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胡惟庸的人物生平
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
吴元年(1367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
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欢心,进一步获得朱元璋的宠信。
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从容地告诉了朱元璋。胡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
御史中丞也曾说过他的短处。后来刘基生病,朱元璋派惟庸带医生探视,胡惟庸便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他更加无所顾忌。他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哥哥的女儿嫁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学士吴伯宗弹劾胡惟庸,差点大祸临头。此后,他权势更盛。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他们还说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 吉安侯陆仲亨从陕西回来,擅自乘坐驿车。朱元璋大怒,责骂他说:“中原在战乱之后,人民刚刚复业,驿站户买马非常艰难。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人民就是将子女全部卖掉,也不能供给。”责令他到代县捕盗贼。
平凉侯费聚奉命安抚苏州军民,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大怒,责令他往西北去招降蒙古,他无功而返,朱元璋又严厉斥责他。两人都非常害怕。胡惟庸便暗中对两人威逼利诱。两人一向愚勇,见胡惟庸正专权用事,便与他秘密往来。两人曾到胡惟庸家饮酒,酒酣时,胡惟庸屏退左右,对他俩说:“我等所干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发觉将怎么办?”两人更加惶恐。胡惟庸于是将自己的主意告诉了他们,令他们在外面收集兵马。
胡惟庸又曾与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说:“我会用得着你。”太仆寺丞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的女婿李佑的父亲,胡惟庸令他暗中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年纪已老,不能坚决拒绝,开始不同意,后来便依违其间了。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于是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与他们约定日期相会。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请求出兵做外应。这些事都还没有发出。正好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奔驰过市,坠死于车下,胡惟庸将驾车的人杀死。朱元璋大怒,命他偿命。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朱元璋不许。胡惟庸害怕了,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从于自己的武臣。 胡惟庸死后,他造反的阴谋还没有全部暴露,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存义被人自首告发,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月,林贤狱案办成,惟庸通倭的事才显了出来。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征讨沙漠,抓获封绩,李善长不奏告皇上。
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事情败露,将封绩逮捕,审出当时情况,胡惟庸的逆谋进一步大显。正好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惟庸往来情况,而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于是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直到数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㈡ 明朝功臣胡惟庸简介 胡惟庸的儿子是谁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朱元璋指使手下诬陷他叛乱,制造了胡惟庸案,前后累计 杀人达10万人以上。
㈢ 明朝初丞相胡惟庸的儿子有几个分别叫什么名字
无名小辈
史书只有渺渺几字:“胡惟庸之子驰马于市,坠死于车下。”
㈣ 有一本穿越成明朝宰相胡惟庸儿子的小说叫什么
主角是要逆天啊,穿越成胡惟庸的儿子,这可是地狱难度的副本。有点脑子的估计都不会这样。朱元璋可是铁了心要收权,宰相不死他如何收权。啧啧
㈤ 胡惟庸儿子出去逛街,出了什么“车祸”最后连累老爹
一部很火的电影叫《老炮儿》,有人从中看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无言的爱,有人看出了人与人之间因为金钱而产生的差距,还有人赞叹那些已经老去的北京“老炮儿”到老都保存着骨子里的局气和义气,而我看到的,贯穿整条故事线的,是吴亦凡扮演的“官二代”,因为豪车而牵扯出了自己的父亲,才让影片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这么一来,肯定是得有动静的,于是平时很多看不惯胡惟庸的人,就把他举报了,说他要谋反。因着这个由头,昔日的功臣胡惟庸,就开始被查了,这么一查,竟然查了十几年,受到牵连的人难计其数,光是被处死的就有三万人之众,这就是史上的“胡惟庸案”。谁也没想到,胡惟庸最后的结局,却仅仅是因为儿子的一次“飙车”,成为了导火索。
㈥ 胡惟庸的儿子因车祸而亡,最后为何会连累三万余人被杀
提起胡惟庸我们总是可以著名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之后明朝的丞相制度才彻底废除,明朝的内阁制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可以说胡惟庸案是明朝政治制度的一个分水岭。自古以来,中央和地方,皇权和相权是不可分割的两对矛盾,明朝也不例外,不过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为了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选择了将丞相制度废除,胡惟庸案就是丞相制度废除的开端。
胡惟庸觉得朱元璋是成心想要杀自己,所以就想办法拿捏住朱元璋,让他不敢对自己怎么样。胡惟庸本来就是开国功臣,也是一步步走到丞相的位子上的,朱元璋原来对他也很信任,所以胡惟庸自己在朝中也有很大的势力。不过虽然自己在朝中势力大,但是也树有政敌,胡惟庸这边还没动手,那边就有人把他举报了。朱元璋正看他不满,这边又有人说他疑似谋反,所以就开始彻查此事,胡惟庸案牵扯极广,一共处死了相关的三万多人。
㈦ 重生到胡惟庸儿子的一本小说名字是什么
我也在找,他叫胡言,唐宋元明清,大秦,三国都在一个时期 我看到出使大唐换手机就找不着了
㈧ 求本小说,主角姓李,时间,明朝朱棣当皇帝前后,其他人物有张三丰 胡惟庸朱棣道衍(后来和主角关系很好)
因该不是大明官途吧。官途里朱棣挂了。
㈨ 有一本小说主角叫胡言
你说的应该是《极品混乱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