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主角叫刘兴的小说
三国之刘兴传
作者:杜雨宸
简介:这是一个讲述魂穿三国刘兴,从前世一个小混混慢慢走向九五之尊的故事。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势的造就,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一个王朝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并非一朝一夕。
Ⅱ 水浒传的作者和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1、《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2)三国小说主角叫刘兴扩展阅读:
1、《水浒传》作者介绍: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三国演义》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大名著
Ⅲ 三国时期的北海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北海王国,52~206年,东汉刘氏诸侯国,在今山东青州市东部、潍坊市、莱州市西部一带,定都于剧(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一带),自公元52年建立到206年封国被除,共历时154年。
北海王国第一个王是刘兴,刘兴本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哥齐武王刘演的次子。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兴因父荫被光武帝封为鲁王,以奉光武帝的二哥刘仲之嗣,建武二十八年(52年),刘兴被改封为北海王,在北海郡(今山东青州、潍坊、莱州一带)建立北海王国,都于剧(今山东寿光东南)。
公元65年,刘兴去世,谥曰“靖王”,其长子刘睦继位。公元74年,刘睦去世,谥曰“敬王”,其子刘基继位。88年,刘基去世,无子,汉肃宗怜之,并没有除其国。
永元二年(90年),汉和帝封刘睦的庶子斟乡侯刘威为北海王,立7年后,刘威因“非睦嫡子,又坐诽谤”,被监车押往廷尉府,途中自杀。
永初二年(108年),邓太后又封刘睦之孙寿光侯刘普为北海王。其后,北海王国再传两代,至康王刘某,建安十一年(206年),刘某去世,无子,北海王国被废除。
(3)三国小说主角叫刘兴扩展阅读:
北海郡,汉置,山东旧青州府东部莱州府西部之地,治营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
后汉徙治剧(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三十一里),南齐治都昌(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北),南朝宋及后魏治平寿(在今山东潍坊市西南),隋改为高阳郡。
董卓将孔融举荐到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
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
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Ⅳ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竟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它的作者是谁
作者:施耐庵(或包括罗贯中)
水浒传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编辑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内容简介编辑
明刻本《水浒传》插图 (16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其他现存版本中,起源较早的百回本内无征田虎、王庆部分,简本(文简事繁本)系统中的征田虎王庆部分与《水浒全传》不同(一般认为“全传”本是根据简本改编),金圣叹评本(70回本)无大聚义后情节。
书中共出现数百之多的人物,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之一。按照现存版120回的《水浒全传》计,全书情节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
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
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招降一些好汉上梁山;
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
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
六、受命征讨对宋朝构成威胁的辽国;
七、征讨田虎、王庆;
八、征讨江南的方腊并死伤2\3以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主要角色编辑
座次
星宿
诨名
姓名
1
天魁星
呼保义
宋江
2
天罡星
玉麒麟
卢俊义
3
天机星
智多星
吴用
4
天闲星
入云龙
公孙胜
5
天勇星
大刀
关胜
6
天雄星
豹子头
林冲
7
天猛星
霹雳火
秦明
8
天威星
双鞭
呼延灼
9
天英星
小李广
花荣
10
天贵星
小旋风
柴进
11
天富星
扑天雕
李应
12
天满星
美髯公
朱仝
13
天孤星
花和尚
鲁智深
14
天伤星
行者
武松
15
天立星
双枪将
董平
16
天捷星
没羽箭
张清
17
天暗星
青面兽
杨志
18
天祐星
金枪手
徐宁
19
天空星
急先锋
索超
20
天速星
神行太保
戴宗
21
天异星
赤发鬼
刘唐
22
天杀星
黒旋风
李逵
23
天微星
九纹龙
史进
24
天究星
没遮拦
穆弘
25
天退星
插翅虎
雷横
26
天寿星
混江龙
李俊
27
天剑星
立地太岁
阮小二
28
天平星
船火儿
张横
29
天罪星
短命二郎
阮小五
30
天损星
浪里白条
张顺
31
天败星
活阎罗
阮小七
32
天牢星
病关索
杨雄
33
天慧星
拚命三郎
石秀
34
天暴星
两头蛇
解珍
35
天哭星
双尾蝎
解宝
36
天巧星
浪子
燕青
座次
星宿
绰号
姓名
37
地魁星
神机军师
朱武
38
地煞星
镇三山
黄信
39
地勇星
病尉迟
孙立
40
地杰星
丑郡马
宣赞
41
地雄星
井木犴
郝思文
42
地威星
百胜将
韩滔
43
地英星
天目将
彭玘
44
地奇星
圣水将
单廷珪
45
地猛星
神火将
魏定国
46
地文星
圣手书生
萧让
47
地正星
铁面孔目
裴宣
48
地辟星
摩云金翅
欧鹏
49
地阖星
火眼狻猊
邓飞
50
地强星
锦毛虎
燕顺
51
地暗星
锦豹子
杨林
52
地轴星
轰天雷
凌振
53
地会星
神算子
蒋敬
54
地佐星
小温侯
吕方
55
地佑星
赛仁贵
郭盛
56
地灵星
神医
安道全
57
地兽星
紫髯伯
皇甫端
58
地微星
矮脚虎
王英
59
地慧星
一丈青
扈三娘
60
地暴星
丧门神
鲍旭
61
地然星
混世魔王
樊瑞
62
地猖星
毛头星
孔明
63
地狂星
独火星
孔亮
64
地飞星
八臂哪吒
项充
65
地走星
飞天大圣
李衮
66
地巧星
玉臂匠
金大坚
67
地明星
铁笛仙
马麟
68
地进星
出洞蛟
童威
69
地退星
翻江蜃
童猛
70
地満星
玉幡竿
孟康
71
地遂星
通臂猿
侯健
72
地周星
跳涧虎
陈达
73
地隐星
白花蛇
杨春
74
地异星
白面郎君
郑天寿
75
地理星
九尾龟
陶宗旺
76
地俊星
铁扇子
宋清
77
地乐星
铁叫子
乐和
78
地捷星
花项虎
龚旺
79
地速星
中箭虎
丁得孙
80
地镇星
小遮拦
穆春
81
地羁星
操刀鬼
曹正
82
地魔星
云里金刚
宋万
83
地妖星
摸著天
杜迁
84
地幽星
病大虫
薛永
85
地伏星
金眼彪
施恩
86
地僻星
打虎将
李忠
87
地空星
小霸王
周通
88
地孤星
金钱豹子
汤隆
89
地全星
鬼睑儿
杜兴
90
地短星
出林龙
邹渊
91
地角星
独角龙
邹润
92
地囚星
旱地忽律
朱贵
93
地藏星
笑面虎
朱富
94
地平星
铁臂膊
蔡福
95
地损星
一枝花
蔡庆
96
地奴星
催命判官
李立
97
地察星
青眼虎
李云
98
地恶星
没面目
焦挺
99
地丑星
石将军
石勇
100
地数星
小尉迟
孙新
101
地阴星
母大虫
顾大嫂
102
地刑星
菜园子
张青
103
地壮星
母夜叉
孙二娘
104
地劣星
活闪婆
王定六
105
地健星
险道神
郁保四
106
地耗星
白日鼠
白胜
107
地贼星
鼓上蚤
时迁
108 地狗星 金毛犬 段景住
作品赏析编辑
主题
《水浒》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于人物塑造上,全书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水浒》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水浒》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前70回表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农民起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小说把高俅“发迹”和徽宗宠信他的故事,放在故事的开端来写,以示“乱自上作”,体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思想。《水浒》在揭露贪官污吏的残暴腐败时,也歌颂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
《水浒传》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力,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又鼓吹“忠义”,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局限。
手法
《水浒》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
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总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点。如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通过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在塑造人物时,作者既植根於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如吴用的机智过人,李逵的赤胆忠心,以及对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4] 等夸张的描写,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水浒》的情节生动曲折,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引人入胜。有一些段落,集中了很多人物、精彩的场面,如“智取生辰纲”[6] 、“三打祝家庄”等。而每一组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8]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使人不期然想起武松。
在塑造人物时,作者亦多用对比手法。如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何九叔与郓哥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何九叔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处处预留退步,表现其世故机变而怯懦的性格;郓哥则好管闲事,反映其年轻好胜、幼稚天真而又抱打不平的态度。
《水浒》的语言,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故其语言特色,明快、洗练。如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又生动。《水浒》的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写鲁智深打店小二时,“鲁达大怒,扎开五指,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还不足表现鲁达之愤怒,而用了一个“开”字,表现出其神韵。
《水浒》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
诚然,全书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但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受压迫人民“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则是组成这幅历史图景的经纬。
书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
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逼害一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好汉,形成了豪爽、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冲的隐忍不同于逆来顺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蕴藏著“不能忍”的因素,聚集著复仇的怒火。
最后,他被逼上梁山,正是这种怒火的总爆发,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林冲相比,鲁达并未遇到那样的不幸,但他在和统治阶级长期周旋中,看透了他们荒淫腐朽的本质,加之他一无牵挂的身世,形成了他酷爱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和当时黑暗的现实,存在著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鲁达是向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挑战而主动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走上梁山的道路更为曲折。“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是他的生活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可以委曲求全。
失陷“花石纲”并没有动摇他追求“功名利禄”的意愿,高俅的排斥也未能把他从这条路上拉回来,在充军得到梁中书的青睐后,追求名利的欲望也更加炽烈了。
在比武场上的斗狠逞能,护送生辰纲时的兢兢业业,都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直到“生辰纲”被劫,不仅功名的道路被截断了,而且有落入牢狱的危险,他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上了梁山。
此外在对招安的不同态度上,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是坚决反对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主张有条件的招安;来自官军的绝大部分的将领则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这种不同的态度,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身分、经历中找到充分的根据。
水浒图片 (4张)
在人物塑造上,《水浒》总是把人物放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中这样描写:“楼上石秀只就一声和里,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夥在此!’……石秀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
只此寥寥数笔,通过对石秀几个异常敏捷激活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内心的复杂活动,紧紧地交融在一起,虽无静止的心理描写,却能准确、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以劫法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扯住卢俊义便走。
在他被捕后大骂梁中书时,道出了梁山大军即将临城的形势,这才使梁中书不敢杀害他们。透过石秀果断的行动,机智的语言,又看到了他细微的内心活动。
小说中类似这样的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像当林冲抓住高衙内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时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诗时流露出的那种壮志未酬,满腔郁闷的心情,都是通过行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21]
《水浒》的版本可以分为繁本、简本两大系统:繁本描写比较细腻,在大聚义以后为征辽、平方腊等情节;简本文简事繁,文字比较粗略,却比繁本多出平田虎、平王庆两大情节。简本曾在明清时的中下层读者中流行,但进入20世纪后迅速没落,并成为版本演变史的研究材料;繁本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容与堂百回本和袁无涯120回本;简本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评林本(水浒志传评林)和刘兴我本。以上几种版本皆出版于明代后期。
此外又有明末清初人金圣叹据繁本(一般认为是根据120回本)删节、润色而成的70回,他将原一百回的第一回作为楔子,正文70回,所以这个70回的本也可以称为71回本。这个本子只到大聚义为止,然后让卢俊义做了一个108将全部被俘的噩梦。金圣叹本在客观上保留了《水浒》的精华部分,经他修改、润饰过的文字水平更高,得到了文人阶层的很大推崇,流传很广。[33]
作品影响编辑
文学影响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四大奇书”演变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为其中之一。《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4]
衍生小说
从明清时代开始,就有许多作家为不同版本的《水浒传》水浒传创作续书。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明末清初陈忱的《水浒后传》、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这两本作品都是续百回本水浒的代表,而清代钱彩所著《说岳全传》中也有不少承接百回本《水浒》的人物和内容;清代俞万春的70回本续书《荡寇志》是站在梁山好汉对立立场上的续书中的典型作品;而清末西泠冬青的《新水浒》和陆士谔的《新水浒》则借水浒故事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认识,近现代的著名续书,则有程善之描写梁山好汉分崩离析的《残水浒》、张恨水讲述梁山好汉抗金的《水浒新传》,以及姜鸿飞构思独特的《水浒中传》等。此外还有被部分研究者认为是古本的《梅氏藏本水浒传》(又称“古本水浒传”)等。而20世纪下半叶以后作者所作续书中,代表作包括袁阔成的评书《水泊梁山》,以及根据该书节选改编的《大闹大名府》《巧破乾坤楼》《大闹神州擂》等;王中文规模浩大的《水浒别传》、巴孤讲述梁山好汉与三国群雄争霸的《贼三国》、林冲(作者笔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作之身”的《结荡寇志》、诗词天下无双讲述水浒人物在阴间的故事的《贼水浒》等。[35]
此外,近现代作家褚同庆有从头改写的《水浒新传》一部,日本著名小说家吉川英治有《新水浒》,其他日本作家如柴田炼三郎、北方谦三等都有重撰的水浒题材小说。
另外,明代兰陵笑笑生的名著《金瓶梅》也是衍生自《水浒传》武松故事的一部小说。[35]
各国译本
瑞典文版《水浒传》(马悦然 译) (2张)
《水浒》的日文译本最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影响较大。其对东亚各国的小说艺术产生极深远的影响,朝鲜最早的小说之一《洪吉童传》和日本曲亭马琴的著名史诗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均是受《水浒》影响产生的。
19世纪开始传入欧美,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本有多种,最早的70回译本定名为《Water Margin》(“水边”的意思),由于出现最早和最贴近原名的原因这个译名往往被认为是标准译名,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All Men Are Brothers》(即《四海之内皆兄弟》),70年代末中国籍美国翻译家沙博理的百回本的名字是《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汉),后来还有人把120回本也译成英文。而据传,还有某外国版本叫《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36]
意大利把《水浒》中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取出译成《佛牙记》。后来,德国人又把《佛牙记》翻译成了德文,译名成了《鲁达上山始末记》。德国还翻译了《水浒》中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而《水浒》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德国人则译成了《卖炊饼武大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德国人还翻译了《水浒》中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译名有两个:《黄泥冈的袭击》、《强盗们设置的圈套》。英国翻译了《水浒》中林冲的故事,译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37]
国际评价
赛珍珠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中国小说》,以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作为主要内容,其中有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水浒传》的创作、演变及流传过程。演说中也评价《水浒传》是“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38]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专门撰文对《水浒》进行过点评,他认为《水浒》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并认为其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39]
法国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曾自称很早就读过《水浒》,他认为《水浒》“记录了那个遥远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40]
水浒画作
从明朝以来,梁山一百单八将就经常成为中国画家喜爱创作的题材。其中明代画家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和杜堇的《水浒人物全图》是现存最早的代表作品。清代的水浒人物画代表作者则有任薰、陆谦(与小说中同名人物无关)等。[33]
20世纪以来,传世的水浒人物画则更多,如张光宇、黄永玉、戴敦邦、叶雄、孙景全、于文龙等人的作品都较有影响。作为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的国家,日本从19世纪开始也有大量画家创作水浒人物画,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名家葛饰北斋、歌川国芳等都画过水浒人物。[41] 而现代则有日本著名插画家正子公也的《绘卷水浒》中油画风格的人物图。连环画之中,刘继卣的《武松打虎》堪称经典之作。[42] 而漫画中则有蔡志忠的水浒漫画和当代漫画家黑背的《梁山》系列,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现水浒故事。此外还有梁伟家和日本横山光辉等人的漫画画册都较为著名。
Ⅳ 作家刘兴欢的小说《大地》怎么样
孙友田,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诗集《煤海短歌》、儿童长诗《带血的泥哨》、《矿山鸟声》等10部,儿童知识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作品多次获奖,诗歌《我要演一个...0278
Ⅵ 刘焉在三国演义中有什么典故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巴蜀刘焉
当东汉末年刘表割据荆州之际,另一位汉宗室皇族成员刘焉则在我国西南的巴蜀一带割据称雄,成为汉魏之际四川地区最早的刘姓统治者。
《三国志》记载,刘焉也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的后裔。鲁藩王族在西汉时期一直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王莽时期随同所有宗室成员一同被贬为庶民,宗族急速衰落。东汉建立后,刘秀另封自己的亲侄子刘兴做鲁王,原来的鲁藩王族则有一部分开始向外迁徙。东汉章帝元和年间(84-88年),鲁恭王刘馀的某位后人被朝廷改封到竟陵,他的支庶家族从此也从今山东曲阜来到今湖北省潜江西北定居。这支迁到竟陵的刘氏家族,因系皇族宗室,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子弟可以凭借皇族的特殊身份优先进入仕途,而刘焉就是这个家族中最杰出的代表。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记载:刘焉是第3代鲁王刘庆忌的第4个儿子建陵侯刘遂的后裔。建陵靖侯刘遂传建陵节侯刘鲁,刘鲁传建陵侯刘连文。刘焉就是刘连文的儿子。刘焉早年曾在司徒祝恬门下学习,汉灵帝时,就在当地州、郡政府中任职,并以宗室身份谋得了一个郎中的职位。后又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历任洛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最后来到东汉首都洛阳,进入朝廷,任宗正、太常等职。
刘焉是东汉后期分裂理论的制造者之一。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朝廷大臣们见大乱将至,人人自危。这时,身为宗室成员的刘焉不是认真地思考怎么样来维护刘氏天下的统一和稳定,而是在为自己的个人前途作打算--试图在乱世中为自己谋得一块安全的小地方。于是,他在中平五年(188年)向汉灵帝上书建议说:如今国家将乱,主要是因为各州郡地方官员暴虐百姓,使得百姓离心反叛所致。因此,朝廷应该选派一批廉洁而有威望的大臣任牧伯,让他们到地方去坐镇一方,以控制天下日益恶化的乱局。刘焉的建议得到了朝廷的采纳,于是,大批重臣被分派到全国各地做州牧,如宗正刘虞任幽州牧、太仆黄琬出任豫州牧。但是,朝廷没有想到,这些手握兵权的大臣们坐镇一方之后,很快就成为中央皇朝的心腹大患:他们各自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再也不听中央政府的指挥调动。于是,分裂割据的局面很快就在东汉末年形成了。
刘焉的建议虽然加速了汉帝国的瓦解,却为他自己争得了一方水土。公元188年,刘焉被汉灵帝任命为益州牧,并受封为城阳侯,从此来到了他梦想的益州。据说,刘焉原本是请求做交趾牧,后听人说"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就又通过关系请求出任益州牧。刘焉封侯拜州牧时,他的家族也鸡犬升天。刘焉有4个儿子:长子刘范,官任汉朝廷的左中郎将;二子刘诞,任制书御史:三子刘璋,任奉车都尉;四子刘瑁,官任别部司马。但当时刘焉走马上任时,只带了小儿子刘瑁一人同来益州,而其余3个儿子则都留在朝廷,并跟随汉献帝西迁长安。
董卓在朝当权时,多次征调刘焉,刘焉都拒不听命,董卓一怒之下把刘范三兄弟全部逮捕入狱。后来虽然获释,但刘焉已有了担心,就装病将刘璋从长安骗来,让他也留在身边,不再回长安。公元194年,长安发生兵变,汉征西将军马腾率部攻打长安,试图以武力推翻把持朝政的另一位军阀李拎。刘焉、刘范父子都积极参与了这场政变。刘焉还直接从他的益州抽派了一支5000人的队伍参战。可惜此次兵变以马腾失败告终,刘焉的大儿子刘范在兵变中丧生,第2个儿子也在兵变失败后被朝廷逮捕并处死。几位孙子则在刘焉世交好友议郎庞义的尽力营救下脱险,从长安逃到了四川。
正当刘焉痛失爱子的时候,益州城内一场大火天灾,把刘焉私下修造的越格车马烧了个干干净净。刘焉认为自己气数已尽,天命如此,竟然气得背发恶疮,一病不起,不久就在益州新州城成都病逝。
刘焉死后,他的第3个儿子刘璋在一帮益州高级地方官的拥戴下,继任益州牧,并得到了汉献帝朝廷的承认。刘璋还被加授监军使者的头衔。刘璋为人生性宽厚柔弱,缺乏威严和谋略,才能还在乃父刘焉之下,远不是一个能镇守一方进而雄霸天下的霸主之才。他继任益州牧之后,益州的地方豪强和原刘焉的部下,纷纷扩张自己的势力,渐渐不受刘璋的节制,而益州的老百姓也对为政无方、政令多失的刘璋失去信心。
Ⅶ 都市异能小说里面有一个召唤兽是噬金鼠
噬金鼠
作者:悠闲的柜子
小说类型
异界大陆
连载网站起点中文网
内容简介
刘兴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了异界,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支老鼠。危险重重的森林,兽性未退的兽人,刘兴该如何在这一片大陆生存呢……
第一章 老鼠刘兴
更新时间2011-6-10 13:37:58 字数:3699
朝阳初现,驱散了清冷的迷雾。悦耳的鸟鸣声在森林中响起,就好象在庆祝着新一天的来临,这一切是那么的优美和谐。
刚刚醒来的刘兴可没心思来欣赏这一切,对于刘兴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噩梦,一个怎么都醒不过来的噩梦。
就在昨天,刘兴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里,一开始刘兴是在一个散发着七彩光芒的不知名石头里,无论刘兴怎么挣扎,石头就是没什么反应,直到石头自己炸裂开,刘兴才得以解脱。脱困的刘兴才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老鼠,这一切对于刘兴来说就好象是一个梦,当时刘兴也是这么认为的。
“吃掉它!”刘兴的脑海里不知为什么多了这样的一道意识,这个“它”指的是散落在地面散发着七彩光芒的石头。不知道为什么,刘兴看着地上的石头,就好象看见了一个赤身裸体的美女躺在那一样,心里有着扑上去的欲望。“不行,那是石头啊,吃了会死的”刘兴下意识的想道。而就在这时,刘兴脑海里又传来另一道意识“不会死的,那是你力量的来源,吃了它,你会得到力量”。这道意识一出,刘兴就感觉好象身后或那个看不见的地方,有着一支邪恶凶险的恶魔在打着他的主意。就这样,刘兴在心里不断的挣扎着。
“咯吱……咯吱……”只见一支金黄色的老鼠抱着一块七彩石头大口啃着。最终刘兴还是被心底的欲望所战胜了。至于为什么会对石头产生欲望,刘兴也是没搞明白,不过刘兴有他的想……
Ⅷ 主角叫刘兴的小说
我为乐而狂
作者: 自由自在
简介:
又是下雨天,唉真让人讨厌. 做在电脑面前都无聊,随手按了收藏夹里的一个注册了个名字,恩 还是叫都习惯了.看着别人在聊天我也不知道干吗,就是挂在上面,去做别的事,记得好像这间聊天室分数越高权限越高.反正无聊,过了一会儿,看了一下,居然有个在那边大叫 喂喂,干吗不说话啊,跟你讲了半天,真是的!
Ⅸ 三国刘备是什么出身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9)三国小说主角叫刘兴扩展阅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Ⅹ 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后裔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汉献帝刘协认刘备做了皇叔,然而正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史学界掀起一股打假风潮,有的人说刘备是冒牌皇叔,更有的人说刘备的汉室宗亲都是冒牌的,即使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大汉王朝经历了几百年,刘备骨子里还有多少刘氏的基因呢?其实这里面的是是非非很难说,陈寿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跟陈寿一个时代的鱼豢说刘备是临邑侯的枝属,反正不管刘备是出自于哪一脉,这两个人都认为刘备是皇室子孙,至于他是不是皇叔,还需要仔细的推敲推敲了。
罗贯中先生为了确立刘备的正统地位,为了达到尊刘贬曹的效果,专门为刘备量身定做一份族谱,可是这份族谱漏洞百出。我们都知道,刘备的老祖宗要从追溯到西汉景帝了,从西汉景帝到东汉献帝,一共出了二十位皇帝,但只经历了十四代,而罗贯中先生的族谱中,刘备是汉景帝的十八世孙,按照这样的世系来算,刘备该叫汉献帝曾祖父了,何来刘备是皇叔呢?显然这份族谱是不可靠的。
那刘备还有可能是皇叔吗?笔者认为刘备还是有可能是皇叔的,为什么呢?那就要从鱼豢的《典略》中寻找答案了。西晋陈寿写的《三国志》写得太简略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让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裴松之就引用了鱼豢《典略》的记载,说刘备是临邑侯的枝属。
临邑侯国是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所置,第一任临邑侯叫刘复,是东汉北海靖王刘兴的二儿子,而刘兴继承的是刘秀哥哥鲁王刘仲的爵位,不过后来刘兴迁为北海王。刘兴死后,长子刘睦承袭了北海王,二儿子刘复就被封为临邑侯,刘复死后,儿子刘騊駼继嗣。
笔者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刘备就是临邑侯的子孙,在正史中刘备最远还可以考证的祖先就是他的爷爷刘雄了,刘雄的出生年没有记载,但刘雄到刘备是二十岁左右一代的话,那么刘雄就很可能是在公元120年左右出生的。
这个世界往往就有很多奇妙的事情,恰好这个临邑侯刘騊駼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过世的,如果再往前推的话,那么刘騊駼就有可能是刘雄的祖父辈了,如此算来,刘仲和刘秀是兄弟,那么刘备是刘仲的第七世孙,而献帝刘协是刘秀的第八世孙,那刘备还真可能就是大汉皇叔了。
如果鱼豢的记载是对的,那么陈寿就被否定了,我们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前面的仅仅是一个推测而已。我们都知道,陈寿的《三国志》是经过官方认证了,虽然官方认证不一定就完全可靠,毕竟陈寿原本就是蜀汉的臣子,不可能乱说刘备的出生,而且陈寿有“良史”之称,大家都信他。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鱼豢是错的,鱼豢收集的历史资料不一样,那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而且鱼豢的原话是“备本临邑侯枝属也”,从这个“本”字就可以看出,这只是鱼豢自己的看法,由于他撰写的《典略》失传了,因此他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就不得而知,前面推测刘备可能是献帝皇叔,也只是笔者的主观臆断,理由也过于牵强,不过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史学界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裔,这位中山靖王是西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叫刘胜,这位王爷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一口气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当然那个年代的人是不搞计划生育的,即使要搞也不会轮到这位拥有特权的王爷,要是放在今天这个世界,搞不好刘胜还会拿到一个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奖牌。
刘胜有一个叫刘贞的儿子,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刘贞从刘胜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凡是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非常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位皇帝,在他经营大汉朝期间,赶跑了经常南下欺负汉人的匈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听取了主父偃的建议,奉行推恩令,诸侯可以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为列侯。
不过这位景帝的皇孙运气不太好,遇上了刘彻,没过几年就被他的皇帝叔叔夺去了爵位,和刘贞一同失去爵位的还有一百零五位,被后世称为“酎金失侯事件”。酎金是汉朝祭祀太庙时,诸侯助祭供奉的金子,皇帝亲自受金,少府验收,如果诸侯所献的黄金成色或者分量不足,王爵削减县的数量,而侯爵直接免国,称之为“酎金制”。
事情的起因源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反对大汉朝,大臣卜式请求出击南越,汉武帝一高兴就赏赐了卜式四十斤黄金,良田十顷,还授予关内侯的爵位,并且通告天下,大大的宣传了一番,希望其他的人也都跟着响应,当然汉武帝心中想的就是那些有钱有势的诸侯能够响应,不管是捐钱捐物,还是出人平乱,方式多种多样,但这些诸侯却装聋作哑,着实的把汉武帝惹怒了。
汉武帝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些只想享受的列侯了,恰好要举行祭祀活动了,汉武帝授意少府严格的审查诸侯上交的金子,查出了一百零六人上交的金子有问题,最后这些人都被革除了爵位。其实刘贞这次也是无路可逃了,汉武帝是铁了心要整这些诸侯,丞相赵周因为知道这些诸侯交的金子有问题而没有举报,就被汉武帝打入大牢,赵周也在监狱中自杀身亡。
刘贞失去爵位之后,成为了涿县的常住居民,正史中也就没有他这一族的记载,直到汉末涿县刘备的出现。许多人都认为,从汉武帝到汉末三国,接近三百年左右,刘邦的子孙遍天下,谁又知道刘备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汉室宗亲呢?这确实是很难考证,《三国志》中也曾记载,曹操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代,不过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曹操的爷爷曹腾是宦官出生,父亲曹嵩是曹腾领养的儿子,并且还记载,不能考证曹嵩出生什么样的家世,那曹操还怎么可能是曹参的后代呢?当时还有人说,曹嵩出生于夏侯家,是夏侯惇的叔父,然而夏侯惇是汉朝另一位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了,无论曹操是姓夏侯还是姓曹,他都是名臣或者名将的后代。
所以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仅靠现有的历史资料很难说清楚他们的身世,但是他们的成功很显然都不是靠汉室宗亲、名门之后这些虚名。当然刘备创业缺少资本,打汉室宗亲的旗号,肯定是有一定政治意义的,而曹操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实力,这个名号对于他来说,也就没有多大的作用了,但曹操也有他需要的政治资本,这个资本就是大汉朝的皇帝,曹操的反对者认为他“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那刘备的反对者也会认为刘备是“托名宗亲,实为反贼”了。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