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谢曜的文言文
译文 萧德言是雍州长安人,是(已故)齐朝尚书、左仆射萧思话的玄孙。
原本是兰陵县人,陈朝灭亡后,(全家)迁到关中。他的祖父萧介,是梁朝的侍中、都官尚书。
他的父亲萧引,是陈朝的吏部侍郎。都在当时很有名望。
萧德言广泛地涉猎经史典籍,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喜欢写文章。贞观年间,被授予著作郎之职,兼任弘文馆学士。
萧德言晚年尤其专心于学问,从白天到夜里,毫无休息倦怠的意思。每当想打开《五经》(阅读学习,一定要整饬衣服,沐浴更衣,端坐于前才可对书而读。
妻子和子女趁空闲时问他:“(您)整天像这样,不感到辛苦吗?” 萧德言说:“尊敬先圣的言论学说,难道能怕这样(麻烦)吗!”当时高宗做晋王,下诏命萧德言讲授经业。等到(高宗)升任太子,(萧德言)仍然兼任侍读。
不久因为年老,请求退职,太宗不答应。又给他写信说:朕遍观前代之事,详览儒林之士,达到颜渊、闵子骞的才能的人,不能长寿;(达到)子游(言偃)、子夏(卜商)的德行的人,学问又有所不及。
只有您幼年及修成高尚的人品,很早就获得美誉。闭门苦读,囊括了《六经》典籍;勤苦攻读,包罗了百家学说。
自从隋朝末年社会动乱以来,学校不再闻名,儒道学说跌至低谷,《诗》《书》典籍被扔弃。回顾古代的典籍,常常因此而伤怀。
每用伤怀。近年以来,天下无事,朕正想建立礼乐制度,偃武修文。
您年龄已老,文教工作要靠谁(来做呢)!朕希望隐大您还才德正盛,高卧即能使高尚的风气振兴,使济南的伏生,重生在今日;使“关西的孔子”杨震,依然能在当今显扬盛名。(如此)美好的声名和威望,多么美好啊!想到您已经疲惫衰老,如何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有什么可说的呢!不久赐爵封为阳县侯。
贞观十七年,被授予秘书少监之职。两宫的礼遇和赏赐非常丰厚。
贞观二十三年,多次上书请求辞职归养,得到批准。唐高宗继位,因为老师的恩情,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永徽五年,逝世于家中,享年97岁。高宗为此停止上朝,追赠太常卿。
著有春携禅文集三十卷。原文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
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
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
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德言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每欲开《五经》,必束带盥濯,危坐对之。
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德言曰:“敬先圣之言,岂惮如此!”时高宗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
寻以年老,请致仕,太宗不许。又遗之书曰:朕历观前代,详览儒林,至于颜、闵之才,不终其寿;游、夏之德,不逮其学。
惟卿幼挺珪璋,早标美誉。下帷闭户,包括《六经》;映雪聚萤,牢笼百氏。
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
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卿年齿已衰,教将何恃!所冀才德犹茂,卧振高风,使济南伏生,重在于兹日;关西孔子,故显于当今。
令问令望,何其美也!念卿疲朽,何以可言!寻赐爵封阳县侯。十七年,拜秘书少监。
两宫礼赐甚厚。二十三年,累表请致仕,许之。
高宗嗣位,以师傅恩,加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卒于家,年九十七。
高宗为之辍朝,赠太常卿。文集三十卷。
(1)主人公叫傅令元的小说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后晋·刘昫等人编著的《旧唐书·萧德言传》,讲述了文学家萧德言的经历。《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作者简介 刘昫 (xù)(887年—946年),字耀远,五代时期政治家,涿州归义(今河北容城)人。
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明宗即位时,加兵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
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扒尘下侍郎,监修国史《唐书》(南宋之后称为《旧唐书》)。
刘昫风度仪容优美,和他的哥哥刘暄、弟弟刘皞,都以好学闻名于燕、蓟一带。后来,刘昫的哥哥刘暄被仇家杀死,刘昫于是避难到沧州。
唐庄宗即位,拜任刘昫为太常博士,任命为翰林学士。唐明宗时,多次升迁至兵部侍郎任职。
唐明宗素来看重刘昫而喜爱他的风韵,升任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以获得这些为荣耀。
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明宗素重昫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
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昫诣中兴殿门谢,是日大祠不坐,句入谢端明殿。昫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当时以此为荣。
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 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
郭默,河内怀人。
少微贱,以壮勇事太守裴整,为督将。永嘉之乱,默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
抚循将士,甚得其欢心。默妇兄同郡陆嘉取官米数石饷妹,默以为违制,将杀嘉,嘉惧,奔石勒。
默乃自射杀妇,以明无私。遣使谒刘琨,琨加默河内太守。
刘元海遣从子曜讨默,曜列三屯围之,欲使饿死。默送妻子为质,并请籴焉,籴毕,设守。
曜怒,沈默妻子于河而攻之。默遣弟芝求救于刘琨,琨知默狡猾,留之而缓其救。
默更遣人告急。会芝出城浴马,使强与俱归。
默乃遣芝质于石勒,勒以默多诈,封默书与刘曜。默使人伺得勒书,便突围投李矩。
后与矩并力距刘、石,事见矩传。 太兴初,除颍川太守。
默与石匆战败,矩转蹙弱,默深忧惧,解印授其参军殷峤,谓之曰:“李使君遇吾甚厚,今遂弃去,无颜谢之,三日可白吾去也。”乃奔阳翟。
矩闻之,大怒,遣其将郭诵追默,至襄城,及之。默弃家人,单马驰去。
默至京都,明帝授征虏将军。刘遐卒,以默为北中郎将、监淮北军事、假节。
遐故部曲李龙等谋反,诏默与右卫将军赵胤讨平之。 朝廷将征苏峻,惧其为乱,召默拜后将军,领屯骑校尉。
初战有功,及六军败绩,南奔。郗鉴议于曲阿北大业里作垒,以分贼势,使默守之。
峻遣韩晁等攻默甚急,垒中颇乏水,默惧,分人马出外,乃潜从南门荡出,留人坚守。会峻死,围解,征为右军将军。
默乐为边将,不愿宿卫,及赴召,谓平南将军刘胤曰:“我能御胡而不见用。右军主禁兵,若疆场有虞,被使出征,方始配给,将卒无素,恩信不著,以此临敌,少有不败矣。
时当为官择才,若人臣自择官,安得不乱乎”胤曰:“所论事虽然,非小人所及也。”当发,求资于胤。
时胤被诏免官,不即归罪,方自申理,而骄侈更甚,远近怪之。 初,默之被征距苏峻也,下次寻阳,见胤,胤参佐张满等轻默,倮露视之,默常切齿。
至是,胤腊日饷默酒一器,肫一头,默对信投之水中,忿愤益甚。又侨人盖肫先略取祖焕所杀孔炜女为妻,炜家求之,张满等使还其家,肫不与,因与胤、满有隙。
至是,肫谓默曰:“刘江州不受免,密有异图,与长史司马张满、荀楷等日夜计谋,反逆已形,惟忌郭侯一人,云当先除郭侯而后起事。祸将至矣,宜深备之。”
默既怀恨,便率其徒候旦门开袭胤。胤将吏欲距默,默?句之曰:“我被诏有所讨,动者诛及三族。”
遂入至内寝。胤尚与妾卧,默牵下斩之。
出取胤僚佐张满、荀楷等,诬以大逆。传胤首于京师,诈作诏书,宜视内外。
掠胤女及诸妾,并金宝还船。初云下都,俄而还,停胤故府,招桓宣、王愆期。
愆期惧逼,劝默为平南、江州,默从之。愆期因逃庐山,桓宣固守不应。
司徒王导惧不可制,乃大赦天下,枭胤首于大航,以默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武昌太守邓岳驰白太尉陶侃,侃闻之,投袂起曰:“此必诈也。”
即日率众讨默,上疏陈默罪恶。导闻之,乃收胤首,诏庾亮助侃讨默。
默欲南据豫章,而侃已至城下筑土山以临之。诸军大集,围之数重。
侃惜默骁勇,欲活之,遣郭诵见默,默许降,而默将张丑、宋侯等恐为侃所杀,故致进退,不时得出。攻之转急,宋侯遂缚默求降,即斩于军门,同党死者四十人,传首京师。
新唐书.孟郊传原文
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闲往坐水旁,裴回赋诗,而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年六十四。张籍谥曰贞曜先生。
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
新唐书.孟郊传翻译
孟郊的字叫东野,湖州武康县人。年轻时隐居嵩山,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合得来。韩愈见到后就和他成了好朋友。
孟郊五十岁时,考中了进士,任溧阳县尉,县里有投金濑、平陵城,草木丛生,下边有水潭。孟郊有空就去坐在水潭边,徘徊做诗,公务多耽误了。县令报告了刺史,任命了一位代理县尉替代他,把他的俸禄分出了一半。郑余庆任东都留守,任命他为水陆转运判官。郑余庆镇守兴元,又任命他为参谋。后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张籍给他立谥号叫“贞曜先生”。
孟郊写诗有内容和情趣,最受韩愈赏识,但诗句过于怪异和艰涩。李观也评论他的诗说:“其中好的古代无双,其中一般的也超过谢灵运和谢眺。”
王世充,字行满。
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颓褥子收从之,冒梁姓,仕隋。
生世充,以荫为左翊卫。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郡承。
杨玄感反,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余万。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
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卒,故人争为效。大业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
至盱眙,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羸兵以示弱。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时百姓皆入保,野无所掠,让又苦五壁闭道不得南,即分兵围之。
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世充知贼懈,夜夷灶撤幕,毁垣,奋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去。
李密逼东都,诏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大小百余战,无大胜负。
诏即拜右翊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会江都弑逆,群巨奉杨侗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
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畀李密,趣兵北讨。密战胜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
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文都等闻,大惧。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尝与公等约,左右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
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入殿伏甲杀之。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
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曜、田阁拒战太阳门.曜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绐侗曰:“元文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
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曰:“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
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选自《唐书·卷八十五。
列传第十》,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B.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C.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i卜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D.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大业,年号名。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
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
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世充能笼络士卒。
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他功归部下。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深受拥戴。
B.工世充有军事才能。盱眙之战,以弱胜强;洛口之战,前后百余次与敌对峙,屡占上风。
C.王世充有理性判断。李密战胜而归,众人皆喜,而世充却认为李密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D.工世充果断而谨慎。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5分) (2)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人殿伏甲杀之。
(5分)答案:4.(3分)C5.(3分)C(一个皇帝可以改用多个年号;“太宗”不是年号)6.(3分)B(“洛口之战”“屡占上风”不合文意)7.(10分)(1)(5分)孟让笑着说:“王世充是个文法小吏。怎么能懂得兵法?我现在要活捉他,擂鼓进军攻克江都了!”(大意正确3分,落实“生”“鼓”各1分)(2)(5分)元文都对此怨恨,暗中和卢楚谋划,趁着王世充进殿时埋伏士兵杀死他。
(大意正确3分,落实“憾”“潜”各1分)【附文言参考译文】王世充,字行满。祖父是西域胡人,号为支颓耨,后来迁居新丰,死后,其妻嫁给霸城人王粲为妾。
支颓耨的儿子支收随同母亲,顶替王粲的姓,在隋朝做官。世充生下后。
因祖先的功勋任左翊卫。大业初,世充出任江都赞治,又升任郡丞。
杨玄感造反的时候,吴地人朱燮、晋陵人管崇在江南起兵响应,拥兵十多万。王世充作为偏将在江都招募一万多人,多次打败叛贼。
每次大捷,必定归功于部下,缴获的东西全都分给士兵。因此人们争相为他效命。
大业十年,齐郡孟让辗转侵犯诸郡,到了盱眙,王世充抵御他。守卫都梁山,分列五座营垒,没有交战,用老弱上兵来显示力弱。
孟让笑着说:“王世充是个文法小吏,怎懂兵法?我今天要活捉他,擂鼓进军攻克江都!”当时百姓都进入堡垒,野外没有可掠夺的东西,孟让又苦于五座营垒挡住道路不能南侵,就分兵包围营垒。王世充多次出战,假装失利,逃进营垒;孟让更加骄傲,几天后,渐渐分出兵力向南侵掠,留下刚够包国营卒的军兵。
王世充充知道敌兵。
《宋史·李舜臣传》【原文】李舜臣,字子思,隆州井研人。
生四年知读书,八岁能属文,少长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慨然有志于天下。绍兴末,张浚视师江、淮,舜臣应诏上书,言:“乘舆不出,无以定大计,宜徙幸武昌。”
又谓:“江东六朝皆尝取胜北方,不肯乘机争天下,宜为今日监。”著《江东胜后之鉴》十篇上之。
中乾道二年进士第。时朝廷既罢兵,而为相者益不厌天下望。
舜臣对策,论金人世仇,无可和之义,宰辅大臣不当以奉行文字为职业。考官恶焉,绌下第,调邛州安仁县主簿。
岁大侵,饥民千百持鉏棘大呼,响震邑市,令惧闭门。舜臣曰:“此非盗也,何惧为?”亟出慰劳遣之。
教授成都府。时虞允文抚师关上,辟置幕府,用举者改宣教郎、知饶州德兴县,专尚风化。
民有母子昆弟之讼连年不决,为陈慈孝友恭之道,遂为母子兄弟如初。间诣学讲说,邑士皆称“蜀先生”。
罢百姓预贷,偿前官积逋逾三万缗。民病差役,舜臣劝纠诸乡,以税数低昂定役期久近为义役。
期年役成,民大便利。银坑罢虽久,小户犹敷银本钱,官为偿之。
天申大礼助赏及军器所需,皆不以烦民。干办诸司审计司,迁宗正寺主簿,重修《裕陵玉牒》。
当曾布、吕惠卿初用,必谨书,或谓非执政除免,格不应书。舜臣曰:“治忽所关,何可拘常法。”
他所笔削类此。尤邃于《易》,尝曰:“《易》起于画,理事象数,皆因画以见,舍画而论,非《易》也。
画从中起,乾坤中画为诚敬,坎离中画为诚明。”著《本传》三十三篇。
朱熹晚岁,每为学者称之。所著书《群经义》八卷、《书小传》四卷、《文集》三十卷、《家塾编次论语》五卷、《镂玉余功录》二卷。
子心传、道传、性传。以性传官二府,赠太师、追封崇国公。
【注释】1、少长:稍微年长一点。2、推迹:根据迹象推求;追踪寻迹。
《汉书·刘向传》:“向乃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连传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后汉书·耿弇传》:“冀推迹得之,乃并族其家十余人。”
宋欧阳修《论监牧札子》:“臣以谓推迹而求之,则天池、元池三监之地,尚冀可得。”3、洞见:很清楚地看到。
宋秦观《兵法》:“心不摇于死生之变,气不夺于宠辱利害之交,则四者之胜败自然洞见。”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闻英夷之千里镜,可以洞见四十里。”
4、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5、慨然:感情激昂貌。
汉李陵《答苏武书》:“慰诲懃懃,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6、视师:谓督率军旅。《国语·晋语三》:“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
唐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锡汝斧钺,其往视师。”明唐顺之《祭祖庙文》:“顺之钦承敕命,视师浙直。”
郭希仁《从戎纪略》:“是日余与刘俊生赴店张视师。”7、乘舆:亦作“乘轝(shèngyú)”。
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孟子·梁惠王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
汉贾谊《新书·等齐》:“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荡水》:“惠帝征成都王颖……乘舆顿地,帝伤三矢。”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营室主夫宗庙,乘舆备乎冕裘。”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汉蔡邕《独断》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后用作皇帝的代称。
《史记·封禅书》:“乘轝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汉蔡邕《独断》上:“天子至尊,不敢渫渎言之,故讬之于乘舆……或谓之车驾。”
《新唐书·段秀实传》:“公本以忠义闻天下,今变起苍卒,当谕众以祸福,扫清宫室,迎乘舆,公之职也。”康有为等《上清帝第二书》:“以今事言之,吾所以忍割地弃民者,为保都畿,安乘舆也。”
8、无以:没有办法。9、监:通“鉴”,鉴戒;教训。
10、厌:通“餍”,满足。11、奉行:遵照实行。
《孔子家语·六本》:“子夏曰:‘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州县官吏日夜奉行,残伤其肌体,散离其父子,破坏其生业,为国敛怨。”
12、文字:文书;公文;案卷。宋范仲淹《耀州谢上表》:“今后贼界差人赍到文字,如依前僭伪,立便发遣出界,不得收接。”
《宣和遗事》前集:“有那押司宋江接了文字看了,星夜走去石碣村,报与晁盖几个。”《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各路州县接得文字,得知韩王被虏,诸将皆亡,未免具降书投降。”
《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钱大尹看罢,即时教押下一个所属去处,叫将山前行山定来。当时山定承了这件文字。”
13、下第:下等;劣等。汉王充《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于下第。”
《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
《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怿,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
14。
悼亡诗三首 潘岳
一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二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三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金缕曲 纳兰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贰』 求《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人物表
张让 张角 张宝 张梁 张飞 张钧 张举 张纯 张济 张邈 张超 张杨 张虎 张温 张闿 张燕 张辽 张昭 张紘 张英 张勋 张绣 张鲁 张郃 张顗 张南 张武 张温 张允 张横 张既 张卫 张松 张任 张肃 张翼 张著 张音 张爽 张裔 张南 张达 张苞 张嶷 张韬 张普 张虎 张休 张茂 张当 张特 张约 张缉 张布 张遵 张绍 张峻 张悌 张尚 张华 张象 张节 张明 张俭 张球 张先 张承 张世平刘焉 刘备 刘陶 刘虞 刘恢 刘宏 刘协 刘辨 刘岱 刘表 刘范 刘晔 刘繇 刘艾 刘璋 刘安 刘延 刘辟 刘勋 刘禅 刘琦 刘琮 刘泌 刘封 刘先 刘馥 刘熙 刘度 刘贤 刘磐 刘璝 刘巴 刘循 刘瑁 刘永 刘理 刘廙 刘豹 刘宁 刘琰 刘敏 刘劭 刘放 刘丞 刘谌 刘璿 刘瑶 刘琮 刘瓒 刘恂 刘璩 刘达 刘寔 刘苌 刘宠 刘郃 刘邠 刘畯 刘雄 刘弘 刘元起 刘子扬王允 王匡 王方 王颀 王昌 王邑 王立 王朗 王则 王垕 王楷 王忠 王植 王修 王琰 王威 王粲 王累 王平 王甫 王谋 王双 王连 王伉 王肃 王建 王昶 王韬 王基 王经 王真 王含 王沈 王业 王敦 王瓘 王买 王颀 王祥 王浚 王浑 王戎 王观 王必 王子服 孙仲 孙坚 孙策 孙权 孙翊 孙匡 孙朗 孙韶 孙静 孙乾 孙观 孙瑜 孙高 孙皎 孙桓 孙礼 孙资 孙登 孙和 孙亮 孙峻 孙綝 孙据 孙恩 孙干 孙闿 孙谦 孙恭 孙楷 孙休 孙皓 孙异 孙単 孙冀 孙歆 孙秀 孙河曹节 曹操 曹嵩 曹仁 曹洪 曹豹 曹性 曹昂 曹丕 曹植 曹纯 曹休 曹永 曹彰 曹熊 曹睿 曹真 曹遵 曹宇 曹芳 曹爽 曹羲 曹训 曹彦 曹据 曹髦 曹德 曹奂 曹霖 曹安民 李傕 李儒 李肃 李典 李蒙 李别 李封 李乐 李暹 李丰 李通 李孚 李珪 李谌 李恢 李严 李丰 李伏 李意 李异 李辅 李福 李胜 李歆 李鹏 李崇 李丰 李球 李虎 李撰杨彪 杨密 杨琦 杨奉 杨丑 杨龄 杨秋 杨阜 杨修 杨怀 杨柏 杨松 杨洪 杨昂 杨任 杨锋 杨仪 杨陵 杨暨 杨颙 杨祚 杨综 杨欣 杨济 杨大将 陈蕃 陈耽 陈宫 陈生 陈登 陈武 陈横 陈兰 陈珪 陈纪 陈琳 陈震 陈孙 陈就 陈应 陈群 陈矫 陈式 陈泰 陈骞 陈俊 陈翔 陈造 陈元 赵忠 赵弘 赵萌 赵岑 赵云 赵彦 赵睿 赵范 赵衢 赵昂 赵月 赵累 赵祚 赵融 赵咨 赵统 赵广 赵直 赵颜 赵岐 赵韪马腾 马宇 马超 马延 马良 马谡 马岱 马休 马铁 马玩 马忠 马忠 马遵 马钧 马邈 马玉 马汉 马融 马元义 马日磾 韩忠 韩馥 韩当 韩遂 韩暹 韩融 韩胤 韩嵩 韩福 韩猛 韩珩 韩浩 韩玄 韩德 韩瑛 韩瑶 韩琪 韩暨 韩综 韩祯 韩莒子夏侯敦 夏侯渊 夏侯兰 夏侯恩 夏侯杰 夏侯尚 夏侯德 夏侯存 夏侯茂 夏侯霸 夏侯威 夏侯惠 夏侯和 夏侯玄 夏侯咸吕布 吕公 吕虔 吕范 吕旷 吕翔 吕蒙 吕通 吕义 吕常 吕建 吕凯 吕岱 吕霸 吕据 吕伯奢 吕威璜董卓 董重 董旻 董璜 董承 董昭 董袭 董和 董祀 董衡 董超 董允 董厥 董禧 董寻 董朝 胡轸 胡才 胡华 胡班 胡济 胡质 胡忠 胡遵 胡烈 胡渊 胡奋 胡冲 胡邈 胡车儿 胡赤儿周毖 周奂 周瑜 周尚 周泰 周昕 周仓 周循 周胤 周善 周群 周平 周鲂 周旨许攸 许褚 许汜 许贡 许靖 许芝 许慈 许允 许晏 许允 许仪 许劭 许昌 许韶 邓茂 邓龙 邓义 邓贤 邓芝 邓贤 邓艾 邓忠 邓程 邓敦 邓良 邓飏 邓铜 邓禹诸葛亮 诸葛瑾 诸葛均 诸葛虔 诸葛恪 诸葛瞻 诸葛诞 诸葛靓 诸葛绪 诸葛尚 诸葛原吴匡 吴景 吴敦 吴硕 吴臣 吴懿 吴兰 吴质 吴班 吴纲 吴押狱朱隽 朱治 朱灵 朱桓 朱光 朱然 朱褒 朱赞 朱恩 朱异 朱芳司马徽 司马懿 司马孚 司马师 司马昭 司马望 司马炎 司马攸 司马朗蒋钦 蒋奇 蒋干 蒋琬 蒋济 蒋班 蒋舒 蒋斌 蒋显 蒋延 蒋义渠黄盖 黄琬 黄祖 黄邵 黄忠 黄奎 黄权 黄皓 黄崇 黄承彦 郭胜 郭汜 郭嘉 郭图 郭常 郭奕 郭淮 郭恩 郭永 郭攸之 袁绍 袁术 袁隗 袁遗 袁谭 袁熙 袁尚 袁胤 袁綝 袁逢 何进 何颙 何苗 何仪 何宗 何平 何晏 何曾 何植 何曼荀攸 荀爽 荀谌 荀彧 荀正 荀恽 荀恺 荀顗 荀勗 荀绲 丁原 丁管 丁奉 丁斐 丁仪 丁廙 丁咸 丁谧 丁封 丁立程普 程旷 程昱 程秉 程咨 程银 程畿 程武 程远志杜远 杜袭 杜琼 杜路 杜微 杜义 杜祺 杜睿 杜预公孙瓒 公孙越 公孙康 公孙渊 公孙度 公孙晃 公孙恭 公孙修 孟坦 孟达 孟光 孟获 孟优 孟节 孟宗 孟公威 庞舒 庞统 庞德 庞羲 庞义 庞柔 庞会 庞德公 关羽 关纯 关定 关宁 关平 关兴 关索 关彝 薛兰 薛礼 薛综 薛悌 薛则 薛乔 薛莹 薛珝 徐荣 徐晃 徐璆 徐庶 徐盛 徐商 徐质 徐勋 蔡邕 蔡瑁 蔡阳 蔡和 蔡中 蔡勋 蔡曛 蔡林 高升 高顺 高览 高干 高沛 高定 高翔 高柔 陆康 陆绩 陆逊 陆抗 陆凯 陆景 陆纡 陆骏 傅婴 傅巽 傅干 傅彤 傅嘏 傅佥 傅士仁
崔烈 崔毅 崔勇 崔琰 崔禹 崔谅 崔州平
田丰 田楷 田氏 田畴 田预 田续 田章
郑泰 郑玄 郑度 郑文 郑伦 郑袤 郑宝
尹礼 尹楷 尹奉 尹默 尹赏 尹大目
秦琪 秦宓 秦良 秦明 秦朗 秦庆童
全琮 全端 全怿 全纪 全尚 全祎
钟缙 钟绅 钟繇 钟进 钟会 钟毓
梁刚 梁兴 梁宽 梁绪 梁虔 梁畿
严纲 严舆 严畯 严颜 严政 严白虎
潘隐 潘凤 潘璋 潘浚 潘举 潘遂
文丑 文聘 文钦 文淑 文虎
苏双 苏由 苏飞 苏越 苏颙
贾诩 贾华 贾逵 贾范 贾充
宋果 宋宪 宋忠 宋谦 宋白
成廉 成宜 成济 成倅 成何
阎圃 阎晏 阎宇 阎象 阎芝
范成 范疆 范谤 范康 卫弘 卫凯 卫演 卫瓘 左丰 左灵 左慈 左咸樊稠 樊能 樊建 樊歧 彭安 彭羕 彭和 彭伯 辛评 辛毗 辛敞 辛明鲍信 鲍忠 鲍隆 鲍素 伍琼 伍孚 伍习 伍延 陶谦 陶商 陶应 陶浚华雄 华佗 华歆 华核 桓阶 桓范 桓嘉 桓彝 岑壁 岑威 岑昏 岑眰于禁 于麋 于吉 于诠 焦触 焦炳 焦彝 焦伯 费观 费祎 费诗 费耀冯礼 冯习 冯紞 冯方 孔伷 孔融 孔秀 孔昱 魏续 魏延 魏邈 魏平皇甫嵩 皇甫闿 皇甫郦 淳于琼 淳于导 淳于丹 裴景 裴秀 裴元绍管亥 管宁 管辂 向朗 向举 向宠 唐周 唐咨 唐彬侯览 侯成 侯选 龚景 龚都 龚起 祖茂 祖郎 祖弼吉太 吉邈 吉穆 乐进 乐就 乐綝 种拂 种辑 种邵 鲁馗 鲁肃 鲁芝 廖化 廖淳 廖立 留赞 留略 留平金旋 金祎 金尚 太史慈 太史亨 毋丘俭 毋丘甸眭固 眭元进 石苞 石广元 邢贞 邢道荣 雷薄 雷铜 万政 万彧 姜叙 姜维 段珪 段煨 夏恽 夏恂 卢植 卢逊 牛辅 牛金 昌稀 昌奇 虞翻 虞松 凌操 凌统 蒯良 蒯越 耿武 耿纪 尚弘 尚广 沮授 沮鹄 典韦 典满 边让 边洪 糜竺 糜芳 宗宝 宗预 郝萌 郝昭 任峻 任夔 审配 审荣 穆顺 穆顺 戴员 戴凌 步骘 步阐 爰靑 爰邵 丘建 丘本 申耽 申仪 韦康 韦晃 霍峻 霍弋 谢旌 谢雄 滕胤 滕修 乔瑁 乔玄 臧霸 臧旻 伏完 伏德 吾彦 吾粲
窦武 封諝 蹇硕 邹靖 颜良 方悦 和洽 邴原 谷利 闵贡 逢纪 麴义 桥蕤 俞涉 纪灵 笮融 简雍 满宠 毛玠 应劭 卞喜 史涣 路昭 车胄 祢衡 顾雍 阚泽 骆统 甘宁 妫览 郄虑 脂习 晏明 牵弘 州泰 曾宣 施朔 党均 宁随 邵悌 干休 羊祜 楼玄 雍闿 沈莹 山涛 仇连 花永 巩志 鄂焕 戈定 苗泽 法正 泠苞 赖恭 卓膺谯周 翟元 殷纯 谭雄 靳祥 常雕 郤正 来敏 官雝 爨习 盛勃 苟安 伦直 卑衍 柳甫 毕轨 司蕃 句安 葛雍 师篡 白寿 阳群 汪昭 檀敷 区星 普净 武安国娄子伯 慕容烈 士孙瑞 濮阳兴 单子春 乔国老 南华老仙 紫虚上人 金环三结董荼那 阿会喃 忙牙长 朵思大王 带来洞主 木鹿大王 兀突骨 土安 奚泥沙摩柯 轲比能 彻里吉 雅旦 越吉 迷当 俄何烧戈 蹋顿 乌桓触 左贤王王美人 何后(灵帝妻) 唐妃(少帝妻) 董太后(刘苌妻) 吴夫人 吴国太(孙坚妻) 糜夫人 甘夫人 孙夫人 吴夫人(刘备妻) 貂蝉 严氏 曹氏(吕布妻) 邹氏(张济妻) 伏后 董妃 曹贵人(献帝妻) 刘氏(袁绍妻) 蔡夫人(刘表妻) 徐氏(孙翊妻) 王氏(赵昂妻) 杨氏(马超妻) 刘氏 卞氏 丁氏(曹操妻) 甄后 郭贵妃(曹丕妻) 李氏(庞德妻) 张后(刘禅妻) 毛后 郭夫人(曹睿妻) 刘氏(曹爽妻) 徐夫人 王夫人 潘夫人(孙权妻) 张后(曹芳妻)全后(孙亮妻) 胡氏(刘琰妻) 李氏(马邈妻) 崔夫人(刘谌妻) 何氏(孙和妻)大乔(孙策妻) 小乔(周瑜妻) 朱太后(孙休妻) 冯氏(袁术妻) 刘氏(潘举妻) 黄氏(诸葛亮妻) 夏侯令女(曹文叔妻) 祝融夫人(孟获妻) 云英(董承妾) 李春香(黄奎妾) 蔡琰(蔡邕女) 舞阳君(何进母) 樊氏(赵范嫂)
『叁』 《三国演义》一书中一共提到多少人物
《三国演义》的人物,个人认为,《三国演义》应该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出现人物最多的著作。总共1255人,高于《红楼梦》猜磨衫和《水浒》。
其中有名有姓的有1152人,有姓无名的99人。
丁 仪(正礼) 丁 奉(承渊) 丁 原(建阳) 丁 谧(彦靖)
丁 廙(敬礼) 于 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 涛(巨源)
卫 瓘(伯玉) 马 磾(翁叔) 马 良(季常) 马 忠(德信)
马 超(孟起) 马 谡(幼常) 马 腾(寿成) 王 允(子师)
王 双(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节) 王 戎(睿冲)
王 观(伟台) 王 甫(国山) 王 连(文仪) 王 沈(处道)
王 肃(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浑(玄冲) 王 路(文舒)
王 颀(孔硕)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兴) 王 基(伯舆)
王 谋(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韦 康(元将)
太史慈(子义) 毛 玠(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
文 钦(仲若) 文 聘(仲业) 尹 奉(次曾) 邓 艾(土载)
邓 芝(伯苗) 邓止飏(玄茂) 孔 伷(公绪) 孔 昱(世元)
孔 融(文举) 母丘甸(子邦) 母丘俭(仲恭) 甘 宁(兴霸)
左 慈(元放) 卢 植(子干) 申 耽(义举) 田 丰(元皓)
田 畴(子泰) 田 豫(国让) 史 涣(公刘) 乐 进(文谦)
冯 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
司马昭(子尚) 司马儁(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
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 让(文礼) 吉 穆(思然)
吉 邈(文然) 毕 轨(昭先) 吕 布(奉先) 吕 范(子衡)
吕 凯(季平) 吕 岱(定公) 吕 虔(子恪) 吕 据(世议)
吕 蒙(子明) 朱 隽(公伟) 朱 然(义封) 伍 孚(德瑜)
伍 琼(德瑜) 任 峻(伯达) 华 陀(元化) 华 歆(子鱼)
华 核(永先) 伊 籍(机伯) 向 朗(巨达) 全 琮(子璜)
刘 巴(子初) 刘 永(公寿) 刘 协(伯和) 刘 先(始宗)
刘 邠(令元) 刘 劭(孔才) 刘 表(景升) 刘 岱(公山)
刘 备(玄德) 刘 放(子弃) 刘 宠(祖荣) 刘 勋(子台)
刘 晔(子扬) 刘 陶(子奇) 刘 理(奉孝) 刘 焉(君郎)
刘 琰(威硕) 刘 禅(公嗣) 刘 虞(伯安) 刘 廙(恭嗣)
刘 璋(季玉) 刘 繇(正礼) 刘 瑢(文衡) 刘 馥(元颖)
羊 祜(叔子) 关 羽(云长) 许 允(土宗) 许 攸(子远)
许 劭(子将) 许 靖(文休) 许 褚(仲康) 许 慈(仁笃)
孙 礼(德达) 孙 匡(季佐) 孙 权(仲谋) 孙 休(子烈)
孙 观(仲台) 孙 坚(文台) 孙 和(子孝) 孙 河(伯海)
孙 亮(子明) 孙 桓(叔武) 孙 峻(子远) 孙 资(彦龙)
孙 乾(公祜) 孙 皓(亢宗) 孙 皎(叔明) 孙 翊(叔弼)
孙 綝(子通) 孙 策(伯符) 孙 登(子高) 孙 瑜(仲异)
刘 静(幼台) 孙 韶(公礼) 邯郸淳(子叔) 严 畯(曼才)
社 预(元凯) 社 袭(子绪) 杜 琼(伯瑜) 杜 微(国辅)
杨 仪(威公) 唐 阜(义山) 杨 修(德祖) 杨 洪(季休)
杨 彪(文先) 杨 暨(休先) 李 严(正方) 李 典(曼成)
李 胜(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达) 李 福(孙德)
李 撰(钦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 来 敏(敬达)
步 骘(子山) 吴 质(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进(遂高)
何 宗(彦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颖老) 何 颙(伯求)
应 劭(仲远)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忠(仲子)
张 飞(翼德) 张 辽(文选) 张 休(叔嗣) 张 华(茂先)
张 纮(子纲) 张 茂(彦穗腔林) 张 松(永年) 张 郃(隽乂)
张 承(仲嗣) 张 南(文进) 张 昭(子布) 张 津(子云)
张 特(子产) 张 悌(巨先) 张 既(德容) 张 鲁(公祺)
张 温(惠恕) 张 缉(敬仲) 张 裔(君嗣)游悉 张 嶷(伯歧)
张 邈(孟卓) 张 翼(伯恭) 陆 纡(叔盘) 陆 抗(幼节)
陆 凯(敬风) 陆 逊(伯言) 陆 骏(季才) 陆 康(季宁)
陆 绩(公纪) 陈 武(子烈) 陈 宫(公台) 陈 泰(玄伯)
陈 矫(季弼) 陈 琳(孔璋) 陈 翔(仲麟) 陈 登(元龙)
陈 骞(休渊) 陈 群(长文) 陈 震(孝起) 邵 悌(元伯)
苑 康(仲真) 范 滂(孟溥) 和 洽(阳土) 金 尚(元休)
金 袆(德伟) 金 旋(元机) 周 奂(文明) 周 昕(大明)
周 毖(仲远) 周 泰(幼平) 周 鲂(子鱼) 周 瑜(公瑾)
周 群(仲直) 庞 统(土元) 庞 德(令明) 庞德公(山民)
郑 泰(公业) 郑 袤(林叔) 法 正(孝直) 宗 预(德艳)
审 配(正南) 孟 达(子度) 孟 光(孝裕) 孟 宗(恭武)
孟 建(公威) 赵 云(子龙) 赵 歧(邠卿) 赵 昂(伟章)
赵 咨(德度) 荀 攸(公达) 荀 恽(长倩) 荀 彧(文若)
荀 爽(慈明) 荀 勖(公曾) 荀 谌(友若) 荀 顗(景倩)
胡 奋(玄威) 胡 质(文德) 胡 济(伟度) 胡 烈(玄武)
胡 渊(世元) 胡 邈(敬才) 种 会(士季) 钟 毓(稚叔)
钟 繇(元常) 种 劭(申甫) 钟 拂(颖伯) 皇甫嵩(义真)
郗 虑(鸿豫) 郤 正(令先) 姜 叙(伯奕) 姜 维(伯约)
娄 圭(子伯) 祖 茂(大荣) 祢 衡(正平) 费 观(宾伯)
费 祎(文伟) 骆 统(公绪) 秦 宓(子敕) 秦 朗(元明)
袁 术(公路) 袁 尚(显甫) 袁 绍(本初) 袁 逢(周扬)
袁 隗(次阳) 袁 遗(伯业) 袁 熙(显奕) 袁 谭(显思)
耿 纪(季行) 桓 阶(伯绪) 桓 范(元则) 桥 玄(公祖)
贾 充(公闾) 贾 诩(文和) 贾 逵(梁道) 夏侯玄(大初)
夏侯尚(伯仁) 夏侯和(义权) 夏侯威(季权) 夏侯敦(元让)
夏侯渊(妙才) 夏侯惠(稚权) 夏侯琳(子林) 夏侯霸(仲权)
顾 雍(元叹) 徐 晃(公明) 徐 盛(文向) 徐 庶(元直)
徐 璆(孟玉) 脂 习(元升) 留 赞(正明) 凌 统(公绩)
高 干(元才) 高 柔(文惠) 郭攸之(演长) 郭 奕(伯益)
郭 恩(义博) 郭 淮(伯济) 郭 嘉(奉孝) 诸葛诞(公休)
诸葛亮(孔明) 诸葛恪(元逊) 诸葛珪(子贡) 诸葛原(景春)
诸葛靓(仲思) 诸葛瑾(子瑜) 诸葛瞻(思远) 陶 谦(恭祖)
黄 权(公衡) 黄 忠(汉升) 黄 盖(公覆) 曹 仁(子孝)
曹 丕(子桓) 曹 休(文烈) 曹 宇(彭祖) 曹 芳(兰卿)
曹 奂(景明) 曹 纯(子和) 曹 昂(子修) 曹 洪(子廉)
曹 真(子丹) 曹 爽(昭伯) 曹 植(子建) 曹 嵩(巨高)
曹 髦(彦士) 曹 睿(元仲) 曹 彰(子文) 曹 操(孟德)
眭 固(白兔) 崔 琰(季珪) 淳于琼(仲简) 彭 羕(永年)
董 允(休昭) 董 卓(仲颖) 董 和(幼宰) 董 昭(公仁)
董 袭(元代) 董 厥(龚袭) 蒋 干(子翼) 蒋 钦(公奕)
蒋 济(子通) 蒋 琬(公琰) 韩 当(义公) 韩 珩(子佩)
韩 浩(元嗣) 韩 遂(文约) 韩 嵩(德高) 韩 暨(公至)
韩 馥(文节) 程 秉(德枢) 程 昱(仲德) 程 普(德谋)
程 畿(季然) 傅 干(彦材) 傅 巽(公悌) 傅 嘏(兰石)
鲁 肃(子敬) 蒯 良(子柔) 蒯 越(异度) 楼 玄(承先)
虞 翻(仲翔) 路 粹(文蔚) 简 雍(宪和) 满 宠(伯宁)
蔡 邕(伯喈) 蔡 琰(文姬) 臧 霸(宣高) 裴 秀(季彦)
管 宁(幼安) 管 恪(公明) 廖 化(元俭) 廖 立(公渊)
谯 周(允南) 樊 建(长元) 滕 胤(承嗣) 圆 泽(德润)
潘 璋(文圭) 潘 浚(承明) 薛 悌(孝威) 薛 综(敬文)
霍 峻(仲邈) 檀 敷(文友) 魏 延(文长) 糜 芳(子方)
糜 竺(子仲) 濮阳兴(子元)
丁夫人 丁 立 丁 封 丁 咸 丁 斐 于 吉
于 诠 于 糜 士孙瑞 万 彧 卫仲道 卫 演
马元义 马 玉 马 休 马 延 马 宇 马 良
马 玩 马 忠 马 岱 马 钧 马 铁 马 遵
马 邈 王子服 王夫人 王 方 王 允 王 业
正 立 王 必 王 则 王 伉 王 买 王 邑
王 含 王 建 王 经 王经母 王 威 王美人
王 颀 王 累 王 敦 王 琰 王 楷 王 瓘
韦 晃 区 星 车 胄 牛 金 牛 辅 毛 后
公孙修 公孙恭 公孙晃 公孙康 公孙渊 公孙越
卞 后 文 丑 文 虎 文 鸯 尹大目 尹 礼
尹 赏 尹 楷 尹 默 邓 义 邓 龙 邓 良
邓 贤 邓 忠 邓 铜 邓 敦 孔 宙 甘夫人
左 丰 左 灵 石广元 石 苞 申 仪 田 氏
田 章 田 续 田 楷 丘 建 白 寿 句 安
乐 綝 乐 就 冯 礼 冯 紞 司马攸 司马伷
司马孚 司马钧 司马儁 司 蕃 边 洪 邢 贞
成 何 成 宜 成 济 成 倅 成 廉 师 纂
吕 公 吕 旷 吕伯奢 吕 建 吕威璜 吕 据
吕 常 吕 翔 吕 霸 朱(太)后 朱 光 朱 异
朱 灵 朱 治 朱 桓 朱 恩 朱 褒 朱 赞
伍 习 伍 延 伏 后 伏 完 伏 德 任 夔
华 雄 向 宠 向 举 全公主 全 后 全 纪
全 尚 全尚妻 全 怿 全 样 全 端 刘元起
刘 氏 刘 艾 刘 宁 刘 邠 刘 延 刘 丞
刘 范 刘 贤 刘 郃 刘 封 刘 度 刘 恂
刘 豹 刘 敏 刘 谌 刘 清 刘 淙 刘 琬
刘 循 刘 寔 刘 瑁 刘 璝 刘 瑶 刘 熙
刘 磐 刘 辩 刘 璩 刘 瓒 关 平 关 兴
关 彝 州 泰 许 仪 许 芝 许 汜 许 贡
许贡家客 许 昌 许 晏 许 韶 阳 群 阴 夔
纪 灵 孙 干 孙夫人 孙 异 孙 秀 孙 闿
孙 恭 孙 恩 孙 高 孙 朗 孙 据 孙 谦
孙 楷 孙 歆 孙雨单 严白虎 严 象 严 舆
严 颜 苏 飞 苏 双 苏 由 苏 越 杜 义
杜 祺 杜 路 杨 氏 杨 丑 杨 任 杨 怀
杨 奉 杨 昂 杨 欣 杨 秋 杨 洪 杨 济
杨 祚 杨 密 杨 综 杨 琦 杨 颙 李 丰
李 乐 李 伏 李 异 李 孚 李 虎 李 服
李 肃 李 封 李 球 李 辅 李 崇 李 堪
李 催 李 蒙 李 歆 李 暹 李 儒 吾 彦
来 敏 步 阐 吴子兰 吴夫人 吴 匡 吴 纲
吴 班 吴 硕 吴 景 吴 敦 吴 懿 岑 昏
何(太)后 何 平 何 仪 何 苗 何 曼 何 植
谷 利 邹 靖 辛 评 辛宪英 闵 贡 沙摩柯
沈 莹 宋 果 宋 宪 宋 谦 张 卫 张 允
张世平 张 节 张 布 张 让 张 达 张 当
张 任 张 后 张 约 张 杨 张 角 张 纯
张 英 张 苞 张 虎 张 宝 张 肃 张 弥
张 绍 张 南 张 勋 张 钧 张 俭 张 音
张 闿 张 济 张 举 张 峻 张 绣 张 著
张 爽 张 梁 张 超 张 颢 张鲁母 张 象
张 温 张 横 张 遵 张 燕 张 衡 陆 景
陈 生 陈 兰 陈 式 陈 炜 陈 珪 陈 耽
陈 就 妫 览 范 疆 卓 膺 尚 广 尚 弘
昌 豨 昌 霸 典 韦 典 满 卑 衍 周 旨
周 尚 周 胤 周 循 庞 会 庞 柔 庞 舒
庞 羲 郑 宝 郑 度 单子春 法 真 沮 授
沮 鹄 审 荣 孟 获 封 谞 赵 广 赵 月
赵 弘 赵 范 赵 直 赵 忠 赵 彦 赵 统
赵 累 赵 韪 赵 睿 赵 融 赵 衢 郝 昭
郝 萌 荀 恺 荀 绲 胡 才 胡车儿 胡 氏
胡 冲 胡赤儿 胡 轸 胡 遵 柳 甫 牵 弘
轲比能 种 拂 种 辑 段 珪 段 煨 皇甫郦
皇甫闿 侯 成 侯 览 侯 选 爰 邵 爰 青彡
施 朔 姜 冏 迷 当 祖 郎 费 诗 袁 胤
袁 綝 耿 武 桓 嘉 桓 彝 桥 蕤 贾 范
夏侯令女 夏侯兰 夏侯咸 夏 恽 徐夫人 徐 氏
徐 质 徐 荣 徐 勋 徐 商 徐 璜 殷 纯
留 平 留 略 凌 操 高 沛 高 定 高 览
高 顺 高 翔 郭(太)后 郭 永 郭 汜 郭汜妻
郭 图 郭 胜 唐 妃 唐 周 唐 咨 唐 彬
诸葛玄 诸葛均 诸葛尚 诸葛虔 诸葛绪 陶 应
陶 商 陶 睿 黄 氏 黄承彦 黄 祖 黄 崇
黄 琬 黄 皓 曹文叔 曹 节 曹 训 曹 后
曹安民 曹 性 曹 豹 曹 据 曹 熊 曹 德
曹 遵 曹 霖 曹 羲 龚 都 盛 勃 睦元进
常 雕 崔州平 崔 烈 笮 融 阎 芝 阎 宇
阎 晏 阎 圃 阎 象 梁 刚 梁 兴 梁 虔
梁 宽 梁 绪 彭 伯 董太后 董 寻 董 祀
董 旻 董 承 董贵妃 董 重 董 超 董 朝
董 璜 董 衡 蒋义渠 蒋 延 蒋 奇 蒋 显
蒋 班 蒋 舒 蒋 斌 韩 玄 韩 忠 韩莒子
韩 胤 韩 猛 韩 综 韩 暹 韩 融 程 武
程 咨 程 银 傅 金 傅 彤 傅 婴 焦 伯
焦 触 焦 彝 鲁 芝 鲁 馗 谢 旌 赖 恭
甄 氏 雷 铜 雷 薄 虞 松 鲍 信 雍 闿
蔡夫人 蔡 阳 蔡 林 蔡 瑁 臧 旻 舞阳君
管 亥 管辂舅 曲 义 樊 氏 樊 岐 樊 能
樊 稠 滕 循 颜 良 潘夫人 潘 隐 薛 兰
薛 礼 薛 珝 薛 莹 戴 员 戴 陵 蹋 顿
魏 平 魏 续 魏 邈 糜夫人 蹇 硕 爨 习
冯 方 刘 辟 黄 邵
『肆』 三国演义里人物列表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三国演义人物字号一览
丁 仪(正礼) 丁 奉(承渊) 丁 原(建阳) 丁 谧(彦靖)
丁 廙(敬礼) 于 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 涛(巨源)
卫 瓘(伯玉) 马 磾(翁叔) 马 良(季常) 马 忠(德信)
马 超(孟起) 马 谡(幼常) 马 腾(寿成) 王 允(子师)
王 双(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节) 王 戎(睿冲)
王 观(伟台) 王 甫(国山) 王 连(文仪) 王 沈(处道)
王 肃(子雍)举皮 王 修(叔治) 王 浑(玄冲) 王 路(文舒)
王 颀(孔硕) 王 祥(休征) 王 朗(景兴) 王 基(伯舆)
王 谋(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韦 康(元将)
太史慈(子义) 毛 玠(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
文 钦(仲若) 文 聘(仲业) 尹 奉(次曾) 邓 艾(土载)
邓 芝(伯苗) 邓止飏(玄茂) 孔 伷(公绪) 孔 昱(世元)
孔 融(文举) 母丘甸(子邦) 母丘俭(仲恭) 甘 宁(兴霸)
左 慈(元放) 卢 植(子干) 申 耽(义举) 田 丰(元皓)
田 畴(子泰) 田 豫(国让) 史 涣(公刘) 乐 进(文谦)
冯 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
司马昭(子尚) 司马儁(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
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 让(文礼) 吉 穆(思然)
吉 邈(文然) 毕 轨(昭先) 吕 布(奉先) 吕 范(子衡)
吕 凯(季平) 吕 岱(定公) 吕 虔(子恪) 吕 据(世议)
吕 蒙(子明) 朱 隽(公伟) 朱 然(义封) 伍 孚(德瑜)
伍 琼(德瑜) 任 峻(伯达) 华 陀(元化) 华 歆(子鱼)
华 核(永先) 伊 籍(机伯) 向 朗(巨达) 全 琮(子璜)
刘 巴(子初) 刘 永(公寿) 刘 协(伯和) 刘 先(始宗)
刘 邠(令元) 刘 劭(孔才) 刘 表(景升) 刘 岱(公山)
刘 备(玄正念差德) 刘 放(子弃) 刘 宠(祖荣) 刘 勋(子台)
刘 晔(子扬) 刘 陶(子奇) 刘 理(奉孝) 刘 焉(君郎)
刘 琰(威硕) 刘 禅(公嗣) 刘 虞(伯安) 刘 廙(恭嗣)
刘 璋(季玉) 刘 繇(正礼) 刘 瑢(文衡) 刘 馥(元颖)
羊 祜(叔子) 关 羽(云长) 许 允(土宗) 许 攸(子远)
许 劭(子将) 许 靖(文休) 许 褚(仲康) 许 慈(仁笃)
孙 礼(德达) 孙 匡(季佐) 孙 权(仲谋) 孙 休(子烈)
孙 观(仲台) 孙 坚(文台) 孙 和(子孝) 孙 河(伯海)
孙 亮(子明) 孙 桓(叔武) 孙 峻(子远) 孙 资(彦龙)
孙 干(公祜) 孙 皓(亢宗) 孙 皎(叔明) 孙 翊(叔弼)
孙 綝(子通) 孙 策(伯符) 孙 登(子高) 孙 瑜(仲异)
刘 静(幼台) 孙 韶(公礼) 邯郸淳(子叔) 严 畯(曼才)
社 预(元凯) 社 袭(子绪) 杜 琼(伯瑜) 杜 微(国辅)
杨 仪(威公) 唐 阜(义山) 杨 修(德祖) 杨 洪(季休)
杨 彪(文先) 杨 暨(休先) 李 严(正方) 李 典(曼成)
李 胜(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达) 李 福(孙德)
李 撰(钦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 来 敏(敬达)
步 骘(子山) 吴 质(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进(遂高)
何 宗(彦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颖老) 何 颙(伯求)
应 劭(仲远)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忠(高搜仲子)
张 飞(翼德) 张 辽(文选) 张 休(叔嗣) 张 华(茂先)
张 纮(子纲) 张 茂(彦林) 张 松(永年) 张 郃(隽乂)
张 承(仲嗣) 张 南(文进) 张 昭(子布) 张 津(子云)
张 特(子产) 张 悌(巨先) 张 既(德容) 张 鲁(公祺)
张 温(惠恕) 张 缉(敬仲) 张 裔(君嗣) 张 嶷(伯歧)
张 邈(孟卓) 张 翼(伯恭) 陆 纡(叔盘) 陆 抗(幼节)
陆 凯(敬风) 陆 逊(伯言) 陆 骏(季才) 陆 康(季宁)
陆 绩(公纪) 陈 武(子烈) 陈 宫(公台) 陈 泰(玄伯)
陈 矫(季弼) 陈 琳(孔璋) 陈 翔(仲麟) 陈 登(元龙)
陈 骞(休渊) 陈 群(长文) 陈 震(孝起) 邵 悌(元伯)
苑 康(仲真) 范 滂(孟溥) 和 洽(阳土) 金 尚(元休)
金 袆(德伟) 金 旋(元机) 周 奂(文明) 周 昕(大明)
周 毖(仲远) 周 泰(幼平) 周 鲂(子鱼) 周 瑜(公瑾)
周 群(仲直) 庞 统(土元) 庞 德(令明) 庞德公(山民)
郑 泰(公业) 郑 袤(林叔) 法 正(孝直) 宗 预(德艳)
审 配(正南) 孟 达(子度) 孟 光(孝裕) 孟 宗(恭武)
孟 建(公威) 赵 云(子龙) 赵 歧(邠卿) 赵 昂(伟章)
赵 咨(德度) 荀 攸(公达) 荀 恽(长倩) 荀 彧(文若)
荀 爽(慈明) 荀 勖(公曾) 荀 谌(友若) 荀 顗(景倩)
胡 奋(玄威) 胡 质(文德) 胡 济(伟度) 胡 烈(玄武)
胡 渊(世元) 胡 邈(敬才) 种 会(士季) 钟 毓(稚叔)
钟 繇(元常) 种 劭(申甫) 钟 拂(颖伯) 皇甫嵩(义真)
郗 虑(鸿豫) 郤 正(令先) 姜 叙(伯奕) 姜 维(伯约)
娄 圭(子伯) 祖 茂(大荣) 祢 衡(正平) 费 观(宾伯)
费 祎(文伟) 骆 统(公绪) 秦 宓(子敕) 秦 朗(元明)
袁 术(公路) 袁 尚(显甫) 袁 绍(本初) 袁 逢(周扬)
袁 隗(次阳) 袁 遗(伯业) 袁 熙(显奕) 袁 谭(显思)
耿 纪(季行) 桓 阶(伯绪) 桓 范(元则) 桥 玄(公祖)
贾 充(公闾) 贾 诩(文和) 贾 逵(梁道) 夏侯玄(大初)
夏侯尚(伯仁) 夏侯和(义权) 夏侯威(季权) 夏侯敦(元让)
夏侯渊(妙才) 夏侯惠(稚权) 夏侯琳(子林) 夏侯霸(仲权)
顾 雍(元叹) 徐 晃(公明) 徐 盛(文向) 徐 庶(元直)
徐 璆(孟玉) 脂 习(元升) 留 赞(正明) 凌 统(公绩)
高 干(元才) 高 柔(文惠) 郭攸之(演长) 郭 奕(伯益)
郭 恩(义博) 郭 淮(伯济) 郭 嘉(奉孝) 诸葛诞(公休)
诸葛亮(孔明) 诸葛恪(元逊) 诸葛珪(子贡) 诸葛原(景春)
诸葛靓(仲思) 诸葛瑾(子瑜) 诸葛瞻(思远) 陶 谦(恭祖)
黄 权(公衡) 黄 忠(汉升) 黄 盖(公覆) 曹 仁(子孝)
曹 丕(子桓) 曹 休(文烈) 曹 宇(彭祖) 曹 芳(兰卿)
曹 奂(景明) 曹 纯(子和) 曹 昂(子修) 曹 洪(子廉)
曹 真(子丹) 曹 爽(昭伯) 曹 植(子建) 曹 嵩(巨高)
曹 髦(彦士) 曹 睿(元仲) 曹 彰(子文) 曹 操(孟德)
眭 固(白兔) 崔 琰(季珪) 淳于琼(仲简) 彭 羕(永年)
董 允(休昭) 董 卓(仲颖) 董 和(幼宰) 董 昭(公仁)
董 袭(元代) 董 厥(龚袭) 蒋 干(子翼) 蒋 钦(公奕)
蒋 济(子通) 蒋 琬(公琰) 韩 当(义公) 韩 珩(子佩)
韩 浩(元嗣) 韩 遂(文约) 韩 嵩(德高) 韩 暨(公至)
韩 馥(文节) 程 秉(德枢) 程 昱(仲德) 程 普(德谋)
程 畿(季然) 傅 干(彦材) 傅 巽(公悌) 傅 嘏(兰石)
鲁 肃(子敬) 蒯 良(子柔) 蒯 越(异度) 楼 玄(承先)
虞 翻(仲翔) 路 粹(文蔚) 简 雍(宪和) 满 宠(伯宁)
蔡 邕(伯喈) 蔡 琰(文姬) 臧 霸(宣高) 裴 秀(季彦)
管 宁(幼安) 管 恪(公明) 廖 化(元俭) 廖 立(公渊)
谯 周(允南) 樊 建(长元) 滕 胤(承嗣) 圆 泽(德润)
潘 璋(文圭) 潘 浚(承明) 薛 悌(孝威) 薛 综(敬文)
霍 峻(仲邈) 檀 敷(文友) 魏 延(文长) 糜 芳(子方)
糜 竺(子仲) 濮阳兴(子元)
丁夫人 丁 立 丁 封 丁 咸 丁 斐 于 吉
于 诠 于 糜 士孙瑞 万 彧 卫仲道 卫 演
马元义 马 玉 马 休 马 延 马 宇 马 良
马 玩 马 忠 马 岱 马 钧 马 铁 马 遵
马 邈 王子服 王夫人 王 方 王 允 王 业
正 立 王 必 王 则 王 伉 王 买 王 邑
王 含 王 建 王 经 王经母 王 威 王美人
王 颀 王 累 王 敦 王 琰 王 楷 王 瓘
韦 晃 区 星 车 胄 牛 金 牛 辅 毛 后
公孙修 公孙恭 公孙晃 公孙康 公孙渊 公孙越
卞 后 文 丑 文 虎 文 鸯 尹大目 尹 礼
尹 赏 尹 楷 尹 默 邓 义 邓 龙 邓 良
邓 贤 邓 忠 邓 铜 邓 敦 孔 宙 甘夫人
左 丰 左 灵 石广元 石 苞 申 仪 田 氏
田 章 田 续 田 楷 丘 建 白 寿 句 安
乐 綝 乐 就 冯 礼 冯 紞 司马攸 司马伷
司马孚 司马钧 司马儁 司 蕃 边 洪 邢 贞
成 何 成 宜 成 济 成 倅 成 廉 师 纂
吕 公 吕 旷 吕伯奢 吕 建 吕威璜 吕 据
吕 常 吕 翔 吕 霸 朱(太)后 朱 光 朱 异
朱 灵 朱 治 朱 桓 朱 恩 朱 褒 朱 赞
伍 习 伍 延 伏 后 伏 完 伏 德 任 夔
华 雄 向 宠 向 举 全公主 全 后 全 纪
全 尚 全尚妻 全 怿 全 样 全 端 刘元起
刘 氏 刘 艾 刘 宁 刘 邠 刘 延 刘 丞
刘 范 刘 贤 刘 郃 刘 封 刘 度 刘 恂
刘 豹 刘 敏 刘 谌 刘 清 刘 淙 刘 琬
刘 循 刘 寔 刘 瑁 刘 璝 刘 瑶 刘 熙
刘 磐 刘 辩 刘 璩 刘 瓒 关 平 关 兴
关 彝 州 泰 许 仪 许 芝 许 汜 许 贡
许贡家客 许 昌 许 晏 许 韶 阳 群 阴 夔
纪 灵 孙 干 孙夫人 孙 异 孙 秀 孙 闿
孙 恭 孙 恩 孙 高 孙 朗 孙 据 孙 谦
孙 楷 孙 歆 孙雨单 严白虎 严 象 严 舆
严 颜 苏 飞 苏 双 苏 由 苏 越 杜 义
杜 祺 杜 路 杨 氏 杨 丑 杨 任 杨 怀
杨 奉 杨 昂 杨 欣 杨 秋 杨 洪 杨 济
杨 祚 杨 密 杨 综 杨 琦 杨 颙 李 丰
李 乐 李 伏 李 异 李 孚 李 虎 李 服
李 肃 李 封 李 球 李 辅 李 崇 李 堪
李 催 李 蒙 李 歆 李 暹 李 儒 吾 彦
来 敏 步 阐 吴子兰 吴夫人 吴 匡 吴 纲
吴 班 吴 硕 吴 景 吴 敦 吴 懿 岑 昏
何(太)后 何 平 何 仪 何 苗 何 曼 何 植
谷 利 邹 靖 辛 评 辛宪英 闵 贡 沙摩柯
沈 莹 宋 果 宋 宪 宋 谦 张 卫 张 允
张世平 张 节 张 布 张 让 张 达 张 当
张 任 张 后 张 约 张 杨 张 角 张 纯
张 英 张 苞 张 虎 张 宝 张 肃 张 弥
张 绍 张 南 张 勋 张 钧 张 俭 张 音
张 闿 张 济 张 举 张 峻 张 绣 张 著
张 爽 张 梁 张 超 张 颢 张鲁母 张 象
张 温 张 横 张 遵 张 燕 张 衡 陆 景
陈 生 陈 兰 陈 式 陈 炜 陈 珪 陈 耽
陈 就 妫 览 范 疆 卓 膺 尚 广 尚 弘
昌 豨 昌 霸 典 韦 典 满 卑 衍 周 旨
周 尚 周 胤 周 循 庞 会 庞 柔 庞 舒
庞 羲 郑 宝 郑 度 单子春 法 真 沮 授
沮 鹄 审 荣 孟 获 封 谞 赵 广 赵 月
赵 弘 赵 范 赵 直 赵 忠 赵 彦 赵 统
赵 累 赵 韪 赵 睿 赵 融 赵 衢 郝 昭
郝 萌 荀 恺 荀 绲 胡 才 胡车儿 胡 氏
胡 冲 胡赤儿 胡 轸 胡 遵 柳 甫 牵 弘
轲比能 种 拂 种 辑 段 珪 段 煨 皇甫郦
皇甫闿 侯 成 侯 览 侯 选 爰 邵 爰 青彡
施 朔 姜 冏 迷 当 祖 郎 费 诗 袁 胤
袁 綝 耿 武 桓 嘉 桓 彝 桥 蕤 贾 范
夏侯令女 夏侯兰 夏侯咸 夏 恽 徐夫人 徐 氏
徐 质 徐 荣 徐 勋 徐 商 徐 璜 殷 纯
留 平 留 略 凌 操 高 沛 高 定 高 览
高 顺 高 翔 郭(太)后 郭 永 郭 汜 郭汜妻
郭 图 郭 胜 唐 妃 唐 周 唐 咨 唐 彬
诸葛玄 诸葛均 诸葛尚 诸葛虔 诸葛绪 陶 应
陶 商 陶 睿 黄 氏 黄承彦 黄 祖 黄 崇
黄 琬 黄 皓 曹文叔 曹 节 曹 训 曹 后
曹安民 曹 性 曹 豹 曹 据 曹 熊 曹 德
曹 遵 曹 霖 曹 羲 龚 都 盛 勃 睦元进
常 雕 崔州平 崔 烈 笮 融 阎 芝 阎 宇
阎 晏 阎 圃 阎 象 梁 刚 梁 兴 梁 虔
梁 宽 梁 绪 彭 伯 董太后 董 寻 董 祀
董 旻 董 承 董贵妃 董 重 董 超 董 朝
董 璜 董 衡 蒋义渠 蒋 延 蒋 奇 蒋 显
蒋 班 蒋 舒 蒋 斌 韩 玄 韩 忠 韩莒子
韩 胤 韩 猛 韩 综 韩 暹 韩 融 程 武
程 咨 程 银 傅 金 傅 彤 傅 婴 焦 伯
焦 触 焦 彝 鲁 芝 鲁 馗 谢 旌 赖 恭
甄 氏 雷 铜 雷 薄 虞 松 鲍 信 雍 闿
蔡夫人 蔡 阳 蔡 林 蔡 瑁 臧 旻 舞阳君
管 亥 管辂舅 曲 义 樊 氏 樊 岐 樊 能
樊 稠 滕 循 颜 良 潘夫人 潘 隐 薛 兰
薛 礼 薛 珝 薛 莹 戴 员 戴 陵 蹋 顿
魏 平 魏 续 魏 邈 糜夫人 蹇 硕 爨 习
冯 方 刘 辟 黄 邵
『伍』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简介
杨昂:六十七回,张鲁将,为张合杀。
杨任:六十七回,张鲁将,为夏侯渊斩。
杨锋:八十九回,南蛮银冶洞二十一洞主,
杨仪:九十一回,蜀绥军将军。自恃功高,被废为庶人,自刎。
杨陵:九十二回,杨阜族弟,魏南安太守,诈降,为关兴杀。
杨暨:九十九回,魏官。
杨顒:一百三回,蜀主簿。
杨祚:一百六回,公孙渊将,
杨综:一百七回,魏主簿。
杨欣:一百十六回,魏金城太守。
杨济:一百二十回,晋冠军将军。
阳群:九十七回,蜀将。病故。
于禁:十回,泰山巨平人,字文则。为关羽擒,荆州失归曹。为曹丕气死。
于糜:十五回,刘繇部将,孙策挟死。
于吉:二十九回,东吴呼为神仙,气死孙策。
于诠:一百十一回,吴将。为魏乱军杀。
俞氏:七回,孙坚之过房。生孙韶。
俞涉:五回,袁术手下骁将,为华雄杀。
虞翻:十五回,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会稽吏,投吴,精通易经。
虞松:一百八回,魏主簿。
乐进:五回,阳平卫国人,字文谦。为甘宁射中面门。
乐就: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
乐綝:九十八回,乐进子。扬州刺史,为诸葛诞杀。
尹礼:十八回,泰山寇,降曹。
尹楷:三十二回,武安长,袁尚将,为许褚杀。
尹奉:六十四回,历城统兵校尉,曹将。
尹默:八十回,蜀学士。
尹赏:九十二回,魏天水主簿,降蜀。
尹大目:一百七回,魏殿中校尉。
云英:二十三回,董承侍妾。
应劭:十回,泰山太守。为张闿乱军所逼投袁绍。
阴夔:三十二回,袁尚将,豫州刺史。
殷馗:三十一回,辽东人,善晓天文。
殷纯:八十回,蜀大司马。
爰(青彡):一百十六回,魏将。
爰邵:一百十六回,魏护卫。
伊籍:三十四回,荆州幕宾,字机伯,山阳人。后随刘备。蜀昭文博士。
雍闿:八十七回,蜀建宁太守,汉什方侯雍齿之后,结连孟获反。为鄂焕杀。
雅丹:九十四回,西羌丞相,为马岱擒。
越吉:九十四回,西羌元帅,为关兴杀。
羊祜:一百二十回,晋都督。
Z
诸葛亮:三十六回,琅琊阳都人,字孔明,病死五丈原。
诸葛瑾:二十九回,字子瑜,琅琊南阳人,诸葛亮兄。
诸葛珪:三十六回,诸葛亮之父,早卒。
诸葛玄:三十六回,诸葛亮之叔,与刘表有旧。
诸葛均:三十七回,诸葛亮弟。
诸葛原:六十九回,迁新兴太守,管辂卜之。
诸葛虔:八十五回,曹仁将,
诸葛恪:九十八回,诸葛瑾长子,吴太子左辅。字元逊。太傅。为孙峻杀。
诸葛瞻:一百五回,诸葛亮子。字思远。娶刘禅女。兵败自刎。
诸葛诞:一百十回,魏镇东将军,字公休,琅琊南阳人,诸葛亮族弟。反魏。为胡奋杀。
诸葛靓:一百十一回,诸葛诞子。
诸葛绪:一百十六回,魏雍州刺史。
诸葛尚:一百十七回,诸葛瞻子。兵败亡。
张让:一回,十常待之一。投河死。
张角:一回,巨鹿人,天公将军。
张梁:一回,巨鹿人,地公将军,为皇甫嵩所杀。
张宝:一回,巨鹿人,人公将军,为手下严政所杀。
张飞:一回,字翼德。涿郡人。为范疆、张达刺杀。
张世平:一回,中山贩马商人。
张均:二回,朗中。
张举:二回,在渔阳反,称天子,自缢。
张纯:二回,在渔阳反,为手下头目刺杀。
张济:三回,董卓将,后自立,攻南阳中流矢亡。
张邈:五回,初为陈留太守。
张超:五回,初为广陵太守,张邈弟。为操破,自刎。
张杨:五回,初为上党太守,大司马。为杨丑杀。
张俭:六回,山阳高平人,字元节,江夏八俊之一。
张虎:七回,江夏人,黄祖部将,为孙策射杀。
张温:八回,司空。董卓杀。
张闿:十回,徐州都尉,旧为黄巾军。杀曹嵩一家。
张燕:十一回,黑山贼,降操,被封平北将军。
张昭:十五回,字子布,彭城人
张纮:十五回,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后留许昌,被封会稽都尉回吴。病故,言筑石头城。
张英:十五回,刘繇部将,为陈武刺死。
张勋:十五回,袁术将,都督。
张绣:十六回,张济侄,破曹,降曹,
张鲁:五十九回,汉宁太守。沛国丰人。自号师君。降曹,封镇南将军。
张陵:五十九回,张鲁祖,在西川鹄鸣山中造作道书惑人。
张衡:五十九回,张鲁父,行道,号米贼。
张先:十七回,张绣将,为许褚杀。
张合:二十二回,河间人,字隽×,袁绍将,降曹。为诸葛亮设计亡。
张津:二十九回,交州刺史,为迷信所害。
张(岂页):三十二回,袁尚将,降曹,为甘宁杀。
张南:三十三回,袁熙将,降曹,为周泰杀。
张武:三十四回,江夏贼,为赵云杀。
张温:三十八回,吴人,字惠恕。
张允:四十回,刘表将,降曹,为操斩。
张横:五十八回,韩遂将,为曹军杀。
张既:五十九回,字德容,京兆尹。
张卫:五十九回,张鲁弟。为许褚斩。
张松:六十回,字永年,益州别驾。法正、孟达友。为兄出首,刘璋斩。
张任:六十回,刘璋将,蜀郡人,为张飞擒,斩。
张肃:六十二回,张松兄,广汉太守。
张翼:六十四回,武阳人,刘璋将,降刘。兵败国亡,死于乱军。
张著:七十一回,蜀牙将,
张音:八十回,御史大夫,庙高使
张爽:八十回,蜀从事。
张裔:八十回,蜀偏将军。
张南:八十一回,蜀将。兵败死于乱军。
张达:八十一回,张飞将,刺杀飞,降吴。后为吴送归,为张苞剐。
张苞:八十一回,张飞长子。不慎跌入涧中,伤重亡。
张绍:八十一回,张飞弟。
张氏:八十五回,张飞女,刘禅正宫。
张嶷:八十七回,蜀将,南征曾为祝融夫人擒,荡寇将军,段谷之战为魏军乱箭射杀。
张韬:九十一回,郭贵妃幸臣,陷甄氏。
张普:九十六回,曹休将,为朱桓杀。
张虎:九十八回,张辽子。
张休:九十八回,张昭次子,吴太子右弼。
张承:一百二回,吴将。
张球:一百三回,魏骁将,
张茂:一百五回,魏太子舍人,字彦材,谏言被斩。
张弥:一百六回,吴臣,为公孙渊斩。
张当:一百六回,魏黄门,谄事曹爽。为司马懿斩。
张特:一百八回,魏牙门将。
张约:一百八回,诸葛恪心腹将。为孙峻杀。
张缉:一百八回,魏光禄大夫,张皇后之父,曹芳之皇丈。为司马师杀。
张皇后:一百九回,曹芳妻。为司马师白练绞死。
张明:一百十回,魏将。
张布:一百十三回,吴将军。为孙皓斩。
张遵:一百十七回,蜀尚书。兵败亡。
张绍:一百十八回,蜀私署侍中。降魏。
张峻:一百十八回,蜀太常。
张节:一百十九回,魏黄门侍郎。为司马炎斩。
张华:一百二十回,晋秘书丞。
张悌:一百二十回,吴丞相。死于乱军。
张尚:一百二十回,晋将。
张象:一百二十回,吴前将军。降晋。
张辽:十一回,雁门马邑人,字文远。为丁奉射中腰,箭疮迸裂亡。
赵忠:一回,十常待之一。
赵弘:二回,黄巾军,使槊,为孙坚所杀。
赵萌:三回,汉右军校尉。
赵岑:五回,董卓将,后献汜水关。
赵云:七回,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病故。
赵岐:七回,太仆。
赵彦:二十回,汉议郎,为操杀。
赵睿: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
赵范:五十二回,桂阳太守,为赵云擒,降。
赵韪:五十九回,益州吏。
赵衢:六十四回,杨阜友。
赵昂:六十四回,历城统兵校尉,曹将。
赵月:六十四回,赵昂子,马超裨将,父举事,为马超斩。
赵颜:六十九回,管辂卜之。
赵累:七十三回,关羽将,粮料官,走麦城死于乱军。
赵祚:八十回,蜀别驾。
赵融:八十一回,蜀将。
赵咨:八十二回,东吴中太夫。
赵统:九十七回,赵云长子,虎贲中郎。
赵广:九十七回,赵云次子,牙门将。
赵直:一百四回,蜀行军司马。
朱(亻隽):一回,中郎将,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大司农。李郭交兵成疾而亡。
朱治:十五回,字君理,丹阳故鄣人,
朱灵:二十一回,曹将,
朱桓:三十八回,字休穆,吴郡人。吴奋威将军。
朱光:六十一回,曹将,庐江太守。为甘宁打倒,吕蒙军乱刀斩。
朱然:七十五回,东吴将,虎威将军。为赵云杀。
朱褒:八十七回,蜀牂牁太守,结连孟获反,为鄂焕杀。
朱赞:九十三回,魏荡寇将军,为赵云杀。
朱恩:一百八回,诸葛恪心腹将。
朱芳:一百十回,魏将。
朱异:一百十一回,吴将。兵败为孙綝斩。
朱太后:一百二十回,孙休妻。
周毖:四回,侍中,为董卓杀。
周奂:九回,大鸿胪,死于国难。
周瑜:十五回,庐江舒城人,字公瑾。
周尚:十五回,丹阳太守,周瑜叔。
周泰:十五回,字幼平,九江下蔡人。
周昕:十五回,王朗将,孙策杀。
周仓:二十八回,原为张宝部下,关西人,后随关羽。败麦城,自刎亡。
周循:五十七回,周瑜长子。
周胤:五十七回,周瑜次子。
周善:六十一回,孙权心腹,为张飞杀。
周群:六十五回,蜀将,降刘。
周平:八十三回,周泰弟,为关兴斩。
周舫:九十六回,东吴鄱阳太守。
周旨:一百二十回,杜预牙将。
邹靖:一回,校尉。
邹氏:十六回,张济妻,
郑玄:一回,字康成,刘备师,汉尚书。
郑泰:二回,侍御史,
郑宝:二十九回,巢湖太守。
郑度:六十四回,刘璋从事。
郑文:一百二回,魏偏将军,诈降蜀被斩。
郑袤:一百十回,魏光禄勋,
郑伦:一百十三回,魏将。为廖化斩。
钟邵:十回,谏议大夫。
钟缙:四十一回,夏侯敦部将,钟绅兄弟,为赵云杀。
钟绅:四十一回,夏侯敦部将,钟缙兄弟,为赵云杀。
钟繇:五十六回,长安郡守。
钟进:五十八回,钟繇弟,为庞德杀。
钟会:一百七回,颖川长社人,字士兵季,钟繇之子。造反,为乱军杀。
钟毓:一百七回,钟会兄。
笮融:十五回,刘繇谋士。
种拂:九回,太常卿,死于国难。
种辑:二十回,汉长水校尉,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臧旻:二回,会稽刺史。
臧霸:十一回,泰山华阴人,字宣高。降曹。
宗宝:十一回,孔融将,为管亥杀。
宗预:一百五回,南阳安众人,字德艳,蜀参军,右中郎将。
紫虚上人:六十二回,锦屏山老道。
左丰:一回,黄门。
左灵:十三回,
左贤王:三十三回,北番王。
左慈:六十八回,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戏曹操。
左咸:七十七回,东吴主簿,进言斩关羽。
脂习:四十回,京兆,孔融友。
祝融夫人:九十回,孟获妻,祝融氏之后,为马岱擒,
祖茂:五回,字大荣,吴郡富春人,双刀。为华雄斩。
祖弼:八十回,符宝郎,为曹洪杀。
卓膺:六十四回,刘璋将,降刘,
翟元:七十三回,曹仁将,为关平斩。
州泰:一百十一回,魏兖州刺史。
曾宣:一百十二回,诸葛诞将,降魏。
三国演义人物
丁 仪(正礼) 丁 奉(承渊) 丁 原(建阳) 丁 谧(彦靖)
丁 廙(敬礼) 于 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 涛(巨源)
卫 瓘(伯玉) 马 磾(翁叔) 马 良(季常) 马 忠(德信)
马 超(孟起) 马 谡(幼常) 马 腾(寿成) 王 允(子师)
王 双(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节) 王 戎(睿冲)
王 观(伟台) 王 甫(国山) 王 连(文仪) 王 沈(处道)
王 肃(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浑(玄冲) 王 路(文舒)
王 颀(孔硕)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兴) 王 基(伯舆)
王 谋(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韦 康(元将)
太史慈(子义) 毛 玠(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
文 钦(仲若) 文 聘(仲业) 尹 奉(次曾) 邓 艾(土载)
邓 芝(伯苗) 邓止飏(玄茂) 孔 伷(公绪) 孔 昱(世元)
孔 融(文举) 母丘甸(子邦) 母丘俭(仲恭) 甘 宁(兴霸)
左 慈(元放) 卢 植(子干) 申 耽(义举) 田 丰(元皓)
田 畴(子泰) 田 豫(国让) 史 涣(公刘) 乐 进(文谦)
冯 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
司马昭(子尚) 司马儁(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
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 让(文礼) 吉 穆(思然)
吉 邈(文然) 毕 轨(昭先) 吕 布(奉先) 吕 范(子衡)
吕 凯(季平) 吕 岱(定公) 吕 虔(子恪) 吕 据(世议)
吕 蒙(子明) 朱 隽(公伟) 朱 然(义封) 伍 孚(德瑜)
伍 琼(德瑜) 任 峻(伯达) 华 陀(元化) 华 歆(子鱼)
华 核(永先) 伊 籍(机伯) 向 朗(巨达) 全 琮(子璜)
刘 巴(子初) 刘 永(公寿) 刘 协(伯和) 刘 先(始宗)
刘 邠(令元) 刘 劭(孔才) 刘 表(景升) 刘 岱(公山)
刘 备(玄德) 刘 放(子弃) 刘 宠(祖荣) 刘 勋(子台)
刘 晔(子扬) 刘 陶(子奇) 刘 理(奉孝) 刘 焉(君郎)
刘 琰(威硕) 刘 禅(公嗣) 刘 虞(伯安) 刘 廙(恭嗣)
刘 璋(季玉) 刘 繇(正礼) 刘 瑢(文衡) 刘 馥(元颖)
羊 祜(叔子) 关 羽(云长) 许 允(土宗) 许 攸(子远)
许 劭(子将) 许 靖(文休) 许 褚(仲康) 许 慈(仁笃)
孙 礼(德达) 孙 匡(季佐) 孙 权(仲谋) 孙 休(子烈)
孙 观(仲台) 孙 坚(文台) 孙 和(子孝) 孙 河(伯海)
孙 亮(子明) 孙 桓(叔武) 孙 峻(子远) 孙 资(彦龙)
孙 乾(公祜) 孙 皓(亢宗) 孙 皎(叔明) 孙 翊(叔弼)
孙 綝(子通) 孙 策(伯符) 孙 登(子高) 孙 瑜(仲异)
刘 静(幼台) 孙 韶(公礼) 邯郸淳(子叔) 严 畯(曼才)
社 预(元凯) 社 袭(子绪) 杜 琼(伯瑜) 杜 微(国辅)
杨 仪(威公) 唐 阜(义山) 杨 修(德祖) 杨 洪(季休)
杨 彪(文先) 杨 暨(休先) 李 严(正方) 李 典(曼成)
李 胜(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达) 李 福(孙德)
李 撰(钦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 来 敏(敬达)
步 骘(子山) 吴 质(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进(遂高)
何 宗(彦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颖老) 何 颙(伯求)
应 劭(仲远)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忠(仲子)
张 飞(翼德) 张 辽(文选) 张 休(叔嗣) 张 华(茂先)
张 纮(子纲) 张 茂(彦林) 张 松(永年) 张 郃(隽乂)
张 承(仲嗣) 张 南(文进) 张 昭(子布) 张 津(子云)
张 特(子产) 张 悌(巨先) 张 既(德容) 张 鲁(公祺)
张 温(惠恕) 张 缉(敬仲) 张 裔(君嗣) 张 嶷(伯歧)
张 邈(孟卓) 张 翼(伯恭) 陆 纡(叔盘) 陆 抗(幼节)
陆 凯(敬风) 陆 逊(伯言) 陆 骏(季才) 陆 康(季宁)
陆 绩(公纪) 陈 武(子烈) 陈 宫(公台) 陈 泰(玄伯)
陈 矫(季弼) 陈 琳(孔璋) 陈 翔(仲麟) 陈 登(元龙)
陈 骞(休渊) 陈 群(长文) 陈 震(孝起) 邵 悌(元伯)
苑 康(仲真) 范 滂(孟溥) 和 洽(阳土) 金 尚(元休)
金 袆(德伟) 金 旋(元机) 周 奂(文明) 周 昕(大明)
周 毖(仲远) 周 泰(幼平) 周 鲂(子鱼) 周 瑜(公瑾)
周 群(仲直) 庞 统(土元) 庞 德(令明) 庞德公(山民)
郑 泰(公业) 郑 袤(林叔) 法 正(孝直) 宗 预(德艳)
审 配(正南) 孟 达(子度) 孟 光(孝裕) 孟 宗(恭武)
孟 建(公威) 赵 云(子龙) 赵 歧(邠卿) 赵 昂(伟章)
赵 咨(德度) 荀 攸(公达) 荀 恽(长倩) 荀 彧(文若)
荀 爽(慈明) 荀 勖(公曾) 荀 谌(友若) 荀 顗(景倩)
胡 奋(玄威) 胡 质(文德) 胡 济(伟度) 胡 烈(玄武)
胡 渊(世元) 胡 邈(敬才) 种 会(士季) 钟 毓(稚叔)
钟 繇(元常) 种 劭(申甫) 钟 拂(颖伯) 皇甫嵩(义真)
郗 虑(鸿豫) 郤 正(令先) 姜 叙(伯奕) 姜 维(伯约)
娄 圭(子伯) 祖 茂(大荣) 祢 衡(正平) 费 观(宾伯)
费 祎(文伟) 骆 统(公绪) 秦 宓(子敕) 秦 朗(元明)
袁 术(公路) 袁 尚(显甫) 袁 绍(本初) 袁 逢(周扬)
袁 隗(次阳) 袁 遗(伯业) 袁 熙(显奕) 袁 谭(显思)
耿 纪(季行) 桓 阶(伯绪) 桓 范(元则) 桥 玄(公祖)
贾 充(公闾) 贾 诩(文和) 贾 逵(梁道) 夏侯玄(大初)
夏侯尚(伯仁) 夏侯和(义权) 夏侯威(季权) 夏侯敦(元让)
夏侯渊(妙才) 夏侯惠(稚权) 夏侯琳(子林) 夏侯霸(仲权)
顾 雍(元叹) 徐 晃(公明) 徐 盛(文向) 徐 庶(元直)
徐 璆(孟玉) 脂 习(元升) 留 赞(正明) 凌 统(公绩)
高 干(元才) 高 柔(文惠) 郭攸之(演长) 郭 奕(伯益)
郭 恩(义博) 郭 淮(伯济) 郭 嘉(奉孝) 诸葛诞(公休)
诸葛亮(孔明) 诸葛恪(元逊) 诸葛珪(子贡) 诸葛原(景春)
诸葛靓(仲思) 诸葛瑾(子瑜) 诸葛瞻(思远) 陶 谦(恭祖)
黄 权(公衡) 黄 忠(汉升) 黄 盖(公覆) 曹 仁(子孝)
曹 丕(子桓) 曹 休(文烈) 曹 宇(彭祖) 曹 芳(兰卿)
曹 奂(景明) 曹 纯(子和) 曹 昂(子修) 曹 洪(子廉)
曹 真(子丹) 曹 爽(昭伯) 曹 植(子建) 曹 嵩(巨高)
曹 髦(彦士) 曹 睿(元仲) 曹 彰(子文) 曹 操(孟德)
眭 固(白兔) 崔 琰(季珪) 淳于琼(仲简) 彭 羕(永年)
董 允(休昭) 董 卓(仲颖) 董 和(幼宰) 董 昭(公仁)
董 袭(元代) 董 厥(龚袭) 蒋 干(子翼) 蒋 钦(公奕)
蒋 济(子通) 蒋 琬(公琰) 韩 当(义公) 韩 珩(子佩)
韩 浩(元嗣) 韩 遂(文约) 韩 嵩(德高) 韩 暨(公至)
韩 馥(文节) 程 秉(德枢) 程 昱(仲德) 程 普(德谋)
程 畿(季然) 傅 干(彦材) 傅 巽(公悌) 傅 嘏(兰石)
鲁 肃(子敬) 蒯 良(子柔) 蒯 越(异度) 楼 玄(承先)
虞 翻(仲翔) 路 粹(文蔚) 简 雍(宪和) 满 宠(伯宁)
蔡 邕(伯喈) 蔡 琰(文姬) 臧 霸(宣高) 裴 秀(季彦)
管 宁(幼安) 管 恪(公明) 廖 化(元俭) 廖 立(公渊)
谯 周(允南) 樊 建(长元) 滕 胤(承嗣) 圆 泽(德润)
潘 璋(文圭) 潘 浚(承明) 薛 悌(孝威) 薛 综(敬文)
霍 峻(仲邈) 檀 敷(文友) 魏 延(文长) 糜 芳(子方)
糜 竺(子仲) 濮阳兴(子元)
丁夫人 丁 立 丁 封 丁 咸 丁 斐 于 吉
于 诠 于 糜 士孙瑞 万 彧 卫仲道 卫 演
马元义 马 玉 马 休 马 延 马 宇 马 良
马 玩 马 忠 马 岱 马 钧 马 铁 马 遵
马 邈 王子服 王夫人 王 方 王 允 王 业
正 立 王 必 王 则 王 伉 王 买 王 邑
王 含 王 建 王 经 王经母 王 威 王美人
王 颀 王 累 王 敦 王 琰 王 楷 王 瓘
韦 晃 区 星 车 胄 牛 金 牛 辅 毛 后
公孙修 公孙恭 公孙晃 公孙康 公孙渊 公孙越
卞 后 文 丑 文 虎 文 鸯 尹大目 尹 礼
尹 赏 尹 楷 尹 默 邓 义 邓 龙 邓 良
邓 贤 邓 忠 邓 铜 邓 敦 孔 宙 甘夫人
左 丰 左 灵 石广元 石 苞 申 仪 田 氏
田 章 田 续 田 楷 丘 建 白 寿 句 安
乐 綝 乐 就 冯 礼 冯 紞 司马攸 司马伷
司马孚 司马钧 司马儁 司 蕃 边 洪 邢 贞
成 何 成 宜 成 济 成 倅 成 廉 师 纂
吕 公 吕 旷 吕伯奢 吕 建 吕威璜 吕 据
吕 常 吕 翔 吕 霸 朱(太)后 朱 光 朱 异
朱 灵 朱 治 朱 桓 朱 恩 朱 褒 朱 赞
伍 习 伍 延 伏 后 伏 完 伏 德 任 夔
华 雄 向 宠 向 举 全公主 全 后 全 纪
全 尚 全尚妻 全 怿 全 样 全 端 刘元起
刘 氏 刘 艾 刘 宁 刘 邠 刘 延 刘 丞
刘 范 刘 贤 刘 郃 刘 封 刘 度 刘 恂
刘 豹 刘 敏 刘 谌 刘 清 刘 淙 刘 琬
刘 循 刘 寔 刘 瑁 刘 璝 刘 瑶 刘 熙
刘 磐 刘 辩 刘 璩 刘 瓒 关 平 关 兴
关 彝 州 泰 许 仪 许 芝 许 汜 许 贡
许贡家客 许 昌 许 晏 许 韶 阳 群 阴 夔
纪 灵 孙 干 孙夫人 孙 异 孙 秀 孙 闿
孙 恭 孙 恩 孙 高 孙 朗 孙 据 孙 谦
孙 楷 孙 歆 孙雨单 严白虎 严 象 严 舆
严 颜 苏 飞 苏 双 苏 由 苏 越 杜 义
杜 祺 杜 路 杨 氏 杨 丑 杨 任 杨 怀
杨 奉 杨 昂 杨 欣 杨 秋 杨 洪 杨 济
杨 祚 杨 密 杨 综 杨 琦 杨 颙 李 丰
李 乐 李 伏 李 异 李 孚 李 虎 李 服
李 肃 李 封 李 球 李 辅 李 崇 李 堪
李 催 李 蒙 李 歆 李 暹 李 儒 吾 彦
来 敏 步 阐 吴子兰 吴夫人 吴 匡 吴 纲
吴 班 吴 硕 吴 景 吴 敦 吴 懿 岑 昏
何(太)后 何 平 何 仪 何 苗 何 曼 何 植
谷 利 邹 靖 辛 评 辛宪英 闵 贡 沙摩柯
沈 莹 宋 果 宋 宪 宋 谦 张 卫 张 允
张世平 张 节 张 布 张 让 张 达 张 当
张 任 张 后 张 约 张 杨 张 角 张 纯
张 英 张 苞 张 虎 张 宝 张 肃 张 弥
张 绍 张 南 张 勋 张 钧 张 俭 张 音
张 闿 张 济 张 举 张 峻 张 绣 张 著
张 爽 张 梁 张 超 张 颢 张鲁母 张 象
张 温 张 横 张 遵 张 燕 张 衡 陆 景
陈 生 陈 兰 陈 式 陈 炜 陈 珪 陈 耽
陈 就 妫 览 范 疆 卓 膺 尚 广 尚 弘
昌 豨 昌 霸 典 韦 典 满 卑 衍 周 旨
周 尚 周 胤 周 循 庞 会 庞 柔 庞 舒
庞 羲 郑 宝 郑 度 单子春 法 真 沮 授
沮 鹄 审 荣 孟 获 封 谞 赵 广 赵 月
赵 弘 赵 范 赵 直 赵 忠 赵 彦 赵 统
赵 累 赵 韪 赵 睿 赵 融 赵 衢 郝 昭
郝 萌 荀 恺 荀 绲 胡 才 胡车儿 胡 氏
胡 冲 胡赤儿 胡 轸 胡 遵 柳 甫 牵 弘
轲比能 种 拂 种 辑 段 珪 段 煨 皇甫郦
皇甫闿 侯 成 侯 览 侯 选 爰 邵 爰 青彡
施 朔 姜 冏 迷 当 祖 郎 费 诗 袁 胤
袁 綝 耿 武 桓 嘉 桓 彝 桥 蕤 贾 范
夏侯令女 夏侯兰 夏侯咸 夏 恽 徐夫人 徐 氏
徐 质 徐 荣 徐 勋 徐 商 徐 璜 殷 纯
留 平 留 略 凌 操 高 沛 高 定 高 览
高 顺 高 翔 郭(太)后 郭 永 郭 汜 郭汜妻
郭 图 郭 胜 唐 妃 唐 周 唐 咨 唐 彬
诸葛玄 诸葛均 诸葛尚 诸葛虔 诸葛绪 陶 应
陶 商 陶 睿 黄 氏 黄承彦 黄 祖 黄 崇
黄 琬 黄 皓 曹文叔 曹 节 曹 训 曹 后
曹安民 曹 性 曹 豹 曹 据 曹 熊 曹 德
曹 遵 曹 霖 曹 羲 龚 都 盛 勃 睦元进
常 雕 崔州平 崔 烈 笮 融 阎 芝 阎 宇
阎 晏 阎 圃 阎 象 梁 刚 梁 兴 梁 虔
梁 宽 梁 绪 彭 伯 董太后 董 寻 董 祀
董 旻 董 承 董贵妃 董 重 董 超 董 朝
董 璜 董 衡 蒋义渠 蒋 延 蒋 奇 蒋 显
蒋 班 蒋 舒 蒋 斌 韩 玄 韩 忠 韩莒子
韩 胤 韩 猛 韩 综 韩 暹 韩 融 程 武
程 咨 程 银 傅 金 傅 彤 傅 婴 焦 伯
焦 触 焦 彝 鲁 芝 鲁 馗 谢 旌 赖 恭
甄 氏 雷 铜 雷 薄 虞 松 鲍 信 雍 闿
蔡夫人 蔡 阳 蔡 林 蔡 瑁 臧 旻 舞阳君
管 亥 管辂舅 曲 义 樊 氏 樊 岐 樊 能
樊 稠 滕 循 颜 良 潘夫人 潘 隐 薛 兰
薛 礼 薛 珝 薛 莹 戴 员 戴 陵 蹋 顿
魏 平 魏 续 魏 邈 糜夫人 蹇 硕 爨 习
冯 方 刘 辟 黄 邵
『陆』 三国演义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梗概
《三国演义》以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和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杰人物。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和关羽。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足见他影响之深广。自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始,便立刻成为蜀汉——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曾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中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上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应变,如“空城计”的运用。总之,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人人喜爱的人物。
《三国演义》全书通过错综复杂的预选斗争,提示了宫迁内部、集团与集团之间,同一集团的不同势力之间,以权术和机变为手段的政治斗争,以利欲和霸权为目标的军事争夺,再现了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现实。书中描写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的特点是侧重于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略战术的运用。赤壁之战是该书描写的十分出色的一次战争。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代表性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集团和派别,为达到一己私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这,贯穿全书的始终。
孙权为从刘备手中取回荆州,不惜以自己的亲妹妹为诱饵,使用“招亲”把戏,企图将刘备“赚来南徐……幽囚于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抽刘备”。此计被识破后,又谎称“国太病重”,欺骗孙夫人携带刘备幼子阿斗返回东吴,企图以阿斗为人质交换荆州。在关羽失荆州死亡之后,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惟恐刘备起兵报复,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给曹操,孙权在信中奉承曹操说:“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劝曹操废汉称帝的企图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刘备及其他拥护汉室势力群起反对曹操;二是转移刘备对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一事的注意,用心十分险恶。难怪曹操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吗?”却使以仁义取天下的刘备也极善于玩弄谋略,当吕布被曹操俘获时,曹操询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帮作沉思,随后提醒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致使刘关张三人合力方可击败的吕布顿时殒命。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他假托闻雷失箸,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竟然瞒过了一代奸雄曹操。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奋力救回幼主阿斗,刘备竟当赵子龙面掷阿斗于地,正如民间歇后语所说:“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鉴赏与评析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柒』 文言文阅读笔耕说
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阅读训练】
1. 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 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2.BD 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不要丢弃它,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得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找到了叔父.马上把他送去医治,没过一天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11、(1)之:代词,它,指小狗.(2)延:邀请.12、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不能走了.13、本文主要表达了关爱动物,善有善报的主旨.。
原文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③语④僚属⑤,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⑥,上厕则阅小辞⑦.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⑧,闻于远近,亦笃学⑨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⑩尔.注释 (1)钱思公枝袭: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 (2)西洛:西京洛阳. (3)尝:曾经. (4)语:告诉. (5)僚属:官府的辅助官. (6)小说: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来的各种杂记. (7)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8)琅然:声音清脆. (9)笃学:十分好学. (10)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11)经史:经书和史书. (12)谢希深:即谢绛卜搭消,欧阳修的朋友. (13)因:于是.译文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没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曾经告诉僚属,说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史,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歌、小令.大概从来没有半刻离开书的时候. 谢希深也说: 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在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厕上.大概只有此等之处可以构思吧.感悟 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文章翻译
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刘蓉)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型知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人处于习惯之中不得了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编辑本段包含道理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文章注释
蓉:作者自称。 少:年少,年龄小。 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 俯:低头。 弗得:没有心得。 旋:徘徊。 径尺:直径一尺。 浸(qīn侵)淫日广:日渐向外扩展。 履:踩,走。 踬(zhì):绊倒。 若:总是。 先君子:就是自称死去的父亲。先:称已亡故的前辈时用的尊称。 语之:对他谈了这件事。语:告诉。 何……为:那里还谈得上……。 顾:看。 童子:未成年的仆人。 蹶(jue)然:猛然。 坦然:地面平坦的样子。 既:已。 窒:心中觉得阻塞。 宁:安宁。 中(zhòng众)人:击中、深入于人。 嗣:后来。 猝然:突然。 中:深入影响。 说:文体的一种。 中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 适:适应。 故:缘故。 窒焉:受阻碍的样子。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刘蓉(1816年—1873年)字孟容,号霞轩,清代湖南省湘乡县人,是桐城派古文家,他做过曾国藩的幕客,与郭嵩焘、罗泽南有往来。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翼王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百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由刘蓉等人力劝乃止。从罗泽南援武昌,将左营,克崇通,与胡林翼会师攻蒲圻,弟刘蕃先登陷阵中枪亡。扶榇归养,无意再出。曾国藩、胡林翼均疏荐才堪大用,诏出治军。十年佐骆秉章督四川军务,荐擢知府,选将练兵,举萧启江、刘岳昭、黄醇熙三军入川,未三年,四川太平军全被镇压,擒石达开。同治元年,督军川北。二年七月授陕西巡抚,回湘增募,进屯陕南。四年克阶州,受言官妒议夺官,十月复职。西捻入陕,率军堵击,溃于灞桥十里坡,免官终养。刘蓉为人勤奋好学,写了不少古文、诗词,“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就是出自于其散文《习惯说》的名句,选录自《养晦堂诗文集》。曾国藩评“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养晦堂记》)。著有《思辨录疑义》、《养晦堂诗文集》等书。
后汉书·申屠刚传【原文】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
七世祖嘉,文帝时为丞相。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
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
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事失则神祇怨怨,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
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不贤,均权市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
然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
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
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爱忠孝承上之意。
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势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臣贼子,以之为便,不讳之变,诚难其虑。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
周公至圣,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昔周公先遣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寒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余世。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崇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灭门。
方今师傅皆以伊、周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化,则功何不至?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
自汉兴以来,诚未有也。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遂圣明之德,昭然觉悟,远述帝王之迹,近遵孝文之业,差五品之属,纳至亲之序,亟遣使者征中山太后,置之别官,令时朝见。
又召冯、卫二族,裁与冗职,使得执戟,亲奉宿卫,以防未然之符,以抑患祸之端,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听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
其罢归田里。”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
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本无尺土,孤立一隅,宜推诚奉顺,与朝并力,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
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
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
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征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虽有明圣之姿,犹屈己从众,故虑无遗策,举无过事。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廊庙之计,既不豫定,动军发众,又不深料。
今东方政教日睦,百姓平安,而西州发兵,人人忧忧,骚动惶惧,莫敢正言,群众疑惑,人怀顾望。非徒无精锐之心,其患无所不至。
夫物穷则变生,事急则计易,其势然也。夫离道德,逆人情,而能有国有家者,古今未有也。
将军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乐德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夫天所祐者顺,人所助者信。
如未蒙祐助,令小人受涂地之祸,毁坏终身之德,败乱君臣之节,污伤父子之恩,众贤破胆,可不慎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
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译文】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七世祖申屠嘉,为文帝时丞相。
申屠刚性正直,常羡慕史鱼酋、汲黯的为人。做了郡功曹的官。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不得到京交往做官,申屠刚常疾恨在心。等到后来被举为贤良方正,因而上书对策说:臣听说朝政有失则天地之神就会怨怒,奸诈邪恶就会捣乱,所以阴阳乖错。
这是老天所以谴责告诫帝王,想教失道之君主,豁然觉悟过来,使那些心怀奸邪之臣子,畏惧而自责改正。现在朝廷不考查功绩不比较德行,而是接受那些虚伪的诽谤或赞。
弈秋,通国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⑤,思援弓缴⑥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⑦。为是其智弗若与⑧?曰:非然⑨也。”
①选自《孟子·告子上》。弈秋,当时的围棋高手。弈,围棋。秋,人名。因善于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②〔通国〕全国。
③〔诲〕教导、指导。
④〔惟弈秋之为听〕即“惟弈秋是听”,完全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⑤〔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一心想着有只天鹅要飞过来。鸿鹄,天鹅。
⑥〔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想着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援,取过来。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箭射出去,可以靠它收回来。
⑦〔弗若之矣〕不如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弗若,不如、不及。之,指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⑧〔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认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及那个人吗?为,通“谓”,认为。是,这个人。
⑨〔非然〕不是这样。然,这样。
⑩弈秋:弈,指下为期.一个叫"秋"的善于下棋的人
⒒鸿鹄:大雁、天鹅类的鸟。
⒓俱:一同,一起
⒔为是:为,同“谓”,说。是,这。为是,这是说。
⒕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怎样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像弈秋这么高明的师傅,第二个徒弟还是学不好,说明学得好不好主要不在师傅好不好,而在于自身
『捌』 花火小说男主姓傅女主姓阮还是名阮阮
《南风知我意》作者:七微
女主在七月十二号救下失忆的男主,所以叫他十二。
请尽快采纳O(∩_∩)O谢谢
『玖』 求小说《凡人修仙传》人物介绍
小名二愣子,天南越国镜州青牛镇五里沟人氏,燕族人。相貌普通,皮肤黝黑,家中排行老四,童年被三叔介绍到七玄门,因身具灵根(四伪灵根缺金),可修炼长春功而被墨大夫收为弟子,从此踏上修仙之路。为人意志坚定,无利不起早,行事低调,不好面子。一路坚苦修炼,最终飞升仙界。
韩立的饰演者胡歌介绍:
胡歌,1982年9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国内地演员、歌手。1996年,14岁的胡歌便成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小主持人,200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在仙侠剧《仙剑奇侠传》中塑造了“李逍遥”一角,并演唱该剧插曲《六月的雨》《逍遥叹》。2006年8月遭受严重车祸,2007年6月复出。2009年主演仙侠剧《仙剑奇侠传三》。2010年主演的穿越剧《神话》在央视八套播出。2011年参演历史题材电影《辛亥革命》提名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2012年主演玄幻剧《轩辕剑之天之痕》。2013年主演两部话剧,凭借《如梦之梦》获得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男演员奖”。2014年参演战争剧《四十九日·祭》提名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2015年主演的谍战剧《伪装者》、古装剧《琅琊榜》、都市剧《大好时光》相继播出,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提名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等奖项。2016年成为上海旅游形象大使,登上央视春晚演唱歌曲《相亲相爱》。2017年二度登上央视春晚演唱歌曲《在此刻》,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崇义友善好青年称号,2018年凭借都市剧《猎场》二度提名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南宫婉 (李小璐 饰)
韩立道侣。掩月宗女修,本命法宝朱雀环,修炼素女轮回功 。在血色禁地和韩立合力击杀墨蛟,后因触碰墨蛟淫囊,和韩立颠鸾倒凤。元婴中期与韩立结为道侣,韩立飞升灵界后因修为不够暂留人界。后进阶化神,因出现意外飞升至小灵天。韩立在进阶大乘后到小灵天将南宫婉寻回。韩立飞升仙界时滞留灵界人族。
南宫婉的饰演者李小璐介绍:
李小璐,1981年9月30日出生于安徽安庆(一说北京),毕业于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中国影视演员。1998年,17岁的李小璐凭借和陈冲合作的《天浴》一片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法国水城首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2000年因主演《都是天使惹得祸》而成名。2007年,凭借《奋斗》中杨晓芸一角再度走红。2008年,发行首张EP《东方美》。2011年主演的家庭生活剧《当婆婆遇上妈》播出。2012年主演家庭情感剧《AA制生活》。2013年,李小璐加盟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电影《私人定制》。2014年5月7日,李小璐与贾乃亮联袂出演的《产科男医生》。2015年,李小璐参演袁英明执导的《重生丽人》。2016年1月8日,李小璐与贾乃亮出演励志悬疑剧《煮妇神探》登陆浙江卫视晚黄金档;4月主演电视剧《你这么爱我,我可要当真了》。2012年7月6日,李小璐与贾乃亮举行婚礼;10月23日,李小璐在北京诞下女儿。2016年4月8日上午,李小璐遭诈捐案成功破获。
紫灵仙子 (未知 饰)
韩立的红颜知己,是韩立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美女
『拾』 资料大杂烩
三国演义 作者: 明·罗贯中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关于罗贯中的一些事++++
罗贯中从小就喜欢民间艺术,爱看戏,爱听说书。他的祖籍是山西,可他一直在杭州一带生活。
罗贯中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但是一旦有了好朋友,他待人又非常真诚。初到杭州的时候,他人生地不熟,总是独自一人出入戏园和书场。
在那里,罗贯中发现有个穿戴整齐的人,长得相貌英俊,比自己年轻许多。每逢他一出现,那些文人都朝他拱手,打招呼。
时间长了,罗贯中知道这个人叫贾仲明。他写的传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剧本),句法细致精巧,一般人都不如他写得好。所以文人们敬重他,把他看作是首领。
贾仲明也发现罗贯中老是孤独一人,显得与众不同。这一天,他们在路上相遇,聊了起来。
“请问尊号?”罗贯中客气地说。
“小弟是‘云水散人’。”
“这是取自杜甫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之义吧?”
“不错,”贾仲明高兴地点点头,“这与先生自称‘湖海散人’,取其飘零之义,本是一样的。”
他们越谈越投机。两个人有共同的情趣,又有丰富的知识。罗贯中为交了这样一个朋友而高兴。他们经常来往,并以兄弟相称。罗贯中的年纪比贾仲明大很多,他们成了“忘年交”。
后来,罗贯中离开了杭州。据说他参加了反抗元朝统治的斗争。
立志写“三国”
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罗贯中看到国家安定了,就带着家人离开喧闹的城市,避开亲朋好友,找了一个荒凉僻静的地方住下。
朋友们知道后,都说他脾气古怪,与众不同。其实,罗贯中是为了集中精力,专心写书,才这样做的。在新的住所,他整天埋头写作,写出了好几部长篇小说。
有一天,罗贯中兴致勃勃地对一个朋友讲起了三国故事,什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啦,董卓之乱、赤壁大战啦,讲得绘声绘色,非常动听。朋友听着听着,突然打断他的话头问道:
“怎么,看来你又准备把三国故事写成书啦?”
“是啊。魏、蜀、吴三国鼎立,战火连绵,人才辈出,倒是写书的好材料呢。”
“陈寿已经写过《三国志》,裴松之还为它作过注解,你又何必再写呢?”
“他们是以写真人真事为主,内容简单,不够生动有趣。我想在他们的基础上,把三国故事写成演义小说,真中掺假,假中有真,让天下男女老少,都爱听爱读。”
有关三国的故事,早在三国后期就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传播已经很广,到了宋元年间,三国故事深入民间,在元朝人写的杂剧、诗歌散曲中,有不少三国的题材。
听罗贯中想写一部有关“三国”的小说,朋友高兴地说:
“这件事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要花大工夫呢。”
“是啊。这部小说从东汉末年黄巾造反写起,到晋朝统一三国为止,要写将近一百年的大事,里面要有几百个人物,确实要花些工夫才是。”罗贯中精神抖擞地说。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丁 仪(正礼) 丁 奉(承渊) 丁 原(建阳) 丁 谧(彦靖)
丁 廙(敬礼) 于 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 涛(巨源)
卫 瓘(伯玉) 马 磾(翁叔) 马 良(季常) 马 忠(德信)
马 超(孟起) 马 谡(幼常) 马 腾(寿成) 王 允(子师)
王 双(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节) 王 戎(睿冲)
王 观(伟台) 王 甫(国山) 王 连(文仪) 王 沈(处道)
王 肃(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浑(玄冲) 王 路(文舒)
王 颀(孔硕)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兴) 王 基(伯舆)
王 谋(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韦 康(元将)
太史慈(子义) 毛 玠(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
文 钦(仲若) 文 聘(仲业) 尹 奉(次曾) 邓 艾(土载)
邓 芝(伯苗) 邓止飏(玄茂) 孔 伷(公绪) 孔 昱(世元)
孔 融(文举) 母丘甸(子邦) 母丘俭(仲恭) 甘 宁(兴霸)
左 慈(元放) 卢 植(子干) 申 耽(义举) 田 丰(元皓)
田 畴(子泰) 田 豫(国让) 史 涣(公刘) 乐 进(文谦)
冯 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
司马昭(子尚) 司马儁(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
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 让(文礼) 吉 穆(思然)
吉 邈(文然) 毕 轨(昭先) 吕 布(奉先) 吕 范(子衡)
吕 凯(季平) 吕 岱(定公) 吕 虔(子恪) 吕 据(世议)
吕 蒙(子明) 朱 隽(公伟) 朱 然(义封) 伍 孚(德瑜)
伍 琼(德瑜) 任 峻(伯达) 华 陀(元化) 华 歆(子鱼)
华 核(永先) 伊 籍(机伯) 向 朗(巨达) 全 琮(子璜)
刘 巴(子初) 刘 永(公寿) 刘 协(伯和) 刘 先(始宗)
刘 邠(令元) 刘 劭(孔才) 刘 表(景升) 刘 岱(公山)
刘 备(玄德) 刘 放(子弃) 刘 宠(祖荣) 刘 勋(子台)
刘 晔(子扬) 刘 陶(子奇) 刘 理(奉孝) 刘 焉(君郎)
刘 琰(威硕) 刘 禅(公嗣) 刘 虞(伯安) 刘 廙(恭嗣)
刘 璋(季玉) 刘 繇(正礼) 刘 瑢(文衡) 刘 馥(元颖)
羊 祜(叔子) 关 羽(云长) 许 允(土宗) 许 攸(子远)
许 劭(子将) 许 靖(文休) 许 褚(仲康) 许 慈(仁笃)
孙 礼(德达) 孙 匡(季佐) 孙 权(仲谋) 孙 休(子烈)
孙 观(仲台) 孙 坚(文台) 孙 和(子孝) 孙 河(伯海)
孙 亮(子明) 孙 桓(叔武) 孙 峻(子远) 孙 资(彦龙)
孙 乾(公祜) 孙 皓(亢宗) 孙 皎(叔明) 孙 翊(叔弼)
孙 綝(子通) 孙 策(伯符) 孙 登(子高) 孙 瑜(仲异)
刘 静(幼台) 孙 韶(公礼) 邯郸淳(子叔) 严 畯(曼才)
社 预(元凯) 社 袭(子绪) 杜 琼(伯瑜) 杜 微(国辅)
杨 仪(威公) 唐 阜(义山) 杨 修(德祖) 杨 洪(季休)
杨 彪(文先) 杨 暨(休先) 李 严(正方) 李 典(曼成)
李 胜(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达) 李 福(孙德)
李 撰(钦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 来 敏(敬达)
步 骘(子山) 吴 质(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进(遂高)
何 宗(彦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颖老) 何 颙(伯求)
应 劭(仲远)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忠(仲子)
张 飞(翼德) 张 辽(文选) 张 休(叔嗣) 张 华(茂先)
张 纮(子纲) 张 茂(彦林) 张 松(永年) 张 郃(隽乂)
张 承(仲嗣) 张 南(文进) 张 昭(子布) 张 津(子云)
张 特(子产) 张 悌(巨先) 张 既(德容) 张 鲁(公祺)
张 温(惠恕) 张 缉(敬仲) 张 裔(君嗣) 张 嶷(伯歧)
张 邈(孟卓) 张 翼(伯恭) 陆 纡(叔盘) 陆 抗(幼节)
陆 凯(敬风) 陆 逊(伯言) 陆 骏(季才) 陆 康(季宁)
陆 绩(公纪) 陈 武(子烈) 陈 宫(公台) 陈 泰(玄伯)
陈 矫(季弼) 陈 琳(孔璋) 陈 翔(仲麟) 陈 登(元龙)
陈 骞(休渊) 陈 群(长文) 陈 震(孝起) 邵 悌(元伯)
苑 康(仲真) 范 滂(孟溥) 和 洽(阳土) 金 尚(元休)
金 袆(德伟) 金 旋(元机) 周 奂(文明) 周 昕(大明)
周 毖(仲远) 周 泰(幼平) 周 鲂(子鱼) 周 瑜(公瑾)
周 群(仲直) 庞 统(土元) 庞 德(令明) 庞德公(山民)
郑 泰(公业) 郑 袤(林叔) 法 正(孝直) 宗 预(德艳)
审 配(正南) 孟 达(子度) 孟 光(孝裕) 孟 宗(恭武)
孟 建(公威) 赵 云(子龙) 赵 歧(邠卿) 赵 昂(伟章)
赵 咨(德度) 荀 攸(公达) 荀 恽(长倩) 荀 彧(文若)
荀 爽(慈明) 荀 勖(公曾) 荀 谌(友若) 荀 顗(景倩)
胡 奋(玄威) 胡 质(文德) 胡 济(伟度) 胡 烈(玄武)
胡 渊(世元) 胡 邈(敬才) 种 会(士季) 钟 毓(稚叔)
钟 繇(元常) 种 劭(申甫) 钟 拂(颖伯) 皇甫嵩(义真)
郗 虑(鸿豫) 郤 正(令先) 姜 叙(伯奕) 姜 维(伯约)
娄 圭(子伯) 祖 茂(大荣) 祢 衡(正平) 费 观(宾伯)
费 祎(文伟) 骆 统(公绪) 秦 宓(子敕) 秦 朗(元明)
袁 术(公路) 袁 尚(显甫) 袁 绍(本初) 袁 逢(周扬)
袁 隗(次阳) 袁 遗(伯业) 袁 熙(显奕) 袁 谭(显思)
耿 纪(季行) 桓 阶(伯绪) 桓 范(元则) 桥 玄(公祖)
贾 充(公闾) 贾 诩(文和) 贾 逵(梁道) 夏侯玄(大初)
夏侯尚(伯仁) 夏侯和(义权) 夏侯威(季权) 夏侯敦(元让)
夏侯渊(妙才) 夏侯惠(稚权) 夏侯琳(子林) 夏侯霸(仲权)
顾 雍(元叹) 徐 晃(公明) 徐 盛(文向) 徐 庶(元直)
徐 璆(孟玉) 脂 习(元升) 留 赞(正明) 凌 统(公绩)
高 干(元才) 高 柔(文惠) 郭攸之(演长) 郭 奕(伯益)
郭 恩(义博) 郭 淮(伯济) 郭 嘉(奉孝) 诸葛诞(公休)
诸葛亮(孔明) 诸葛恪(元逊) 诸葛珪(子贡) 诸葛原(景春)
诸葛靓(仲思) 诸葛瑾(子瑜) 诸葛瞻(思远) 陶 谦(恭祖)
黄 权(公衡) 黄 忠(汉升) 黄 盖(公覆) 曹 仁(子孝)
曹 丕(子桓) 曹 休(文烈) 曹 宇(彭祖) 曹 芳(兰卿)
曹 奂(景明) 曹 纯(子和) 曹 昂(子修) 曹 洪(子廉)
曹 真(子丹) 曹 爽(昭伯) 曹 植(子建) 曹 嵩(巨高)
曹 髦(彦士) 曹 睿(元仲) 曹 彰(子文) 曹 操(孟德)
眭 固(白兔) 崔 琰(季珪) 淳于琼(仲简) 彭 羕(永年)
董 允(休昭) 董 卓(仲颖) 董 和(幼宰) 董 昭(公仁)
董 袭(元代) 董 厥(龚袭) 蒋 干(子翼) 蒋 钦(公奕)
蒋 济(子通) 蒋 琬(公琰) 韩 当(义公) 韩 珩(子佩)
韩 浩(元嗣) 韩 遂(文约) 韩 嵩(德高) 韩 暨(公至)
韩 馥(文节) 程 秉(德枢) 程 昱(仲德) 程 普(德谋)
程 畿(季然) 傅 干(彦材) 傅 巽(公悌) 傅 嘏(兰石)
鲁 肃(子敬) 蒯 良(子柔) 蒯 越(异度) 楼 玄(承先)
虞 翻(仲翔) 路 粹(文蔚) 简 雍(宪和) 满 宠(伯宁)
蔡 邕(伯喈) 蔡 琰(文姬) 臧 霸(宣高) 裴 秀(季彦)
管 宁(幼安) 管 恪(公明) 廖 化(元俭) 廖 立(公渊)
谯 周(允南) 樊 建(长元) 滕 胤(承嗣) 圆 泽(德润)
潘 璋(文圭) 潘 浚(承明) 薛 悌(孝威) 薛 综(敬文)
霍 峻(仲邈) 檀 敷(文友) 魏 延(文长) 糜 芳(子方)
糜 竺(子仲) 濮阳兴(子元)
丁夫人 丁 立 丁 封 丁 咸 丁 斐 于 吉
于 诠 于 糜 士孙瑞 万 彧 卫仲道 卫 演
马元义 马 玉 马 休 马 延 马 宇 马 良
马 玩 马 忠 马 岱 马 钧 马 铁 马 遵
马 邈 王子服 王夫人 王 方 王 允 王 业
正 立 王 必 王 则 王 伉 王 买 王 邑
王 含 王 建 王 经 王经母 王 威 王美人
王 颀 王 累 王 敦 王 琰 王 楷 王 瓘
韦 晃 区 星 车 胄 牛 金 牛 辅 毛 后
公孙修 公孙恭 公孙晃 公孙康 公孙渊 公孙越
卞 后 文 丑 文 虎 文 鸯 尹大目 尹 礼
尹 赏 尹 楷 尹 默 邓 义 邓 龙 邓 良
邓 贤 邓 忠 邓 铜 邓 敦 孔 宙 甘夫人
左 丰 左 灵 石广元 石 苞 申 仪 田 氏
田 章 田 续 田 楷 丘 建 白 寿 句 安
乐 綝 乐 就 冯 礼 冯 紞 司马攸 司马伷
司马孚 司马钧 司马儁 司 蕃 边 洪 邢 贞
成 何 成 宜 成 济 成 倅 成 廉 师 纂
吕 公 吕 旷 吕伯奢 吕 建 吕威璜 吕 据
吕 常 吕 翔 吕 霸 朱(太)后 朱 光 朱 异
朱 灵 朱 治 朱 桓 朱 恩 朱 褒 朱 赞
伍 习 伍 延 伏 后 伏 完 伏 德 任 夔
华 雄 向 宠 向 举 全公主 全 后 全 纪
全 尚 全尚妻 全 怿 全 样 全 端 刘元起
刘 氏 刘 艾 刘 宁 刘 邠 刘 延 刘 丞
刘 范 刘 贤 刘 郃 刘 封 刘 度 刘 恂
刘 豹 刘 敏 刘 谌 刘 清 刘 淙 刘 琬
刘 循 刘 寔 刘 瑁 刘 璝 刘 瑶 刘 熙
刘 磐 刘 辩 刘 璩 刘 瓒 关 平 关 兴
关 彝 州 泰 许 仪 许 芝 许 汜 许 贡
许贡家客 许 昌 许 晏 许 韶 阳 群 阴 夔
纪 灵 孙 干 孙夫人 孙 异 孙 秀 孙 闿
孙 恭 孙 恩 孙 高 孙 朗 孙 据 孙 谦
孙 楷 孙 歆 孙雨单 严白虎 严 象 严 舆
严 颜 苏 飞 苏 双 苏 由 苏 越 杜 义
杜 祺 杜 路 杨 氏 杨 丑 杨 任 杨 怀
杨 奉 杨 昂 杨 欣 杨 秋 杨 洪 杨 济
杨 祚 杨 密 杨 综 杨 琦 杨 颙 李 丰
李 乐 李 伏 李 异 李 孚 李 虎 李 服
李 肃 李 封 李 球 李 辅 李 崇 李 堪
李 催 李 蒙 李 歆 李 暹 李 儒 吾 彦
来 敏 步 阐 吴子兰 吴夫人 吴 匡 吴 纲
吴 班 吴 硕 吴 景 吴 敦 吴 懿 岑 昏
何(太)后 何 平 何 仪 何 苗 何 曼 何 植
谷 利 邹 靖 辛 评 辛宪英 闵 贡 沙摩柯
沈 莹 宋 果 宋 宪 宋 谦 张 卫 张 允
张世平 张 节 张 布 张 让 张 达 张 当
张 任 张 后 张 约 张 杨 张 角 张 纯
张 英 张 苞 张 虎 张 宝 张 肃 张 弥
张 绍 张 南 张 勋 张 钧 张 俭 张 音
张 闿 张 济 张 举 张 峻 张 绣 张 著
张 爽 张 梁 张 超 张 颢 张鲁母 张 象
张 温 张 横 张 遵 张 燕 张 衡 陆 景
陈 生 陈 兰 陈 式 陈 炜 陈 珪 陈 耽
陈 就 妫 览 范 疆 卓 膺 尚 广 尚 弘
昌 豨 昌 霸 典 韦 典 满 卑 衍 周 旨
周 尚 周 胤 周 循 庞 会 庞 柔 庞 舒
庞 羲 郑 宝 郑 度 单子春 法 真 沮 授
沮 鹄 审 荣 孟 获 封 谞 赵 广 赵 月
赵 弘 赵 范 赵 直 赵 忠 赵 彦 赵 统
赵 累 赵 韪 赵 睿 赵 融 赵 衢 郝 昭
郝 萌 荀 恺 荀 绲 胡 才 胡车儿 胡 氏
胡 冲 胡赤儿 胡 轸 胡 遵 柳 甫 牵 弘
轲比能 种 拂 种 辑 段 珪 段 煨 皇甫郦
皇甫闿 侯 成 侯 览 侯 选 爰 邵 爰 青彡
施 朔 姜 冏 迷 当 祖 郎 费 诗 袁 胤
袁 綝 耿 武 桓 嘉 桓 彝 桥 蕤 贾 范
夏侯令女 夏侯兰 夏侯咸 夏 恽 徐夫人 徐 氏
徐 质 徐 荣 徐 勋 徐 商 徐 璜 殷 纯
留 平 留 略 凌 操 高 沛 高 定 高 览
高 顺 高 翔 郭(太)后 郭 永 郭 汜 郭汜妻
郭 图 郭 胜 唐 妃 唐 周 唐 咨 唐 彬
诸葛玄 诸葛均 诸葛尚 诸葛虔 诸葛绪 陶 应
陶 商 陶 睿 黄 氏 黄承彦 黄 祖 黄 崇
黄 琬 黄 皓 曹文叔 曹 节 曹 训 曹 后
曹安民 曹 性 曹 豹 曹 据 曹 熊 曹 德
曹 遵 曹 霖 曹 羲 龚 都 盛 勃 睦元进
常 雕 崔州平 崔 烈 笮 融 阎 芝 阎 宇
阎 晏 阎 圃 阎 象 梁 刚 梁 兴 梁 虔
梁 宽 梁 绪 彭 伯 董太后 董 寻 董 祀
董 旻 董 承 董贵妃 董 重 董 超 董 朝
董 璜 董 衡 蒋义渠 蒋 延 蒋 奇 蒋 显
蒋 班 蒋 舒 蒋 斌 韩 玄 韩 忠 韩莒子
韩 胤 韩 猛 韩 综 韩 暹 韩 融 程 武
程 咨 程 银 傅 金 傅 彤 傅 婴 焦 伯
焦 触 焦 彝 鲁 芝 鲁 馗 谢 旌 赖 恭
甄 氏 雷 铜 雷 薄 虞 松 鲍 信 雍 闿
蔡夫人 蔡 阳 蔡 林 蔡 瑁 臧 旻 舞阳君
管 亥 管辂舅 曲 义 樊 氏 樊 岐 樊 能
樊 稠 滕 循 颜 良 潘夫人 潘 隐 薛 兰
薛 礼 薛 珝 薛 莹 戴 员 戴 陵 蹋 顿
魏 平 魏 续 魏 邈 糜夫人 蹇 硕 爨 习
冯 方 刘 辟 黄 邵
+++相关歇后语成语++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