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方晨的介绍
王方晨(1967——),山东金乡人,中国作协会员。1988年初登文坛,现供职于《当代小说》编辑部。已发表中短篇小说近200部(篇),共计600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乡土与人”三部曲(《老大》《公敌》《芬芳录》)、《水洼》《十日书》,中短篇小说集《王树的大叫》《背着爱情走天涯》《祭奠清水》等,共计600余万字。作品先后近百次入选多种文学选本及文学选刊,长篇小说《老大》曾在台湾出版,并有作品被译介海外。曾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中国作家》优秀短篇小说奖、《解放军文艺》优秀文学作品奖、全国公安文学奖、首届齐鲁文学奖、第三届泰山文艺奖、省优秀图书奖、省青年文学奖、全国网络文学奖、泉城文艺奖、省文化艺术奖等,近十次入选省市“精品工程”,先后荣登全国最新文学作品排行榜、中国小说学会全国小说排行榜。1作为新世纪“文学鲁军”的领军人物,王方晨执着于乡村文化探索,不断追问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本质,对中国乡村历史和乡村政治的勤奋书写,冷峻奇崛,入木三分,其突出贡献在于他以一种内敛而又恣肆的个性品格,寓象征于写实,表达了生存诉求之上的关于大地的哲学思索,体现出了奇异的精神质地,“把老态龙钟的乡土小说变得血脉贲张”,被国内评论界誉为“山野间的先锋”,有着“锋利的审视批判眼光”,“开创了一种引人注目的‘乡土先锋’的叙述风格”。
⑵ 王方晨的人物成就
2005年,《人民文学》杂志社、山东省作家协会联合召开了其作品研讨会,对其创作予以了高度评价。其作品题材广泛,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特别善于表达社会生活中“个人”生存所经受的惨痛考验和人性尊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以高度的概括力真实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
作为新世纪“文学鲁军”的领军人物,王方晨执着于乡村文化探索,不断追问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本质,对中国乡村历史和乡村政治的勤奋书写,冷峻奇崛,入木三分,其突出贡献在于他以一种内敛而又恣肆的个性品格,寓象征于写实,表达了生存诉求之上的关于大地的哲学思索,体现出了奇异的精神质地,“把老态龙钟的乡土小说变得血脉贲张”,被国内评论界誉为“山野间的先锋”,有着“锋利的审视批判眼光”,“开创了一种引人注目的‘乡土先锋’的叙述风格”。
其作品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整体观照,不仅具备宽阔的历史视域,更具有难得的现实关怀。从长篇小说《老大》的家族史,到长篇小说《公敌》的乡村史,反思意识、问题意识从未停止向纵深延展,其文学叙事一向以大胆刀锋,解剖乡土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内核,为读者带来了关于社会生活和生命存在的独特思考,意义无可取代。他发现了乡间世界的丰富内质,由于人文文化因素的激活,具有了当下中国文坛相当罕见的“中国性”;他以自己非常独异的才华和才情,把乡土体验、现实批判、先锋意识等“杂糅”在一起,确立了其文化乡土小说写作不同凡响的文学价值。
⑶ 80代的所有作家的名字
目前的青年作家队伍中,最早于80年代中期走上文坛、引人注意的是迟子建、陈染、苏童、庞天舒等人。随后,程青以《那竹篱围隔的小院》、余华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刘西鸿以《你不可改变我》、吕新以《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格非以《褐色鸟群》、孙惠芬以《变调》初露头角,加上北村的小说和韩东的诗歌创作,形成了目前青年创作队伍的最初阵容。这一阵容最初是试探性的,连同同时出道的同龄评论家李书磊、李洁非、王干、汪政、晓华等人的评论,也还没来得及找到自己年龄上的恰当定位。但是,他们已经初露锋芒。随后不久的“先锋”、“实验”小说———以语言的颠覆和重构为先导的叙事革命,开始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成为上一世纪80年代末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进入90年代,1991年2月,李师东、毛浩在《当代文坛报》发表《第四茬作家群》的长文,提出了“60年代出生的作家群”这一概念,首次以出生年代划分作家群体。1994年初,《青年文学》开辟“60年代出生作家作品联展”这一栏目,长达4年,发表了余华、苏童、迟子建、徐坤、毕飞宇、祁智、刁斗、关仁山等60余位作家的作品,开始有意识地聚合目前的青年作家队伍。同时,东西、叶弥、述平、西�、刘继明、李洱、鲁羊、朱文、赵琪、陈怀国等人的创作,进一步加强了“60年代作家群”的声势。
90年代中后期,柳建伟、红柯、曾维浩、刘燕燕、李冯、邱华栋、许春樵、张继、王方晨、王跃文、石舒清等60年代出生的作家和随之而起的70年代出生的作家魏微、丁天、周洁茹、戴来、郁秀、朱文颖等交相辉映,进一步壮大了青年作家队伍的阵容。近年来,尹丽川、巫昂、马伊、陈蔚文、金磊、雷立刚、韩寒等一批年轻作者的出现,给青年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气。
与此同时,青年评论家的阵容也在进一步加强。李敬泽、何向阳、吴俊、郜元宝、张新颖、王彬彬、谢有顺、阎晶明、林舟、张柠等青年评论家,以新的眼光关注文学的创作进程,与青年作家们同步相向、桴鼓相应,有力地影响了青年文坛的发展态势。
在目前的这支青年作家队伍中,既有创作经历较长的年轻作者,也有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这些作家在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背景走上文坛,汇聚成了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这样一支充满生气、蔚为壮观的青年文学创作队伍。而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之中,并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青年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感触和体会,最善于捕捉社会进程中的变化和进展
这些196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其强大的阵势,丰富了现有作家队伍的构成,为文坛增添了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同时,他们的创作也为今天的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文学的希望和前景。
这些青年作家,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与前几茬作家相比,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结构较为完善;他们较少历史的包袱,更善于捕捉社会生活新的变化和进展。文学创作是这些青年作家内在的一种需求,写作目的相对单纯。在创作中,他们更注重从个人的角度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也更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可以看到,不少青年作家对普通人的生存处境,给予了较为深入的关注。像徐坤对当代知识分子生存命运的审视,毕飞宇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处境的着意,东西、刁斗对百姓人生的独特发现,都是可圈可点的。更为难得的是,一些很年轻的作家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开始涉猎更为开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展示了较好的写作实力和发展前景。
描写改革开放对青年人心理、生活和观念的影响和作用,展示成长经历,表现心路历程,成为不少青年作家不约而同的一个创作主题。前些年影响较大的余华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还有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等,都是通过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折射社会的发展进程,都是很出色的作品。近年来,一些更年轻的作者,在此方面着力更甚,他们的创作敏感地触摸着我们时代的神经,真切地记录着社会生活对他们的内在的激发和触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写作实际出发,艺术地、建设性地表达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正在成为青年作家们的自觉追求。此外,青年作家们对历史的挖掘,如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等,石舒清、刘亮程、陈继明等对地域文化内涵的拓展,还有不少作家在语言、叙述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也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⑷ 死了的作家
余华、苏童、迟子建、徐坤、毕飞宇、朱文、邱华栋、陈染、祁智、刁斗、关仁山、东西、叶弥、述平、刘继明、李洱、鲁羊、赵琪、陈怀国。 “60年代出生作家群-”--------介绍 目前的青年作家队伍中,最早于80年代中期走上文坛、引人注意的是迟子建、陈染、苏童、庞天舒等人。随后,程青以《那竹篱围隔的小院》、余华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刘西鸿以《你不可改变我》、吕新以《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格非以《褐色鸟群》、孙惠芬以《变调》初露头角,加上北村的小说和韩东的诗歌创作,形成了目前青年创作队伍的最初阵容。这一阵容最初是试探性的,连同同时出道的同龄评论家李书磊、李洁非、王干、汪政、晓华等人的评论,也还没来得及找到自己年龄上的恰当定位。但是,他们已经初露锋芒。随后不久的“先锋”、“实验”小说———以语言的颠覆和重构为先导的叙事革命,开始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成为上一世纪80年代末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进入90年代,1991年2月,李师东、毛浩在《当代文坛报》发表《第四茬作家群》的长文,提出了“60年代出生的作家群”这一概念,首次以出生年代划分作家群体。1994年初,《青年文学》开辟“60年代出生作家作品联展”这一栏目,长达4年,发表了余华、苏童、迟子建、徐坤、毕飞宇、祁智、刁斗、关仁山等60余位作家的作品,开始有意识地聚合目前的青年作家队伍。同时,东西、叶弥、述平、西 、刘继明、李洱、鲁羊、朱文、赵琪、陈怀国等人的创作,进一步加强了“60年代作家群”的声势。 90年代中后期,柳建伟、红柯、曾维浩、刘燕燕、李冯、邱华栋、许春樵、张继、王方晨、王跃文、石舒清等60年代出生的作家和随之而起的70年代出生的作家魏微、丁天、周洁茹、戴来、郁秀、朱文颖等交相辉映,进一步壮大了青年作家队伍的阵容。近年来,尹丽川、巫昂、马伊、陈蔚文、金磊、雷立刚、韩寒等一批年轻作者的出现,给青年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气。 与此同时,青年评论家的阵容也在进一步加强。李敬泽、何向阳、吴俊、郜元宝、张新颖、王彬彬、谢有顺、阎晶明、林舟、张柠等青年评论家,以新的眼光关注文学的创作进程,与青年作家们同步相向、桴鼓相应,有力地影响了青年文坛的发展态势。 在目前的这支青年作家队伍中,既有创作经历较长的年轻作者,也有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这些作家在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背景走上文坛,汇聚成了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这样一支充满生气、蔚为壮观的青年文学创作队伍。而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之中,并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青年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感触和体会,最善于捕捉社会进程中的变化和进展 这些196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其强大的阵势,丰富了现有作家队伍的构成,为文坛增添了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同时,他们的创作也为今天的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文学的希望和前景。 这些青年作家,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与前几茬作家相比,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结构较为完善;他们较少历史的包袱,更善于捕捉社会生活新的变化和进展。文学创作是这些青年作家内在的一种需求,写作目的相对单纯。在创作中,他们更注重从个人的角度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也更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可以看到,不少青年作家对普通人的生存处境,给予了较为深入的关注。像徐坤对当代知识分子生存命运的审视,毕飞宇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处境的着意,东西、刁斗对百姓人生的独特发现,都是可圈可点的。更为难得的是,一些很年轻的作家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开始涉猎更为开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展示了较好的写作实力和发展前景。 描写改革开放对青年人心理、生活和观念的影响和作用,展示成长经历,表现心路历程,成为不少青年作家不约而同的一个创作主题。前些年影响较大的余华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还有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等,都是通过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折射社会的发展进程,都是很出色的作品。近年来,一些更年轻的作者,在此方面着力更甚,他们的创作敏感地触摸着我们时代的神经,真切地记录着社会生活对他们的内在的激发和触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写作实际出发,艺术地、建设性地表达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正在成为青年作家们的自觉追求。此外,青年作家们对历史的挖掘,如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等,石舒清、刘亮程、陈继明等对地域文化内涵的拓展,还有不少作家在语言、叙述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也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采纳哦
⑸ 金雅的学术论文
1)、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系列
(1)、《“境界”与“趣味”:王国维、梁启超人生美学旨趣比较》:《学术月刊》2012年8期。
(2)、《趣味与情调:梁启超宗白华人生美学情致比较》:《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5期。
(3)、《梁启超:以趣味超拔人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29日。
(4)、《梁启超趣味人生思想与人生美学精神》:《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期。
(5)、《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文学评论》,2005年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论点摘编。
(6)、《“趣味”与“生活的艺术化”——梁启超美论的人生论品格及其对中国现代美学精神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9期。
(7)、《论梁启超美学思想发展分期与演化特征》:《浙江学刊》,2004年5期。《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12期。全文转载。
(8)、《体系性、变异性、功利性——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期。《报刊复印资料·美学》,2003年9期。全文转载。
(9)、《梁启超的“情感说”及其美学理论贡献》:《学术月刊》,2003年10期。《中国美学年鉴》(2003年卷)论文摘要。
(10)、《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云梦学刊》,2003年3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8期。全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7期。部分转载。
(11)、《梁启超“三大作家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2期。《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论文摘要。
(12)、《梁启超小说思想的建构与启迪》:《杭州师院学报》,2001年3期。《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12期。全文转载。
(13)、《重化合、创新变、扬个性——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理论风貌》:《浙江学刊》,2003年2期。《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文摘卡》,2003年4期。摘要转载。
(14)、《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文艺争鸣》,2008年3期。《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8年6期。全文转载。
(15)、《梁启超文论创构与当代文论建设》:《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2期。《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10期。全文转载。
(16)、《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当代启思》:《美学前沿》(第三辑),2006年1月。
(17)、《论梁启超“力”与“移人”范畴的内涵与意义》:《浙江学刊》,2005年3期。
(18)、《论梁启超对中国女性文学的贡献》:《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6期。
(19)、《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文艺报》,2004年8月17日。
(20)、《中西文化交流与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创构》(金雅,郑玉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
2)、文艺学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系列
(1)、《全球化语境与“人生艺术化”理论的当代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5期。《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5期全文转载。《融审美与启蒙为一体的美学意向》,《文艺报》,2008年12月11日《学术新见》。
(2)、《审美人格与当代生活》:《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8日。
(3)、《“人生艺术化”与人的和谐生成》:《光明日报》,2009年6月9日。《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12期全文转载。《追求艺术的人格和审美地生活》,《文艺报》2009年9月3日《学术新见》。
(4)、《“人生艺术化”:学术路径与理论启思》:《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2期。《新华文摘》2013年10期论点摘编。
(5)、《人生论美学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学术月刊》,2010年4期。《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0年10期全文转载。
(6)、《促进人生艺术化》:《文艺报》,2007年12月18日。
(7)、《人生艺术化的中国现代命题及其当代意义》:《文艺争鸣》,2008年1期。
(8)、《“人生艺术化”的中国现代命题与“美的规律”的启示》:《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1期。
(9)、《中国现代文论精神之发掘与传承》:《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5期。
(10)、《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金雅,聂振斌):《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6期。
(11)、《“大词人”与“真感情”——谈〈人间词话〉的人生美学情致》:《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3期。
(12)、《文学教育及其情感功能》:《文艺报》,2011年6月20日。《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12期全文转载。
(13)、《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属性与价值维度的思考》:《艺术百家》,2011年6期。
(14)、《文化开放与民族承担》:《文艺报》,2011年12月14日。
(15)、《论文学功能系统与特质》:《河南师大学报》,2002年6期。《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论文摘要。《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文摘卡》,2003年2期。摘要转载。
(16)、《文学审美的情感功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期。
(17)、《革新与复归:“模仿说”及其在西方文论中的发展》:《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4期。
(18)、《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变迁及其价值功能再认识》:《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4期。《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4期。全文转载。
(19)、《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建设》:《中外文化与文论》第2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20)、《为什么重提“人生艺术化”》:《艺术百家》,2012年6期。
3)、中国当代女性小说批评与研究系列
(1)、《女性命运的文学风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女性解放》:《文艺报》,2001年12月15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02/2。全文转载。
(2)、《阿米哲学与女性命运的反思——评王方晨小说〈毛阿米〉》:《当代文坛》,2001年6期。
(3)、《社会转型·爱情文化与女性形象——评何玉茹中篇小说〈素素〉》:《当代文坛》,2002年4期。
(4)、《现代女性迷失何方—评〈婚姻相对论〉中的女性形象》:《当代文坛》,2000年1期。
(5)、《生命的崇高与纯真的执着—读池莉小说〈云破处〉》:《当代文坛》,2000年3期。
⑹ 山东文学的早期人物
早期活跃在《山东文学》的作家评论家有燕遇明、张岐、翟永瑚、郭澄
清、曲延坤、任孚先、李心田、肖端祥、邵勇胜、张长森等。改革开放新时期里,《山东文学》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曾经连续七届获得了八个全国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大奖,其中有王润滋的《卖蟹》、《内当家》,张炜的《声音》,鲁南的《拜年》,李贯通的《洞天》,王光明、贾鲁生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牟崇光、桑恒昌的《爱的暖流》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外,李存葆、李延国、毕四海、刘玉堂、苖长水、赵德发、张海迪、殷允岭、尹世林,许晨、有令竣、钟海城、陈占敏、凌可新、周绍义、于艾香、路也、张继、陶纯、刘玉栋、王方晨等一大批山东中青年作家在这块园地茁壮成长起来,并由此走上了全国文坛。
《山东文学》所发作品每年都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全国性报刊选载,许多作品获得了全国各类文学奖项。
⑺ 60代的所有作家的名字
余华、苏童、迟子建、徐坤、毕飞宇、朱文、邱华栋、陈染、祁智、刁斗、关仁山、东西、叶弥、述平、刘继明、李洱、鲁羊、赵琪、陈怀国。
“60年代出生作家群-”--------介绍
目前的青年作家队伍中,最早于80年代中期走上文坛、引人注意的是迟子建、陈染、苏童、庞天舒等人。随后,程青以《那竹篱围隔的小院》、余华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刘西鸿以《你不可改变我》、吕新以《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格非以《褐色鸟群》、孙惠芬以《变调》初露头角,加上北村的小说和韩东的诗歌创作,形成了目前青年创作队伍的最初阵容。这一阵容最初是试探性的,连同同时出道的同龄评论家李书磊、李洁非、王干、汪政、晓华等人的评论,也还没来得及找到自己年龄上的恰当定位。但是,他们已经初露锋芒。随后不久的“先锋”、“实验”小说———以语言的颠覆和重构为先导的叙事革命,开始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成为上一世纪80年代末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进入90年代,1991年2月,李师东、毛浩在《当代文坛报》发表《第四茬作家群》的长文,提出了“60年代出生的作家群”这一概念,首次以出生年代划分作家群体。1994年初,《青年文学》开辟“60年代出生作家作品联展”这一栏目,长达4年,发表了余华、苏童、迟子建、徐坤、毕飞宇、祁智、刁斗、关仁山等60余位作家的作品,开始有意识地聚合目前的青年作家队伍。同时,东西、叶弥、述平、西�、刘继明、李洱、鲁羊、朱文、赵琪、陈怀国等人的创作,进一步加强了“60年代作家群”的声势。
90年代中后期,柳建伟、红柯、曾维浩、刘燕燕、李冯、邱华栋、许春樵、张继、王方晨、王跃文、石舒清等60年代出生的作家和随之而起的70年代出生的作家魏微、丁天、周洁茹、戴来、郁秀、朱文颖等交相辉映,进一步壮大了青年作家队伍的阵容。近年来,尹丽川、巫昂、马伊、陈蔚文、金磊、雷立刚、韩寒等一批年轻作者的出现,给青年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气。
与此同时,青年评论家的阵容也在进一步加强。李敬泽、何向阳、吴俊、郜元宝、张新颖、王彬彬、谢有顺、阎晶明、林舟、张柠等青年评论家,以新的眼光关注文学的创作进程,与青年作家们同步相向、桴鼓相应,有力地影响了青年文坛的发展态势。
在目前的这支青年作家队伍中,既有创作经历较长的年轻作者,也有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这些作家在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背景走上文坛,汇聚成了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这样一支充满生气、蔚为壮观的青年文学创作队伍。而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之中,并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青年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感触和体会,最善于捕捉社会进程中的变化和进展
这些196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其强大的阵势,丰富了现有作家队伍的构成,为文坛增添了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同时,他们的创作也为今天的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文学的希望和前景。
这些青年作家,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与前几茬作家相比,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结构较为完善;他们较少历史的包袱,更善于捕捉社会生活新的变化和进展。文学创作是这些青年作家内在的一种需求,写作目的相对单纯。在创作中,他们更注重从个人的角度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也更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可以看到,不少青年作家对普通人的生存处境,给予了较为深入的关注。像徐坤对当代知识分子生存命运的审视,毕飞宇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处境的着意,东西、刁斗对百姓人生的独特发现,都是可圈可点的。更为难得的是,一些很年轻的作家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开始涉猎更为开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展示了较好的写作实力和发展前景。
描写改革开放对青年人心理、生活和观念的影响和作用,展示成长经历,表现心路历程,成为不少青年作家不约而同的一个创作主题。前些年影响较大的余华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还有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等,都是通过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折射社会的发展进程,都是很出色的作品。近年来,一些更年轻的作者,在此方面着力更甚,他们的创作敏感地触摸着我们时代的神经,真切地记录着社会生活对他们的内在的激发和触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写作实际出发,艺术地、建设性地表达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正在成为青年作家们的自觉追求。此外,青年作家们对历史的挖掘,如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等,石舒清、刘亮程、陈继明等对地域文化内涵的拓展,还有不少作家在语言、叙述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也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