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三)阅读刘心武的《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一文,完成17—22题。 (共18分)
①情感世界好比一座蓊翳的森林,其中有着多种多样乃至复杂微妙的群落,爱与恨也许是其中最壮美与最森严的群落,但除了爱与恨,人的情感森林里还会有诸如钦慕与嫉妒、欣悦与懊恼、痛快与惆怅、 与 、崇信与狐疑、满足与失落、狂喜与沮丧、 与 等等互相纠结的乔木灌木藤萝草茵。大体而言,一个人的感情森林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树种,也不可能都是“落叶林”或都是“常青树”,并且也不可能只有比如说钦慕这种明亮的情感苗木,而完全没有嫉妒那样的灰暗草茵。
②我们首先承认,我们的情感世界难免有纠结杂芜、妍媸混生的状况,并且那情感的森林难免会在外界阴睛风雨、雷霆雨雹的影响下,波动翻腾,变化万千;但是,我们又应懂得,作为这个情感森林的主人,我们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使这座森林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就是说,到头来,我们要使美丽有益的情感得以蓬勃润生。发展壮大;而使阴暗猥琐的情感受到抑制;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比如说膨胀不已的嫉妒,则应如同对待森林害虫与蚀叶霉茵一般,将其尽可能芟灭排除。
③上面我们讲到,你应当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大爱,那是巨大的情感树丛;但这并不等于说,你可以忽略或轻视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比如你在一个叶尖凝出露滴的清晨,忽然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欢愉,又好比你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心尖倏地掠过一丝无端的忧伤……这就好比在大爱的树丛中,还有些蕨草藤蔓、杂花蘑菇;这些情感因子的存在不仅无伤大雅,而且更证明着你人生的丰富,人生的多彩。珍惜你整座的情感森林吧,你的人生使命不是使它单一枯涩,而是让它摇曳多姿!
④每个人的情感森林,应当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情感可能比较浓重,有的人可能比较淡薄,有的人可能比较细腻,有的人可能比较朗阔……你属于哪一种?在自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你无妨容纳甚至欣赏他人那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风格并不一致,我们大家相处时才会有更多的乐趣与回旋余地。当然,情感过分枯涩祖糙,就像没有大树,甚至连灌木草丛也稀稀拉拉的植被,那会导致情感的“沙漠化”;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那会滋生瘴气腐物——都属病态,是我们应尽力改进的。
⑤到过丰茂壮丽的原始森林吗?至少,在影视或照片里,看到过从空中所鸟瞰到的广袤无际的山林,看到过那爽人眼目、动人心魄的景象。凡在平衡中健康发展的森林,都显得那么青翠葱绿!我们的情感世界,便应当如那般充实而鲜活,丰盈而瑰丽!
⑥年轻的朋友,祝你拥有一座永葆青葱的情感森林1
17.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群落”和“草菌”的含义。(4分)
群落:
草菌:
18.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与 与
19.结合上下文,说说对第③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20.结合全文内容,写出“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的具体做法。(4分)
21.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22.对上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用理性的思考,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情感世界的主人,使情感的森林充实而鲜活,永远青葱。
B.作者认为人的情感森林应该是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可以有“落叶林”和“常青树”,也可以保留蚀叶霉菌等。
C.文中强调每个人的情感森林有着不同的风格,我们在欣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也应该学习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
D.作者认为,我们要极力赞美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等大爱的情感,也可以忽略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
17.(4分)①“群落”喻指人的一类情感。(2分) ②“草菌”喻指灰色暗淡的情感。(2分)
18.(2分)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与人的情感有关的一纽反义词即可。示例:“融乐”与“孤独”;“祈盼”与“绝望”;“快乐”与“忧伤”。
19.(2分)列举生活中的一个特定情境,生动说明了一个人在具有大爱情感的前提下,也可以有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要点:①大爱;②微妙琐屑(或无伤大雅)的情感瞬间。
20.(4分)不没统一答案。要点:①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火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的爱(若答“发展壮大美丽有益的情感”亦可):②抑制阴暗狠琐的情感:③芟灭排除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④容纳甚至欣赏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⑤努力改进过分祖糙桔涩和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回答出两个要点给1分,回答出三个要点给2分,回答出四个要点给3分,回答出五个要点得满分。若只答“在平衡中健康发展”,不给分)
21.(3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比喻句如“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理由:把“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比作“森林中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病态的情感使人心灵失衡,须尽力改进。(找对比喻句1分,理由2分。没有结合语境而只答“生动形象”给1分)
22. (3分)A
(三)阅读于德北《最美是百合》,回答20—23题。(13分)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商店了。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21.在你眼里阿纯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阿纯的性格特征。(4分)
答:
。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意蕴,请分别指出“天空灰暗”“阳光”“百合花的美丽”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
。
23.用“最美是百合”作小说标题,好在哪里?(3分)
答:
。
(三)20、此细节不仅呼应前文,(1分) 而且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作好铺垫)。(2分) 21、阿纯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富有爱心、善解人意、活泼清纯的少女。 22、“天空灰暗”指身处困境;“阳光”指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勇敢面对困难;“百合花的美丽”指幸福美好的生活。 23、小说标题的作用:①形象可感,吸引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②标题是小说的线索。③百合花象征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幸福美好的生活。(每答对1点给1分)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追思藤子京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3年前,藤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宁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藤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弹劾,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曲罪状)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而已。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无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诵,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廷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垒砌到今天。
那么.藤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他是不以物喜的。他在岳阳的3年,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藤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为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他又何尝以己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亦可悲之.而这位藤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藤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恸,大哭)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男儿有汨不轻弹,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设若没有藤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藤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有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藤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3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3个月之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藤子京,名宗谅,字子京)尚气,惆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结局。可悲的是,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受命“审讯”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藤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可怜藤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范相藤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作者王和声,有删改)
19.我们所读的诗词中.有一些是描写塞外景象的。请选择最能表现上文“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情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20.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赞美藤子京的?你觉得最令人感动的是哪一方面?请作简要阐述。(3分)
[答]
21.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凭栏大恸十数声”,这哭声为什么是悲怆而又壮烈的?(3分)
[答]
22.作者为什么写《宋史》对藤子京的评价?又为什么写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的调查结果?(2分)
[答]
23.“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3分)
[答]
24.联系全文看,作者“追思藤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2分)
A.探寻藤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原因,从而为他鸣冤申雪。
B.表明藤子京虽一再遭贬.但仍然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昭示藤子京的廉洁和他的“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D.赞颂藤子京“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藤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答]
19.例“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其他的边塞诗,内容符合要求也可)
20.①他“不以物喜”,在岳州“三年政治,成就三件大事”,“治为天下第一”。他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②他“不以己悲”,作为一个负罪的贬官,他不顾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被冤枉和诬陷之后仍然能如此的“万家忧乐独关心”③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不以己悲”(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1.藤子京受冤贬官,但他“不以己悲”,努力“政治”,看到重修的岳阳楼落成,他百感交集,“凭栏大恸十数声”。说他“悲怆”.是他含冤受贬,欲哭无泪;说他壮烈,是他如此“苦涩”却仍然忍辱负重、勤于政绩,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样的襟怀何等壮烈!
22.表明藤子京的清廉,强调藤子京“负罪”的冤,突出藤子京“欲哭无泪”的悲剧遭遇。
23.面对洞庭美丽的湖光山色,那些仕途坎坷的贬官们触景生情,文思泉涌,巴陵的山、洞庭的波使地们忘却了自我,落魄的人生得到了抚慰。这一拨拨有着人生苦难经历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铸成了岳阳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苦涩”铸就的心,投入政治,体恤黎民,让洞庭愈加壮丽,让岳阳的灵魂愈加感人。
2. 初一语文课外阅读题带答案
1看清题目!这很重要,别误解了。
2文章多读几遍,弄清楚讲的是什么,中心要表达什么,主要人物是什么,一般来说,回答问题最后都要点明人物特点
3有些时候会出现选择题,回答时可作参考,题目也很重要,是文章的精华,要抓住。
4大部分题目文章中会有句子、词语、段落和有关内容出现,就要找准,概括就要抓住中心句和人物。
一般初中考试阅读都是说明文和记述文``
1.说明文::如果是叫你找"这(或其他代词)"的意思,你首先应该在该句的前后找,一般答案都在这附近.
问你句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大多就是: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等,,后面再+上,这样清楚准确地表现了~~~..一般就行了...答题格式很重要.
2:记叙文::(找的,觉得还不错,这类体型也很多,蛮重要的)阅读题可能会考到,比如写什么感受啊,文章的写作技巧之类的.
如果写感受,引-析-联,先写“我被文章中的??感动了,特别是??的??精神感动了我”(一些套话),然后从文章中找出来,“例如文中的??”(引用可以,概括也可以),然后分析,具体怎么样,最后写“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样怎么样”,就结尾了!
如果是写作技巧、文章的语言特色啦,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优美还是朴实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之类的)
(3)表达方式(抒情、议论)
(4)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写它的作用,)
景物描写:烘托??的气氛、突出人物??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从这三个方面回答问题,记住:要灵活!如果题目是4分,就很有可能是2点,如果是6分,就很有可能是3点,不要硬生生的照搬!)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啦,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使??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套话--拿分的关键,不要省略!)。
(5)插叙、顺序、倒叙之类的(通常要你讲倒叙的作用:增加文章的阅读性,更加吸引读者)
3.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题型
http://wenku..com/view/d2b2fc88a0116c175f0e4868.html
http://www.51test.net/show/2111747.html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
4. 初一语文阅读题10篇附答案
抱歉,因为全部打出来字数不够!!所以只能发网址。
1.火车6年不到站
http://apps.hi..com/share/detail/363136
2.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http://hi..com/wsdtg/blog/item/11b6ceecc65b48232cf53457.html
3.父亲的节日
http://..com/question/89747596.html?fr=ala0
4.特殊的生日礼物
http://..com/question/150609084.html
5.躺在母亲身边
http://apps.hi..com/share/detail/2360900
6.父亲的自行车
http://www.rxyj.org/html/2010/0501/493282.php
7.病房里的感动
http://..com/question/145367720.html?fr=qrl&cid=142&index=1&fr2=query
8.中等生
http://apps.hi..com/share/detail/4708181
9.向生命鞠躬
http://apps.hi..com/share/detail/5399512
10.苹果皮
http://..com/question/120850279.html
希望能帮助到你!
5.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8.读了语段你知道“文学”包括: (2分)
9.读了语段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下面的内容吗?(2分)
A、文学的内涵:
B、文学的功能:
10.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怎样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答:
11.语段中“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次序能颠倒吗?为什么?(3分)
答:
12.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体会,谈谈你对“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Dainty蓶亽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8-11-05 19:22检举 词语释义: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词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使用举例:
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6.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老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本文可以取什么题目,两个
(2)母亲的行为不仅是高贵的,也是( )的,( )的
(3)文中母亲是个( )的人
1
.题目:高贵的施舍 乞丐董事长
2答案母亲的行为不仅是高贵的,也是(伟大 )的,( 智慧 )的。
3文中母亲是个( 行事高明 教导有方伟大)的人
7.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20篇及答案
13. 母亲对我的启蒙、教化将引导我毕生的行程,母亲对子女的深爱和牺牲精神回是我毕生的滋养和力量。
14. 选材答上都选择了父母疼爱子女的生活细节。这样写真挚、亲切,亲情的温馨、细腻与深远,于细微处见真情。在写法上注意虚实相生,将往事与想像融为一体,忆事与抒情互相交融。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依恋与感激,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5. “袄”比喻家园亲情给子女温暖。“鞋”比喻家园亲情激励子女闯荡人生之路。“伞”比喻家园亲情为子女挡风遮阳。“饼”比喻家园亲情不断地激发子女的精神力量。“线”比喻家园亲情是子女无法割舍的珍贵感情。
16. “家园如梦”即家园像梦一样温馨美好。全文的选材组材都是围绕家园“温馨美好”来写的。
8. 初一上册语文阅读题目
火车6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22.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23.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24.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答:
25.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参考答案:22.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①好,3分;答②好,2分。开放题。共3分) 23.(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24.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答对两点即给满分;答对其中一点,理由充足,表达流畅也得满分)
25.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