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阅读推荐 > 印第安营寨小说阅读

印第安营寨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2021-11-21 03:35:53

Ⅰ 叙事情节特色题从哪些角度答题

从叙事手法中答题,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叙述者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充当,限制叙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称的姿态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比较客观地以第三人称去观察和叙述;

纯客观叙述中,叙述者只描写人物所看到和听到的,不作主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这里的作者也不在作品中出现,更加“隐含”,作品中常出现的人称是第三人称,仍是作者描写和叙述的对象。

(1)印第安营寨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例一 海明威《印第安营寨》 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叙述特色。

(1)小说以对话形式推动叙述,在对话中展开情 节,刻画人物。

(2)叙述语简洁含蓄,电报式的短句,少用修饰语,句子凝练而意味深长。

(3) 叙述语调冷静客观,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避免作者主观情感和倾向的渗入, 使小说具有冷峻意味。

Ⅱ 骑马与砍杀火与剑佣兵营寨我无论等刷新多久一次性只能招20个射手和16个骑兵,这是怎么回事啊

每次招兵人数是有限制的,也是固定的人数限制的!

Ⅲ 印加的文明介绍

印加一词的本来含义是“首领”或“大王”的意思,是塔万廷苏龙的最高统治者。西班牙人到来后,简单地以“印加”一词指称这个国家及其居民,至今已是约定俗成了。
印加帝国享有“美洲的罗马”之称,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机器而闻名于世。印加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包括印加王、王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过着奢侈的生活。
印加王被称为太阳之子,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一切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印加王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他以库斯科为中心,通过各级神使和祭司,牢牢地控制着全国。
除了政权机构外,印加奴隶主还拥有一支20万人的训练有素的常备军队,用其对外扩张,对内镇压反叛力量。印加帝国还建立了严厉的司法制度,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印加王还采取了一些文化和经济措施。例如,对于那些刚被征服的地区,强行推广克丘亚语。在全国大兴道路和释站建跃以库斯科为中心,修建了条条道路通向首都的交通网,以利于对边远地区的控制。 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除了我们自己的中华文明外,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而对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则比较陌生,在这里,我们想就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向我国读者略作介绍。
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以前,印第安人以其辛勤的劳动和聪明的智慧在美洲大陆上创造出了一些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这些文明在某些方面比之东半球的一些古代文明毫不逊色,甚至处于领先地位。如同东半球的情况一样,美洲也有几大著名的古代文明,它们是: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中美洲北部的玛雅文明、秘鲁的印加文明和哥伦比亚的奇布查文明。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上述这一广大地区是美洲最早出现农业的地区,时间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沿海地区的居民已定居下来。到公元前2000年末,中安第斯山区已出现一系列古代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000年中下期,发达的农业文化。已经形成,奠定了印加文明的基础,并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的最早形式。这标志文明开始形成。公元10世纪后半叶以后,中安第斯山区出现了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和兼并的局面。导致了一些原有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印加人统一中安第斯山区前的各种文化基础。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统一中安第斯山区,建立印加帝国而得名的。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个部落,10世纪以后,他们逐步北迁,一路征战,于1243年来到现今库斯科,在瓦纳卡里山上扎下营寨。据印加人的传说,此时他们的首领是曼科·卡帕克。从曼科·卡帕克起,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领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杀害,印加国大约经历了整整3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其问共传12世、13王。
印加国本名叫“塔万廷苏尤”,意为四方之地,首都是库斯科。全国按方位分为四大行政区,名叫:“苏尤,它们是:西北方位叫钦查苏尤”(克丘亚语:Chinchay Suyu;西班牙语:Chinchaysuyu,另译钦察苏尤),包括厄瓜多尔、秘鲁北部和中部;西南方位叫库蒂苏尤(克丘亚语:Kunti Suyu;西班牙语:Contisuyo/Condesuyo,中文亦有译成“昆蒂苏尤”),包括秘鲁南部和智利北部;东北方位叫安蒂苏龙(克丘亚语:Anti Suyu;西班牙语:Antisuyu/Andesuyu),包括东部森林和乌卡亚利河一带;东南方位叫科亚苏龙(克丘亚语:Qulla Suyu;西班牙语:Collasuyo),面积最大,包括现今玻利维亚大部国土,阿根廷西北山区和半个智利。 印加人能在中安第斯山区建立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与当地的发达的经济文化是分不开的。
在农业方面,印加人继承前人的成就,在干旱缺水的山区修建了水渠和梯田,使粮食生产得到稳定发展,保证了非农业人口的需要。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有些水渠至今还在使用。印加人培育了大约40多种作物。他们还饲养骆马和羊驼,成为美洲印第安人中唯一饲养大牲畜的人民。这些动物的饲养不仅为人民提供了肉食和毛皮,而且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料,这反过来又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便于印加王事对全国的统治,而且也促进了各地区的联系与文化交流。
印加人修筑的道路举世闻名,其中有两条主干道自北向南纵贯全国:一条沿安第斯山而行,从哥伦比亚南部起,穿越厄瓜多尔和秘鲁,进入玻利维亚后通向阿根廷,全长达3200公里;另一条沿太平洋岸而行,起自秘鲁西北的通贝斯,全长达2.300公里,路面宽达3.5—4.5米。在山峦起伏、沟堑纵横的安第斯山区,修筑这样的道路并非易事。根据地形,道路有时盘旋曲折,有时需要开凿阶梯和隧道,有时又要架设桥梁。印加人尚不知道拱顶知识,他们的桥梁主要是吊桥。桥两端立上石柱,用5根粗达40厘米的藤条相连,三根乎辅成桥面。两边各有一根作栏杆。有的吊桥达长60余米。 印加人的纺织技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远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就会纺纱织布了。他们的毛织品和棉织品花色多样,色彩调和,制作精细。如1000年前留下来的一幅地毯,每英寸含绒纱500根,而欧洲中世纪同类织物却只有100根。在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称作是“世界纺织品的奇迹之一”。
印加帝国时期的制陶业也有所发展。陶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引人注目的磨光技术、雅致的装饰、优美的几何图案和绚丽的色彩。他们在陶器的制作技术和饰因式样等方面不仅吸取了前人及同时期其他地区的经验,而且有进一步的发展。 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天。经过大约70天的海上漂泊,哥伦布率领的三条西班牙帆船,终于在这一天的黎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陆地——现今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中午时分,哥伦布一行90人成功登陆,由此揭开了美洲大发现的序幕。
在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中,他到达了巴哈马群岛南面的波多黎各、海地等地方。哥伦布认为,这里是印度。在中世纪欧洲人的地理概念中,亚洲、中国与印度都是一些模糊不清的地域。因此,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一带航行时,便凭主观臆想地认为这个地方是日本,那个地方是中国,或者是印度。于是,在这种错误的地理概念的支配下,他便称美洲的土著人为“印度人”。实际上,两者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在欧洲语言辞典中,亚洲的印度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都是一个词,英语是indian,西班牙语是indio,法语是indien,其原因概出于此。
我们汉语中的印度人与印第安人之别,完全是翻译时故意区分的,以免因名称相同引起概念上的混乱。
我们在读到美洲各国的历史书籍时,不论是美国、加拿大,还是墨西哥或巴西,都可见到“印第安人”这个词语。实际上,印第安人是各不相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名称。问题在于,欧洲人初到美洲时,他们听不懂那里的语言,又看到各处的人们面貌都差不多,于是便笼而统之地将其称为印第安人。就这样,这种称呼便一代一代地沿用至今。印第安人,指的是前哥伦布美洲的所有原住居民。当然,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恰当。印第安人的故乡本来也在东半球,是后来迁徙到美洲的,并不是原住居民。
根据1978年美洲有2800多万印第安人口推算,到1988年,估计印第安人口已超过4000万。这就是说,经过500年的历史过程,印第安人口现在恢复到了1492年的数量。而在这同一历史时期内,世界人口则增长了10倍。按照这个比例,目前的印第安人口应该达到4亿。即使以1492年印第安人口是1400万这个最保守的估计推算,现在也应该有1.4亿才是。印第安人口现在之所以才达到4000万,不能不归因于殖民时代人口的大量损失以及后来的大量混血所致。
欧洲人殖民美洲,不仅造成了印第安人口的至今为止的零增长局面,而且还使印第安人口的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
印第安人原是美洲土地上的主人,他们广泛分布于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的山山水水之间和平原群岛之上。但经过500年的历史之后,他们却从许多地方消失了。凡是沿海平原地区,现几乎见不到印第安人的踪影。在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现已几近灭绝,只有极个别的岛屿上还留有一些残部。在乌拉圭,则连一个印第安人也不剩了。虽然美洲大陆—些主要国家现都有印第安居民,总人口也恢复到了500年前的水平,但他们所剩的地盘却寥寥无几,生活的天地愈来愈小。当然,殖民过程虽使印第安人的地盘所剩不多,但并末改变印第安人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印第安人口最多的地区仍与殖民前一致,我们从下面印第安人在美洲各国的分布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见表Ⅴ)。目前墨西哥和秘鲁的印第安人最多,两者相加起来占全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的一半稍强;其次是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美国,印第安人口均在200万以上。这6个
国家的印第安人口加起来有3650万,约占全部印第安人口的90%。但印第安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则依次为危地马拉、玻利维亚、秘鲁和厄瓜多尔;前两者的人口约有一半以上是印第安人,后两者也高达40%左右。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口虽然居美洲各国之冠,但只占该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几,美国就更低了。
欧洲人殖民美洲,给印第安人口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不能不说是一场灾难。当然,从历史学的角度说,美洲的殖民化使美洲这块土地跨时代地进入了现代社会,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这种跨越却是以印第安人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中国拉丁美洲史学会于1988年在桂林召开了一次哥伦布航行美洲学术讨论会,会上,围绕如何评价哥伦布,自然而然地引发起了对殖民的讨论。有的学者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认为,欧洲人的殖民使美洲在500年间便从原始社会跨进了现代文明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有的学者从印第安人被大量灭绝的事实出发,认为殖民主义对美洲印第安人只有滔天罪恶,没有殖民,印第安人在和平交往的前提下,照样可以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毫无疑问,这两种观点都有事实依据,都有道理,不同的地方在于价值尺度不同。
1492年的美洲,可以说是一个宁静的田园,大部分地区的印第安人以氏族公社为单位集体劳作,集体消费,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过着靠天吃饭的原始农拼或狩猎采集生活。欧洲殖民者的征服,把印第安人整个地纳入了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之巾,这无疑是社会形态的跃进,尽管这个过程伴随着血与火、泪与恨。至于假设没有殖民,印第安人又会怎样,也许会如此。但是,这毕竟不是历史,更不是现实。
欧洲人与印第安人的相遇和冲突,是两种文化的相遇和两种价值观的冲突,评论这种相遇和冲突的结果,只能以历史的眼光而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眼光视之。欧洲人殖民美洲,是欧洲社会发展的要求;印第安人反抗这种殖民,是自身生存的需要。在这种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中,欧洲人得以在美洲立足,印第安人则得以延续至今,并且,欧洲人与印第安人共同生活的结果,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人群,这就是两者的混血。目前,美洲的混血人群在全体居民中的比例高达后,有些拉美国家的居民甚至十之八九是混血者,对于这种混血,无论是从人类学还是从民族学的角度说都是进步的。无论是欧洲人还是印第安人,都为这种混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是,我们在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待美洲殖民史时,绝不等于不讲人道与正义,绝不等于放弃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殖民主义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个既往的历史现象。它是由于世界各地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它客观地加强了世界各地相互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但是,它又是以一种不人道的强权来为自己扫清道路,主观上是损人利己的,因而受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是理所当然的。难有此,人类才能确立公正与和平的交往关系,使各民族得以平等和睦的相处,共同发展人类的文明,而不是以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 秘鲁马丘比丘古遗址
马丘比丘古迹处于海拔2400米,距离库斯科城西北112公里,是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之前,印第安人修建的古城,被认为是印加帝国的文化和精神首都,也被认为是历史悠久的安第斯文化的集中代表。全城分为两大部分:梯田和城区。在城区内有广场、庙宇和大楼,规划合理,风格独特。古迹内的主要景点有:城门、太阳庙、印加之家、大庙、INTIHUATANA石碑、神之岩、三重门、谷仓、大磨盘、神鹰庙和民众广场。

Ⅳ 美洲古代三大文明简介

1,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玛雅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

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4)印第安营寨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1,印加帝国宗教文化。

印加帝国主要信仰太阳神,并自认为太阳神的后裔。传说中太阳神派了他的一对儿女曼科卡帕克和马奥克约向印加人民教导历法、律制等。每年的6月24日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节日-太阳节,印加人民会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农作物和家畜献祭予太阳神,感谢太阳神每年赐阳光到大地,令动物可以成长和农作物可以丰盛。

中美洲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一样,都是膜拜太阳神。而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则不然,玛雅人是膜拜羽蛇神(但印加人也有类似羽蛇神的神祇:创世神-维拉科查)。而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都有大规模活人献祭的宗教仪式,印加人倒没有,印加人会把自己贵重的物品,黄金,或者农作物和家畜献给神明,却不会把人的生命作献祭。

2,玛雅人的信仰。

玛雅人笃信宗教,文化生活富于宗教色彩。他们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战神、风神、玉米神等。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此外,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玛雅国家兼管宗教事务,首都即为宗教中心。

3,阿兹特克帝国的宗教文化。

阿兹特克帝国是在继承墨西哥谷地原有住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文化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还具备其他部落的特色,比如说特奥蒂瓦坎、托尔特克。它的宗教信仰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宗教神话在阿兹特克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民们都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他们的主神是威齐洛波契特里,也是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威齐洛波契特里被确定为主神是在特诺奇提特兰建立以后,在此之前,他代表狩猎。



Ⅳ 以反思战争为主题写一篇读右感6oo字

从《永别了,武器》到《丧钟为谁而鸣》,1950年,海明威抱怨人们:《滔滔双心河》已经发表了25年,但是一直还没有人读懂他的寓意。

海明威的许多小说都带有自传性质。《滔滔双心河》中的主人公就是《印第安人营寨》里的那个小男孩。他长大了,去前线打仗负了伤,回到了密执安北部高原悉尼附近的福克斯河。小说中海明威把福克斯河改名为“双心河”是有其用意的。他后来解释说:“改动这条河既不是出于无知,也不是粗心大意,而是‘滔滔双心河’这个名称更富有寓意。”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双心河”大概是海明威心理转折的寓意。

对战争的“痛定思痛”,使得海明威从英雄主义的激情中冷静下来。原来那种“燃烧的激情”与后来创作的《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所表现出的惨痛的幻灭感、苍凉感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永别了,武 器》一书中,他 通 过 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说:“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我一听就害臊”,“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肉拿来埋 掉罢了。”1942年的海明威 回 忆 说 :“ 我 最 初一次 上 战 场,完 完 全全是个麻木不仁的呆子 ”,“ 我 还 记 得 ,当时我认为我们是反抗的一方,奥地利人是侵 略 的 一方。”海明威写过《一篇有关死者的博物学论著》,文中对战争中的死亡现象作了这样的描述:你在死者身上首先看到的是打得真够惨的,竟死得像畜生。有的受了点轻伤,这点伤连兔子受了都不会送命。他们受了点轻伤就像兔子有时中了三四粒似乎连皮肤都擦不破的霰弹微粒那样送了命。另外一些人像猫那样死去。脑袋开了花,脑子里有铁片,还活活躺了两天,像脑子里挨了颗枪子的猫一样,蜷缩在煤箱里,等到你割下它们的脑袋后才死。也许那时猫还死不了,据说猫有九条命呢,我也说不清,不过大多数人死得像畜生一般,不像人。我从来没看见过一件所谓自然死亡的事例,所以我就把这归罪于战争。

关于死者的性别问题,事实上是你见惯了死者都是男人,所以见到死了一个女人就万分震惊。我第一次看见死者性别颠倒是坐落在意大利米兰近郊的一家军火厂爆炸之后。我们乘坐卡车沿着白杨树荫遮盖的公路,赶到出事现场。公路两边的壕沟里有不少细小的动物,可我无法观察清楚,因为卡车扬起漫天尘土。一赶到原来的军火厂,我们有几个人就奉命在那些不知什么原因并没爆炸的大堆军火四下巡逻,其他人就奉命去扑灭已经蔓延到邻近田野草地的大火。灭火任务完成后,我们就受命在附近和周围田野里搜寻尸体。我们找到了大批尸体,抬到临时停尸所。必须承认,老实 说 ,看 到 这 些 死 者 男 的 少,女 的 多 ,我 还 真 大 为 震 惊呢。在当时,女人还没开始剪短发,如欧美近来几年时兴的那样,而最令人不安的事是看到死者留这种长发,也许因为这事最令人不习惯吧。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死者中难得有不留长发的。我记得我们彻彻底底搜寻全尸之后又搜集残骸。这些残骸有许多都是从军火厂四周重 重围着的铁 丝篱上取下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军火厂的残存部分上取下来的。我们捡到许多这种断肢残体,无非充分证明烈性炸药无比强大的威力。不少残骸还是在老远的田野里找到的呢,都是被自身体重抛得这么老远。

卡洛斯·贝克在《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一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

他们看到公路上有一个美国士兵的尸体,已经被车辆碾压得不像人样了。更令他触目惊心的是在村镇外边有一具 被磷 光 火 焰 烧 焦了的德国士兵的尸体,一只饿狗正在吃尸体上面的肉。这样的景象,这样的气味,无论谁看到或闻到,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很深的记忆。厄内斯特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种可怕的场面。《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小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授奖仪式上说:“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 量。”

海明威在《赌徒、修女和收音机》一文中,还写有这样的文字: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他相信这话……音乐是人民的鸦片,这位喝了酒会头晕的老兄可没有想到。现在经济问题是人民的鸦片,在意大利和德国,这种人民的鸦片同爱国主义这种人民的鸦片联系在一起。

弗雷泽先生想,革命不是鸦片。革命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一种只能被暴政延长的欣喜。鸦片是用在革命前和革命后的。他想得真好,有点太好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自称是“社会主义者”,他们就是利用意大利和德国的经济萧条,煽动起人民的不满情绪而得以登台的。海明威讲述过他与墨索里尼几次见面所留下的印象。

海明威在为《绅士》杂志写的《注意下一次战争:一封措词严肃的信》中还说了这样一番话:“任何独裁者和蛊惑人心的政客,当他们无法实现夸夸其谈的计划或治理国家不得法而引起人民不满时,他们就设法向人民大谈特谈爱国主义,分散 人民的注 意力,把他们引上 邪路,使 大 家 相信发动战争的好处。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总是在策划战争、发动战争。”

海明威在告别武器、告别战争之后,又有了告别革命的意味!

海明威的母亲回忆说:“我还记得他这样说,爱国主义往往被走投无路的暴徒和恶棍所利用。他是那样的慷慨激昂,认为只有世界爱国主义才是 正 确 的。”

海明威所说的“世界爱国主义”,大概就是指一 种 博爱 精 神,爱 整 个人 类。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一书中,把对战争反思的人道主义思想表达得更为明确。海明威在书中刻画了一个“草莽英雄”式的革命者巴勃罗的形象。巴勃罗原本是一个马贩子,给军队和斗牛场供应马匹。革命爆发后,巴勃罗率众在家乡小镇“起义”,攻打了民防军的兵营,并把逮捕的所有人毫不留情地处死,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性。后来,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炸桥任务,他招募了“五个兄弟”和五匹马,但在完成炸桥任务后,为了让自己的人能骑上马迅速撤离,巴勃罗返身一梭子把那五个刚才还兄弟相称的人杀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老向导安塞尔莫的形象。安塞尔莫为了完成革命任务连杀了敌人,但其内心也受到深深的谴责,想不出战后该怎样才能来赎这份罪,因为他感到自己天主教的信仰已遭到亵渎。老向导安塞尔莫就在对人的爱恨之间备受煎熬。而在主人公罗伯特·乔丹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海明威的影子。海明威借助罗伯特·乔丹之口说出自己“不是个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反法西斯主义者”。这就为自己热诚参加西班牙内战划清了界线。

海明威还讲述了他为《丧钟为谁而鸣》一书取名的过程:一开始,他想取名为《未被发现的国家》,但觉得不满意。其后他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翻阅了《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名称。他又找来《牛津英语散文集》,在随便翻阅约翰·堂恩(美国诗人及教士)诗作的时候,《祈祷文集》中的一段话突然引发了海明威的共鸣,觉得符合他《丧钟为谁而鸣》一书“人类不是生活在孤岛上”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海明威写在《丧钟为谁而鸣》一书题记中的那段话: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所鸣,它为你敲响。

字里行间都让人感受到海明威所要表达的“人类共有一个地球”的理念,有了“普世价值”的意味。这是海明威思想认识战争的升华。

Ⅵ 谁那有印第安人领袖的详细简介

答:公元16世纪以前,在中美洲土地上,生活着许多原始的部落——玛雅人,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知识而言。然而现代考古却发现,在这样一个极端落后的民族生活过的地方,却拥有许多超越我们现代文明的遗迹。

※编年史之谜※

1582年,西班牙殖民者来到这片土地上。玛雅人派译者佳觉来联络,并向西班牙人介绍自己民族的文明。西班牙随军主教迭戈德·郎达听完后,大惊失色,他被玛雅典籍中所记载的历史吓坏了,认为是“魔鬼干的事情”。在向上天祈祷后,竟残忍地下令将记载玛雅历史文明的、用象形文字书写的珍贵文献全部焚烧,并将掌握玛雅文字的僧侣全部处死。经过这场浩劫后,玛雅人留下的遗产只有《德累斯顿手稿》、《巴黎手稿》、《马德里手稿》、《格罗里耶手稿》等四种原始文献和一些石碑、雕刻。然而就是这一点遗产,几百年来也使专家和学者们伤透了脑筋。至今人们也未读懂这些天书般的文献。

50年代后,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玛雅文化,美国和前苏联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了先进的仪器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破译方法和手段,同时结合石刻和印第安人的传说,但也仅仅破译出其中的1/3。

在奎瑞瓜山顶有一块刻有象形文字的玛雅石碑,考古学家们根据已认出的玛雅文字,意外地破译出这是一部玛雅人的编年史,内容记载的是公元前4亿至9000万年之间发生的事情。科学家们无不惊诧。是啊!谁都知道,地球上的古猿是在100万年前出现的,人类的文明也仅有5000年,4亿年前,还处于中生代的地球留下了谁的印迹?玛雅编年史究竟记载了谁的历史?是史前文明社会还是外星人?难怪西班牙殖民者们认为是“魔鬼干的事情”。

持“重复文明”观点的学者们推测:在地球50亿年演化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5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因而地球上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玛雅人就是其中之一。

※天文历之谜※

玛雅人留给后人的另一个谜团就是天文历。

考古学家们在译完编年史之后,又奇迹般地破译了玛雅人的天文历。玛雅文化中有着十分优秀的天文知识,其历法非常精确。他们知道地球是365.242129天(今天准确的计算为365.242198天),与现代相比仅差0.000069天。他们还准确地计算出金星年是584天(即会合周期)。如果按他们的方法去推算金星的运转周期,1000年仅差一天。他们并且还找出了纠正太阳历和太阳历积累误差的方法。玛雅人的天文计算可以维持6400万年。人们实在不明白,这个原始民族如何有这么丰富的天文知识?

尽管玛雅人有如此精确的地球年,但他们却极为重视他们那个一年有13个月、每个月有20天的奇怪历法——卓尔金年历法。谁都知道,这个一年为260天的日历在地球上是毫无用处的。玛雅人的卓尔金年究竟蕴藏着什么含义?有些学者们认为这个历法很可能是外星球的历法,是玛雅人祖先从外星移民地球时带来的遗产。

在喀喀湖畔的高原上,有一片玛雅人生活过的古城废墟,里面有座用整块红色砂石岩凿成的巨大神像,神像上刻着一幅完整的星空图和上百个符号文字。经天文学家译读,发现那幅星空图竟然准确地描绘出了2.7万年前的古代星空;神像上那奇怪地符号,记叙着深奥的天文知识,这些天文知识足够现代人类使用6000万年!这些知识是我们现代人类所未掌握的,数万年前的古玛雅人是怎样掌握了这些超现代人类的天文知识?

※地球北纬30度※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现存有揭示玛雅文化的九座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同埃及最早的几座金字塔相比,就像孪生姐妹。使考古学家惊奇的是,玛雅人金字塔的方位计算得相当准确: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墙的气流通道,直射到长眠于上面厅堂中的死者头部;北极星的光线通过北墙的气流通道,径直射进下面的厅堂里。没有对地球的构造及天狼星、北极星等深奥的天文地理知识的充分了解和掌握,怎么会有这么多巧合?

细心的史前探索家们发现,地球上的金字塔都处在北纬30度上,把这些地球上的诸多神秘现象连在一起,便构成了地球上北纬30度之谜:沿尤卡坦半岛玛雅人的金字塔向东跨越60度便是大西洋的一个神秘地方——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并且在海底深处人们已发现了巨大的金字塔,同时这里又是史前文明古国亚特兰蒂斯王国失踪的地方;再向东移60度就是埃及著名的金字塔群,这里的史前文明遗迹和超自然神秘现象更是数不胜数;继续东移60度你便发现正和世界屋脊——我国西藏首府拉萨不期而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指喜马拉雅山和印度交界的山峪中)人们同样发现了巨大的金字塔,并且有人研究指出,拉萨至今保存着能揭开人类文明奥秘的钥匙。这便是地球北纬30度之谜。

考古学家在帕伦克的铭文殿金字塔里发现了个玛雅人的古墓,古墓的石墩里,存放着一具遗骨。在石墩盖上,有一个像火箭剖面的图案。图案中有个手握操纵杆的人,活像现代宇航员。这个“宇航员”却十分特殊,他的鼻子直达前额,宛如长楔。在墩中殉葬的玉像以及当地青年战士和中年妇女的雕像上,都有着这样一个长鼻子。到目前为止,地球上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种。然而在玛雅人古老的传说中却有“额鼻人”的故事。据说一些“额鼻人”驾着喷着火焰的飞行器从天而来。传授给他们很多知识。

人们一向认为金字塔是古代法老及酋长的坟墓,然而19世纪人们从玛雅人的金字塔里发掘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经过考证分析已有一部分被辨认出来,原来是一些精制的透镜、蓄电池、变压器、太阳系模型碎片、不锈钢和其他不知什么合金制造的机械、工具等。看来,金字塔很可能是玛雅人祖先的物资仓库。从其物品所代表的文明程度来看,它们并不亚于我们现代的文明,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史前文明的发展程度。

※古隧道之谜※
70年代,人们在南美洲发现了一条玛雅人的古隧道,据估计它至少有5万多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它的年代更为古远。这条隧道离地面250米深,仅在秘鲁、厄瓜多尔境内就有数百里长。隧道的秘密入口由一个印第安部落(古代玛雅人的后裔)把守着。他们说,这里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他们遵守祖训,世世代代守在这里。

在古隧道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远古文物,这些物品放在隧道里的许多洞穴中。更使考古学家们兴奋的是一些刻有符号和象形文字的金属叶片以及不同形状和色彩的石器和金属制品。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破译这些文字。

隧道的穴壁光洁平滑,似乎经过磨光,与地面成直角。穴顶平坦,像涂了一层釉,不像是天然形成,而像是某种机械削切的结果。隧道中有个“大厅”长164米,宽153米,里面放着像桌子、椅子似的“家具”。奇怪的是这些物品的材料很特殊,既不是钢铁、石头,也不是塑料和木材,而它又有钢铁和石头那样坚硬和笨重,在地球上至今没有发现过这种材料。“大厅”里面有许多金属叶片,大多在长约100厘米,宽50厘米之间,厚度约2厘米,一片一片排列着,像是一本装订好的书。金属片上都写有很多符号及象形文字。据专家认定那些符号是机器有规律压印上的结果,目前已发现3000多片。

隧道里还有许多用黄金制作的图案,其中有两块雕刻的是金字塔。每个金字塔旁边都刻着一排符号,还有一个用黄金雕刻的柱子,这个柱子长52厘米,宽14厘米,厚3.8厘米,柱子上刻有56个方格,每个方格里都有奇怪的符号。

古代玛雅人为什么开凿如此工程浩大的隧道?里面的物品及文字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无独有偶,早在40年代,美国人拉姆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密林考察时就发现了一条远古隧道;英国考察队在墨西哥马德雷山脉也发出了地下隧道,这条隧道可通住危地马拉。每当拂晓,地下隧道发出敲鼓一样的声音,声震远方;前苏联阿塞拜也发现了一条古代地下隧道,隧道里有一些20米多高的大厅,还有很窄的拱形门。据说洞中不时发出奇妙的声音和光。

据考古探测和远古文献记载,考古学家推断地球上很可能有一条穿越大西洋底,连接欧、亚、美、非的环球地下隧道,这些古隧道又很可能是古代玛雅人的杰作。

※玛雅星之谜※

在玛雅人残存的四部珍贵文献中,我们知道了玛雅人有三种历法,即地球年、金星年和卓尔金年。地球年和金星年已在太阳系中为现代人类所知晓,唯独卓尔金年使科学家们大伤脑筋——它到底代表着什么?许多科学家苦思冥想着这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地球绝不会在一年里自转260圈。这就说明卓尔金年决不是地球自转的实际情况。

有科学家提出卓尔金年和地球年、金星年同样也是计算一个星球的运转周期,可在我们太阳系里又找不到这颗星体。据推测如果这颗星体存在的话,他将处于地球和金星之间。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们在地球与金星之间发现了一条陨石带。所以很多人认为,在十分古远的年代,太阳系确实存在着一颗每年远转260圈的星体,一些热衷于外星人和UFO的学者们干脆把这条陨石带称为“玛雅星”。

学者们是这样解释的:在数亿年前,玛雅星上曾拥有高度的文明社会,他们文明已远远超过我们现代文明,后来因为宇宙的变化及星体内部的热量膨胀,这颗星体爆炸了。它上面的部分居民在仓促间带着少许的科技知识移到地球上来,给地球带来了繁荣。后来,由于地球上的火山爆发、彗星撞击、大洪水以及地球脱离轴心后疯狂地旋转,使玛雅人再次遭到灭顶之灾,也就造成其文明的中断。卓尔金年历法就是他们祖先从玛雅星带来的。

在玛雅文化的一些传说和古老的雕刻中,多处有“白色太阳子孙们”双手喷火、伴随风吼雷鸣来到人间的情景,以及一些身穿连身服(宇宙服样)的人操纵作机械落地的场面。而有趣的是,与玛雅古代雕刻相似,在非洲西部有一个生产力非常低下、文化极端落后的原始部落——多根。多根人却有着惊人的天文知识:他们不但知道天狼星,而且还知道天狼星的伴星昊狼星B,这是一颗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星星,19世纪才被科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到。奇怪的是,他们甚至知道这颗伴星的椭圆形轨道和围绕天狼星运转的周期。多根人中也流传着一个有关宇宙飞船着陆的神话故事,至今他们还保存着这张图画。画的是神驾驭着一艘拖着火焰的飞船从天而降的场面。你能说这也仅仅是巧合吗?

※雕刻之谜※

玛雅人的雕刻和壁画是玛雅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所破解的玛雅文化几乎是从其中得到的启发,然而又有很多古怪的雕刻同样难后人留下了千古谜案。

在玛雅古城的废墟中,史前学家们曾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石刻,据测定是3万年以前的物品,现今存放在秘鲁国立大学博物馆里。石刻上是一个古代玛雅人手持管状物,贴放在眼前,朝向天空。玛雅人手持的管状物引起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这个物品和现代望远镜极为相似,又有人干脆将那管状物直接称为玛雅人的望远镜。然而我们都知道,第一架望远镜是17世纪中期发明的,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那么3万年前古代玛雅人使用的是什么人发明的望远镜呢?

在玛雅文化的重要古城巴林卡遗迹中,有一幅雕刻在金字塔石板上的壁画,画面是一个人形坐在一个“鱼”形装置里,手里似乎紧握着操纵杆状的机械,“鱼”前端有处开口,飞行时纳入空气,“鱼”的尾部喷着许多火焰。这个图画表示鱼形火箭在向前飞行。
在玛雅人生活过的阿亚库乔港的一片茂密的丛林吕,有一块3000平方米的巨石。每到早晨,旭日东升,阳光从某一个特定角度照来,这块巨石上就会显示出很多奇怪的图像。等太阳升高,角度转移,这些图像又随之消失。显然,当年雕刻这些图画的玛雅人是很精通光学原理的。他们根据光的照射角度,巧妙地掌握了雕刻的角度和深度,使人们只能在特定光照角度才能看到这些雕像。这些图像共有7幅,其中已辨认出的有大蛇、大钟,以及穿着特殊装束戴着武士盔甲形态的怪人。

玛雅人留下的雕刻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从这些雕刻中我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玛雅文明毁灭了,毁灭在我们地球人的战争之中。玛雅文明毁灭了,它留给我们的是遗憾和神奇!我们的考古学家正在那一片片古老的废墟中苦苦研究和求索,希望从那里发现奇迹——寻找到真正解开玛雅文明的钥匙,去解读那些用隐喻、难懂的象形文字写的珍贵文献的奥秘,去破译这些远古文明。

--玛雅文明崩溃之谜--

玛雅文明最大的谜是为何从热带雨林的丛林深处消失?在西元六百年,整个玛雅民族离开了辛苦建筑的城池,舍弃了富丽堂皇的庙宇、庄严巍峨的金字塔、整齐排列雕像的广场和宽阔的运动场。玛雅文明开始式微,徵兆是不再雕刻石碑;以提卡尔而言,当地最后一块石碑完成於西元八六九年,整个玛雅区最后—块石碑则完成於西元九0九年。不但如此,神殿、宫殿等最足以代表玛雅文明的建筑也不再兴建,彩陶也不再制作,一般民众也很少兴建新房舍,城市四周的人口急遽减少,考古学家估计当时的提卡尔人口,至少减少了2.5%。

西元八世纪后,而任由枯草蔓藤侵入住宅和市街,使那 变成了一片废园残景,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使得玛雅人抛弃了美丽的江山故国?虽然历史上也常见民族因战争而灭亡,但玛雅人的城市既不毁於战火,也不毁於天然灾难,这已经由历史学家证实了。

据说玛雅人在西历九0九年的某一天,百分之八0的人口突然明显地消失了,仅留下未建好的寺院。然后,自当天起,祖先的睿智也急速消失,残留下来的玛雅人开始变得无知与颓废。残留下来的人,一方面“啊咿啊咿”地叹息,一方面为传授大自然的神秘及发现执法人的消失而悲伤。

从一0世纪初期开始至一四九二年发现美洲大陆,约六00年间,中美洲的居民,深陷於因无知而起的战争,以及性与颓废的深渊中。十六世纪西班牙人进入犹加坦半岛之前,原来只有一种的玛雅语,已经分化成廿七种方言。

在提卡尔遗址上,考古学家发现许多覆盖於岩石及崩坏的拱形屋顶之下的坟墓,却未发现任何修复的迹象。附近神殿和宫殿的壁画也受到严重的破坏,石雕人像的脸部多半被削掉,石碑也被移作其他建筑的建材。这些现象证实有外族入侵,玛雅人根本来不及抵抗便溃退了。在犹加敦半岛,玛雅人於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因流行病与内乱衰亡了,可是有关九世纪时灭亡的丛林玛雅的消灭,却至今都毫无线索可追寻。

当时的陶器不是突然放弃不再制作,而是放弃原来的制作方式,改制比较薄而质地更为精细的陶器。但是,这种陶器在使用不久之后,玛雅人也放弃了,原因可能与传统支配阶层崩溃,对陶器的需求性消失有关。

有一派学者认为是因为城内粮食不继,建於丛林中的玛雅帝国,在发觉此地无以维生后,便做了一次种族大迁徙,来到齐乾伊莎(Chich'en Itz'a)定居,又绵延两个世纪才灭亡。也有学者认为,玛雅帝国外受游牧民族的袭击,内部则因发生内乱,整个帝国在遭受巨变后,溃退逃散,然而何以胜败两方面都走得无影无踪?没有人能够找到合理的答案。

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大多数人相信当时遭受地震、飓风的侵袭,加上人口爆炸、粮食不足、农民暴动和异族侵人等原因,造成玛雅文明的衰亡。但是,确实的答案还未出现,这个秘密的解开,有如拼图游戏一般,目前不过刚刚开始。

古玛雅文化的摇篮-尤卡坦半岛

相关图片: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17/xinsrc_.jpg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17/xinsrc_.jpg
http://www.21page.net/zoneimages/20021018708355.jpg
http://www.21page.net/zoneimages/20021018708355.jpg
详细资料:
http://blog.lanyue.com/model/luntan/view.asp?article_id=1280606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除了我们自己的中华文明外,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而对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则比较陌生,在这里,我们想就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向我国读者略作介绍。

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以前,印第安人以其辛勤的劳动和聪明的智慧在美洲大陆上创造出了一些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这些文明在某些方面比之东半球的一些古代文明毫不逊色,甚至处于领先地位。如同东半球的情况一样,美洲也有几大著名的古代文明,它们是: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中美洲北部的玛雅文明、秘鲁的印加文明和哥伦比亚的奇布查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它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公里,东西最宽处500公里,总面积达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大体说来,它包括了现今厄瓜多尔山区部分、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上述这一广大地区是美洲最早出现农业的地区,时间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沿海地区的居民已定居下来。到公元前2000年末,中安第斯山区已出现一系列古代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000年中下期,发达的农业文化。已经形成,奠定了印加文明的基础,并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的最早形式。这标志文明开始形成。公元10世纪后半叶以后,中安第斯山区出现了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和兼并的局面。导致了一些原有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印加入统一中安第斯山区前的各种文化基础。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统一中安第斯山区,建立印加帝国而得名的。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个部落,10世纪以后,他们逐步北迁,一路征战,于1243年来到现今库斯科,在瓦纳卡里山上扎下营寨。据印加入的传说,此时他们的首领是曼科·卡帕克。从曼科·卡帕克起,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领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杀害,印加国大约经历了整整3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其问共传12世、13王。

印加国本名叫“塔万廷苏龙”,意为四方之地,首都是库斯科。全国按方位分为四大行政区,名叫:“苏龙”,它们是:西北方位叫钦查苏龙,包括厄瓜多尔、秘鲁北部和中部;西南方位叫库蒂苏龙,包括秘鲁南部和智利北部;东北方位叫安蒂苏龙,包括东部森林和乌卡亚利河一带;东南方位叫科亚苏龙,面积最大,包括现今玻利维亚大部国土,阿根廷西北山区和半个智利。

“印加”一词的本来含义是“首领”或“大王”的意思,是塔万廷苏龙的最高统治者。西班牙人到来后,简单地以“印加”一词指称这个国家及其居民,至今已是约定俗成了。

印加帝国享有“美洲的罗马”之称,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机器而闻名于世。印加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包括印加王、王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过着奢侈的生活。印加王被称为太阳之子,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一切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印加王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他以斯科为中心,通过各级官吏,牢牢地控制着全国。除了政权机构外,印加奴隶主还拥有一支20万人的训练有素的常备军队,用其对外扩张,对内镇压反叛力量。印加帝国还建立了严厉的司法制度,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印加王还采取了一些文化和经济措施。例如,对于那些刚被征服的地区,强行推广克丘亚语。再者,在全国大兴道路和释站建跃以库斯科为中心,修建了条条道路通京城的交通网,以利于对边远地区的控制。

印加人能在中安第斯山区建立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与当地的发达的经济文化是分不开的。

阅读全文

与印第安营寨小说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主古代重生文排行榜完本小说下载 浏览:550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有声小说打包下载 浏览:615
航天玄幻小说 浏览:535
主角收母的小说 浏览:28
好男人培养系统玫瑰小说 浏览:628
主角有异能小说 浏览:793
十大娱乐明星小说排行榜 浏览:110
取一个小说的名字大全 浏览:101
关于神豪系统的小说下载 浏览:972
推荐重生网游小说完结版 浏览:857
最新很很撸小说网 浏览:665
李凉小说全集孔夫子 浏览:369
主角是空降兵的小说 浏览:143
有声的仙侠小说推荐 浏览:683
tfboys最红小说在线阅读 浏览:438
好看的青春都市言情小说 浏览:982
重生成皇帝开后宫的小说 浏览:975
小说里姓李的男名字叫什么名字 浏览:383
偏爱福小福千千小说网 浏览:154
泪倾城浅眸乱君颜小说免费阅读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