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阅读推荐 > 阅读版三擒陈平小说

阅读版三擒陈平小说

发布时间:2022-06-05 18:10:52

❶ 求评书和播讲演员的名字!!!

我来给你提供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是从网上搜索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因为资料太多的分几次给你吧。资料如下:
1.陈凤芸:(1937.1— )辽宁沈阳人。中国曲协会员,天津市曲协理事。出身曲艺世家,自幼随父学艺,九岁拜西河大鼓名家左田风为师。1953年参加天津市第一区人民政府组建的书曲队,任队长。1982—1984年改编《打冈村》、《霍元甲》、《刀劈苏金荣》等十余段曲目,经过选拔参加历届“津门曲荟”演出,均获一等奖。1985—1987年期间创作了《血溅翠花宫》、《砸銮驾》和《智取城防图》等曲目,其中评书《薛家将》于1987年出版。其丈夫黄铁良师承相声名家侯宝林,目前在众友相声队演出;其婿刘彤亦是相声演员,曾获CCTV相声大赛逗哏一等奖。
陈丽君:(1944.9— )辽宁沈阳人。1958年跟祖父陈仲山学唱东北大鼓。1960年加入锦州市曲艺团,任学员、演员。1976年入锦州市文工团,任歌剧、话剧演员。1980年重返锦州市曲艺团,任东北大鼓、评书演员。1991年调入锦州市艺术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书目以家传《大西唐》、《曹家将》和《隋唐演义》为主,现代书目有《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等。1986年演出《智取大青岭》获辽宁省优秀曲艺节目选拔赛优秀表演奖。1988年在东北首届现代评书故事电视邀请赛中,演出评书《智斗王扒皮》获评书银杯奖。自1986年起,同父陈青远、妹陈丽洁共同录制长篇评书《薛丁山与樊梨花》、《三闹汴梁》、《三擒陈平》、《萧飞传奇》、《安公子投案》等在全国多家电视台播放。个人在电台录制的长篇评书有《大西唐演义》(上、下部)、《十粒金丹》、《奇婚案》、《风雨双龙剑》等,其中前两者先后在全国市(地)电台文艺广播协作会上获评书节目一等奖。现为中国曲协会员,辽宁省曲协理事,锦州市曲协副主席,锦州市政协委员。

出版评书作品:《三探聚宝楼》(两册,北方妇女)、《特别侦察员》(合作)等。
陈青远:(1923.4—1988.8)生于沈阳,沈阳城南红菱堡子人。原名陈文起、陈占河。生前为锦州市曲艺团业务团长。出生于曲艺世家,1928年全家迁往黑龙江省富锦县。由于祖父和父亲都是东北大鼓艺人,受家境熏陶,六岁起即随父亲陈仲山(1886—1967)学唱东北大鼓,九岁开始登台,十五岁起正式挂牌,十六岁起行艺遍及东北三省。1941年拜庆文毕为师。他熟练地掌握了家传《隋唐演义》和《大西唐》,还学会了父亲据野史编成的《曹家将》,并进行了加工整理。1945年起先后在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本溪、瓦房店等地作艺,1948年在牡丹江献艺,一度改唱西河大鼓。1953年重返辽宁。1957年到锦州,参加锦州市曲艺团并定居。由于弦师短缺,不得不放弃东北大鼓而改说评书。曾于1950年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曲艺改进会副会长兼工会主席,1953年任辽宁省本溪市曲艺团团长。

六十年代,他曾在锦州和辽宁电台播讲《烈火金刚》,引起强烈反响。1978年参加辽宁省曲艺汇演,荣获优秀表演奖。1982年为抚顺和锦州电台录制108讲《曹家将》;1985年和女儿陈丽君、陈丽杰为辽宁电视台录制《三请樊梨花》和《萧飞买药》。全国20多家和40多家电台曾播放其长篇评书《烈火金刚》和《隋唐演义》,《薛丁山与樊梨花》、《安良景投亲》等多部评书在全国电台、电视台播出。他的作品在全国市(地)电台文艺广播协作会上,多次被评为评书类一等奖。《三闹汴梁》和《三擒陈平》获“1985~1986年辽宁省优秀文艺作品年奖”。1986年5月,在“千山书荟”上以一段《程咬金劫皇杠》震动全场;1987年10月,带病进京出席全国评书座谈会。曾被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评鼓书表演艺术家”光荣称号。1988年11月,在锦州举办了“纪念著名评书艺术家陈青远先生从艺五十年”的纪念活动。其代表作《响马传》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

陈青远在艺术上不仅继承了家传的“帅”派艺术,而且博采众长,杂糅百家。他嗓音广厚、清越响亮、口齿清晰,有“喊、吊、舌、唇、气”的基本功;叙述细腻含蓄,精于绘声,长于抒情;节奏明快多变,表演传神逼真,擅长刻画反面人物。他强调以说为主,以表为辅,讲究“喷吐”功夫,即“喷如切金断玉,吐似板上钉钉”。改变新书时,经常“赞”、“赋”、“贯口”、“串口”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他还能讲今比古,增加了很多“书外书”。他的评书结构上“勾、扣、坨、环”,表演上“精、美、帅、奇”。

陈青远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曲协辽宁分会常务理事、锦州市曲协副主席,曾当选辽宁省和锦州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文联委员。其正式弟子是女演员石印红。

出版评书作品:《响马传》(黄河文艺)、《响马传》(春风文艺)、《秦琼卖马》(春风文艺)、《三请樊梨花》(春风文艺)、《樊梨花招亲》(中原农民)、《三闹汴梁》(春风文艺)、《三擒陈平》(春风文艺)、《安公子投亲》(中原农民)、《肖飞传奇》等。

白佩玉:(1938— )回族。祖籍河北,生于河南开封。1951年在天津随王本林学说过相声;十五岁(一说1951年)在沈阳拜李庆海、李春琴夫妇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多年来在沈阳献艺,1959年后在沈阳曲艺团、沈阳市沈河区曲艺队等专业团体说书,现在是沈阳演出公司干部。其代表作《英烈春秋》(《无盐娘娘》)、《银盒春秋》 (《孙庞斗智》)、《走马春秋》(《乐毅伐齐》)、《锋剑春秋(《万仙阵》)为前后连接的四部书,是神怪类评书的代表作品。其中由《无盐娘娘》与《万仙阵》组成的《神怪列国志》,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

白佩玉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出版评书作品:《无盐娘娘传奇》(春风文艺,1988)、《万仙阵》(沈阳,1989)、《神怪列国志》(春风文艺,1996)、《唐宫女祸》(黑龙江人民,1988)、《薛雷扫北》、《残唐演义》(春风文艺)、《五代演义》(春风文艺)、《天下第一棍》(安徽文艺,1987)、《大唐三侠》(黄河文艺)、 《义侠萍踪》(大连)等。
白树荣:(1929— )满族,辽宁岫岩人。中国曲协会员、鞍山市曲艺团创作员。曾在鞍山市群众艺术馆、鞍山市文联任曲艺编辑,后转入鞍山市曲艺团。曾发表二人转《会情人》、《还妻记》、《一只鸡》、《岳母刺字》、《让婚》等30多篇,以及整理评书《小八义》、《呼杨合兵》、《火山王杨衮》、《龙门奇侠》、《龙门侠恋》、《百年风云》等,并发表曲艺评论多篇
陈士和:(:(1887—1955)祖籍浙江绍兴,世代居北京,北京人。原名陈建谷,后改固本,字兰亭;一名陈德本。出生在前门外储子营。父亲在清末刑部衙门任文书(一说是庆亲王府厨师)。少时在庆王府膳房助厨,八九岁始随父亲读书识字。由于家境贫苦,十岁以后即为衣食奔波,耳濡目染听了很多评书。后来世殿成收其为义子,给他讲授说书的诀窍。辛亥革命后(1912年),正式拜张智兰为师,学说《聊斋》。张擅长原原本本地将文言译成白话讲解,陈士和继承其衣钵,并受田岚云、双厚坪的艺术启发,博采众家之长。经过多次探讨实验,以张智兰的讲述为基础,逐渐改变了照本宣科式讲说,以爱憎分明的感情、渊博的社会知识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对故事进行了再创作,在说书艺术上亦形成了新流派。1925年来到天津说书。1940年后即久占天津,专说《聊斋》。1952年他参加影片《六号门》的拍摄,饰演反面人物“马八辈儿”,刻划了一个天津旧社会久经风云的老“混混儿”形象。1952年11月,曾来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当时已是白须飘洒,年逾古稀。1954年10月,天津市文化局曾组织力量对《聊斋》进行记录、录音和整理,可惜只获得十三段。陈士和先生于1955年1月16日不幸病逝。
陈士和一生说过的《聊斋》有五十一篇,集中选用的是两种题材:(一)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人民反抗精神;(二)鞭挞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歌颂青年男女忠贞爱情。他同情赞扬善良百姓、无告弱者和正直诚实的人物,抨击嘲讽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形形色色的丑恶人物,乃至最高封建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阐发了蒲松龄原著的思想内容。其评书语言通俗生动,书路细致谨严,情节跌宕曲折,表演时台风亲切大方,口齿清晰,长于摹拟各色人物的神态。他对原著中涉及的历史、地理、宫廷礼节、世俗、伦理、人情等,常常加上通俗的解释;善于抓飞哏飞挂(即兴笑料),使用连锁的“串包袱”;常常书外加书,制造悬念,叙事中杂以评论,夹叙夹议,入情入理。他演述的聊斋故事,对原作的人物增加了很多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的描述,把场景勾勒得更加细致,并且增添了不少富于戏剧性的细节,以丰富原作的艺术形象。演述不以奇幻的情节炫惑听众,而着重于挖掘原作的故事隐喻现实人生,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其具有较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但有的作品也破坏了原作虚幻突兀的环境和以“异类”出现的人物来描写人生的艺术风格和意境,或者把原作相当丰富深刻的主题内涵处理得比较浅薄。

人们称赞陈士和说《聊斋》,做到了所谓“三爱”(爱听、爱学、爱问),“三阔”(耳阔、眼阔、心阔),“四绝”(说白、摹拟、评论、表演)。金受申说过,“陈士和能把《聊斋》说得通俗、细腻、动人,又擅长使用扣子,具有使人百听不厌,久而弥趣的魅力。”

出版评书作品:《评书聊斋志异》(第一集,百花文艺,包括《劳山道士》、《画皮》、《阿宝》、《续黄粱》、《云翠仙》、《考弊司》、《向杲》)、《评书聊斋志异》(第二集,百花文艺,包括《梦狼》、《崔猛》、《席方平》、《瑞云》、《王者》、《毛大福》)。
陈荫荣:(1918—1990)北京人。原名陈咏和,十三岁起即追随著名评书家品正三,学会了一系列袍带书,包括《九老兴隋》、《隋唐演义》、《隋唐后传》、《龙潭鲍骆》、《富贵寿考》、《五代残唐》、《大宋飞龙传》、《杨家将》等。二十一岁正式拜品正三为师,长期演出在北京、张家口、天津等地。他博学强记,广搜多问,不断丰富书目内容,使之入情入理。1949年以后,他重新整理了全部《隋唐演义》,取名《兴唐传》, 不但继承了品正三的说书艺术,而且从评书大王双厚坪流传下来的《隋唐演义》中汲取了不少营养(1989年全部整理完毕,共140万字)。他还编演了新讲史书《黄巢起义》八回,以及《灵泉洞》、《吕梁英雄传》等。1959年参加北京宣武说唱团。1986年参加了北京市曲协等单位举办的“曲艺前辈舞台生涯50周年纪念”活动。 陈荫荣擅长演说长枪袍带书,以表演细腻、人物刻画逼真、善于在说书中运用典故而著名。有弟子绳宝珍等。

出版评书作品:《兴唐传》(四册,中国曲艺,1984;十册,包括《闹花灯》、《南阳关》、《贾家楼》、《瓦岗寨》、《群雄会》、《四平山》、《虹霓关》、《扬州会》、《抢三关》、《锁五龙》等,1981—1982;其中《闹花灯》、《贾家楼》、《瓦岗寨》曾于1957年由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兴唐后传》(中国曲艺)《鲍福闯龙潭》(中国曲艺)等。
单田芳:(1935.11— )河北涞水(一说山东德平)人。原名单传忠。1935年11月11日出生于天津(一说营口)。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收到东北工学院和沈阳医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由于他酷爱说书而弃学从艺,后来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其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1956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即使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艺术水平大进。二十四岁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间,他先后说过《三国》、《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传统评书和《林海雪原》、《平原枪声》、《一颗铜钮扣》、《新儿女英雄传》、《破晓记》、《红色保险箱》等新书。在十年动乱中虽遭厄运,但仍然坚持练功,默诵书词,结构新篇。

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瓦岗英雄》)。此后与其合作十余载,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主要有《三国演义》、《明英烈》、《少帅春秋》、《七杰小五义》等,风行大江南北全国几十家广播电台。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六亿。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从书。2000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单田芳评书全集”。《中国武侠小说史》也将其列为近年来大陆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评书《白眉大侠》和《宏碧缘》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此外,他还录制了《千古功臣张学良》、《七杰小五义》、《隋唐演义》、《铁伞怪侠》、《栾蒲包与丰泽园》(正续)、《刘伶传奇》等多部电视评书和自编自演了《龙虎风云会》(正续)等广播评书。单田芳还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系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

单田芳认为,“说书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头”,能够起到异峰突起的作用。生动、准确、鲜明是其评书的最大特点。其评书,口风老练苍劲,自然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有趣;行文逻辑周密,句法无误;说文时,满腹经纶,诗词歌赋,华丽高雅;说白时,乡情俗语,民谚土语,亲切生动。总之,他能用生动、精炼、准确、鲜明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愤,极大地调动了听(观)众的想象力。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为他赢得“单国嘴”的美誉。他对待评书创作一丝不苟。在编录《百年风云》(曾在全国一百四十家市级电台播放,)时,就参阅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国》、《天京之变》、《慈禧前传》、《清宫十三朝》等几十种资料。

出版评书作品:《瓦岗英雄》(两册,山西人民)、《说唐后传》(春风文艺)、《宫门挂玉带》(中原农民)、《薛仁贵征西》(中原农民)、《明英烈》(春风文艺)、《大明英烈传》(黄河文艺)、《燕王扫北》(中原农民)、《风尘三侠》(中原农民)、《包公案》(黄河文艺)、《七杰小五义》(两册,黑龙江人民)、《白眉大侠》(两册,内蒙古人民)、《铁伞怪》(海天版)、《燕王剑侠》(内蒙古人民)、《大明风流谱》(中国文联)、《大明五杰》(作家版)、《连环套》(内蒙古人民)、《三侠剑》(两册,内蒙古少儿)、《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再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童林传?前传》(两册,内蒙古人民)、《童林传?后传》(两册,内蒙古人民)以及“单田芳评书全集”(群众版)等。

❷ 谁知道宋朝曹家将的故事,能详细的说一下吗

评书《曹家将》是东北评书艺人陈青远的看家书。和《杨家将》、《呼家将》一样,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忠奸斗争展开的。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1986年分上下两部出版了此书。上部名为《三闹汴梁》,下部名为《三擒陈平》,共95回,由“夺帅印校场比武”始,至“振国威三擒陈平”止。
你可以到网络上搜索一下这两本书

❸ 三国演义中关羽最爱读哪本书

三国演义里关羽只看《春秋》

❹ 水浒传30-80回的阅读感受

下面是有名的李卓君写的水浒每回感受及评语,复制过来供你参考!我看了一下,基本都能看懂,大体一改成自己的话就能用!第三十回 恩三进死囚牢 松大闹飞云浦 李生曰:看此回文字,乃知腹中剑、笑里刀,世上无所不有。虽然,毕竟张都监作何结果?害人者人先害之矣,又何益哉! 第三十一回 都监血溅鸳鸯楼 行者夜走蜈蚣岭 卓翁曰:武二郎是个汉子,勿论其他,即杀人留姓字一节,已超出寻常万万矣。 第三十二回 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李和尚曰:今人只看后来事体,便道宋公明不该救刘高妻子。殊不知宋公明若无这些,直是王矮虎一辈人了,如何干得许多大事,彼一百单七人者,亦何以兄事之哉! 第三十三回 江夜看小鳌山 荣大闹清风寨 李生曰:刘高妻子是个淫悍之妇,不消说了。独是花知寨太莽,宋公明亦欠细密,临去时着几人护送,也好讨个信息,缘何如此托大。如黄信者,真可人也,用得用得。 第三十四回 三山大闹青州道 雳火夜走瓦砾场 李和尚曰:国有贼臣、家有贼妇,都贻祸不浅。只如青州府失了秦明、黄信、花荣三个良将,皆刘高一人误事,而刘高又妻子误之也。真有意为天下者,先从妻子处整顿一番,何如? 第三十五回 将军村店寄书 李广梁山射雁 卓吾曰:此回文字不可及处,只在石勇寄书一节。若无此段,一同到梁山泊来,只是做强盗耳,有何波澜,有何变幻。真是不可思议文字。 第三十六回 山泊吴用举戴宗 阳岭宋江逢李俊 李和尚曰:凡是有用人,老天毕竟要多方磨难他。只如宋公明,不过一盗魁耳,你看他经了多少磨难。此揭阳岭上,其一也。若是那些饱衣暖食、平风静浪的骄子弟,真是槛羊圈豕。 第三十七回 遮拦追赶及时雨 火儿夜闹浔阳江 李和尚曰:宋公明每至尽头处,便有救星,的是真命强盗。 第三十八回 时雨会神行太保 旋风斗浪里白跳 李生曰:凡言词修饰、礼数闲熟的,心肝倒是强盗。如李大哥虽是卤莽,不知礼数,却是情真意实、生死可托。所以孔夫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上大人丘乙己真是个人精,真是个人极。 第三十九回 阳楼宋江吟反诗 山泊戴宗传假言 李和尚曰:黄通判大通。又曰:回书脱卯处有生意。 第四十回 山泊好汉劫法场 龙庙英雄小聚义 李秃翁曰:晁盖也须十七人才来干事,张顺亦是九人方来劫牢。那里如李大哥,独自一个,两把板斧,便自救人,是如何胆略!如何忠义!或曰:若无晁盖、张顺等众人,终须丧了三人性命。卓吾曰:如此一算,便无胆略,便不是忠义了。若是真正忠义汉子,即事不济,亦不碍其为忠义也。此李大哥之所以不可及也与!此李大哥之所以不可及也与! 第四十一回 江智取无为军 顺活捉黄文炳 李卓吾曰:黄文炳也是个聪明汉子,国家有用之人。渠既见反诗,如何不要着紧?宋公明也怪他不得。江州劫法场,只为要救二人性命,不得不如此。若是无为军,竟可省事,胡为又做这一场?大不是,大不是。 第四十二回 道村受三卷天书 公明遇九天玄女 李贽曰:李大哥是个天性孝子。宋公明取爷有些道学气味,亦算计利害耳。公孙胜望娘一团奸诈。如李大哥者,只是要娘快乐,再无第二个念头。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迳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卓老曰:只有假李逵,再无李逵假。又自评曰:卓老此言,若是李大哥知道,定以我为大座师也。又曰:李大哥杀死四虎,不特勇猛过人,亦是纯孝格天地,至诚感鬼神,志壹神凝,有进无退故耳。若作勇猛论者,犹非李大哥知己也。识此,然后可与言射石饮羽之事。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李卓吾曰:拚命三郎是个汉子,一刀两断,再无葛藤,却又精细,所称智勇足备者非耶?杨雄一见便认他为弟,亦自具眼,到底得他气力。豪杰相逢,多是如此。若是道学先生,便有多少瞻前顾后。又曰:戴宗结识石家三郎一节,却自可取。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李生曰:呜呼!天下岂少有用之人哉,特无用之者耳!如石家三郎,杨雄用之,便得他气力。且石秀为人非一夫之勇,委婉详悉,矢不妄发,发无不中,的的大有用人。呜呼!今天下岂少石秀其人哉,特无杨雄耳!可叹可叹!又曰:描画淫妇人处,非导欲已也,亦可为大丈夫背后之眼。郑卫之诗俱然。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卓翁曰:石家三郎作事精细,勇而且智;如杨雄者,特草草耳。虽然,当局迷,旁观清,一雄已哉?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李和尚曰:人家少年子弟不识世务,任着他骄傲性气,每足丧家亡身。如祝彪者,可鉴也。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卓老曰:王矮虎还是个性之的圣人,实是好色,却不遮掩,即在性命相并之地,只是率其性耳。若是道学先生,便有无数藏头盖尾的所在,口夷行跖的光景。呜呼!毕竟何益哉!不若王矮虎实在,得这一丈青做个妻子也,到底还是至诚之报。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卓吾曰:毛仲义父子只因要讨小便宜,做出一场大是非,可鉴也。又曰:顾大嫂一妇人耳,能缓急人如此;如今竟有戴纱帽的,国家若有小小利害,便想抽身远害,不知可为大嫂作婢否也?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秃翁曰:叙一个庄上的结果,都活变隐见,的是文章妙手。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秃翁曰:朱仝毕竟是个好人,只是言必信行必果耳,安有大丈夫而为一太守作一雄乳婆之理?即小衙内性命,亦值恁么,何苦为此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好笑好笑。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李生曰:我家阿逵只是直性,别无回头转脑心肠,也无口是心非说话。如殷天锡横行,一拳打死便了,何必誓书铁券。柴大官人到底有些贵介气,不济不济。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李和尚曰:有一村学究道:李逵太凶狠,不该杀罗真人;罗真人亦无道气,不该磨难李逵。此言真如放屁。不知水浒传文字当以此回为第一。试看种种摩写处,那一事不趣?那一言不趣?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是趣了,何必实有是事,并实有是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如何,岂不令人笑杀!又曰:罗真人处固妙绝千古,戴院长处亦令人绝倒,每读至此,喷饭满案。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卓吾曰:此回文字不济。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李和尚曰:宋公明凡遇败将,只是一个以恩结之,所云知雄守雌也,的是黄老派头。吾尝谓他假道学真强盗。这六个字,实录也,即公明知之,定以为然。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李生曰:人生决不可有所嗜好。如徐宁爱恋这副雁翎甲,并这个身子亦丧却了也,可发一笑。真是才有所恋,便是系驴系马之橛,呜呼哀哉!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卓吾曰:一僧读到此处,见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都是强盗,叹曰:当时强盗直恁地多。余曰:当时在朝强盗还多些。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李生曰:近来太守姓贺的最多,只少史大官人、花和尚这样不怕太守者耳。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李生曰:如赚金铃吊挂,都是儿戏,无不干成大事,何也?只是才大、识大、胆大耳。不然,即惊天动地,济得恁事。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李卓吾曰: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是梁山泊第一关节,不可草草看过。又曰:宋江、吴用也是多事,如何平白地要好人做强盗,最可恨是赚玉麒麟上山也。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李卓吾曰:今之算命卖卦的,虽不如梁山泊那班人,却也是个小贼,言祸言福,胡说乱道,不知误陷了多少人。不道得单是一个卢员外也。要知得要知得。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李载贽曰:燕青救主已自难得,今之食君禄而不能为其主者,既不堪作奴。若石家三郎,固然拚命,乃竟以孤身独立,从法场上救取卢生。非忠义包身,胆智双绝,何以有此哉!如两君者,真卓老所愿百拜为师者也。若夫依徊顾盼,算利算害,即做天官,何能博李卓老一盼乎?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李和尚曰:戴宗没头帖子极没意思,若非梁中书、王太守,几送卢俊义、石秀性命,蠢人蠢人。又曰:关胜竟取梁山泊,的为妙计,只是蔡京无耻,说道“此乃围魏救赵之计”,已属书生之言;又说“正合吾心”,这老面皮实有三寸之厚。 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 李秃老曰:宋公明只是一个黄老之术,以退为进,以舍为取。可笑关胜、宣赞、郝思文那厮都被圈套,尽为出力,人品何在,真强盗也。 第六十五回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卓吾曰:此回文字极不济,那里张旺便到李巧奴家?就是到巧奴家,缘何就杀死他四命?不是不是。即王定六父子过江,亦不合便撞着张顺。张顺却缘何不渡江南来接王定六父子?都少关目。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李和尚曰:这回文字没身分,叙事处亦欠变化,且重复可厌,不济不济。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李卓老曰:突出李大哥一段,大奇。又曰:李大哥作事奇绝,此番又干这件大功,几曾如他人兴兵动众而来乎?关胜当无面目见李大哥矣。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李卓吾曰:要知宋江之让,只为中心有愧于卢俊义耳,非真让也。原与吴用妆成局面,了却此件。不然,其中可让者尽多,何急急让此一人哉!平白地引诱他上山,到底良心过不去也。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卓吾曰:史进既是痴子,宋江又是呆汉,所以使吴用小儿浪得名耳。又曰:最可恨者,董平那厮只因一个女子,便来卖国负人。国家有如是人,真当寝皮食肉!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李卓老曰:这回文字不济不济。张清石子固好,叙处却没伸缩变化,大不好看,特是张清人品差胜董平耳。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李卓吾曰:梁山泊如李逵、武松、鲁智深,那一班都是莽男子汉,不以鬼神之事愚弄他,如何得他死心搭地。妙哉!吴用石碣天文之计,真是神出鬼没,不由他众人不同心一意也。或问:何以见得是吴用之计?曰:眼见得萧让任书,金大坚任刻,做成一碣,埋之地下,公孙胜作法,掘将起来,以愚他众人。曰:这个何道士恐怕不知。卓吾老子笑曰:既有黄金五十两,人人都是何道士了。不然,何七日之后,定要恳求上苍,务要拜求报应哉?可知已,可知已!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李生曰:柴进用文,李逵用武;文者智绝,武者勇绝。这一遭东京城里真是好灯,大家请看,何如?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卓吾曰:宋公明已是假道学了,又有假假道学的,好笑,好笑。又曰:李大哥真是忠义汉子。他听得宋公明做出这件事来,就要杀他,那里再问仔细。此时若参些拟议进退,便不是李大哥了。所称畏友,非耶?交藉中何可少此人!交藉中何可少此人!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李卓老曰:燕青相扑,已属趣事,然犹有所为而为也。何如李大哥做知县、闹学堂,都是逢场作戏,真个神通自在,未至不迎,既去不恋。活佛,活佛。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李卓吾曰:张干办、李虞侯极识大体,只少转变。若是阮小七、李大,不过为吴用所使耳,蠢汉蠢汉。又曰: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实是不经人道语。李大哥一派天机,妙人趣人,真不食烟火人也。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卓翁曰:是一架绝精细底羊皮画灯,画工之文,非化工之文,低品低品。又曰:若欲借此阵法封侯拜将,待河之清也。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嬴童贯 李和尚曰:妆点十面埋伏处,大象自家意思。文人任性如此,可笑哉!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李秃翁曰:水浒传文字不可及处,全在伸缩次第。但看这回,若一味形容梁山泊得胜,便不成文字了。绝妙处正在董平一箭,方有伸缩,方有次第,观者亦知之乎?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二败高太尉 李秃翁曰:从来小见识、歪肚肠,干得恁事,适以自误误人耳!彼方以为张良、陈平不是过也,可发大笑。而王瑾者,其榜样乎?戒之,何如?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李生曰:梁山泊好汉一味以战为戏,所以为妙。又曰:高俅丑态也够了!

❺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全文

却说司马懿被张翼、廖化一阵杀败,匹马单枪,望密林间而走。张翼收住后军,廖化当先追赶。看看赶上,懿着慌,绕树而转。化一刀砍去,正砍在树上;及拔出刀时,懿已走出林外。廖化随后赶出,却不知去向,但见树林之东,落下金盔一个。廖化取盔捎在马上,一直望东追赶。原来司马懿把金盔弃于林东,却反向西走去了。廖化追了一程,不见踪迹,奔出谷口,遇见姜维,同回寨见孔明。张嶷早驱木牛流马到寨,交割已毕,获粮万余石。廖化献上金盔,录为头功。魏延心中不悦,口出怨言。孔明只做不知。

且说司马懿逃回寨中,心甚恼闷。忽使命赍诏至,言东吴三路入寇,朝廷正议命将抵敌,令懿等坚守勿战。懿受命已毕,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却说曹睿闻孙权分兵三路而来,亦起兵三路迎之:令刘劭引兵救江夏,田豫引兵救襄阳,睿自与满宠率大军救合淝。满宠先引一军至巢湖口,望见东岸战船无数,旌旗整肃。宠入军中奏魏主曰:“吴人必轻我远来,未曾提备;今夜可乘虚劫其水寨,必得全胜。”魏主曰:“汝言正合朕意。”即令骁将张球领五千兵,各带火具,从湖口攻之;满宠引兵五千,从东岸攻之。是夜二更时分,张球、满宠各引军悄悄望湖口进发;将近水寨,一齐呐喊杀入。吴兵慌乱,不战而走;被魏军四下举火,烧毁战船、粮草、器具不计其数。诸葛瑾率败兵逃走沔口。魏兵大胜而回。

次日,哨军报知陆逊。逊集诸将议曰:“吾当作表申奏主上,请撤新城之围,以兵断魏军归路,吾率众攻其前:彼首尾不敌,一鼓可破也。”众服其言。陆逊即具表,遣一小校密地赍往新城。小校领命,赍着表文,行至渡口,不期被魏军伏路的捉住,解赴军中见魏主曹睿。睿搜出陆逊表文,览毕,叹曰:“东吴陆逊真妙算也!”遂命将吴卒监下,令刘劭谨防孙权后兵。却说诸葛瑾大败一阵,又值暑天,人马多生疾病;乃修书一封,令人转达陆逊,议欲撤兵还国。逊看书毕,谓来人曰:“拜上将军:吾自有主意。”使者回报诸葛瑾。瑾问:“陆将军作何举动?”使者曰:“但见陆将军催督众人于营外种豆菽,自与诸将在辕门射戏。”瑾大惊,亲自往陆逊营中,与逊相见,问曰:“今曹睿亲来,兵势甚盛,都督何以御之?”逊曰:“吾前遣人奉表于主上,不料为敌人所获。机谋既泄,彼必知备;与战无益,不如且退。已差人奉表约主上缓缓退兵矣。”瑾曰:“都督既有此意,即宜速退,何又迟延?”逊曰:“吾军欲退,当徐徐而动。今若便退,魏人必乘势追赶:此取败之道也。足下宜先督船只诈为拒敌之意,吾悉以人马向襄阳而进,为疑敌之计,然后徐徐退归江东,魏兵自不敢近耳。”瑾依其计,辞逊归本营,整顿船只,预备起行。陆逊整肃部伍,张扬声势,望襄阳进发。

早有细作报知魏主,说吴兵已动,须用提防。魏将闻之,皆要出战。魏主素知陆逊之才,谕众将曰:“陆逊有谋,莫非用诱敌之计?不可轻进。”众将乃止。数日后,哨卒报来:“东吴三路兵马皆退矣。”魏主未信,再令人探之,回报果然尽退。魏主曰:“陆逊用兵,不亚孙、吴。东南未可平也。”因敕诸将,各守险要,自引大军屯合淝,以伺其变。

却说孔明在祁山,欲为久驻之计,乃令蜀兵与魏民相杂种田:军一分,民二分,并不侵犯,魏民皆安心乐业。司马师入告其父曰:“蜀兵劫去我许多粮米,今又令蜀兵与我民相杂屯田于渭滨,以为久计:似此真为国家大患。父亲何不与孔明约期大战一场,以决雌雄?”懿曰:“吾奉旨坚守,不可轻动。”正议间,忽报魏延将着元帅前日所失金盔,前来骂战。众将忿怒,俱欲出战。懿笑曰:“圣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但坚守为上。”诸将依令不出。魏延辱骂良久方回。孔明见司马懿不肯出战,乃密令马岱造成木栅,营中掘下深堑,多积干柴引火之物;周围山上,多用柴草虚搭窝铺,内外皆伏地雷。置备停当,孔明附耳嘱之曰:“可将葫芦谷后路塞断,暗伏兵于谷中。若司马懿追到,任他入谷,便将地雷干柴一齐放起火来。”又令军士昼举七星号带于谷口,夜设七盏明灯于山上,以为暗号。马岱受计引兵而去。孔明又唤魏延分付曰:“汝可引五百兵去魏寨讨战,务要诱司马懿出战。不可取胜,只可诈败。懿必追赶,汝却望七星旗处而入;若是夜间,则望七盏灯处而走。只要引得司马懿入葫芦谷内,吾自有擒之之计。”魏延受计,引兵而去。孔明又唤高翔分付曰:“汝将木牛流马或二三十为一群,或四五十为一群,各装米粮,于山路往来行走。如魏兵抢去,便是汝之功。”高翔领计,驱驾木牛流马去了。孔明将祁山兵一一调去,只推屯田;分付:“如别兵来战,只许诈败;若司马懿自来,方并力只攻渭南,断其归路。”孔明分拨已毕,自引一军近上方谷下营。

且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入寨告司马懿曰:“今蜀兵四散结营,各处屯田,以为久计;若不趁此时除之,纵令安居日久,深根固蒂,难以摇动。”懿曰:“此必又是孔明之计。”二人曰:“都督若如此疑虑,寇敌何时得灭?我兄弟二人,当奋力决一死战,以报国恩。”懿曰:“既如此,汝二人可分头出战。”遂令夏侯惠、夏侯和各引五千兵去讫。懿坐待回音。

却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分兵两路,正行之间,忽见蜀兵驱木牛流马而来。二人一齐杀将过去,蜀兵大败奔走,木牛流马尽被魏兵抢获,解送司马懿营中。次日又劫掳得人马百余。亦解赴大寨。懿将解到蜀兵,诘审虚实。蜀兵告曰:“孔明只料都督坚守不出,尽命我等四散屯田,以为久计。不想却被擒获。”懿即将蜀兵尽皆放回。夏侯和曰:“何不杀之?”懿曰:“量此小卒,杀之无益。放归本寨,令说魏将宽厚仁慈,释彼战心:此吕蒙取荆州之计也。“遂传令今后凡有擒到蜀兵,俱当善遣之。仍重赏有功将吏。诸将皆听令而去。

却说孔明令高翔佯作运粮,驱驾木牛流马,往来于上方谷内;夏侯惠等不时截杀,半月之间,连胜数阵。司马懿见蜀兵屡败,心中欢喜。一日,又擒到蜀兵数十人。懿唤至帐下问曰:“孔明今在何处?”众告曰:“诸葛丞相不在祁山,在上方谷西十里下营安住。今每日运粮屯于上方谷。”懿备细问了,即将众人放去;乃唤诸将分付曰:“孔明今不在祁山,在上方谷安营。汝等于明日,可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吾自引兵来接应。”众将领命,各各准备出战。司马师曰:“父亲何故反欲攻其后?”懿曰:“祁山乃蜀人之根本,若见我兵攻之,各营必尽来救;我却取上方谷烧其粮草,使彼首尾不接:必大败也。”司马师拜服。懿即发兵起行,令张虎、乐綝各引五千兵,在后救应。且说孔明正在山上,望见魏兵或三五千一行,或一二千一行,队伍纷纷,前后顾盼,料必来取祁山大寨,乃密传令众将:“若司马懿自来,汝等便往劫魏寨,夺了渭南。”众将各各听令。却说魏兵皆奔祁山寨来,蜀兵四下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之势。司马懿见蜀兵都去救祁山寨,便引二子并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来。魏延在谷口,只盼司马懿到来;忽见一枝魏兵杀到,延纵马向前视之,正是司马懿。延大喝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懿随后赶来。延只望七星旗处而走。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之;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懿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魏延引五百兵皆退入谷中去。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探。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懿曰:“此必是积粮之所也。”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大喜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亦各引兵杀来接应。马岱军少,不敢追赶。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綝合兵一处,同归渭南大寨,不想寨栅已被蜀兵夺了。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接战。司马懿等引兵杀到,蜀兵退去。懿烧断浮桥,据住北岸。


且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却说司马懿在渭北寨内传令曰:“渭南寨栅,今已失了。诸将如再言出战者斩。”众将听令,据守不出。郭淮入告曰:“近日孔明引兵巡哨,必将择地安营。”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令人探之,回报果屯五丈原。司马懿以手加额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遂令诸将:“坚守勿出,彼久必自变。”

且说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累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诸将不敢隐蔽,引来使入见司马懿。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懿拆视其书,略曰:“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主簿杨颙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众皆垂泪。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此未敢进兵。却说魏将皆知孔明以巾帼女衣辱司马懿,懿受之不战。众将不忿,入帐告曰:“我等皆大国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请出战,以决雌雄。”懿曰:“吾非不敢出战而甘心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众将俱忿怒不平。懿曰:“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众皆允诺。懿乃写表遣使,直至合淝军前,奏闻魏主曹睿。睿拆表览之。表略曰:“臣才薄任重,伏蒙明旨,令臣坚守不战,以待蜀人之自敝;奈今诸葛亮遗臣以巾帼,待臣如妇人,耻辱至甚!臣谨先达圣聪:旦夕将效死一战,以报朝廷之恩,以雪三军之耻。臣不胜激切之至!”

睿览讫,乃谓多官曰:“司马懿坚守不出,今何故又上表求战?”卫尉辛毗曰:“司马懿本无战心,必因诸葛亮耻辱,众将忿怒之故,特上此表,欲更乞明旨,以遏诸将之心耳。”睿然其言,即令辛毗持节至渭北寨传谕,令勿出战。司马懿接诏入帐,辛毗宣谕曰:“如再有敢言出战者,即以违旨论。”众将只得奉诏。懿暗谓辛毗曰:“公真知我心也!”于是令军中传说:魏主命辛毗持节,传谕司马懿勿得出战。蜀将闻知此事,报与孔明。孔明笑曰:“此乃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姜维曰:“丞相何以知之?”孔明曰:“彼本无战心;所以请战者,以示武于众耳。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此乃司马懿因将士忿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众人。今又播传此言,欲懈我军心也。”

正论间,忽报费祎到。孔明请入问之,祎曰:“魏主曹睿闻东吴三路进兵,乃自引大军至合淝,令满宠、田豫、刘劭分兵三路迎敌。满宠设计尽烧东吴粮草战具,吴兵多病。陆逊上表于吴王,约会前后夹攻,不意赍表人中途被魏兵所获,因此机关泄漏,吴兵无功而退。”孔明听知此信,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孔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

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入帐谓姜维曰:“吾命在旦夕矣!”维曰:“丞相何出此言?”孔明曰:“吾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维曰:“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孔明曰:“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运。”姜维领命,自去准备。

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孔明拜祝曰:“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却说司马懿在营中坚守,忽一夜仰观天文,大喜,谓夏侯霸曰:“吾见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你可引一千军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人攘乱,不出接战,孔明必然患病矣。吾当乘势击之。”霸引兵而去。孔明在帐中祈禳已及六夜,见主灯明亮,心中甚喜。姜维入帐,正见孔明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忽听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问,魏延飞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惶恐,伏地请罪;姜维忿怒,拔剑欲杀魏延。正是: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未知魏延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❻ 请问《三国演义》小说里涉及郭嘉的有哪几章节,急用啊

郭嘉总评:和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不同,其特点为:神机妙算,出奇制胜,随机应变,善出险招。可谓善用奇谋的少年天才。来到曹营后助曹操伐吕布,战袁绍,征乌丸,临终前遗计定辽东,帮助一路凯歌,横扫北方,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极为信赖,言其“谋功为高”,“欲托之后事”,不料英年早逝。赤壁之战前,郭嘉病逝,而就在同年,诸葛亮出于隆中,因缘际会,两位天才终未能在乱世中同台竞技。赤壁战败,操长叹一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令人心痛。
第一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程昱向荀彧提出郭嘉,荀彧才想起来向曹操推荐他,曹操就征聘了他。郭嘉又向曹操推荐了刘晔。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曹操因父仇攻打徐州,刘备写信劝和,曹操大怒,郭嘉进谏说应该用好话骗过刘备,然后进兵攻城,曹操欲听从。忽然有消息说吕布听从陈宫之计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曹操止余鄄城、东阿、范县三处。郭嘉曰:“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刘备,退军去复兖州。”操于是回书答复刘备并退兵。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曹操与吕布作战中计,郭嘉建议迅速反击敌军。曹操提议诈死,郭嘉称赞为良策。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曹操将天子迎到许都,封赏部下,郭嘉为司马祭酒。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荀彧劝曹操杀刘备,郭嘉反对,认为正处在招揽人才的时机,杀刘备是“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不划算,曹操大喜,认为正合自己的意思。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曹操马受惊踏坏麦田,欲按军法自刎。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于是曹操割发代首。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曹操欲伐袁绍,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说”,分析了曹操一定能够战胜袁绍。
曹操欲攻吕布,郭嘉提出应该“乘其初叛,众心未附,疾往击之。”曹操听从了。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郭嘉提出“决沂、泗之水”淹下邳,成功困住吕布。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郭嘉、程昱听说曹操放走刘备,都进谏说即使不杀也不能让刘备走,曹操也后悔了,派许褚追回刘备,刘备不和许褚回来,两个人都谏说要再追,曹操因为有将领和刘备同行就没有派人去,结果被刘备跑掉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祢衡说没有英雄,曹操说“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祢衡就挨个骂了一遍,其中说“郭嘉可使白词念赋”。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曹操欲东征刘备,又怕袁绍,郭嘉说袁绍迟缓多疑,他的谋士也各相妒忌,不会帮助刘备,刘备又是新兵,一定可以战胜。
曹操欲说降关羽。郭嘉曰:“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不过张辽去说降成功了。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郭嘉曾对曹操言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郭嘉对曹操说袁绍的几个儿子不要急着打,他们自己就会打起来。曹操就不打袁家打荆州,袁绍的几个儿子就开打,大儿子袁谭投降曹操。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郭嘉谏曹操用袁氏降将攻袁氏地。
曹操商议西击乌桓,众将都害怕刘表刘备袭其后,但郭嘉分析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支持曹操攻打乌桓。中途,郭嘉染病,道路难行,曹操意欲退兵,郭嘉建议他:“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
曹操留郭嘉于易州养病,等曹操回到易州,郭嘉已死数日。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回顾众官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嘉之左右,将嘉临死所封之书呈上曰:“郭公临亡,亲笔书此,嘱曰:丞相若从书中所言,辽东事定矣。”
后曹操按兵不动,不去攻打袁氏兄弟投奔的公孙康,不久,公孙康便送来了袁氏兄弟的首级。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出郭嘉书以示之。书略曰:“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众皆踊跃称善。操引众官复设祭于郭嘉灵前。亡年三十八岁,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后人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操领兵还冀州,使人先扶郭嘉灵柩于许都安葬。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曹操赤壁之战,退回城中后,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❼ 为李密檄洛州文的作品注释

[1] 李密(582-618),字法主。曾祖及祖父为北朝显贵,父为隋柱国、蒲山郡公。密袭父爵,为侍从官。大业初年,称病自免官,闭户读书。杨玄感反,李密往投为谋主。后玄感败,李密逃亡。时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已活动于河南东部郑州、商丘一带。616年(大业十二年),李密投瓦岗军。瓦岗军首领翟让派李密游说河南地区武装势力归附瓦岗军,颇有成效。李密又献策,劝翟让迎击前来镇压瓦岗军的隋将张须陀军,瓦岗军大败隋军,声威渐盛。李密立了大功,翟让便命他统率一部分瓦岗军。李密又建议袭取兴洛(洛口)仓,开仓赈济贫民,由是起事队伍迅速壮大。617年(大业十三年)初,李密获准建立由他直接领导的“蒲山公营”。这时李密在瓦岗军中已很有威信,翟让乃推李密为魏公,置魏公府和行军元帅府。这时瓦岗军占领了洛口、回洛仓,逼近东都。十一月,李密与翟让的矛盾斗争终于表面化,并发生火拼。李密借口置酒招待翟让等饮宴,席间杀了翟让及其亲信,取得了瓦岗军的领导大权。但此后瓦岗军在与洛阳隋军相峙的战斗中屡屡失利,力量大减。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江都兵变,宇文化及等杀炀帝,并率众十余万西归。洛阳的越王侗招抚李密,使李密讨化及。两军在黎阳附近激战,化及败走,李密军也损失严重。这时王世充在洛阳又发动政变,挟制朝政,乘势袭击瓦岗军。李密大败西走,无处可归,只得率余众降唐李渊。十四年底,李密叛唐,袭据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又南入熊耳山,最终为唐兵所杀,年仅三十七岁。
[2] 伏羲神农轩辕颛顼
[3] 《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4] 《孟子·万章下》称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汉张衡《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谓推入城池中。
[5] 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6] 相传高辛氏东至蟠木,西至流沙。
[7] 瀚海即沙漠,在北方;丹穴多金玉,在南方。
[8] 《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捍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
[9] 《尚书·立政》记载的官名有“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缀衣”,掌管周王的衣冠服饰,其职掌大约相当于后世的“尚衣”。杨坚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开国功臣,封隋国公。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由此可见,杨坚不仅是关陇集团上层强有力的军事统帅,还是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周宣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即位,杨坚便以入宫辅政为由,总揽军政大权,号称'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西元五年二月,杨坚逼宇文阐让出帝位,登基称帝,建立了隋朝。
[10] 扆,屏风。古时帝王背着屏风,南面而见诸侯,负扆意即称帝。
[11] 《易·离》“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后以明两指贤能帝王,颂扬其明照四方。
[12] 易四象之一,此指太子之位。
[13] 《左传·文公十八年》莒纪公生大子仆,又生季佗,爱季佗而黜仆,且多行无礼于国。仆因国人以弑纪公。
[14] 《史记·楚世家》商臣以宫卫兵围成王。成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听。丁未,成王自绞杀。商臣代立,是为穆王。
[15] 《史记·卫世家》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礶。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十六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
[16] 《左传·昭西元年》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
[17] 指隋文炀帝四子蜀王杨秀。杨广曾诬陷他,并征至京师,加以拘禁。
[18] 指隋文炀帝第五子并州总德管汉王杨谅。炀帝夺嫡,囚蜀王,谅不自安,反,被杀于晋阳。
[19] 《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不于市朝者,隐之也。”○正义曰:“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者,甸人,掌郊野之官。又云磬,尽也。磬谓县缢杀于甸人之官,令其性命磬尽也。
[20] 《史记·帝本纪》帝尧者……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
[21]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22] 《北史·列女传》隋兰陵公主字阿五,文帝第五女也。 ……后遂适述,晋王因不悦。及述用事,弥恶之。文帝崩,述徙岭表。炀帝令主与述离绝,将改嫁之。公主以死自誓,不复朝谒,表求免主号,与述同徙。帝大怒曰:'天下岂无男子,欲与述同徙邪? '主曰:'先帝以妾适柳家,今其有罪,妾当从坐。 ’帝不悦。主忧愤卒,时年三十二。临终上表:生不得从夫死,乞葬柳氏。帝览表愈怒,竟不哭,葬主于洪渎川,资送甚薄。朝野伤之。
[23] 敤首一作敤手,又作婐首。传为舜之妹,助舜免瞽与象之毒手。传为绘画始祖。
[24] 《史记·齐太公世家》(齐襄公)四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厘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
[25] 《毛诗正义·静女》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着于右手。
[26] 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27] 《左传》宣公九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
[28] 《汉书·匈奴传》“匈奴父子同穹庐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 冒顿,匈奴单于,鸣镝射父者也。
[29] 《韩非子·诡使》“名号诚信,所以通威也。而主掩障,近习女谒并行,百官主爵迁人,用事者过矣。”《易通卦验》“虹不时见,女谒乱公。”女谒,通过宠嬖女子请托。
[30]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31] 东汉创建者刘秀。
[32] 《搜神记》“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亦千日醉。”
[33] 曹丕《典论》“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容六升,季雅容五升。”
[34] 《竹书纪年》“纣广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离宫别馆。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男女裸相逐其间。宫中九市,为长夜之饮。”下文殷辛即纣。
[35] 《后汉书·孝灵帝纪》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釆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着商估服,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着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放效。
[36] 《易·系辞传下 》“上栋下宇”
[37] 《韩非子》“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38] 《晏子春秋》“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璿室、玉门;殷之衰也,其王纣,作为顷宫、灵台。”
[39] 《子虚赋》“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峍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
[40] 西晋左思《吴都赋》“寒暑隔阂于邃宇,虹霓回带于云馆。”
[41]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42] 《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供,使民不过三日。”
[43] 《管子·权修》“府不积货,藏于民也。”
[44] 有破洞的酒器,喻欲壑难填。
[45]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汉书音义》“家家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
[46] 预先缴纳十年赋税。
[47] 《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言罢织也。
[48] 卓王孙,卓文君之父,司马相如岳丈。亦家产巨万。
[49] 《庄子·让王》“原宪(孔子弟子)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50] 刘备的大舅子,当时五大富豪之一。
[51] 《史记·佞幸列传》“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着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52] 《尚书·舜典》“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
[53] 《周礼·大行人》“十有二岁,王巡狩殷国。”
[54] 《九歌·大司命》“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55]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56] 《列子·周穆王》“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
[57] 《穆天子传》卷二“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理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58] 《述异纪》“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处。”
[59]《尚书·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60] 《尚书·仲虺之诰》“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 '徯予后,后来其苏。'”“攸徂之民,室家相庆: '徯予后,后来其苏。'”意思是“所征伐到的地方的百姓,家家相互告慰:'等我们的王(汤)吧,王来了可就翻身了。'”
[61] 贾谊《新书》“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诸侯有道,守在四邻。”
[62] 《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63]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64] 《国语·周语》“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
[65] 《史记·韩长孺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66] 《史记·韩长孺列传》“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67]《左传·哀公十一年》吴将伐齐,…子胥…谏曰:“…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
[68]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69] 《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xx也。”
[70] 西晋·潘岳《西征赋》“曾只轮之不返,緤三师以济河。”
[71] 《史记·吴太伯世家》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丙子,越王句践伐吴。 ……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72] 《晋书·苻坚载记》(坚弟)融等攻陷寿春,……融乃驰使白坚曰:“贼少易俘,但惧其越逸,宜速进众军,掎禽贼帅。”坚大悦,恐石等遁也,舍大军于项城,以轻骑八千兼道赴之,……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以下是淝水之战,坚大败。前秦因之衰败为慕容垂所灭。)
[73] 髽,直瓜切,妇人丧髻。
[74] 《尚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
[75] 《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高亨注:“言王臣謇謇忠告直谏者,非其身之事,乃君国之事也。”
[76] 高颖,隋开国功臣。自称系渤海条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可能与北齐皇族同宗,乃汉化了的鲜卑族。因反对文帝立杨广,故意违背杨广命令杀陈后张丽华等事结怨于广。以“诽谤朝政”与另一功臣贺若弼同时被杀。
[77] 贺若弼(544~607) 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敦,北周名将。贺若弼少时骁勇,善骑射;能文,博涉书记,仕周,为小内史。579年(大象元年)协助韦孝宽攻取陈淮南之地,以功封襄邑县公,拜寿州刺史。杨坚辅政时,他被免官。隋朝建立,若弼以平陈功,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为右领军大将军。但他自以功高,因未能进位宰相而大为不满。十二年,被免官为民,虽即复官,却不再受重用。大业三年(607),他从隋炀帝杨广至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因与高熲等议论炀帝宴享太侈,为人告发,遂以诽谤朝政罪与高熲等同时被处死。
[78] 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整肃为帝所称赞。
[79]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80] 《庄子·内篇·人间世》“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 夏癸、商辛即桀、纣。
[81] 《后汉书·李杜列传》“益州刺史种皓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梁冀,东汉末年外戚权臣,立冲质桓三帝。杜乔,刚直之士。
[82] 《太平御览》卷972引《续汉书》“(东汉末年)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权阉)张让,即以为凉州剌史。”
[83] 《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
[84] 《史记·汲郑列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85] 赵壹,生当东汉末年。着《刺世疾邪赋》,中有“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86]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其后民莫敢议令。”
[87]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项羽)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后因以“刓印”喻吝于爵赏。
[88] 汉·黄石公《三略》“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89] 《尚书·咸有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90] 《山海经·北山经》“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91] 《淮南子·本经训》注:“音轧愈。兽名。状龙首,或曰似狸,善走而食人。”
[92]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93] 《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94] 《淮南子·俶真训》:“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
[95] 《左传·宣公三年》:“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96]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97] 《尔雅·释天》∶“彗星为搀抢。”《左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98] 东汉·荀悦《前汉纪·高祖皇帝纪》“齐客有甘公者说耳曰:'汉王入秦。五星从岁星于东井。其占曰当以义取天下。汉入秦可谓能义矣。'”
[99] 《春秋·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杜预注:“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唯正阳之月,君子忌之。”
[100]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01] 《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102] 左思《魏都赋》:“奸回内赑,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不植而生谓之旅生。
[103] 《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唐·张守义〈正义〉:“不明,不通,天下牛疫死;移入汉中,天下乃乱。”当有所本。
[104] 《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105] 《尚书·泰誓》:“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106] 《竹书纪年·帝癸》:“商会诸侯于景亳。”《左传·昭公四年》:“商汤有景亳之命。”
[107] 指李密。
[108] 《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109] 东晋·袁宏《后汉纪·光武皇帝纪》“以蔡阳白水乡为舂陵侯封邑……县界大熟,因名曰秀。为人隆准,日角,大口,美须眉,长七尺三寸。”
[110]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佑'……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
[111] 西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波振四海,尘飞五岳。九服徘徊,三灵改卜。”○唐·李善《昭明文选注》:“《周书》曰:乃辨九服之国。《春秋元命苞》曰:造起天地。铸演人君,通三灵之贶,交错同端。”
[112] 《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113] 《尚书中候·我应》:“赤雀衔丹书,入酆鄗,止于昌户。”
[114] 《汉书·高帝纪》:“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115]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116] 《宋书·符瑞志》:“初,桓帝之世,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曰:'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谯、沛之间,其锋不可当。'……其后曹操起于谯,是为魏武帝。”
[117] 《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118] 《易·革》“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119] 大业七年,翟让与徐世积(即李积)、单雄信于瓦岗起义。大业十二年,李密投瓦岗军,李密献策,瓦岗军大败隋军。翟让自觉不如李密,乃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上尊号为魏公。李密则任翟让为司徒。后翟让有不服之意。大业十三年,李密杀翟让及其亲信。
[120] 孟让,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齐郡(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613年(大业九年)起义,曾一度与王薄联合,占有长白山(今山东省邹平县南,位淄博市西,北别于东北长白山)。因隋将张须陀进逼,遂转战于江淮地区。次年占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部众达十余万人。以都梁山为根据地,后分兵南攻,被隋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丞王世充击败,北走归附瓦岗军,任总管,封齐郡公。 61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破东都外廊、烧丰都,并与裴仁基攻克回洛仓(今河南省洛阳市北),后因入都城掠夺居民财产,隋军乘机攻击,失败北逃,后不详。
[121] 裴行俨,隋将裴仁基之子,骁勇善战。裴仁基讨伐瓦岗寨,虽累有胜利,但屡遭监军陷害。于是裴仁基父子杀隋监军,率众归瓦岗寨。后李密与王世充决战,裴仁基献计分兵偷袭洛阳,但不被李密所纳。后李密战败,裴氏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以侄女嫁于裴行俨,待其父子甚厚。裴行俨每有征战,所向披靡,号“万人敌”,王世充惮其威名,颇加防范。裴仁基知其意,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密谋行刺王世充。事泄,裴氏父子俱被王世充所杀。
[122] 《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123] 《淮南子·览冥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124] 《战国策·楚策四》:“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125] 韩指韩信,彭指彭越,绛指绛侯周勃,灌指灌婴。
[126] 沛公,汉高祖。
[127] 寇指寇恂,贾指贾复,吴指吴汉,冯指冯异。
[128] 萧王,光武帝。
[129] 《左传·襄公十年》:“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
[130] 《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 颍考叔挟辀以走。” 杜预注:“辀,车辕也。”
[131] 西伯,姬昌,周文王。
[132] 《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133]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汉光武用二十八将以定天下,后人赞之曰:“授钺四七”。
[134] 《左传·昭十八年》:“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正义曰:毛氏世有采地,为畿内之国。于时天子微弱,故自杀自代,不能禁之。苌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侈故之以。 (昆吾,夏伯也。稔,熟也。侈恶积熟,以乙卯日与桀同诛。)而毛得以济侈于王都,不亡何待! ”
[135] 《史记·秦本纪》:“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136] 《史记·周本纪》:“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137]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138] 《水经注》:“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
[139] 《墨子·公输篇》“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140] 《三国志·公孙瓒传》“瓒曰:'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141] 《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
[142]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143] 《国语·楚语上》:“晋卿不若楚,其大夫则贤。其大夫皆卿才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晋书·陆机陆云传评》:“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
[144]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歇灵绎,海水群飞,二世而亡,何其剧与!”○李善注:“绎犹绪也,言神灵歇其旧绪,不福佑之。”
[145]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按南郡城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也。”《白鼍鸣》:“白鼍鸣,龟背平。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
[146] 刘宋·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勤恤人隐,奄受区夏,遂定帝位,皆谋臣之由也。”
[147] 刘宋·范晔《后汉书·耿弇列传》:“弇道闻光武在卢奴,乃驰北上谒,光武留署门下吏。”
[148] 班固《汉书·萧何曹参传》:“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149] 《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150] 班固《汉书·王莽传》:“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
[151] 审配,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袁绍领冀州,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配峙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官渡战败,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袁绍病死,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争,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152] 张郃,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
[153] 范增,项羽谋士。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后项羽尊之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范增忿而离去,途中病死。
[154] 陈平,刘邦要臣。足智多谋,锐意进取,屡以奇计辅佐刘邦定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汉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
[155] 《史记·淮阴侯列传》:“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
[156]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157] 《吕氏春秋·离俗览》:“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
[158] 彭宠,光武时反,自立为燕王。其仆子密斩之,送首光武,封不义侯。
[159] 《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160] 《左传·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 ”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其及图之乎!'”

阅读全文

与阅读版三擒陈平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古代小说男主叫顾泽 浏览:498
抗日大秧歌之礼包系统小说 浏览:860
重生校园之最强腹黑商女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浏览:197
女主是妖怪的都市小说 浏览:615
梁晓声父亲有声小说 浏览:89
山海经之赤影传说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浏览:360
17k小说网忘川彼岸花 浏览:593
夺女主气运的小说 浏览:982
有声小说无悔的童年 浏览:753
穿越小说大陆背景介绍 浏览:62
肖雨穿越小说 浏览:747
虐的古代bl小说 浏览:831
小说推荐女扮男装古代将军 浏览:449
意恋征服系列小说全文阅读 浏览:578
女主叫苏糖男主姓萧的现代小说 浏览:237
男主角纨绔装傻充愣的小说 浏览:794
穿越小说主人公叫萧铭下载 浏览:466
权利暗战小说免费阅读 浏览:742
主角人工智能女仆小说 浏览:338
杨皓是哪个小说主角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