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青年名叫郭松龄穿越到民国时期的小说
郭松龄还需要穿越?丫在武昌起义时就在四川参与了组织四川大汉军政府,后来又是奉系军阀的主要将领之一,只不过后来杀了姜登选起兵反张作霖,结果被张给杀了而已
⑵ 历史上的郭松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郭松龄(1883-1925),字茂宸,汉族,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奉系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郭高大挺拔,朴素简朴,平素穿一套布军服,和士兵军服一样。当时奉军将领都是穿的质素很好的呢军服,布军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军服又长得像白俄一样高大,因此遂被人呼为“郭鬼子”。
郭松龄出生于奉天东郊渔樵寨村(今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赵家铺村),祖籍山西太原。据族谱溯源和后人代代传述,郭家是唐朝名将、祖籍太原晋阳的汾阳郡王郭子仪的后裔。郭松龄的远祖在明朝迁来东北戍边,到清代由于世乱和兵祸,家业无存,其祖父一代迁到渔樵寨村落户。郭松龄的父亲郭复兴曾想追求功名复兴家业,但家境的衰落迫使他放弃进仕之路,在乡村做了一名私塾先生。郭松龄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尽管自家不富裕,也常救济比自己更困难的人,这给郭松龄以很深的文化影响。
郭松龄19岁时,父亲在省城找到一份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得以维持,而辍学7年的郭松龄也可以不用帮工种地了。 1903年,郭松龄进入省城东南常王寨董汉儒先生开设的书院继续学习,希望从此踏上仕途。在这里,郭松龄接触并研习了一些新兴知识学科,尤其是一些西学使他开阔了视野。但是,学习不到两年,因日俄战争的爆发而再次被迫辍学。郭松龄的家乡是日俄交战区,炮火毁坏了许多房屋,居民也有不少被打死打伤。日俄战争的灾难给郭松龄的触动是巨大的,也由此动了从军报国的念头。
1905年秋,盛京将军赵尔巽在奉天大北关设立奉天陆军小学堂,以培养陆军初级军事人才。郭松龄恳求在将军衙门当差的远房姑爷做担保推荐人,并以优异的成绩受到主考人的赏识而如愿以偿。1906年,郭松龄被选入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这是一所全新的中等军事学校,由赵尔巽在奉天陆军小学堂内增设,以便加速培养军事人才。郭松龄在这里学习期间和担任教官的同盟会成员方声涛的关系很密切,并从他那里接触到民主革命的思想。
1907年,郭松龄以优等成绩毕业。见习期满后,充任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相当于排长),由于带兵严谨,勤于职守,深得陆军统领朱庆澜赏识。郭从此与朱结成亲密的部属关系,并长期追随在朱的左右。
1909年,朱庆澜调入四川驻防,任陆军第三十四协协统。郭松龄随他一同入川,任第六十八团连长。朱庆澜虽不是同盟会会员,但很支持同盟会的活动。在他的掩护下,军中成立了同盟会组织,并聚集了一批同盟会会员,如程潜、方声涛等人。1910年,郭松龄经方声涛、叶荃的介绍加入新军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早期成员之一。
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四川同盟会利用保路同志军发动武装起义,围攻成都。已升为第六十八标第二营营长的郭松龄负责成都北部的防守,他对群众婉言相劝,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解了围。结果,川督赵尔丰以通匪嫌疑撤销了他的营长职务,后在朱庆澜的恳求下才恢复原职。武昌起义后,四川各地纷纷独立,成都成立了“大汉四川军政府”,朱庆澜任副都督。但不久,川籍将领鼓动地方军队发动兵变,朱庆澜与客籍将领被迫离开四川。与朱有密切关系的郭松龄也无法立足,辞职回到奉天。[1]
1911年,升任第68标第2营营长。武昌起义后,朱庆澜受排挤离开四川,郭松龄返回到奉天。在奉天参加了张榕领导的联合促进会密谋起义,但遭清政府当局逮捕,欲处以斩首之刑,后经韩淑秀冒死拦截刑车,述说郭松龄是其未婚夫,返回奉天是为举行婚礼,从未参加革命党,才获得释放。郭松龄与韩淑秀结为夫妇。
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1913年秋,郭松龄考入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1917年,孙中山组建护法军政府,郭松龄投奔孙中山,后被委任为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广东省警卫军营长,后转任韶关讲武堂教官。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后,郭松龄无法留在广州,只得返回奉天,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在此期间结识在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经张学良的推荐,郭松龄被张作霖委任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1921年,张作霖又委任郭松龄为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领导的第三旅组成司令部。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全线溃败,只有张学良与郭松龄领导的东路部队有胜利,打破了吴佩孚突破山海关,实现直捣关东的计划。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与郭松龄担任第三军的正副军长,与姜登选、韩麟春为正副军长的第一军作为奉军的主力,击溃直军并获得胜利。张作霖任命张学良为京榆驻军司令部的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张作霖将大批奉军开入关内占领南方各省,郭松龄则提出要退出关内,保境安民,但建议却未被张作霖采纳,政治上又受到杨宇霆等人的排挤。
1925年,郭松龄与夫人到日本考察军事,听闻张作霖正在日本购买武器,要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郭松龄愤慨至极,遂决定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事后却被冯玉祥出卖。同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同时杀害了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郭松龄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奉军全部退却到辽河东岸据守。郭军在攻打新民县巨流河时,却遭到日本关东军袭击,后方被从黑龙江来支援的奉系吴俊升切断,白旗堡的弹药库被烧,日本飞机对郭军阵地进行轰炸。郭军不敌,一败涂地。郭松龄与夫人化装逃跑,12月24日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被奉军逮捕。25日,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后,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枪杀,张作霖命令曝尸三日方可收葬。
⑶ 大河风流 的原著小说是什么名字啊 作者是谁啊
评书 评书:大河风流[1]:大河风流(单田芳)全100回
这部评书是根据东北作家朱东惠先生的小说《裂岸》改编而成。本书叙述了一个东北军人极为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以及辽河两岸从本世纪初到共和国建立期间的沧桑巨变。冯德双因与张学良同乡同庚,意外步入奉天,开始了他从戎奋斗的人生之路。从张学良手下的军官,变成义勇军的司令,直至成为我军的高级将领。书中对这一过程的再现异常生动,感人,不仅有曲折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情节,而且糅进了深邃的儒,释,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涉及到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书中还塑造了如张学良,郭松龄等许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⑷ 男主角是奉系军阀吴俊升的儿子的历史小说
铁血强国
⑸ 寻找郭松龄的后人 我是韩淑秀这边的亲戚
我奶奶和郭松龄有关系@但未知,为了保命,当年被送到铁岭红带子沟,后来被带出改姓关,与2009年去世,在沈北新区!
⑹ 郭松龄真的是一个小人吗
老帅张作霖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但是老帅身边的“郭鬼子”大家又是否熟悉呢?“郭鬼子”也就是我们说的郭松龄,由于郭松龄身材好大,当他穿起奉军的布军服,就像是一个白俄兵一样,所以别人都喊他“郭鬼子”。郭松龄作为奉系的爱国将领,也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番精彩故事的。
郭松龄
对于郭松龄的讨伐让张作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张作霖始终把郭松龄看作是辅佐少帅的绝佳人物。1925年初,郭松龄正率领大军朝着沈阳进发,这时,冯玉祥觉得有机可乘,便夺取了热河,也使得郭松龄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最后兵败而亡。而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也是扮演了搅局者的地位,也使得郭松龄最后失败。
在郭松龄死后,他的妻子也是随他而去。张作霖更是命令手下将两人的尸体在河边暴晒三日才能进行受葬。最后郭松龄夫妇的遗体也是被运送到了七间房墓地,在乡人的协助下,终于将其安葬。
郭松龄的一生也是就此落幕了,但他的那种宁愿舍身而亡,也不愿意作为日本人的爪牙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去赞颂他,他那种民族大义是多数军阀都没有的,郭松龄也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⑺ 小说里说主角带军长儿子和省长儿子参加演习什么小说
民国时期,北方军阀中有一个“瘸腿将军”,在军阀混战中颇出风头,从一名下层军官升至军长,后又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兼省长,以及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陆军上将。此人就是庞炳勋,人称“庞瘸子”。 庞炳勋,字更陈,1879年10月25日(光绪五年九月十一...
⑻ 求一部穿越民国的小说!
民投机者 江南恨 一个人的抗日都很不错,推荐给你看
⑼ “郭松龄的反戈”是被哪些军阀联合绞杀的
郭松龄联合冯祥玉倒戈反奉在中国现代史上都算是一次大事件了。要想知道郭松龄的反戈都有哪些人参与,是怎么失败的。还是得从时间线来好好捋清楚。
郭松龄
其实郭松龄反奉失败原因有很多,有军心不齐,盟友不给力,还有日军对张的支持等。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对你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