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阅读推荐 > 初中阅读小说的教学目标

初中阅读小说的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2-08-14 20:19:58

小说阅读主要以哪一点为中心目标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⑵ 中学语文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实用性学科, 在国民教育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立足于阅读教学, 用大量的阅读教学时间来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学习经验与知识。但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多数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且学生进行阅读的题材大多选自课内阅读,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在课堂上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恰恰弥补了课内阅读教学的不足, 有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原则

高中语文教师若想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外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 首先, 应在制定课堂教学计划与教研目标时彻底突破以往传统灌输式阅读思维模式的枷锁, 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整合, 在对课内阅读进行仔细研究与研读的基础上, 用课外阅读对课内阅读题材进行延伸与拓展, 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例如, 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 由于部分高中生不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邯郸学步》《刻舟求剑》等故事情节较强的文言文, 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与学习积极性。其次,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遵循经典性原则, 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那些经典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 真正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教育价值。最后, 高中课外阅读教学还要遵循可发展性原则,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与应用上, 立足学生的发展视角, 选择一些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外阅读材料, 提高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

1. 教师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其行为习惯与价值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若想有效提高课外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首先要实现自我完善, 积极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第一, 教师要紧随时代潮流, 在思想上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在向学生阐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时, 切忌采用批评命令式的教导, 而应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 用自身的知识素养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难题时, 要及时引导, 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的内容, 而非硬性地知识灌输。

第二,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其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素养, 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与精神的双向交流。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感兴趣的读物, 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频率,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例如, 在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前赤壁》相关的课外读物时, 可以事先对文章写作的人物背景和时代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随后将《前赤壁》与《赤壁》进行对比教学, 以此提高课外阅读的教学效率。

第三,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现阶段大多数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课堂阅读效率与阅读效果较差, 因此, 如何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阅读教材的种类进行筛选, 加强朗读训练, 提高高中生的阅读效率。例如, 在讲解《兰亭集序》时, 可以让学生大声地朗读文章中的优美诗句, 学生只有在大声朗读中才能对文章中的优美诗句有深入的理解, 更好地品味其中的情感与韵味。与此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美诗句进行摘抄,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行为。其次,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速度和效率。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优选阅读, 通过对《巴黎圣母院》《边城》等经典文章进行节选性阅读, 让学生体会作品的博大精深。此外, 教师还可以进行计划阅读, 避免学生盲目地选择文章。比如, 教师可以对学生每月阅读书籍的数量和题材类别进行指导和规定, 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

第四, 在阅读文章的选择方面要遵循科学性和经典性原则。首先,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的环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场所不应仅局限于语文课堂, 还可以延伸到家庭, 教师要将课堂阅读教学与家庭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比如, 可以通过在班级张贴名人字画、优秀文章等方式, 为班级同学营造温馨活跃的阅读学习氛围;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阅读交流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其次,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要牢牢把握经典名着阅读的标准。现阶段大多数高中生都没有理清经典名着的范围, 这就要求教师先把握经典名着的范围与标准, 随后对学生进行经典名着的阅读指导, 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阅读模式。例如, 在讲解《水浒传》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等情节进行是非判断, 进行取舍性吸收。

2. 构建完善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 要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与评价, 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较强的阅读, 它不受阅读环境、阅读场所、阅读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学校应根据社会的阅读需求与自身的发展情况, 构建完备的阅读评价体系。与此同时, 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 课外阅读具有引导性和特殊性, 若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就不能采用生搬硬套的教学评价方式, 而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阅读过程层面, 并注重学生的个体阅读差异。通过良好课外阅读评价机制的建立, 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其次, 在构建课外阅读评价体系时, 要将评价主体由教师的个人行为扩展到评价群体的共同行为。通常来说, 评价主体是由了解学生阅读行为、阅读速度、阅读习惯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构成的, 将其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可以使课外阅读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合理, 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

综上所述, 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整合, 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社会主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不仅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必由之路,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

⑶ 如何设计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读”
首先,教师与学生应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群英会”.教师应把机会让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通过朗读来尽情地诉说自己的心声,表达内心的情怀.教师要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一起进入“角色”和“状态”,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中去感受语言美.特别是对“双差生”更应倾注以爱心和关注,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这样同学们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积极地美化课堂.
其次,要允许学生阅读“出错”.这是学生敢于阅读的前提.学生阅读出错是很常见的现象,教师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表现自己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展示自己.
最后,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精心设计阅读导入环节.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故事、问题、一段谈话、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段音乐、一段录像、实物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
二、传授方法,使学生“会读”
1、 以读为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指的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更好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读、表演地读等.
2、以读精讲.
3、情景激读.首先问题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用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儿童化语言,创设出一定的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读的兴趣,一个重点就是体现在教师是否具有引导的能力.引导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读得是否成功,教学是否有达到预期目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年级阅读的重点.
4、以写促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读与写,读与说.”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一下,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谈谈感想.或者写出感想.比如:《有趣的汉字》一课,激趣: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汉字说有哪些无穷的魅力?学生通过阅读,众说纷纭.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明确目标,使学生“会练”
1、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重点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为目标,进行默读、浏览训练给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和自主读文的空间,以学生自读自悟,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反复的速读,感悟训练.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阅读活动紧贴主题.
3、在读准、读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陶醉式朗读和欣赏活动.可以自由读,同桌互读,欣赏配乐朗读.使阅读水平升级,阅读活动达到艺术升华.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书目,使阅读更具有实践性.我推荐读物,书、报、课文,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交流展示读书成果,稳定课外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兴趣,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自觉性.通过班级评比“背诵大王”、“故事大王”、“朗读之星”,开展朗读竞赛活动.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⑷ 阅读教学总目标是什么

语文阅读教学总目标

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各年级教学目标

一年级
1.喜欢,喜欢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3.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4.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的问题。
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6.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7.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背诵优秀诗文2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万字。
8.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二年级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学习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
9.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年级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4.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5.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
6.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习生字词。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能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顿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
10.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四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有一定的速度。
3.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了解段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学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养成良好的读书报的习惯,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五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3.能借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6.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索信息。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10.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初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六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 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注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
4.能初步理解句段篇目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落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10.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0万辽。

⑸ 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

怎样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怎样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条:
1、要把握住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性现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用形象来说话。而且它的形象,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承载的,不管是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剧本等也概莫能外。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它的“形象性”,二是它的“情感性”。因此,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学生能够把握作品所描绘形象,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以及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文悟道”,不仅是个途径方法问题,更应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目标。
例如,在章艳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7分多钟的朗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文章多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些方面?”这实际上是一个多通道的阅读过程,再给学生以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思考,然后将学生感受到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对对联、加横批。(插进教学片断:“好在哪里”到“写横批”,约6分钟)这里,对对联只是形式,其实质是指向教学目标的。
2、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价值。
文学性现代文种类繁多,不同的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是文学性现代文蕴含的价值?怎样挖掘文学性现代文蕴涵的价值?虽然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时能说清的,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化繁为简,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原则,即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某篇作品的学习,从中可学到哪些具体的知识、得到哪些具体的收获、或受到哪些具体的启迪,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具体的发展。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就能正确确定作品的教学目标。
例如,《安塞腰鼓》一文,其最大特点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大气磅礴、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阳刚美。这种气势和情怀,主要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排比、反复等整句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受到这种阳刚之气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价值。也是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而要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学生去体味和感悟。章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说是竭尽了全力。(插进教学片断:“嘿、嘿、嘿……”朗读指导,约4分钟。)尽管刚才朱所长认为这样做有“伪圣化”的倾向,但就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3、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正确陈述教学目标。
明确了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于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直到现在,有些问题还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首先是“三维目标”与认知目标的关系问题。
我想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几段话加以说明,“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话。然而,‘三维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
“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的、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
举个在某著名语文刊物发表的《竹影》教学目标的例子:
一、知识与能力: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这是把“三维目标”进行机械割裂的典型例子,除了作为教案的“摆设”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即便是认知领域里的目标,也很难付诸实施。试问:什么叫“体味”和“体会”?达到什么程度叫“体味”,什么程度叫“体会”?怎样知道学生“体味”或“体会”了没有?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总是伴随着认知活动发生发展的,同时反作用于认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预设的,也不是教师所能“鼓励”的,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通过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
其次是“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
仍先引用崔博士的话加以说明,“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结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标;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预期的目标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在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来“因文悟道”,来实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正确的陈述目标能把 “体验”“感悟”“领会”等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教学要求具体化,并转化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操作,教师可观察、可评量的外显行为。
鉴于情感目标和生成性目标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把握,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把重心放在预设的认知目标上,其余的,更多应在过程中予以考虑。
那么,该怎样陈述教学目标呢?崔博士作了如下阐述:“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
这样,《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1、能用精练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形象所体现的主要精神;2、能通过反复的诵读,读出文章的磅礴的气势。对照章艳老师教案中所列出的三条教学目标,(插进《安塞腰鼓》教案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是基本准确的。
二、文学性的现代文阅读,如何突出体验过程,怎样恰当把握多元解读?(略)
三、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应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刚才朱所长讲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是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这毕竟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也各不相同。我想在操作层面上,主要就自主、合作这两种学习方式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先说说自主学习。
理想中的“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应该是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应该说,这种教学构想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也符合我们老一代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书教到不要教,改作文改到不要改”的美好愿景。但是,如果原封不动地把它照搬照抄过来,在中国这块文化土壤上并不会结出硕果。
我认为,在现今的条件下,把“自主学习”定位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似乎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教与学的实际。这里的“主动学习”,其首要特征是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其次是学生学习时的独立性。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愿学”、乐学;独立性则体现在学生“会学”、能学,并“相信自己能学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的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这个层面上促进课程改革主要目标的有效达成。
使学生“愿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学生“会学”的抓手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适宜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的途径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插进《蟾蜍》教学片断:为蟾蜍建一个小档案,约13分钟。)
朱所长刚才也提到了这个案例,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使整篇文章的纲领清晰了。从引导、组织自主学习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1、由于采用的形式比较新颖活泼,学习的内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语言训练,有较大的思维负荷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重视过程指导,使学生会学、能学。这主要表现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
创设了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红鹤”这个课外资源,给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示范。
3、在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修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即不仅要重视学业结果的评价,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所欠缺的。
再说说合作学习探究。先看《蟾蜍》案例(插进教学片断:探讨人类对蟾蜍的不同态度,约13分钟。)坦率地说,这是一次不成功地合作探究,主要问题有二:1、问题简单,无合作探究的价值。所提问题只达到指认水平,所学内容不是课文的重点。如果这样改一下,“‘历史上的怪物’这一段并不涉及蟾蜍的特点,课文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就有较大的合作探究的空间了。2、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学生的表演和评价,只是过了一下场,意义不大。
有关合作学习易流于形式包括该怎样正确操作的问题,在教育界已引起充分的重视,有关的论述也很多了,譬如合作的话题要有价值啊、分组要合理啊、合作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啊、要有及时的评价啊等等,这里不想再重复什么了。只想补充一点很重要的但还没引起大家足够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合作学习的目标问题。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而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除了关注解决学业上的问题外,更要关注合作的意识养成、合作态度端正、合作方法的培养等非学业方面的问题。
四、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怎样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要树立一个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教教材”着眼于“读懂”,这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以教材为中心,奉教材为圣经的泥潭;“用教材教”则着眼于“会学”,那就必须打破教材的桎梏,进行必要的拓展。
其次要确定一个原则——依据文本而不拘泥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这里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稍有不慎,即会走进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或班团活动课的误区,譬如,苏教班八年级(上)有篇课文叫《都市精灵》,我听了很多课,不少课上半节课把文本匆匆过了一下,下半节课就离开文本让学生们围绕保护野生动物献计献策。最终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环保课,有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种了别人的田,慌了自己的地”。
第三,要把握好阅读的层次——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这三个层次,我认为体现了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所谓理解性阅读,就是能综合理解阅读材料。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整体感知不同文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思路,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意思,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对一些关键词句,能把握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这一层次的阅读,关键是要能捕捉到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记叙文,要紧扣住“事”或“人”;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关键;议论文,核心是把握住作者的观点。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发挥必要的想像和联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完善、深化、探究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创造性的阅读,理解是前提,带有鲜明的个性是其主要特点。譬如,说明性的文章,你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能运用文章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议论性的文章,你可以叫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模拟课文的写法,再补充一个论据等。
评价性阅读,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阅读者对文章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评价。进行评价性阅读,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各抒己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表达形式,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有人把这三个层次的阅读简要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同化——衍化——异化。我认为是很恰当的,后两个层次的阅读,就是一种紧扣文本的拓展。
第四,要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资料的种类很多,这里暂时分为文本的和非文本的两种。文本的资源可以是相关的文章、资料等,如《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插进《蟾蜍》课件“红鹤”ppt),这张投影,既提供了新的知识,又为学生研读文本,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了帮助。非文本的有视频、音频、图片等。(插进《落落的微笑》课件中的照片、《安塞腰鼓》课件开头的打腰鼓的录像)这些图片和视频,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课程资源的来源,主要应来自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主要要从生活中去挖掘;而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还应是学生,徐炘老师执教的《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一课的课外作业,“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并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⑹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与描述

1.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学习方式、英语水平、性格特点、情感态度、对老师的态度,学习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因此,从初一开始,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就特别注意,难易一定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习起来没有成就感;过难,学生就会丧失兴趣和阅读信心。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择难易不同的读物。而且阅读材料的内容必须多样化,故事、传记、历史、地理知识等都能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有区别的。课文一般是一个主题一个篇章。在教学中,老师常会对课文进行很细的分解,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纯粹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浅显易懂的课文,我从不花大量时间去精讲,通常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一些有难度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分组讨论后在全班进行讲解,有时候也会要求学生写英文的读后感。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日后的高层次学习打下了基础。
2.抓好课堂教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从初一起,教师就应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应采用的措施。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模块,避免阅读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无论是哪种课型,我们都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才是针对这些目标考虑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阅读有多种目标,包括寻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阅读技能(read for skill)、获得语言知识(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乐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对于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来说,其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两种能力,这是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①。在初中阶段,从初二下册及初三的教材才开始出现较长较难的阅读材料,在处理这些文章时,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去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对课文中的词、短语和语言现象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和讲解,不能过于复杂,必须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的去阅读。可以在上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及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并带着一些疑问来到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不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不同的阅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的阅读要在精确性和速度方面逐渐加强对学生的要求,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尚有欠缺,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想方设法的去设计一些新颖的课堂活动来完成阅读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课堂带来活力。
3.阅读教学要坚持常抓不懈
3.1教师备课要充分,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课堂活动重“热身(warming-up)”
3.1.1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些背景知识。
3.1.2简单介绍部分有碍文章理解的生词。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
3.1.3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信息来预测文章内容。
3.1.4最好准备一两个有深度的问题,使学生读有所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2阅读过程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goal)”,带着任务进行阅读。
3.2.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指定的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2.2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提前设计好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围绕中心思想(main idea),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
3.2.3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 where, when, why, who, how等基本要素以及start, process, end总体过程脉络的信息,帮助他们在写作方面也有所积累;
3.2.4分小组讨论问题答案,然后全班检查答案。
3.3注重阅读教学的扩展——“表达(express)”
3.3.1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他们对文章的见解,而不是复述课文。不要总是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错误,鼓励学生尽可能流利的用英语说出自己的想法。
3.3.2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只要能猜到大意就行,对一些高频率出现的词汇可以对其用法作一些必要的分析并要求学生记忆。
3.3.3做相应的阅读理解练习。
3.3.4对一些较长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围绕文章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仿写、续写、改写等。并要求学生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为他们的自由写作打下基础。
4.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自学(self-studying)”能力
阅读能力是不可能完全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学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4.1根据学生的不同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可能满足学生的所有兴趣,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开展阅读活动。比如想要拓展知识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选择网络类的图书、报纸、网站等;希望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告诉他们去选择专门的图书、材料;对于喜欢文学的学生,则应引导他们选择由浅入深的文学读物。
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教师应适当的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

⑺ 阅读课的教学目的有哪些

你好,人类80%的知识都是来自于视觉阅读感知的,所以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课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一本好书能让你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好书;其次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一个好的(高效)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到,就会越读越没兴趣,甚至产生讨厌的情绪。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它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也就是“眼脑直映”,能快速的提取文章的脉络和主旨,帮助理解记忆。同时极大的缩短了阅读的时间,平时我们都说忙没时间读书,掌握了快速阅读,这就不是问题了,平时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看完的书,掌握快速阅读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阅读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很多。我也是在初中的时候通过练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让我爱上了读书,同时在学习上对我帮助也不少。

培养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无裨益。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等于给自己建造了一个逃避人生中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希望能帮到你。

⑻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教什么”和“如何教”

教什么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文本特点确定明晰、具体、可操作与可检测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具体、集中,具有提升学生言语运用能力与渗透人文熏陶的价值。

如何教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1体现对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阅读策略和方法的培养;
2.突出学生的言语理解、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关注学生的个性阅读、独特体验、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价值取向。

学域

如何学
【学习状态、
参与程度】

1.注意状态:集中、持续;
2.参与状态:投入、全员;
3.思维状态:积极、主动;
4.情感状态:自然、自控。
“四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

学习效果
【目标达成、
素养提升】

1.有效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2.学生在语文知识、言语技能、阅读策略与方法、审美、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积累、技能训练、过程感悟、人文熏陶乃至语文素养提升。

下面仅就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什么”和“如何教”,结合本次教学展示会上的课例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学内容)
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作为听课教师,我们审视、评价一节阅读课,首要的关注点应该是教师“教什么”(教学内容)是否明确、具体、合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于关注教师“怎么教”,也就是过于关注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对于教师“教什么”,也就是更加关键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研究、建设,却一直处于茫然、模糊的状态,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 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一个班乃至一组、一个学生,为使学生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课文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将自己读懂的内容等同于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同时,很多阅读教学还处在阅读理解(即学生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的层次,很少对于每篇课文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我认为,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写了什么
这里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阅读教学中在课文内容、主旨方面完成五个任务:1.理解课文的内容;2.习得课文介绍的相关知识;3.感悟课文表达的主旨;4.体悟课文蕴含的感情;5.受到审美的熏陶感染。
(二)怎么写的
如果说“写了什么”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怎么写的”就是从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文字,也就是完成张志公先生所说的“走一个来回”。当前很多阅读教学往往只重视“写了什么”,这可以说是仅仅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小部分任务,因为阅读教学的更重要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各种语言形式在准确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逐步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怎么写的”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重点词句的品析、体悟,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的词语;
2.句式:课文中出现的具有迁移作用的或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方式;
3.写法:修辞手法的使用,构段的方式,课文开头、结尾、过渡的方法;
4.标点:准确使用的标点,意味深长的标点,异乎寻常使用的标点。
(三)学会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近年来,语文界对于国际学生评价(PISA)、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PIRLS)及台湾阅读策略等的了解不断深入,对于在阅读教学中应进行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教学已经形成共识。人们普遍认同的比较适合小学语文阅读的主要阅读策略包括:提问、联系、预测(猜想)、联想、推论、比较、概括、图像化、综合(统整)等。
那么,语文教师确定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呢?简言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依据学情实际:包括你所教这个班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语言积累程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此前本班学生是否接触过与本篇课文相同题材、题材的课文,学生是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类课文,还是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提高,等等。
2.依据文本特点:这里面又包括两点,一是文体特点,比如教学写事的记叙文,就要关注事情发展的叙述过程;教学小说,就要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寓言,就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寓意等。二是语言特点,比如作者准确的用词、多变的句式、平中寓奇的写法、一反常规的标点等。
3.依据课标要求: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方面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教师仔细研读课标,尤其是不同学段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还是对于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很有帮助的。例如对于词语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就应依据不同学段的要求,确定具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内容。
二、阅读教学“如何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首先明确“教什么”,再考虑“如何教”,而且根据很多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往往几乎在明确了“教什么”的同时,“如何教”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比较顺畅、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设计。这也就是说,教师在着手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前,应该首先做的功课一定是文本细读,而且是全身心地“潜心会本文”,然后要从文本中跳出来,将自己的身份和视角从一名成熟的阅读者转换为一名处在阅读学习阶段的不成熟的阅读者——学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想:学生阅读这篇课文能读懂什么?可能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阅读中会出现的阅读障碍是由于背景知识的欠缺,还是阅读策略的缺失?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语文运用方面应该习得、驻留哪些知识、技能?在思想感情方面应该得到哪些体悟和感染?等等。
关于阅读教学“如何教”,现在广大教师从认识和理念上都比较一致地认同要致力于学生语文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次“精英杯”教学展示会的16节课为我们研究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行为层面,应该如何落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生动的课例。下面,我想仅就与阅读教学“如何教”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结合正反两方面的课例略陈己见。
(一)要正确认识与恰当处理阅读教学中的“理解”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题中应有之义,理解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不应绝对化地看待理解,即使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也不应一概拒斥理解。有的课文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或理解上容易出现偏差,有的课文,含义比较深刻,时代背景远离学生,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样的课文在教学时就应适当加大理解的分量。例如《爷爷的压岁钱》一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攒”等重点词语,通过男生、女生分别复沓朗读“我”7岁、10岁、12岁时爷爷说的话,不断加深感悟爷爷的良苦用心。
当前阅读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是过于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导致月底教学的效益不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不高。例如《“美极了”与“糟透了”》,课文的主旨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文中作者有很明晰的表述),像这样的课文就没有必要在内容理解上过多纠缠,可以把省下的时间多用在体会、练读不同人物的心理、语气。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明、简单
阅读教学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而且许多参加公开课、展示课的教师往往力求把课设计得有新意。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很多,教师设计得很费力,课堂上师生都很忙乱,每个环节看似都走了一遍,但总觉得哪个环节都不扎实。本次展示会上教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师根据课文四个季节的构段方式相似的特点,先带领学生学习春天这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描写春天小兴安岭的思路:季节——树木——其他景物。接着,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另外三个季节,相机进行朗读、背诵的语文训练,教学层次清晰,教学重点突出。
(三)阅读教学要体现文体意识
之所以很多阅读教学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罔顾不同文体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的时候,应从文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力求依据文体的特点展开教学。例如教师执教《杨子荣打虎》时,根据课文的小说(节选)的文体特点,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引导学生品读重语段中的场面描写,体会人物心理、表情、动作描写对于刻画杨子荣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从而认识杨子荣具有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英雄品质。教师执教元曲《塞鸿秋·湖上即事》时,则突出了意境的创设与体会,重点进行诵读训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阅读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目前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的现象,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教师的提问设计仅仅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设计服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学习实际。而在这次展示会上,教师教学《故乡的芦苇》一课,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动笔画一画,再写上自己的体会。教学《莫高窟》时,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莫高窟的位置、莫高窟里都有什么等,教师顺势展开教学。这就体现了阅读教学是从学生的初步阅读感受出发(而非从教师的设计出发),也使教师的问题设计具有了整体性和较高的思维价值,同时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提供了空间。
(五)语言形式的学习与运用要真正成为阅读教学重要内容
1.注重正音等语文基本训练。
这次展示会上,教师普遍重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而且采用了灵活而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学《哈尔威船长》时,教师出示了“奔”的两个读音:bēn bèn 。同时出示了词典中对这两个读音的解释。接着,出示了课文中含有这两个读音的句子,引导学生正确地予以区分。
2.词句学习的方法要灵活。
无论是初读课文后集中认读词语,还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词语词语的品味,都体现了对于词语教学的重视。因为词语不仅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小学三个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
除了借助词典、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外,在教学《莫高窟》学习“惟妙惟肖”和《故乡的芦苇》学习“纺织娘”等词语的时候,教师使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词语,效果较好。学习《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师同时出示三个句子:①先头部队的战士杀向敌人。②先头部队的战士勇猛地杀向敌人。③先头部队的战士如猛虎下山,杀向敌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使用形象的比喻比仅仅使用抽象的形容词,表达效果更形象,更生动。
3.朗读训练的目标要具体,训练要扎实。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加具体、深切地体会课文内容、主旨和情感。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及学情实际,确定每课时具体集中的朗读训练目标,切忌每篇课文都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笼统地写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这样一句:“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一位教师根据课文是描述小溪的,提示学生朗读时将其中“淙淙”要读得轻一些。还有教学《月光曲》,教师也提示学生要把“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中的“霎”读得轻一些、虚一些,以表达出当时的意境。这样的朗读训练目标就是准确而具体的。
每节课的朗读训练目标也不宜过多,教师要重视训练的扎实。尤其是当学生反复朗读也读不出效果时,教师要通过范读、创设情境、语言描述、技巧提示等多种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真正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朗读训练,朗读水平均有所提高。
4.要重视进行综合性的语用训练。
阅读教学中应力求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的语用训练,对于具有较高语用训练价值的语言文字要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例如针对《莫高窟》描写飞天的这部分文字,有两位教师是这样设计语用训练的:
(1)品读语言,发现特点(使用排比句,每句使用两个四字词语,句式整齐,描写形象);
(2)朗读训练,读出画面;
(3)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4)搭设支架,尝试仿写。
一位教师出示:有的手握短笛,( );有的围坐一起,( );有的( ),( )。
一位教师展示了另外三幅飞天的图片,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有的( )。
5.阅读教学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学习与训练。
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要倡导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我理解就是强调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修辞、构段谋篇等)的学习。除了上述提到的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之外,本次展示会上,教师执教《爷爷的压岁钱》临近结尾时,让学生以“感谢你”为题,写一写对亲人感谢的话。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教学中的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要尽量贴近课文内容,即使是安排的想象、拓展表达练习,也应与课文的内容或表达有某种相关;同时要避免为写而写的倾向,一定要因文制宜,因学生制宜,注重实效。
6.要积极探索阅读策略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
在本次教学展示会上,一位教师教学《杨子荣打虎》时,运用折线图的形式,让学生尝试使用“图像化”阅读策略学习小说一波三折的写法,并进行复述训练。一位教师执教《拐弯儿处的回头》围绕“父爱”这一主题在一节课中进行了群文阅读教学:①用《不一样的爸爸》这一绘本的朗读导入;②教给学生用串联关键词的方法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③学会运用朗读评价的阅读方法;④延伸阅读,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两节课对于目前阅读教学研究的热点——阅读教学策略和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带给与会的教师很多启发。

阅读全文

与初中阅读小说的教学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主角会电能的小说 浏览:581
小说一胎两宝总裁借个种 浏览:63
什么小说开始就是都市无敌 浏览:216
腹黑有声小说全集 浏览:809
写农民好看的小说 浏览:330
苏杭林巧巧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浏览:819
男主腿残疾女主姓苏的小说 浏览:709
主角叫艾克的小说 浏览:336
男生末世系统小说排行榜 浏览:970
女主超害羞的小说 浏览:495
小说风水师的诅咒好看吗 浏览:279
20世纪西方文学短篇小说 浏览:912
古代王爷小说男主叫慕容祁 浏览:939
什么七岁萌妃穿越小说 浏览:708
虐超级大虐文古代小说 浏览:702
小说好想好想谈恋爱结局 浏览:593
超级绿奴小说全文 浏览:587
写男频小说的女作者 浏览:206
仙侠奇缘之花千骨小说全文阅读 浏览:417
小说寒夜阅读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