的水平,却硬是2000来字一章。更新速度是上去了,但这样强行拆分的章节读起来怎么都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时间久了,未必讨好。
Ⅱ 说、明清的章回小说、现
三国演义
演义小说是正史的通俗化,三国演义就是正史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说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的通俗化。宋代盛行书书,已有讲史家专门讲说三国历史故事。到了元代,有三国志平话三卷传世,明初罗贯中写成了三国志演义二十四卷。清代毛宗岗据罗本加以补充修订,写成了一百二十四回本。现在流行的三国演义,就是毛宗岗的本子。
演义小说除了向一般民众传播历史知识外,往往含有劝善惩恶的寓意,可以说,这类书是很有社教功能的。三国演义由於写作成功,流传既久且广,更把此一功能发挥到极致。
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是相当用心的,许多重要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如果拿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一一到正史去核对,可以发现有些人或多或少被美化了,而有些人被丑化了,美化的多半是蜀汉的人,丑化的多半是曹魏和东吴的人。可见作者是站在蜀汉一边的,也就是以蜀汉为正统。演义小说往往是七分实三分虚,这三分虚就是作者可以运用发挥的空间。
水浒传
施耐庵的水浒传,旧有一百回、一百十五回、一百二十回等多种版本。清初金圣叹觉的前七十一回文字极好,以后则软弱无力,於是腰斩水浒,在腰斩处增入「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一段结束全书,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於是成了七十回本,就是现今流行的水浒传。
水浒传的成就,主要有二:一、运用白化文的成功。文句之沈鍊生动,足可代表明代白话文学最高艺术成就。二、刻画人物成功。书中使用不少以前小说中未曾使用过的人物刻画技巧,使许多重要人物栩栩如生。这是读水浒传时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但也因为本书人物太多,无法一一多用笔墨,间接也影响了结构严密性的不足。
西游记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神话的代表作。一般人怀著好奇与娱乐的心态读西游记,从其中得到神游神话世界的满足。如果能进一步注意到书中九九八十一难的安排,每一难如何发生,如何化解,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技巧上所花的苦心。如果再进一步发现作者是为何在字里行间隐含讽刺时事,揶揄世态的旨意,那就明白即使是写神话小说,也忘不了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对现实的黑暗面不能视若无睹。这样的话,读西游记的收获不仅仅满足好奇与娱乐了。
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全书四百多篇,包括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的六朝志怪一类作品,与篇较长情节曲折的唐人传奇一类作品,而大多数作品都寄寓有作者对所叙事物的观点,有时透过故事来呈现,有时藉文末「异史氏曰」一段文字直接点明。例如作者功名失意,对科举考试有许多痛苦的经验,所以书中有不少写考生写泪悲愤的篇章。又如作者痛心人性险恶,世风浇薄,所以书中所叙妖精鬼怪,有的知书识体,有贤淑多情,个个有恩必报。读聊斋志异固然可以陶醉在妖精鬼怪故事的趣味中,更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寓言所在。
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以讽刺为主旨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中虽然也有讽刺的笔墨,但并非全书主旨,所以不能称为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讽刺的对象是世俗陋儒,他们迂腐、愚昧、虚假、贪吝、讽刺的手法多样化,但大致相当委婉含蓄。他根本的对科举制度,比蒲松龄只是批评科举考试不公平更进一步。他没有士庶的阶级观念,甚至主张一夫一妻。凡此种种,都是读儒林外史应该注意的。
红楼梦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最受后世学者重视的一部长篇巨著。海内外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很多,因此有「红学」之称。
读红楼梦,不可只注重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同时要注意一个显贵家庭如何日趋衰败没落。作者写前者用浪漫笔调,写后者用写实手法,全书就在这二条主线交错进行的架构下写成。又本书使用对话多於叙述文字,刻划人物、交代情节,常在对话中进行,可说是水浒传之后的最佳口语文学,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镜花缘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打发穷愁岁月的遣兴之作。作者精於音韵之学,又兼通占卜、象纬、博奕、琴瑟等杂学才艺,在书中一一卖弄,影响到本书内容驳杂,结构松散。但写唐敖游海外诸国部分,经由描述各国风土人情,寄寓作者的理想感慨,写来相当成功。这许多海外国度什九来自海经,但在山海经中只是神话,到镜花缘中却成了作者寄托理想发抒感慨的技巧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是结合公案小说为一体的作品。单由清官来对付恶势力,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单由侠义安良除暴,又不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途径。於是有了二者合而为一的小说,七侠五义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这类小说写作的重点无不放在清官与侠义的正义一方和邪恶势力的斗智斗力上,过程曲折动人,结果大快人心。以这样的认知来读七侠五义,包君满意。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名为游记,可以想见此书不可能有严密的整体结构。阅读此书应注意的,在内容方面是一个知识份子面对清末种种时弊的感慨与见解。当他写下「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这类话,可见他的观察力不是泛泛的。在文字方面,许多游记文字清新优美,读来令人陶醉。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谴责小说与讽刺小说性质相近,只是用语不像讽刺小说那样委婉含蓄,而是强烈指责,不留余地。官场现形记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充分暴露,有时甚至渲染过度。在小说艺术上,谴责小说似略逊讽刺小说一筹;但在诉求效果上,谴责小说可能比讽刺小说更能大快人心。读者如果把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作一比较,相信能有所体会
Ⅲ 请问那里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免费的《章回小说》
很多软件都是可以的啊,我不记得名字了,总之有很多的阅读软件可以读免费的电子书,比如 读书巴士啊什么的
Ⅳ 谁有章回小说阅读的网址
章回?、、、、飞叶
Ⅳ 《章回小说》杂志电子版在哪里阅读
http://www.zubunet.com/site/magazineissue/16406.html
Ⅵ 阅读章回小说的方法有哪些
阅读章回小说的方法有哪些?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按照顺序去阅读就行了
Ⅶ 长篇章回小说三大类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怪异
Ⅷ 章回小说由什么发展而来
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Ⅸ 章回小说产生的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1、第一阶段,话本小说,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专称的开始。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的题回材主要有答“小说(又叫银字儿)”、“讲史”。话本还残留着说唱文学的遗迹。说话人为吸引听众再来听讲,往往选择故事引人入胜处突然停止,这是后来章回小说分回的起源。话本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代表作:《碾玉观音》 、《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2、第二阶段,拟话本小说,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定义命名,认为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与话本有所不同,“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分章分回,但是由多个独立的故事组成(似小说而无捏合)。代表作:“三言”、“二拍”。
3、成熟阶段,章回小说,明初,《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章回小说为主。章回小说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 代表作:四大古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