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貂婵最终去向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为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这幅对联就是“貂蝉陵园”的金文机联
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扑剑自戕,关羽得知后将遗体护送回故乡安葬。所以貂蝉陵园后殿有关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蝉演戏的戏台,都是报答关羽拒杀和护送之恩。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
❷ 读书小结(书名、作者、内容、印象)
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去中国的小船》
这是2006年读村上春树的延续,应该是受到Lily同学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有印象的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片段,和一种感觉。恩,重要的就是感觉。
杜鹏程《保卫延安》
读这本书是因为小时候看过改编的小人书,印象很深。作为“革命书籍”,自然有“那种调调”。不过感觉还是把握住了人性的精髓。如果觉得《集结号》不错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个,也算是经典了。
姚雪垠《李自成》
本年度耗时最长之阅读,从四月读到八月。不愧是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不愧是呕心沥血之作,写战争场面,写人物心理,设悬念,描细节,都是上上之作。唯一缺憾,中间有一段涉及李自成性格命运转变的关键阶段没有写及,这也是有人诟病李自成前后反差大的原因。
另,李自成算是本人半个老乡,我姥姥家就在他当年在陕北老家米脂修的行宫对面。。。
《水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
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二)--沂岭杀四虎
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读书笔记(三)--抱怨狮子楼
武松在阳谷县坐了都头,又上京办事。回来时,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实情,去告官,谁知县馆已受贿,无奈下在狮子楼为武大郎报了仇。
其中,让人看得最热血沸腾的就是最后报仇时杀死西门庆的那一段,武大郎虽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也得到了她该得到的恶果,而武松为民除害还被发配孟州。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作者在讽刺当时的朝廷昏庸无道。西门庆在这里被作者描写的简直是“臭不可闻”,几乎上谁看完都痛骂他一两句,这能体现作者是多么的会描写人物啊!
《水浒传》读书笔记(四)--卖刀汴京城
杨志盘缠用尽,只得将宝刀卖去,赚些钱投奔他乡谋生。谁知卖刀时,当地泼皮牛二百般凌辱,杨志忍无可忍便杀死牛二,再去报馆。最后被判充军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过于杨志卖刀时的情景。先是问谁买刀,牛二来后,让他试刀,牛二百般阻挠和凌辱,最后被杀。这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样的。而牛二被杀不仅为书中的老百姓们出气,而且另读者看完也出了口气,这也许就是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来写的吧。
《水浒传》读书笔记(五)--题诗浔阳楼
宋江到了江洲后,结识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浔阳楼喝酒,乘着一时酒兴便在墙上题了一首反诗,还留下姓名。最后被黄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这件事把宋江写得让读者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说他,本集也没有什么精彩的环节。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写到让读者看了说不出宋江什么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够说宋江太糊涂,提什么诗罢了。而正是有了这一集,才能更好的衬托出下一集截法场的情景来。用宋江题诗被抓着一段来衬托出后面截法场的情景。的确,用宋江题诗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让你说不出什么,二还可以把他们截法场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觉得这集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心里是三分惊喜七分好奇。然而当我翻完这本书中每珍贵的一页,我心中是汹涌彭湃的,又是惆怅万千的。它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练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对于一个常人来说,三天——也就是72个小时,能办成的事根本就寥寥无几。但是对于海伦来说,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拥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又会有多么满足,多么快乐……
谁能想象年幼的海伦面对自己又聋又哑又瞎的现实也曾经堕落过,暴躁过,为上帝的无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为她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正确了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依靠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竟奇迹般地重新振作起来,用那仅有的却又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的精神去创造更多的奇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海伦成功了,她终于成功了!她借助了自己的双手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听到了绚彩的世界。海伦终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海伦的不幸与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的,但她对生命的永不放弃是令世人刻骨铭心的。我相信,即使在一百年、一千年后,还会有人提到海伦·凯勒,还会回忆起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士,诉说着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海伦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同时也是一种可惜。而我们这些花样年华的青少年有着青春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让它白白流逝吗?海伦·凯勒说过:“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海伦的三天就如此而已,可我们的时间和机遇还很多,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遇而不可求。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身体上的组织结构,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
❸ 《平凡的世界》中的地名是现实中的什么地方铜城、黄原、原西县、石圪节、双水村这些在现实中有吗
《平凡的世界》中的地名是现实中的如下地方:
1、铜城是今陕西省的铜川市。
2、黄原是延安市。
3、石圪节公社是作者的家乡清涧县的石嘴驿镇。
4、而双水村也就是作者出生的王家堡村。
(3)米脂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按小说中的说法,黄原是革命老区,有所谓的黄原师专,也就是书中女主人公田晓霞的母校。根据书中设定,黄原有座古塔山,一般认为黄原的现实原型是延安。
《平凡的世界》中其他地址考证如下:
原西县。书中出现了“原西的婆姨原东的汉”。而大家都知道原话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依次推原西是米脂,原东是绥德。另一个关于原西县的说法是路遥小时候过继给伯父的所在县延川县城。
❹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妻子是谁
胡定金,关羽妻,野史记载 张飞的妻子夏侯(涓?)。夏侯渊的侄女 赵云没有老婆
❺ 三国演义中貂蝉最后的命运如何
关于三国的故事,显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小说家罗贯中在其作品“三国演义”里,已经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片段。其中,像诸葛亮,关羽等人物更是脍炙人口,已经几乎成为整个民间的神话人物。
但是,如果有喜欢较真的人,在反复阅读个这部小说以后,却也不由对其中某些情节产生了种种怀疑。罗贯中就像一个恶作剧的人,似乎有意或者无意地在这本小说的情节里隐藏了无数个谜,供后世的读者揣摩猜测。从表面看来,这些谜团仿佛是由于作者的考虑不周或者胡编乱造而产生的各种逻辑破绽。然而,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却有是作者欲言又止,种种事实深埋于心,却又不敢公然表露的痛苦下,将事实用各种方式隐藏在的整本“三国演义”的小说里。
要想把其中的谜底完全解开,凭我个人之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只是想在这里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说道一番。
在“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里,有两个人物,罗贯中居然连名字也没有交代。其中一个是被张飞痛打了的督邮。当然,他只是个小人物,名字或许并不重要。然而,另一个人物却是在整个三国里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她就是貂蝉。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应该知道,貂蝉原来的意思是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而不是她的名字。虽然在所有正史文献里,貂蝉并无明文记载,但在很多民间戏曲传说里,她缺是有名字和身世的--貂蝉本姓任,名红昌。她出身的地方说法不一,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那么,既然貂蝉确有姓名,那么对于这么重要一个人物,罗贯中为什么故意隐藏不说呢?
还有,白门楼事件中吕布被曹操处死后,貂蝉的下落又是如何呢?罗贯中居然也是只字不提,这完全不符合罗贯中的一贯风格。要知道,罗贯中在整本“三国演义”里,几乎都坚持对每个重要人物的下落有个清晰交代。比如,孙尚香在被骗回东吴后其实已经和整个三过的故事关系不大了,可当刘备兵败,病死白帝时,罗贯中还是不由地特意再次提到孙尚香闻讯自杀的事情,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交代。可是,对于貂蝉,罗贯中却为什么又显得如此过于惜墨入金呢?
这些问题,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听到好几个关于貂蝉下落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关羽把貂蝉藏起来,曹操得知后就派人捉拿,貂蝉扑剑自戕;另一说法是貂蝉在关羽安排下返回故乡,终老故土(也有说是出家为尼,并有著作“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更有一说法是曹操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以期挑拨他们兄弟感情,为绝曹念,关羽杀死了貂蝉;更有元代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说曹操派貂蝉诱惑关羽,关羽怕自己把持不住,挥刀斩了貂蝉月下的影子,貂蝉飞身进入月宫。
由此可见,不论哪种说法,貂蝉的下落都和关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其实用了一种借代的手法,已经把这事情讲述了出来。他实际上是用了虚构的赤兔马来暗示了这一点。
其实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疑点,关羽在从吕布那里获得赤兔马时,赤兔已经是一匹成年马了,而关羽也正当盛年。而当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为东吴所杀的时候,他居然骑的还是赤兔,而当时他已经是五十几岁了。这显然是个太明显的错误了。
具体算来,当初吕布从董卓那里获得赤兔的时候,赤兔已经可以战场使用了。那一年是公元190年。关羽获得赤兔的时候,已经大约过了超过十年。等到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21年了。也就是说,就算当初董卓赏给吕布的是一匹刚出生的小马驹,到关羽死,赤兔也有31周岁了。
从动物学角度上讲,一般马的寿命只有30~40岁,一般大体力劳动的则更短。也就是说,赤兔当时就算不死,也已经是只能躺在马厩里养老的高龄马了。关羽是万万不会再骑了。
如果我们仔细比较貂蝉和赤兔的身世,就会发现很多的巧合。她们的关系都是由董卓到吕布然后到关羽这里。这并不是单纯的巧合。可以说,赤兔其实就是貂蝉,两者是一体,罗贯中用赤兔来隐喻了貂蝉在白门楼以后的身世发展。
但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整个的故事又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只要从名字上来看,貂蝉和赤兔的名字就存在着一一的对应关系。前面讲过,貂蝉的真名叫任红昌,有一个红字,赤兔的赤字就是刻意地对应了这个红字。那如果这么说来,兔字又是对应什么呢?事实上,罗贯中用兔字就是来代表貂蝉本人的身份。
似乎从表面上看来,貂蝉和兔字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罗贯中这么做,有是基于什么道理呢?这要解释起来就有点复杂了。
要把事情讲清楚,就必须从远古的一些宗教上讲开去了。
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在进化过程中,都曾经经历过母系社会。甚至在现在的一些原始部落里,依然保留着残存的痕迹。而就是从母系社会开始,人类开始对自然有所了解和认识,也逐渐有了宗教崇拜。于是,在当时作为主导性别的女性就成为神的代表。人类崇拜生产万物的自然,也同时用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身体做为自然之神的象征加以崇拜。丹布朗在他的著作“达芬奇的密码”里就比较详细地对欧洲历史上的女神崇拜又一定的描写。
同样在东方,女神崇拜也一样曾经一度在人类宗教里占主导地位。在中国,女神崇拜也一直存在,并且延续到了后来的以男性主导的社会里。
当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具有更强的力量和智力的男性取代女性成为社会主导后,宗教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快越来越多的男性神话人物取代了女性人物。但是,女性崇拜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继续在人类社会里发生巨大影响力。中国古典历史神话里,至今保留了不少女神的形象,比如女娲。她们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完全不输于其他男性形象的神。
在中国历史中,人类一直采用着阴阳两仪的朴素世界观。所有的东西都被一分为二地赋予阴或阳的属性。男性主导社会里,女性就被赋予了阴的属性,所以女神崇拜也叫阴神崇拜。而作为自然界具有阴这一属性的最大的实体-月亮(太阴),也自然成了阴神崇拜的图腾物。所以,中国的阴神崇拜的宗教也叫拜月教。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解释前面的问题了。貂蝉就是某个地下阴神崇拜宗教的成员,而且身份颇高。中国民间一直有貂蝉拜月的说法,就是一个证明。
嫦娥一直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主观月亮的女神,她也经常成为很多拜月教的偶像的具体代表。而她的宠物玉兔,也作为是最接近女神的生灵,被用来做教内重要人物如祭祀的象征。这也就是罗贯中用兔字来代表貂蝉身份的理论依据。
由此可见,赤兔其实指的就是貂蝉。罗贯中用密码的形式记录了貂蝉后来去向。而在南方的民间,人们也把女人称为马子,也是由此而来的。
所以,其实貂蝉在白门楼以后,就和关羽在一起了。而更大的秘密是,貂蝉其实就是被关羽点化入教的,并授予教职的。民间传言,关羽将貂蝉安排出家为尼,讲的就是这个。而关羽接受貂蝉入教的很大原因是,他本人由于是男性身份,虽然身份较高,但无法进一度提升地位,所以让貂蝉如教并把她捧为祭祀神官,然后通过控制她来获得控制整个教会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罗贯中非要用隐秘的方式来记述这一切呢?那说来就有是话长了。
先说下貂蝉跟关羽到了西蜀以后的事情。
当刘备占据整个西蜀地区以后,关羽就主动要求镇守荆州。作为刘备手下的首席将领,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刘备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而关羽自然有他的打算。在荆州他就成了当地的最高指挥官,他就可以从容地利用一切条件来发展他的宗教组织,当然作为回报,他和貂蝉在教里的地位也空前提高。
在后面的时间里,荆州以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以及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帮助整个教团,迅速地膨胀起来。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教团势力和财富的迅速增加,原本依靠宗教信仰结合起来的组织内部开始出现了裂隙。人类的逐利性开始引起各种权力的明争暗斗。同时,貂蝉也开始对自己的傀儡地位有所不满,逐渐利用部分教众对自己的崇拜来壮大势力。当自己觉得羽翼丰满后,便逐步公开地和关羽分庭抗礼。
一开始,过于自负的关羽对貂蝉的行为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貂蝉不过依然是当初自己手里的一个任自己摆布的木偶而已。结果一直的忽视使得貂蝉的势力凭空坐大,等他醒悟过来却有些晚了。
于是,一场激烈的暗战在表面上风平浪静的荆州逐步升级。
当两派人正斗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两败俱伤的时候,更大危机已经悄悄逼近了这里。
荆州的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给整个教团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为同样原因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就给荆州后来的沦陷打下了伏笔。
当荆州内部权力争夺的消息被秘探带回东吴以后,东吴方面就意识到夺回荆州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了。与此同时,曹操方面也开始觊觎这一片土地。
而关羽在这时候,依然没有辩明当时的形式,居然很冒然地去主动进攻曹操。于是,东吴乘机出兵,一举拿下了内部已经混乱重重的荆州,并很快杀死了关羽和貂蝉。
但是,势力庞大的教团并没有迅速土崩瓦解,而是逐渐地转入地下。到后来,魏国统一了以后,庞德后人进入荆州后,大举屠杀关羽家族极其党羽的时候,教团这才分裂开来,并彻底隐藏到民间,从此在所有正史里销声匿迹。
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这个宗教组织时兴时衰,不时地对中国历史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又往往迅速消失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里,他们逐渐地蜕化成一个完全的集团势力,而女神崇拜的最初教义被逐渐抛弃。最后,他们就发展为以关羽等形象为神祉的兄弟会组织。而最早的女神崇拜被彻底抛弃甚至彻底禁止。对于少数的原教旨主义者进行残忍地杀戮。于是貂蝉这一派系在上千年的不断迫害残杀中消失与中国的历史舞台。
罗贯中作为这一少数派系的幸存者,为了将事实公布于众而又希望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不得不采取用隐喻的方式在自己的著作中交代一切。
对于貂蝉,他使用了月字兔字等符号来表征。而对于关羽,他则采用将关羽的封号“汉寿亭侯”的寿字上半部,和代表貂蝉的月字结合的汉字-青,来代表关羽。同时,青作为一种颜色和貂蝉名字里的红字向对应。中国民间传说戏曲里,关羽一直一身绿色衣服,就是来源于此。
为了进一步说明事实,罗贯中生怕后人无法揣摩他的本意,又特意为关羽编造了他的著名的武器-“青龙偃月刀”。青龙和月各代表什么,自然不需要我再解释了。
罗贯中之所以用刀给关羽做武器,就是望后人能从其中看出破绽。因为汉代的时候,军队里是根本是没有长柄大刀这种武器的。
顺便说一句,这个兄弟会组织在后来的发展中一直以汉室子孙作为身份。在清军入关后,逐渐和其他一些反清组织融合形成洪门。洪字在繁体里就是汉字去掉土,表示汉人失去土地。再后来,清朝被颠覆以后,他们中的一部分才有改名成赫赫有名的“青帮”-青字就是来源与上面的故事。
❻ 请问关于宝玉 跟王熙凤的暧昧关系揭密
王熙凤养的小叔子究竟是谁 读过《红楼梦》的人没有不知道王熙凤的。这只“冰山上的雌凤”,出身于“龙王来请”的金陵世家。那是一个曾一度垄断了大清帝国对外贸易和外交关系的大家族。长大后,在四大望族为巩固权势而进行的联姻中,她又嫁到了“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并且成为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女性掌权人。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管理家政上,她简明能干,又巧于应酬。但她的身上又集中了剥削阶级冷酷贪婪的本质特点。为此,她不顾“旧家规矩”,也不信“阴司报应”。所以得了个绰号叫“凤辣子”。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她先后害死了好几条人命,确实是心狠手辣。 通览《红楼梦》全书,王熙凤害死人命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如:她“弄权铁槛寺”害死张金哥这对未婚夫妻,是为了得到三千两酬谢银子;她“弄小巧用借剑杀人”害死尤二姐,是为了除掉与自己争宠的人,以便保住自己琏二奶奶的位置;她想害死尤二姐的未婚夫是为了灭口……而她“毒设相思局”处心积虑地害死贾瑞,却找不出很明显的理由来。王熙凤虽然是个很残忍的人,但她要害死一个人总该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才符合常情。特别是在害死贾瑞的方式上,她手段十分毒辣,布置也非常周密。而且要置贾瑞于死地的心情也显得格外迫切,表现的也十分主动。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不由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要解开这个谜,还得从该书的第七回焦大酒后的痛骂说起。 这一回,实质上是作者通过焦大之口,对贾府的肮脏内幕作了淋漓尽致地揭露,无情地撕下了贾府竭力遮盖的面纱,毫不留情地揭示出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府不过是个藏污纳垢、糜烂腐败的牢坑!焦大醉骂中有几句很关键、很有分量的话: “我要到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 这几句话“唬得”众小厮“魂飞魄丧”,于是,“用土和马粪满满地填了他一嘴”。由此看来,焦大所骂的人和事并不是酒后的胡说八道。 , 焦大骂的“爬灰”显然是指贾珍和他的儿媳妇秦可卿乱伦之事,这一点早有定论。在此不必多说。至于“养小叔子”一事,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养“小叔子“的人是王熙凤,这一点历来也没有什么疑问。从焦大的痛骂中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因为焦大醉骂的时候,贾容正送王熙凤和宝玉的车出门,作者在书中特意点明:“凤姐和贾容也遥遥地闻得,便装作不听见”。为什么明明听见了却偏要装作“不听见”呢?无非是心里有鬼罢了。可见,焦大的骂正是冲着王熙凤的。 养“小叔子”的人是王熙凤,那么被王熙凤养的这个“小叔子”又是谁呢?过去不少人认为。这个“小叔子”是常与王熙凤眉眼传情的贾容,我认为这是绝对的误解!因为贾容是“草字头”一辈的,因此,他是王熙凤的侄子,不是小叔子,所以,即使王熙凤与他之间真的也有什么不正当的暧昧关系,但这“小叔子”也决不是指贾容,而是另有他人。 在荣宁两府里。可称作王熙凤小叔子的人只有宝玉和贾环,这两个人当然不会与王熙凤有任何不正当的关系。因此,这个“小叔子”只能从贾家同族中其他“玉”字旁的人物去寻找。贾府义学中有个教书先生叫贾代儒的便是贾家的同族人,他的孙子贾瑞就是“玉”字旁的,与宝玉、贾环是同一辈的人。也就是说,他也是王熙凤的小叔子。 《红楼梦》第十一回中,写到王熙凤与贾瑞在花园中偶遇,贾容调戏王熙凤的口气就显得颇为奇怪:-“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王熙凤回答的也很奇怪:“不是不认得,猛然一见,不想是大爷到这里来……”。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贾瑞对王熙凤的调戏显得十分的突兀,王熙凤的厉害在贾府中是尽人皆知的,贾瑞又非贾府的嫡系子孙,如果没有某种特殊的关系,他怎敢如此大胆呢?而且那句:“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这种说话的语气也不像生疏人之间的口气。并且,若仔细品味一下,还可以从中发现这句话中似乎还夹有一种威胁的、得意的口气。 在此,我们先来看一下《红楼梦》一书在创作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书中人物、情节皆有对称成双的特点。如:人物的对称较为突出的有:黛玉与宝钗;晴雯与袭人;凤姐与李纨;宝玉与贾环等等。情节的对称成双在书中也有许多,较突出的如:第十九回的《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扬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等。再联系作者将贾瑞之死写在第十二回,秦可卿之死写在第十三回的情节安排,说明作者是将这二人之死对照着往下写的:秦可卿死于“爬灰”,贾瑞死于“养小叔子”。这一点也符合上述情节对称成双的特点。它揭露了贾府这个“富贵温柔乡”中的贵族阶级荒淫无耻的糜烂生活,不管是男性掌权人还是女性掌权人均以玩弄异性来取乐,而他们享乐的后果是导致这些被玩弄的异性的死亡。应当说。作者在这里暗示得是很清楚了的。凤凰博客j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在未经改动的《石头记》原稿中,贾瑞与王熙凤的关系可能并不像我们现在见到的那样“干净”;而是有着某种见不得人的暧昧勾当。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焦大骂“养小叔子”时王熙凤一改平日不饶人的习惯而装着没有听见了。不难看出,这个“小叔子“指的就是贾瑞,而养”小叔子“的人就是王熙凤!作者虽然将这些情节删掉了,但删的很巧妙,闪闪烁烁,欲盖弥彰。看得出来,在对删节的处理上,也充分表现了作者大作家的手笔。删的格外传神,使读者能从中窥视出事情的真相。这一点在秦可卿之死中表现的也很明显。如:听到秦可卿的死讯,“贾府上上下下都有些疑惑”,既然秦可卿已经病了半年之久,“疑惑”从何而来?这是疑点之一;疑点之二是可卿死后作为公公的贾珍竟然哭得“泪人儿”似的,难道不违反常理吗?疑点之三是可卿的两个丫头,瑞珠触拄而亡,宝珠则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平日可卿待这两个丫头并无多少情分,至于为她这样做吗?所以,这些都是作者故意留下的蛛丝马迹,让读者自己去领悟真相。 让我们再回到原来的话题上,如果被养的“小叔子”是贾瑞这个这个推论能成立的话,那么王熙凤为什么不继续把这个“小叔子”养下去,而要“毒设相思局”把他杀了呢? 贾瑞和王熙凤之间不存在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矛盾;也不存在财产继承权之类的矛盾。倘若王熙凤真要维护封建道德,那么完全可以采取公开的形式,可她却偏要满着贾府上上下下像卖笑妇似的诱以色相和甜言蜜语,偷偷摸摸地设下圈套,两次让贾瑞在漆黑的穿堂和空屋里,饱受侵肌刺骨的寒风不说,还挨了一桶屎粪。这种手段够肮脏也够狠毒的。 王熙凤如此的憎恨贾瑞,必置他于死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究其根源,是因为贾瑞这只“癞蛤蟆”竟然想吃起“天鹅肉”来。贾瑞的“癞”不只是样子长得不及贾容“清秀”,而且还因为他的社会地位也太“癞”——破落户教书匠贾代儒的子孙。而“模样儿极标致”的王熙凤,贵为“龙王”都“来请”的王家千金,又是贾府里的女掌权人,怎么会容忍这只“癞蛤蟆”来吃“天鹅肉”呢?这对王熙凤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亵渎!就是以下犯上!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置贾瑞于死地就有了较充足的理由了。可是我们不仅又要问,既然如此,王熙凤这只高贵的“天鹅”当初为什么又要养这只“癞蛤蟆?呢?作者没有交代,我们也只能做些猜测了:也许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也许是有什么把柄落在贾瑞的手中而用美人计将它索回;也许是为了对丈夫贾琏在外拈花惹草的一种报复……总之,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反正贾瑞对她已经没有用了,如果贾瑞是个明白人,从此远离王熙凤,也许尚可逃杀身之祸,可谁知道他偏又自不量力,趁到贾府去赴宴之机,又色胆包天地去找王熙凤,所以才会说出那句“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这句得意而又略带威胁性的话来。贾瑞之所以敢用这种不敬的口气跟王熙凤说话,不正是仗着他和王熙凤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吗?可是她没有料到,王熙凤岂是那种受人要挟的人?于是,心狠嘴甜的王熙凤便便因此对他起了杀心。为了报复贾瑞对他的不恭,为了让贾瑞知道她的“手段”,她对色迷心窍的贾瑞“因势利导”,两次三番地诱惑他,在王熙凤这些难以抵制的挑逗下,贾瑞终于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王熙凤为他设下的 陷阱,至死都没有摆脱王熙凤对他的“招手”。 由此可见,王熙凤杀死贾瑞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较为复杂的。 首先,是王熙凤长期处在优越的贵族地位上,养成了惟我独尊的霸道作风,她不能容忍任何人对她的哪怕一丁点的不恭。包括她的叔伯、妯娌|甚至丈夫,为此,她曾经在她的生日里因为“泼醋”而大闹荣国府,将丈夫贾琏收拾得有口难言;也曾经大闹过宁国府,将贾珍和尤氏骂得狗血喷头。鉴于此,她怎么能容忍“癞蛤蟆”似的贾瑞对她的无理呢? 其次,王熙凤虽然做了许多不体面的事,但她表面上又是最要脸面的人。她不愿意再与这只“癞蛤蟆”保持暧昧关系了,(原因有二:玩腻了,或者目的已经达到)但贾瑞却又来纠缠,甚至说出些带有威胁性的话,王熙凤岂能不杀他灭口?因为毕竟堂堂的管家奶奶与穷酸鬼混不是一件什么体面的事。 其三,也许仅仅是因为贾瑞不自量力,竟敢继续去纠缠王熙凤,杀他是为了让他也为了让别人“知道我的手段”,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凤凰博客
❼ 描写毛主席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文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❽ 三国演义关羽博望坡军师用兵的描述
关于三国的故事,显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小说家罗贯中在其作品《三国演义》里,已经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片段。其中,像诸葛亮,关羽等人物更是脍炙人口,已经几乎成为整个民间的神话人物。
但是,如果有喜欢较真的人,在反复阅读个这部小说以后,却也不由对其中某些情节产生了种种怀疑。罗贯中就像一个恶作剧的人,似乎有意或者无意地在这本小说的情节里隐藏了无数个谜,供后世的读者揣摩猜测。从表面看来,这些谜团仿佛是由于作者的考虑不周或者胡编乱造而产生的各种逻辑破绽。然而,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却有是作者欲言又止,种种事实深埋于心,却又不敢公然表露的痛苦下,将事实用各种方式隐藏在的整本《三国演义》的小说里。
要想把其中的谜底完全解开,凭我个人之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只是想在这里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说道一番。
在《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里,有两个人物,罗贯中居然连名字也没有交代。其中一个是被张飞痛打了的督邮。当然,他只是个小人物,名字或许并不重要。然而,另一个人物却是在整个三国里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她就是貂蝉。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应该知道,貂蝉原来的意思是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而不是她的名字。虽然在所有正史文献里,貂蝉并无明文记载,但在很多民间戏曲传说里,她缺是有名字和身世的——貂蝉本姓任,名红昌。她出身的地方说法不一,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那么,既然貂蝉确有姓名,那么对于这么重要一个人物,罗贯中为什么故意隐藏不说呢?
还有,白门楼事件中吕布被曹操处死后,貂蝉的下落又是如何呢?罗贯中居然也是只字不提,这完全不符合罗贯中的一贯风格。要知道,罗贯中在整本《三国演义》里,几乎都坚持对每个重要人物的下落有个清晰交代。比如,孙尚香在被骗回东吴后其实已经和整个三过的故事关系不大了,可当刘备兵败,病死白帝时,罗贯中还是不由地特意再次提到孙尚香闻讯自杀的事情,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交代。可是,对于貂蝉,罗贯中却为什么又显得如此过于惜墨入金呢?
这些问题,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听到好几个关于貂蝉下落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关羽把貂蝉藏起来,曹操得知后就派人捉拿,貂蝉扑剑自戕;另一说法是貂蝉在关羽安排下返回故乡,终老故土(也有说是出家为尼,并有著作“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更有一说法是曹操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以期挑拨他们兄弟感情,为绝曹念,关羽杀死了貂蝉;更有元代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说曹操派貂蝉诱惑关羽,关羽怕自己把持不住,挥刀斩了貂蝉月下的影子,貂蝉飞身进入月宫。
由此可见,不论哪种说法,貂蝉的下落都和关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其实用了一种借代的手法,已经把这事情讲述了出来。他实际上是用了虚构的赤兔马来暗示了这一点。
其实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疑点,关羽在从吕布那里获得赤兔马时,赤兔已经是一匹成年马了,而关羽也正当盛年。而当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为东吴所杀的时候,他居然骑的还是赤兔,而当时他已经是五十几岁了。这显然是个太明显的错误了。
具体算来,当初吕布从董卓那里获得赤兔的时候,赤兔已经可以战场使用了。那一年是公元190年。关羽获得赤兔的时候,已经大约过了超过十年。等到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21年了。也就是说,就算当初董卓赏给吕布的是一匹刚出生的小马驹,到关羽死,赤兔也有31周岁了。
❾ 《平凡世界》作者 路遥 的背景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01)路遥并不只是一介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延川县的革命群众分裂为两大阵营,路遥是其中一个阵营的领袖。后来,延川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路遥成为副主任,相当于副县长。那年,路遥只有18岁。
(02)据路遥的启蒙老师曹谷溪透露,路遥的性格里有许多缺陷。比如,路遥常常要朋友为他办事,自己却不大乐意为朋友办事。养父病危,路遥未能给他送上一碗水喝;养父逝世,路遥未能在他的坟前焚烧一张纸钱。作为儿子,路遥没有行孝。
(03)《平凡的世界》里的诗人贾冰的原型就是曹谷溪。
(04)路遥的骨灰被安葬在延安大学背后的山上,砌墓冢的青石是从路遥的出生地清涧县运来的。因为陕西有句信天游经常被路遥传唱:“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葬罢路遥,曹谷溪为那道安放路遥骨灰的山梁起名为“文汇山”。
(05)路遥本名王卫国。当年,林彪事件的真相传开,林彪的死党王维国,恰巧与王卫国音同。从那以后,路遥便不再使用真名。
(06)除了路遥这个笔名,他还用过缨依红、两园、鲁元等多个笔名。
(07)路遥是众所公认的“食客”。年轻时,总是走到哪里睡到哪里,住在哪里吃在哪里。后来居住在陕西省作协大院,仍是如此。作协的几个年轻人家里,他几乎都吃过。有时在大院里坐着,忽然看见谁出门回来,马上高兴地说:“到你家去吃碗面?”朋友说:“那就走。”他兴奋地跟着就走。
(08)路遥初学写作时,四处借书。他借书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大讲信用。逢上主家讨要,他就说丢了,主家只能自认倒霉。再遇上新书,硬缠死磨还要借。不借吧,念其勤奋好学,借吧,担心再借仍不归还。
(09)路遥的妻子林达,是在延川插队的北京知青。林达的笔名是程远。路遥程远,笔名对仗,志同道合。几年后,他们给独生女儿取名路远,熟人尽可察知其意。
(10)路遥升大学那年,因为他曾经当过造反派头头,延川方面把他推荐给北师大,北师大婉言谢绝;推荐给陕师大,陕师大也不愿意收。后来,延川县文教局长领着招办干部,带上一叠《山花》杂志,与延安大学招生的同志恳谈。延大也有顾虑。最后延川县委书记赤膊上阵,乘专车频繁出入延大校园。最终,延大校长申沛昌冒险拍板,把路遥录入延大中文系。
(11)当时,大学恢复招生不久,校园里的纪律比较宽松:允许抽烟,允许打瞌睡,允许学生因为觉得老师讲得不怎么样而离课。所以有时候,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去上课,路遥就猫着腰,怀揣着书从教室楼下一晃一晃地走出校门,或许是钻到杨家岭哪个理想的旮旯,或许是到校门前菜地埂下的延河滩,一直看书到开饭前返回。有时候,老师在讲台上正讲着课,他趴在桌上漫不经心地听着听着,就会发出熟睡的鼾声。讲义发下来,同桌给他放进抽屉,他不仅不整理不阅读,急用时,抓出来捏成一团就跑进厕所。
(12)路遥十分崇拜柳青,至少把《创业史》读过四遍。
(13)1976年初,周总理去世,上级指示不许开追悼会,不许戴黑纱。路遥作为班长,担着政治风险,组织全班捐款,扯黑布做黑纱,每个同学都戴纱三天。
(14)路遥读大学时的经济费用都是由他的女友林达提供的。
(15)1970年早春,有一天,诗人闻频收到一篇文章,题为《车过南京桥》,署名缨依红。于是,闻频与作者见面,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穿着一件褪色的烂棉袄,腰里系着一根破麻绳。闻频准备编发那篇文章,但是觉得那个笔名很别扭。“你另想个笔名咋样?”闻频问。于是,年轻人接过诗稿,略加思索,便写下“路遥”二字。
(16)路遥特别喜欢下雨天,每当下雨,他都会喜悦万分地说:“下雨了!下雨了!”
(17)路遥买烟必须是带嘴的,抽的时候却要把过滤嘴掐掉。路遥最爱抽的是“红塔山”。
(18)路遥非常讲究书桌的整洁。他说,桌上有一点脏乱,他就进入不了创作的状态,必须收拾得顺心。而且,路遥喜欢在纸上乱写乱画。他常常什么立意和感觉都没有,在稿纸上画着画着,便画出一个灵感来。他还经常低着头在大院里走来走去,不过那不是在构思,是在放松。
(19)路遥说,在作家协会的机关大院里,最有趣的现象是:孩子们最忙,晚睡早起,勤于功课;其次是太太们忙,早出晚归,忙于上班;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从早喝到晚。
(20)路遥曾说,陕北姑娘待人极好,她要是爱上你,即使后来有情人未成眷属,她也一辈子忘不了你,什么时候,你只要捎个话,她借上盘缠也要来看你。他还说,陕北女子不仅心地美,长得也美。有机会到陕北,你等放学时,站在米脂中学、绥德师范门口看,那里出来的女孩子一个比一个美。
(21)路遥曾经给照看他的同志说,如果查出有癌症,他就跑了,跑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用毛毯一盖,卧地而死算了。但是,尽管最后查出的不是癌症,而是肝硬化腹水,路遥也未能走出西京医院。
(22)1981年夏天,路遥在甘泉县招待所写《人生》,白描专程去看望他,只见屋里烟雾弥漫,房门后的铁簸箕里盛满烟头,桌上扔着硬馒头,还有几根麻花。路遥头发蓬乱,眼角黏红,夜以继日的写作已经使他的手臂疼得难以抬起。路遥写作很吃力,进度不快,一天最多五六千字,还要不停地来回修改。
(23)那天晚上,延安城铺满月光。路遥和高建群像梦游者一样,在大街上翻来覆去地走到半夜。“中国文学界就要发生一件大事!”路遥说,他指的是那一包《人生》手稿。
(24)路遥获奖回来,把北京和省里给他的奖金,以女儿路远的名义存进银行。两笔奖金不多不少,一万元整。这是他身后唯一留下的一张存单。
(25)即使已经荣获茅盾文学奖,路遥的生活也十分清苦。作协大院里的人们几乎每天都看见他从街上的小摊回来,一手攥着几只馒头或几块锅盔,一手攥着黄瓜边走边啃,有时候连黄瓜都没有,只提着几根葱。
(26)王安忆给路遥算命,实际上是心理测验。她让路遥说出三种动物,然后分别报出由它们想起的形容词。接着,王安忆解释说,第一种动物的形容词是你对自己的描绘,第二种动物的形容词是别人对你的描绘。当王安忆说第三种动物的形容词其实意味着实际上的自己的时候,路遥不由得“哦”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消失,眼神变得严肃起来。路遥说出的第三种动物是牛,他形容牛用了沉重、辛劳一类的字眼。
(27)路遥说,初春的时候,走在山里,满目黄土,忽然峰回路转,崖上立着一枝粉红色的桃花,这时候,眼泪就不禁流了下来。它总是孤零零的一棵,枝条疏朗,那点点粉红几乎要被汹涌澎湃的黄土颜色所淹没。黄土上的天空是格外的蓝,似乎专为了照耀这黄土,使这荒凉更加触目惊心。它好像是抽空了生命中所有纯洁如处子的情感,用尽全力,开放了花朵。它在黄土与蓝天的浓郁背景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而它是路遥眼中永远伤及心肺的景色。
(28)路遥喜爱足球,并且绝对地喜欢德国足球。德国足球所表现出的战术纪律、坚韧性和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中那种坚持到底、毫不气馁、朴实无华的精神,肯定和路遥的精神气质发生着共鸣。
(29)写完《平凡的世界》,与作家晓雷聊天的时候,路遥说他一直想写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题目就叫《生命树》,写他的家乡的黄土沟壑里的一棵老槐树,树下发生着几对青年男女的膨胀着的幸福和浓缩着的苦难,那是黄土高原上的亚当和夏娃的历史。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路遥彻夜未眠,他联想到陕北某城几个老干部家庭的崩溃,他试图由几个家庭探寻大千世界的奥秘,计划写一部较大规模的长篇,题目叫《崩溃》。此外,路遥还想用十年的时间写文化大革命,书名就叫《十年》,写一百万字,把上至中央的斗争与下至基层群众的斗争,把城市的斗争和农村的斗争,穿插交织起来,写出自己对文化大革命的独特判断和剖析。
(30)路遥跟晓雷说,他准备选定一个时间,带他们乘车去关中东府漫游,去潼关,去龙门,然后溯河而上,去壶口,再漫游陕北的黄土沟壑,再去养他的延川,再去生他的清涧,他说让他们一同坐在他清涧老家的石窑内,让他的母亲为他们做陕北的花样茶饭,他说他母亲做的饭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食……
(31)1992年11月17日,上午8点20分,路遥逝世于西京医院。
(32)路遥的四弟王天乐读完高中,在农村教过一年书,接着去外面闯荡。他走到延安,开始他的揽工生涯。后来,路遥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他,并把他带回宾馆,长谈不休。不久后,王天乐被招到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采煤四区。很显然,《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就是王天乐。
(33)《人生》原名《浮沉》,《人生》这个题目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王维玲帮路遥改的。
(34)《平凡的世界》开始叫《黄土》《黑金》《大世界》,后来的书名是诗人子页帮路遥改的。
(35)路遥说,《创业史》的最后部分在《延河》发表的时候,他曾经当过柳青的责任编辑。他对柳青说,你是一个陕北人,为什么却把创作放在关中平原?柳青说,原因非常复杂,我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该挑起来。对陕北,要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柳青说,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没有陕北自己人写出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待的。
(36)路遥在王天乐的陪同下,在煤矿体验过生活之后,忽然提出要改动孙少平的命运。他说,孙少平最远只能走到煤矿,如果走进大城市我就管不住他了。因为路遥对大城市生活不是特别熟悉。最后,路遥和王天乐共同决定,让孙兰香进入城市,因为她是他们理想中的人物。
(37)路遥与林达的感情,在路遥逝世十年前,就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王天乐曾经劝路遥离婚,然后找一个陕北姑娘,照顾他的生活。但是因为他们的女儿路远的问题,路遥迟迟不肯离婚。1992年夏天,路遥终于决定与林达协议离婚,但是一场突然其来的大病,使得路遥再也没有走下病榻。所以直至去世,林达仍然是路遥的妻子,她与路遥的女儿路远依法共同继承路遥作品的著作权。2003年,林达把享有的部分著作权全部转让给路远。
(38)在榆林宾馆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时候,路遥在感情和经济方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经常是一边流泪,一边写作。有一天,王天乐在洛川县采访,路遥突然打电话到报社,让他速到榆林。王天乐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急忙奔赴榆林。刚进房子,路遥就对他说:田晓霞死了。
(39)不管在哪里写作,临走时都是王天乐帮路遥清理房间。为帮路遥清理房间,王天乐经常要奔波百余里。而路遥,在王天乐帮他收拾行囊的时候,总是默默地在阳台上抽烟。
(40)《平凡的世界》荣获茅盾文学奖,北京通知路遥去领奖,路遥连路费都拿不出。最后还是王天乐帮他借的钱。王天乐把钱递给路遥,说:你以后再也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
(41)路遥曾经感叹:雪夜之中,依偎在街角的恋人是最幸福的。
(42)路遥去世的消息,始终没有人告诉过路遥在延川的养母。老人还是从电视新闻里获知的。甚至路遥的遗体告别仪式,治丧委员会也没有通知路遥的养母。老人终日孤独地坐在延川老家窑院边的槐树底下,面向村口的大路,望着远方。儿子念书的时候,老人坐在那儿盼着他放学归来;儿子去了大城市,老人坐在那儿盼着他回家看看;儿子再也回不来了,老人连他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只能仍然坐在那儿,痴痴地望着……
(43)路遥的阅读兴趣方面,对俄罗斯古典文学和苏联文学有特殊的偏好。国内,喜欢《红楼梦》、鲁迅的全部著作和柳青的《创业史》。国外,比较喜欢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肖洛霍夫、司汤达、莎士比亚、恰科夫斯基和艾特玛托夫的全部作品;泰戈尔的《戈控》、夏绿蒂的《简·爱》、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报纸,每天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杂志,除过文学杂志,喜欢《世界知识》《环球》《世界博览》《飞碟探索》《新华文摘》《读者文摘》《青年文摘》。
(摘自《路遥十五年祭》,李建军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