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学书目的必读书目
一言以蔽之,《论语》(必读)、《孟子》(必读)、《史记》(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后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三国志》(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庄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老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墨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非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文选》(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昌黎集》(或选《柳河东集》,当读,可选读章节)、《李太白集》(或选《杜工部集》,当读,可选读章节)。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文学史一部,注重总集;无总集的时代,或总集不能包括的文人,始举别集。因为文集太多,不易收买,尤不易遍览,故为初学人及小图书馆计,皆宜先从总集下手。
(一)工具之部
《书目举要》(周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馆本。这是书目的书目。
《书目答问》(张之洞)刻本甚多,近上海朝记书庄有石印“增辑本”,最易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附存目录 广东图书馆刻本,又点石斋石印本最方便。
《汇刻书目》(顾修)顾氏原本已不适用,当用朱氏增订本,或上海北京书店翻印本,北京有益堂翻本最廉。
《续汇刻书目》(罗振玉)双鱼堂刻本。
《史姓韵编》(汪辉祖)刻本稍贵,石印本有两种。此为《二十四史》的人名索引,最不可少。
《中国人名大辞典》 商务印书馆。
《历代名人年谱》(吴荣光) 北京晋华书局新印本。
《世界大事年表》(傅运森) 商务印书馆。
《历代地理韵编》,《清代舆地韵编》(李兆洛)广东图书馆本,又坊刻《李氏五种》本。
《历代纪元编》(六承如)《李氏五种》本。
《经籍纂诂》 (阮元等)点石斋石印本可用。读古书者,于寻常典外,应备此书。
《经传释词》(王引之)通行本。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等译编) 上海医学书局
(二)思想史之部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商务印书馆。
二十二子:《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山海经》,浙江公立图书馆(即浙江书局)刻本。上海有铅印本亦尚可用。汇刻子书,以此部为最佳。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最好先看白文,或用朱熹集注本。
《墨子间诂》(孙诒让)原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庄子集释》(郭庆藩)原刻本,石印本。
《荀子集注》(王先谦)原刻本,石印本。
《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原刻本。
《周礼》 通行本。
《论衡》(王充)通津草堂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湖北崇文书局本。
《抱朴子》(葛洪)《平津馆丛书》本最佳,亦有单行的;湖北崇文书局本。
《四十二章经》 金陵刻经处本。以下略举佛教书。
《佛遗教经》 同上。
《异部宗轮论述记》(窥基)江西刻经处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译本)金陵刻经处。
《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译)同上。
《船若纲要》(葛彗)《大般若经》太繁,看此书很够了。扬州藏经院本。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玄奘译)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鸠摩罗什译,菩提流支译,真谛译)以上两书,流通本最多。
《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此书译本与版本皆极多,金陵刻经处有《阿弥陀经要解》(智旭)最便。
《大方广圆觉了义经》(即《圆觉经》)(佛陀多罗译)金陵刻经处白文本最好。
《十二门论》(鸠摩罗什译)金陵刻经处本。
《中论》(同上)扬州藏经院本。
以上两种,为三论宗“三论”之二。
《三论玄义》(隋吉藏撰)金陵刻经处本。
《大乘起信论》(伪书)此虽是伪书,然影响甚大。版本甚多,金陵刻经处有沙门真界纂注本颇便用。
《大乘起信论考证》(梁启超)此书介绍日本学者考订佛书真伪的方法,甚有益。商务印书馆将出版。
《小止观》(一名《童蒙止观》,智觊撰)天台宗之书不易读,此书最便初学。金陵刻经处本。
《相宗八要直解》(智旭直解)金陵刻经处本。
《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直疏)金陵刻经处本。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撰)玄奘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伟大人物,此传为中国传记文学之大名著。常州天宁寺本。
《华严原人论》(宗密撰)有正书局有合解本,价最廉。
《坛经》(法海录)流通本甚多。
《古尊宿语录》 此为禅宗极重要之书,坊间现尚无单行刻本。
《大藏经》缩刷本腾字四至六。
《宏明集》(梁僧祐集)此书可考见佛教在晋宋齐梁士大夫间的情形。金陵刻经处本。
《韩昌黎集》(韩愈)坊间流通本甚多。
《李文公集》(李翱)三唐人集本。
《柳河东集》(柳宗元)通行本。
《宋元学案》(黄宗羲,全祖望等)冯云濠刻本,何绍基刻本,光绪五年长沙重印本。坊间石印本不佳。
《明儒学案》(黄宗羲)莫晋刻本最佳。坊间通行有江西本,不佳。
以上两书,保存原料不少,为宋明哲学最重要又最方便之书。此下所列,乃是补充这两书之缺陷,或是提出几部不可不备的专家集子。
《直讲李先生集》(李觏)商务印书馆印本。
《王临川集》(王安石)通行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二程全书》(程颢、程颐)六安涂氏刻本。
《朱子全书》(朱熹)六安涂氏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朱子年谱》(王懋竑)广东图书馆本,湖北书局本。此书为研究朱子最不可少之书。
《陆象山全集》
《陈龙川全集》(陈亮)通行本。
《叶水心全集》(叶适)通行本。
《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浙江图书馆本。
《困知记》(罗钦顺)嘉庆四年翻明刻本。正谊堂本。
《王心斋先生全集》(王艮)近年东台袁氏编订排印本最好,上海国学保存会寄售。
《罗文恭公全集》(罗洪先)雍正间刻本,《四库全书》本与此不同。
《胡子衡齐》(胡直)此书为明代哲学中一部最有条理又最有精采之书。《豫章丛书》本。
《高子遗书》(高攀龙)无锡刻本。
《学通辨》(陈建)正谊堂本。
《正谊堂全书》(张伯行编)这部丛书搜集程朱一系的书最多,欲研究“正统派”的哲学的,应备一部,全书六百七十余卷,价约三十元。初刻本已不可得,现行者为同治间初刻本。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商务印书馆。
《日知录》(顾炎武)用黄汝成《集释》本。通行本。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单行本。扫叶山房《梨洲遗著汇刊》本。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船山遗书》本。
《思问录内外篇》(王夫之)同上。
《俟解》一卷,《噩梦》一卷 (王夫之)同上。
《颜李遗书》(颜元,李塨)《畿辅丛书》本可用。北京四存学会增补全书本。
《费氏遗书》(费密)成都唐氏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寄售)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戴氏遗书》本。国学保存会有铅印本,但已卖缺了。
《章氏遗书》(章学诚)浙江图书馆排印本,上海刘翰怡新刻全书本。
《章实斋年谱》(胡适)商务印书馆出版。
《崔东壁遗书》(崔述)道光四年陈履和刻本;《畿辅丛书》本只有《考信录》,亦可够用了。全书现由亚东图书馆重印,不久可出版。
《汉学商兑》(方东树)此书无甚价值,但可考见当日汉宋学之争。单行本,朱氏《槐庐丛书》本。
《汉学师承记》(江藩)通行本,附《宋学师承记》。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光绪辛卯初印本;新刻本只增一序。
《史记探原》(崔适)初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排印本。
《章氏丛书》(章炳麟)康宝忠等排印本;浙江图书馆刻本。
(三)文学史之部
《诗经集传》(朱熹)通行本。
《诗经通论》(姚际恒)闻商务印书馆将重印。
《诗本谊》(龚橙)浙江图书馆《半广丛书》本。
《诗经原始》(方玉润)闻商务印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诗毛氏传疏》(陈奂)《清经解续编》卷七百七十八以下。
《檀弓》 《礼记》第二篇。
《春秋左氏传》 通行本。
《战国策》 商务印书馆有铅印补注本。
《楚辞集注》,附《辨证后语》(朱熹)通行本;扫叶山房有石印本。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广雅书局本。此书搜集最富,远胜于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编)上海医学书局出版。
《古文苑》(章樵注)江苏书局本。
《续古文苑》(孙星衍编)江苏书局本。
《文选》(萧统编)上海会文堂有石印胡刻李善注本最方便。
《文心雕龙》(刘勰)原刻本;通行本。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湖北书局刻本。
《唐文粹》(姚铉编)江苏书局本。
《唐文粹补遗》(郭麟编)同上。
《全唐诗》(康熙朝编)扬州原刻本,广州本,石印本,五代词亦在此中。
《宋文鉴》(吕祖谦编)江苏书局本。
《南宋文范》(庄仲方编)同上。
《南宋文录》(董兆兆编)同上。
《宋诗抄》(吕留良、吴之振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诗抄补》(管庭芬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六十家词》(毛晋编)汲古阁本,广州刊本,上海博古斋石印本。
《四印斋王氏所刻宋元人词》(王鹏运编刻)原刻本,板存北京南阳山房。
《疆村所刻词》(朱祖谋编刻)原刻本。王朱两位刻的词集都很精,这是近人对于文学史料上的大贡献。
《太平乐府》(杨朝英编) (四部丛刊)本。
《阳春白雪》(杨朝英编) 南陵徐氏《随庵丛书》本。
以上两种为金元人曲子的选本。
《董解元弦索西厢》(董解元)刘世衍《暖红室汇刻传奇》本。
《元曲选一百种》(臧晋叔编)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
《金文最》(张金吾编)江苏书局本。
《元文类》(苏天爵编)同上。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商务印书馆本。
《京本通俗小说》 这是七种南宋的话本小说,上海蟫隐庐《烟画东堂小品》本。
《宣和遗事》 《士礼居丛书》本;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
《五代史平话》残本 董康刻本。
《明文在》(薛熙编)江苏书局本。
《列朝诗集》(钱谦益编)国学保存会排印本。
《明诗综》(朱彝尊编)原刻本。
《六十种曲》(毛晋编刻)汲古阁本。此书善本已不易得。
《盛明杂剧》(沈泰编)董康刻本。
《暖红室汇刻传奇》(刘世珩编刻)原刻本。
《笠翁十二种曲》(李渔)原刻巾箱本。
《九种曲》(蒋士铨)原刻本。
《桃花扇》(孔尚任)通行本。
《长生殿》(洪升)通行本。
清代戏曲多不胜举;故举李蒋两集,孔洪两种历史戏,作几个例而已。
《曲苑》 上海古书流通处编印本。此书汇集关于戏曲的书十四种,中如焦循《剧说》,如梁辰鱼《江东白苎》,皆不易得。石印本价亦廉,故存之。
《缀白裘》 这是一部传奇选本,虽多是零篇,但明末清初的戏曲名著都有代表的部分存在此中。在戏曲总集中,这也是一部重要书了。通行本。
《曲录》(王国维)《晨风阁丛书》本。
《湖海文传》(王昶编)所选都是清朝极盛时代的文章,最可代表清朝“学者的文人”的文学。原刻本。
《湖海诗传》(王昶编)原刻本。
《鲒埼亭集》(全祖望)借树山房本。
《惜抱轩文集》(姚鼐)通行本。
《大云山房文稿》(恽敬)四川刻本,南昌刻本。
《文史通义》(章学诚)贵阳刻本,浙江局本,铅印本。
《龚定庵全集》(龚自珍)万本书堂刻本。国学扶轮社本。
《曾文正公文集》(曾国藩)《曾文正全集》本。
清代古文专集,不易选择;我经过很久的考虑,选出全,姚,恽,章,龚,曾六家来作例。
《吴梅村诗》(吴伟业)《梅村家藏稿》(董康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本,无注;此外有靳荣藩《吴诗集览》本,有吴翌凤《梅村诗集笺注》本。
《瓯北诗钞》(赵翼)《瓯北全集》本,单行本。
《两当轩诗钞》(黄景仁)光绪二年重刻本。
《巢经巢诗抄》 (郑珍)贵州刻本;北京有翻刻本,颇有误字。
《秋蟪吟馆诗钞》(金和)铅印全本;家刻本略有删减。
《人境庐诗钞》(黄遵宪)日本铅印本。
清代诗也很难选择。我选梅村代表初期,瓯北与仲则代表乾隆一期;郑子尹与金亚匏代表道咸同三期;黄公度代表末年的过渡时期。
明清两朝小说:
《水浒传》 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西游记》(吴承恩)亚东图书馆再版本。
《三国志》 亚东图书馆本。
《儒林外史》(吴敬梓)亚东图书馆四版本。
《红楼梦》(曹г)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水浒后传》(陈忱,自署古宋遗民)此书借宋徽钦二帝事来写明末遗民的感慨,是一部极有意义的小说。亚东图书馆《水浒续集》本。
《镜花缘》(李汝珍)此书虽有“掉书袋”的毛病,但全篇为女子争平等的待遇,确是一部很难得的书。亚东图书馆本。
以上各种,均有胡适的考证或序,搜集了文学史的材料不少。《今古奇观》,通行本。可代表明代的短篇。
《三侠五义》 此书后经俞樾修改,改名《七侠五义》。此书可代表北方的义侠小说。旧刻本,《七侠五义》流通本较多。亚东图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儿女英雄传》(文康)蜚英馆石印本最佳;流通本甚多。
《九命奇冤》(吴沃尧)广智书局铅印本。
《恨海》(吴沃尧)通行本甚多。
《老残游记》(刘鹗)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以上略举十三种,代表四五百年的小说。
《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胡适)本书卷二。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1923年4月26日,梁任公独居翠微山,身上没带书,用3天功夫,凭记忆开出一份国学必读书书目,题目叫《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容纳典籍大约一百多种。后来觉得作为入门书目,还可以再精简一些,便又拟了一个“真正之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说,如果连这个“真正之最低限度”的书也没有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这个书目收纳的书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
《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钱穆提出7部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认为是中国人人必读的书。
B. 李宫俊经典语录、纳兰容若经典语录、仓央嘉措经典语录、李渔经典语录、雍正经典语录、颜元经典语录、
我爱的那个人,情婉婉,话缓缓。我爱的那个人,心暖暖,手软软。
我忘不了你,最后我也走上了恨你这条路...——李宫俊(原创)
我努力保守秘密,你却到处乱说。--至大嘴巴——李宫俊(原创)
吃完,喝完,嚼益达!哭完,闹完,骂***!——李宫俊(原创)
一开始我是真心想对你好,现在...算了吧。——李宫俊(原创)
我刚刚得知,那些讨厌我的人,ТMD结盟了!——李宫俊(原创)
你说:要送我千里之外,结果:就在门口绊倒。——李宫俊(原创)
别说不可能,就是不可能,也带着可能两个字。——李宫俊(原创)
爱疯,我已经知道自己很穷了,你就别再出了。——李宫俊(原创)
我们都太爱讲话,但说到最后只有自己在听。——李宫俊(原创)
不联络不代表不想念,而是想念了又能如何?——李宫俊(原创)
抓着不放是已然失去,放手任他是曾经拥有。——李宫俊(原创)
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擅自闯入又默默离去。——李宫俊(原创)
爱一个人需要多少努力,才可以显得不孤单。——李宫俊(原创)
时间过了,人心变了,回忆没了,过去走了。——李宫俊(原创)
爱或不爱,我有两个选择,却只有一个答案。——李宫俊(原创)
心不在了,情不再了,如何挽回,怎么继续?——李宫俊(原创)
不是我脾气好,只是生气这种事,不适合我。——李宫俊(原创)
有时候,为了保护一个人,你不得不伤害她。——李宫俊(原创)
听过太多不能没有你;最后还是只剩我自己。——李宫俊(原创)
找个理由,重新开始;找个借口,到止为止。——李宫俊(原创)
爱情在灿烂中结束,总好过让糜烂变成开始。——李宫俊(原创)
最孤独的就是看着别人拥有的自己却都没有。——李宫俊(原创)
喜欢咖啡那,苦涩的甜味,融入口中的滋味。——李宫俊(原创)
我可以为爱奋不顾身,只要我想,只要你要。——李宫俊(原创)
经过一些事,我领悟了,自然地,会滚远些。——李宫俊(原创)
没有命中注定的结局,只有不够努力的过程。——李宫俊(原创)
婚姻大事,自己做主。一日不争,一生受苦。——李宫俊(原创)
我虽然上班天天迟到,可是我下班很准时啊。——李宫俊(原创)
难过的时候,我总是深呼吸...然后崩溃。——李宫俊(原创)
希望你爱我,只因我是我,就像我爱你一样。——李宫俊(原创)
你一开始就不喜欢我,是我一早看出的事实。——李宫俊(原创)
虽然我不会吵架,但却是一个顶嘴一流的人.——李宫俊(原创)
吵架和分手是两回事,不要拿分手来当气话。——李宫俊(原创)
感谢你那无情的再见,让我知道我爱错了人。——李宫俊(原创)
把失去的爱情烧成灰,用它滋养下一段爱情。——李宫俊(原创)
我不但没能掌握爱情,而且还被爱情剁了手。——李宫俊(原创)
我一直想住进你心里,你却一直把我往外推。——李宫俊(原创)
因为舍不得让你难过,所以只好让自己难过。——李宫俊(原创)
这个世界就这么一个我,你怎么可以不在乎。——李宫俊(原创)
难得我终于遇见对的人,而你却说自己要走。——李宫俊(原创)
你不需要再假装坚强了,让我来为你坚强吧!——李宫俊(原创)
完全没有任何人跟我聊天:此人已证实孤单。——李宫俊(原创)
她让我,思而乱,念而痛,应舍,不应追逐。——李宫俊(原创)
我为了你....是你自愿的,我可没逼你。——李宫俊(原创)
你问我喜欢谁,我心里想了想,还是你...——李宫俊(原创)
别吐口水了好不?这一路上全是你的DNA。——李宫俊(原创)
你就我的半边生命,你有多强,我就有多强。——李宫俊(原创)
当别人都开始迟到,我也开始不那么准时了。——李宫俊(原创)
我变,既是世界变。我不变,既是世界不变。——李宫俊(原创)
我感觉,我再也守不住你了,这感觉像真的。——李宫俊(原创)
染甜棉,清宵水流连。香弥留,光阴玩沙漏。——李宫俊(原创)
现在的我,已不那么悲伤,却也不那么幸福。——李宫俊(原创)
你忘记了我,我却怀念你,多么可笑的讽刺。——李宫俊(原创)
既然你这么不想要我,那我只好,不再坚持。——李宫俊(原创)
我为何不哭,因为我仅存的,就只有坚强了。——李宫俊(原创)
各自挥霍,各自生活。各自坎坷,各自曲折。——李宫俊(原创)
不可能忘了你,只能学着,让我以为忘了你。——李宫俊(原创)
总有一个普通人,在你眼里,美的无法形容。——李宫俊(原创)
一个人很孤独,爱上你,我的孤独乘以两倍。——李宫俊(原创)
我饿了,有没有哪位好心人,给点嗟来之食。——李宫俊(原创)
吃货就是:人家不吃我吃,人家吃我跟着吃。——李宫俊(原创)
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场爱,竟然戛然而止。——李宫俊(原创)
我离开你,你离开我。我还爱你,你不爱我。——李宫俊(原创)
别担心,你的一切有我在,你的一切有我爱。——李宫俊(原创)
你要记住,跟某些人讲话,是不需要礼貌的。——李宫俊(原创)
文中有你,我心有念。梦中有你,我心安然。——李宫俊(原创)
很怕你的敷衍,因为我知道,你又要骗我了。——李宫俊(原创)
时间让我明白,我留不住你,我也留不住我。——李宫俊(原创)
你是美丽的,即使你不属于我,你依然美丽。——李宫俊(原创)
有时候,人爱的过了头,爱的没有了羞耻心。——李宫俊(原创)
花渐浓,流红碎步走。眸中意,凉尽何人候。——李宫俊(原创)
异地恋:我试着想念你,试着想念我们一起。——李宫俊(原创)
两人的爱情,想看谁爱的多,要看谁先认错。——李宫俊(原创)
有些事,我不想让你内疚,所以装作不知道。——李宫俊(原创)
你做了,谁家男人的新娘,谁家孩子的亲娘。——李宫俊(原创)
一条走,且走且停留。一路忘,且忘且珍惜。——李宫俊(原创)
当你说我不了解你的同时,你有了解过我吗?——李宫俊(原创)
人生到处都是坑,一步一深坑,一坑甚一坑。——李宫俊(原创)
有些人无需深爱,因为那对自己是一种伤害。——李宫俊(原创)
异地恋:等我。我不等。为什么?人会死的。——李宫俊(原创)
未来的不确定,给了我希望,也给了我恐惧。——李宫俊(原创)
怎么样?饿了吧?来,让我给你滚个大粪球。——李宫俊(原创)
我有多舍不得,每走一步,就会回头看一眼。——李宫俊(原创)
我模糊记得:在那何时何地,有着何情何物。——李宫俊(原创)
我想,该忘就忘,该放就放。只是谁能做到。——李宫俊(原创)
感觉到,你在我背着你的时候,偷偷望着我。——李宫俊(原创)
天亮了,我还不想起。吃饱了,我还不想停。——李宫俊(原创)
在你心里,我只是你朋友,我会重要到哪里?——李宫俊(原创)
那些说别人虚伪做作的人,其实最假的是你。——李宫俊(原创)
没你的人生,不必要。没你的人生,我不要。——李宫俊(原创)
为什么不能再一起?我那么努力,才找到你。——李宫俊(原创)
没有你,我早已习惯了,只是难以释怀而已。——李宫俊(原创)
我的人生,未必是你们想的那么安静,平静。——李宫俊(原创)
长大后,认识的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距离。——李宫俊(原创)
别对别人太好,你若太过她,她就不爱你了。——李宫俊(原创)
每次看到你,我什么都忘了,就记得我爱你。——李宫俊(原创)
人之所以会感到痛苦,皆是是因为心中有爱。——李宫俊(原创)
看你和比人聊得愉快,让我感觉自己早不存在——李宫俊(原创)
我偶尔会感觉心空空的,却不知少了些什么。——李宫俊(原创)
别再问我太白囘痴问题,因为我不懂怎样回答。——李宫俊(原创)
学会放手,不再拥有;让你自囘由,是种温柔。——李宫俊(原创)
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是有着同样回忆的陌生人。——李宫俊(原创)
我喜欢睡觉,因为这样可以梦到不可能的事情。——李宫俊(原创)
真正的女汉子,都能驯服自己的男友坐着尿尿。——李宫俊(原创)
如果说失恋很难过,那我现在的心情就像失恋。——李宫俊(原创)
烟花肯定是疯子,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绚烂癫狂。——李宫俊(原创)
每当我安静下来,大脑就会自动插播一条回忆。——李宫俊(原创)
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垦出一片荒地来种满花。——李宫俊(原创)
我不可以去爱上你,因为我们不可能会在一起。——李宫俊(原创)
如果说失恋很难过,那我现在的心情就像失恋。——李宫俊(原创)
你看我开心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是要考试的人。——李宫俊(原创)
不是我们放逐爱情,而是我们已经无法握住了。——李宫俊(原创)
如果不能再爱里相遇,那么就只能在恨里重逢。——李宫俊(原创)
我羡慕那些相爱着的人,无论他们结局会如何。——李宫俊(原创)
不要在别人面前流泪,因为不会有人帮你擦泪。——李宫俊(原创)
他们都说我无可救药,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你。——李宫俊(原创)
他们都说我无可救药,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你。——李宫俊(原创)
因为你总执著于伤口,所以才害怕不堪的从前。——李宫俊(原创)
我羡慕那些相爱着的人,无论他们结局会如何。——李宫俊(原创)
吃货总能把黑板擦看成,一块抹了黄油的面包。——李宫俊(原创)
我不懂爱情的花言巧语,不懂感情的邪门歪道。——李宫俊(原创)
我怕是我一个人动了真感情,你只是在开玩笑。——李宫俊(原创)
我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你一样,走的那么潇洒。——李宫俊(原创)
明明很爱你,却又不能表现出来,暗恋的自白。——李宫俊(原创)
你悔了,关我什么事。你悟了,又关我什么事。——李宫俊(原创)
总有一些朋友,做不做朋友,都已经没关系了。——李宫俊(原创)
什么!怀疑女朋友出轨?来!我帮你一起怀疑!——李宫俊(原创)
王姑娘,你别急,总有一天,我会小人得志的。——李宫俊(原创)
我都不用开心,每天看到你笑,我就会很幸福。——李宫俊(原创)
我会一直等,等到哪天,你想我了,想回来了。——李宫俊(原创)
我讨厌那些不稳定的东西,比如你对我的感情。——李宫俊(原创)
你可以喜欢我,但我不可以告诉你,我喜欢你。——李宫俊(原创)
对我来说,写作不过是:伤了自己,悟了旁人。——李宫俊(原创)
其实,那些从不给你承诺的人,为你做了更多。——李宫俊(原创)
爱意来自心脏,我做的,都是心脏希望我做的。——李宫俊(原创)
有些人是虚胖,有些人是真胖,你是死胖死胖。——李宫俊(原创)
我知道,我们天天都在演戏,也天天都在看戏。——李宫俊(原创)
有种爱情,叫做暧昧。它可有可无,可去可回。——李宫俊(原创)
从今以后,我走我的阳光道,我拆你的独木桥。——李宫俊(原创)
那个人,不是我们放不下,而是我们不肯松手。——李宫俊(原创)
如果有一天,我记起你了,我会选择继续忘记。——李宫俊(原创)
离开你,不是因为不爱你,而是因为不堪其辱。——李宫俊(原创)
不爱了又分手,分手了又想念,想念了又难过。——李宫俊(原创)
曾经为你尽折腰,你走了,我腰板又挺起来了。——李宫俊(原创)
有些物是人非。有些物是人废。有些物是人肥。——李宫俊(原创)
不爱你的人,你拴不住。爱你的人,你赶不走。——李宫俊(原创)
你走时,我才明白,没有的现在,哪里的未来?——李宫俊(原创)
你让我感觉,我已经失去了全部,全部给你了。——李宫俊(原创)
彻底的被你那两粒吸引————我说的是眼睛。——李宫俊(原创)
与其抱头痛哭,不如强颜欢笑,起码能体面些。——李宫俊(原创)
这一世,我这么爱你,要不,下一世你做我吧。——李宫俊(原创)
有些事,我没有想逃避,但还是不自觉的逃了。——李宫俊(原创)
很多事情,我们还没想明白,它就已经过去了。——李宫俊(原创)
我不想再想你了,再继续乱想下去,我会疯掉。——李宫俊(原创)
日记,写一行,空一行,有些感觉,我写不出。——李宫俊(原创)
因为在乎,才这样,才那样,可是,你不知道。——李宫俊(原创)
如果我不叫我的名,是不是不会有这样的人生?——李宫俊(原创)
一个人想不想跟你聊天,是可以感觉得出来的。——李宫俊(原创)
当初我不知道你有着让我不寂寞不孤单的重要。——李宫俊(原创)
计划如何报复一个人,可以让我活得很有规律。——李宫俊(原创)
工作不过是个工作,不要把命拼,拼死没药医。——李宫俊(原创)
闭上眼拥有整个宇宙,睁开眼就只有一张书桌。——李宫俊(原创)
爱情里,一个人做的绝,另一个人才能看的透。——李宫俊(原创)
比情人浅,比朋友深,比陌生人熟,这就是你。——李宫俊(原创)
心无所往而罔,心无所妄而忘,心无所望而亡。——李宫俊(原创)
外面又下雪了,我总是觉得我该堆个什么出来。——李宫俊(原创)
爱过无数人,但能让你心跳骤停的,只有一个。——李宫俊(原创)
你变成了那个你曾今说过你永远不会变成的人。——李宫俊(原创)
我做不到你要的,但我会改好那些你不喜欢的。——李宫俊(原创)
唯有把记忆化成回忆,才能把一切安放在心里。——李宫俊(原创)
因为你,没有车没有房,所以你也没有丈母娘。——李宫俊(原创)
爱就是爱,没有为什么,不问什么,不怕什么。——李宫俊(原创)
宁愿失去爱做回自己,也不要失去自己得到爱。——李宫俊(原创)
有时我故意走过你的班级,只是为了看你一眼。——李宫俊(原创)
有时候,不想太仔细,不想做一个太敏感的人.——李宫俊(原创)
有时候,我正在听的歌,都是我心里想说的话。——李宫俊(原创)
什么爱不爱,什么感觉不感觉,都是在看脸呀。——李宫俊(原创)
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谈恋爱,爱情才会很长久。——李宫俊(原创)
感谢那些走进我生活里后,再也没离开过的人。——李宫俊(原创)
不是失去了才会珍惜,而是珍惜了才不会失去。——李宫俊(原创)
时间不但未冲淡一切,反而加深了我对你的感觉——李宫俊(原创)
在镜子前练习我的微笑,希望她看不出我悲伤。——李宫俊(原创)
爱是一种不小心的需要,但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李宫俊(原创)
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逼囘迫我成熟是什么意思!——李宫俊(原创)
每次离开学校的时候,我都能闻到自囘由的味道。——李宫俊(原创)
我们之间的那一点幸囘运,我能称之为是缘分吗。——李宫俊(原创)
因为你们,我的生活有了活力,装囘逼有了动力。——李宫俊(原创)
你结婚后,我们这些单身的人,终于敢上囘街了。——李宫俊(原创)
作为爱情的弱者,我一直被牵引,从未去主囘宰。——李宫俊(原创)
一个人努不努力,取决于有没有动力让他去努力。——李宫俊(原创)
我有胆量说出口,但我总会忘记我自己要说什么。——李宫俊(原创)
你不相信我会成功,就像我不相信我会失败一样。——李宫俊(原创)
日本动画告诉我们,二次元就是比三次元好混啊。——李宫俊(原创)
也许和他吵架也好,因为你能坦白说出你的感觉。——李宫俊(原创)
我知道你从哪里来,却不知道你是不是我的未来。——李宫俊(原创)
你俩不是干柴烈火,你俩这是打火机和天然气啊。——李宫俊(原创)
你谋杀了我的爱情,我还甘愿做你的不在场证人。——李宫俊(原创)
你不必在意我的过去,因为我们要一起创造未来。——李宫俊(原创)
我们都还爱着一个人,即使她已经离开很久很久。——李宫俊(原创)
今天家里的网速慢到,让我感觉人生都是黑白的…——李宫俊(原创)
当你说这社会现实时,先看看自己又有什么价值。——李宫俊(原创)
我没有勇气去接受事实,任由自己沉睡在回忆中。——李宫俊(原创)
我没有一个华丽的外表,但我有一副闷骚的灵魂。——李宫俊(原创)
上帝给我关上了一扇门,又顺手帮我关了一扇窗。——李宫俊(原创)
只怕时间走的太过匆忙,忘记了躲在角落中的我。——李宫俊(原创)
我翻越千山万水来找你,你一脚又把我踢回去了。——李宫俊(原创)
我不因别人的赞扬而活,也不因别人的批评而死。——李宫俊(原创)
请在我心口上开上一枪,好让我对你死了这条心。——李宫俊(原创)
我明白你明白我明白吗,你明白我明白你明白吗。——李宫俊(原创)
如果是现在的我爱上你,你会不会对我比较不同。——李宫俊(原创)
其实我也不懂喜欢你什么,总之被你吸引就对了。——李宫俊(原创)
像我这样从不怕骗子的人,卡里是从来都没钱的。——李宫俊(原创)
人的记忆是很容易伪造的,回忆其实没那么美好。——李宫俊(原创)
如果别人能突破你的底线,那么你根本就没底线。——李宫俊(原创)
当你懂得珍惜一切的时候,一切都会变成美好的。——李宫俊(原创)
世界远没我们眼中那么稳定,一转眼就会全变了。——李宫俊(原创)
不要犹豫和你爱的人说我爱你,这永远都不为过。——李宫俊(原创)
我可以有事没事都给你打电话,只要你不嫌我烦。——李宫俊(原创)
有时候想起你我懂了什么叫分手后,不会再见面。——李宫俊(原创)
当你们想象EXO在大便时,再帅的人也不帅了。——李宫俊(原创)
请给我一个怨恨世界的理由,好让我放心***。——李宫俊(原创)
如今,我不想逃避,不要逃避,也不能逃避...——李宫俊(原创)
我比以前,更喜欢你了,可是我不能再喜欢你了。——李宫俊(原创)
你是我的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留,可遇不可有。——李宫俊(原创)
爱是三分温柔,七分暖。恨是三分冷漠,七分寒。——李宫俊(原创)
我爱你,你却无法相信。我爱你,我却无法证明。——李宫俊(原创)
我知道你将永远都不会属于我,可是我依然爱你。——李宫俊(原创)
如果我爱你只是一句独白,那它一点意义都没有。——李宫俊(原创)
世界这么大,街巷这么多,一眼见你,百花绽放。——李宫俊(原创)
我以为,喜欢你喜欢的东西,这样就会更接近你。——李宫俊(原创)
遇见你,我的庆与不庆。遇见你,我的幸与不幸。——李宫俊(原创)
想你时,好比是哭着喝一碗汤,结果,越喝越多。——李宫俊(原创)
很多事情,我解释得清楚,你也未必能听的明白。——李宫俊(原创)
睡觉前,我都会把你白天发给我短信,再看一遍。——李宫俊(原创)
你走那天,我如梦初醒。你走那天,我一夜苍老。——李宫俊(原创)
再见你,我不知是心动了一下,还是心痛了一下。——李宫俊(原创)
我们,都只能用过去的回忆,来填埋现在的空白。——李宫俊(原创)
在我说爱你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早已为你加冕。——李宫俊(原创)
遥远的距离,陪在我身边的,不是你,而是手机。——李宫俊(原创)
爱一个人,是要和她在一起,而不是做她的主人。——李宫俊(原创)
不要对流星许愿,因为那东西,真的是稍纵即逝。——李宫俊(原创)
你的安慰,好比一刀插进我心里,然后叫我别痛。——李宫俊(原创)
放弃是,最后的痴念,最后的执迷,最后的圆满。——李宫俊(原创)
上帝给你缺点,是想让你知道,你跟别人不一样。——李宫俊(原创)
再见你,我没有一丝失落,原来,我不再爱你了。——李宫俊(原创)
爱情里,一个人做的绝,另一个人才能看的透。。——李宫俊(原创)
我的世界,我自己感觉。我的时间,我自己温润。——李宫俊(原创)
原来。上天赋予我最大的本事,不是撒谎是演技。——李宫俊(原创)
我只有,一个不确定的明天,一个不知道的未来。——李宫俊(原创)
梦见你了,你对我笑,我也对你笑,醒来一堆泪。——李宫俊(原创)
从前有个坏人,他没回我信息,然后,他就死了。——李宫俊(原创)
对一个吃货来说,喜欢的人,就跟食物一样重要。——李宫俊(原创)
生活,生活,我不想过。生火,生火,烧掉你我。——李宫俊(原创)
那男人,对你这么好。带着你穿过人流,做人流。——李宫俊(原创)
你走那天,我哭过以后,我重新设置了我的眼睛。——李宫俊(原创)
我的心碎得比烟花更精彩。砰的一声,开出了花。——李宫俊(原创)
重回老地方。不习惯,不熟悉,不陌生,不喜欢。——李宫俊(原创)
我喜欢你,暗示过了,也明示过了,还要我怎样?——李宫俊(原创)
回忆就像魔方,一次次的打乱,又一次次的复原。——李宫俊(原创)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空出一间房来,专门放零食。——李宫俊(原创)
最怕女友说:我不能告诉你错哪里,你要自己改。——李宫俊(原创)
我知道,你说爱我是陷阱,可是我还是踩了下去。——李宫俊(原创)
曾经大家都很正常,你来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李宫俊(原创)
控制自己,不要让自己爱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李宫俊(原创)
有一天你会发现,我对你的爱,不再是普通的爱。——李宫俊(原创)
我是一个温顺的人,我的温顺,是为了伺机咬人。——李宫俊(原创)
这世界上,主角明明就只有我一个,哪来的你们?——李宫俊(原创)
时间不顾我的哀求,义无反顾的,将我推向苍老。——李宫俊(原创)
不能再见你:是我站错了地点,还是等错了时间。——李宫俊(原创)
合照里的人,对你会那么重要,才会在你钱包里。——李宫俊(原创)
很多时候,友情过去了。就没有理由再重新认识。——李宫俊(原创)
以为自己什么也不需要,才发现,我什么也没有。——李宫俊(原创)
其实,对的人就只有一个。其他的,只是好的人。——李宫俊(原创)
回忆只会让人心痛,只会让人说一句“为什么?”——李宫俊(原创)
你是不公平的。不知何故,我觉得有义务来爱你。——李宫俊(原创)
不是我不知道,只是有些事说出来,我们就完了。——李宫俊(原创)
如果失去能让她懂得珍惜,那我何尝不去试一试?——李宫俊(原创)
即使你知道我的故事,也不代表你明白我的感受。——李宫俊(原创)
其实所谓的哲理,有时候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卑鄙。——李宫俊(原创)
你越不相信的东西,它越会发生。。。。是真的。——李宫俊(原创)
不开心的时候请假装乐观,装着装着可能就像了。——李宫俊(原创)
如果这世界是黑暗的,我愿意把自己变成一道光。——李宫俊(原创)
有时,你最重要的回忆,只是别人最恶心的过去。——李宫俊(原创)
有时,你不懂,却装懂。有时,你懂,却装不懂。——李宫俊(原创)
感情就是,两个相爱的人,谁先淡,谁先提分开。——李宫俊(原创)
如果你得到了也不珍惜,那就不要阻止别人拥有。——李宫俊(原创)
痛了很久以后在一起;好过一起很久了变得很痛。——李宫俊(原创)
我试着触摸你的心,但是我触到的,却是一道墙。——李宫俊(原创)
偶尔被背叛下,被伤害下,是种成长,也没什么。——李宫俊(原创)
如果接受不了事实,我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李宫俊(原创)
爱情就像绑架,绑太紧人会痛,绑太松又会逃走。——李宫俊(原创)
我不能代替任何人,就像任何人不能代替我一样。——李宫俊(原创)
总有人外表像天使般一样美,但心里却恶毒的要命——李宫俊(原创)
这世上的奇葩那么多,我却唯独钟情于你这一朵。——李宫俊(原创)
我经常以批判性的目光,围观这世上的各种奸囘情。——李宫俊(原创)
C. 中国古代教育史
你想要的是中国古代教育史,那么就请从头看起(比较多,我适当删减给你转载一下):
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舜时,设庠为教,分下庠,上庠,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
我们从上古时期就非常重视教育。
先秦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春秋时期,孔子办学,开启了私学教育。
夏商时期的情况是这样的:夏朝,国家就设立了以“序”为形式的官方学校,到了商代中华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并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新的学校形式“瞽宗”。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发现当时的学校还被称为:大学、右学等,教育的对象主要面及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师则由巫师、乐师或者政府官员充当。
周时期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 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而此时的教育依然一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出土于西周初期的《大盂鼎》记载,“女妹辰又大服,余隹即朕小学,女勿克余乃辟一人”,意思是大孟年纪很轻时父亲就死了,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康王就对他说:“你年纪这么轻就做官,我要你进我的小学。”。
教育内容
一为书、数,西周时,人们已经开始在学校教授基本的计算方法,类似今天的“九九乘法表”一样。二为射、御,主要教授学生驾驶车辆、战马,并学习射击等内容。三为礼、乐,此部分主要学习《周礼·春序》中记载的吉,凶,宾,军,嘉等礼仪规范。
教育方向
一为西周统治者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涉猎广泛,文武兼备,周成王对伯禽说:“夫有文无武,无以威天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就是这个意思。二为统治者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在实际中熟练应用。三为周朝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有前重武后重文现象。
教育特点
西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学在官府”,而且还专有教育的器具和材料,《周礼·地官司徒》说:“闾共祭器,旅共表器,党共射器,州共宾器,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可见礼乐之器当时是多么重要的物什。
东周时期,战乱频仍,礼乐崩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不受管制。诸侯开始在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痒宫”。然而此时的教育开始由官方向民间延伸和发展,“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所谓“百家争鸣”就是当时教育的典型写照。孔子出名正是因为他开创了私人办学先河。之后诸子百家多是各自立学说,招门生,既是教育,又是宣传。由于战乱频仍的关系,各国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而私学的盛行正好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也带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繁荣。此时的教育脱离了官学形式的束缚,开始变的多样性,可以说是无所不谈,从生到死,从和平到战争,从法律到诉讼,无所不包。诸侯开始脱离官办教育的角色,主要以“养士”来吸引人才。教育特点上首先内容无所不包,其次学宗百家,三为讲求实践与实际相结合,且教育场所不固定,或家,或官,或野。四为教育平民化。
秦代:后,初设博士之官,掌管全国教育,因多爱批评时政,丞相李斯提出:“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并批评私学的存在,“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学议之”。秦始皇采纳李斯意见之后,实行严酷的专制统治,取消并禁止办私学,焚书坑儒,屠杀博士和方士。要求希望学习的人“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古代教育遭到沉重打击。
汉代:。汉武帝于是在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把儒家典籍《诗》《书》《易》《礼》《春秋》拔高到“经”的地位,并设儒家五博士,取消了其它各家传记博士,使朝廷教育方针向“独尊儒术”转变。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立太学,置弟子五十人,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其时在郡国称为学,在县称为校,在乡称庠,在聚称序,学、校分别设经师一人,庠、序各设孝经师一人,以主掌地方儒学教育。新形式的官办学校开始形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教育开始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授和学习方向。将儒家经典作为课堂的必修教材。人们在官学学习儒家经典,进而通过“举孝廉”、“征茂才”、“举贤良方正”等方式进入政府。太学设立后,对学生的出身不做严格要求,为才华出众是举,并对家境贫寒者提供资助。
两汉时期,国家教育管理机构也逐步完善,中央设太常兼管教育。蜀郡守文翁成都石室办学以后,地方学府兴起,由行政长官兼管。太学或其他中央学校以及地方学校主要教授学生儒家经典,兼插六艺,在辞、赋、画、书等方面也无所不包。
私学方面虽然没有得到更多发展,但在教育模式上以和官学接近。幼年以认字教育为主,少年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青年以研究和应用为主,基本和官办学校教授内容相同。
魏晋南北朝:由于“丧乱弘多”,政局跌荡,官学衰落,士族阶层转而从《老子》、《庄子》和《周易》中找思想依靠,形成了“玄学清谈”。嵇康就是其中代表人物。教育内容除官学外,已不在以儒家经典为主,开始教授相对立的放任思想,有人提出”超名教,任自然”等观点,不再学宗一师,且不主张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讲究清净无为。
地方私学兴盛起来,凭藉“朝章宽简,政网疏阔”却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的情形是“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教育模式也向家族式、私塾式两个方向发展,而家族式教育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模式,进而士族家庭人数繁多,逐渐形成了世族势力。世族家庭教育不在以儒学为主,更兼玄学及博弈书算方面,并将儒释道相互掺杂,教授知识面也逐渐变广。此时民间多学经学,而贵族家庭则更倾向诗、书、朝仪等方面,有些家族则世代只通一门,或历史,或礼仪,或琴棋书画,王献之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隋唐教育的系统化:隋唐时期由于政治、文化、科学、经济等方面都发展迅速,国家教育模式也摆脱了汉代独尊儒术的观点,同时兼顾佛道思想,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通六艺的发展方针。
隋文帝开国后,在中央设立了国子寺,设寺祭酒转管教育,又置博士、助学等充当老师。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书学等专科学校,大理寺同时设立了律学,教授法律。由于隋初学校系统发达,学生众多,但人才鲜少,隋文帝下诏废天下之学,只保留国子寺一所综合式学校。国子学后改称太学,而隋炀帝以后,国子寺改为国子监,并在地方设立庠、序等学校,教育规模逐步扩大。但由于隋炀帝好兴边事,战争不断,学校教育最终变的徒有其表,失去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意义。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置进士科,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教育和选拔人才提供了新的方式由于创制之初,规矩尚不完备,考试内容、方式等没有定式,所以对国家教育未形成重要影响。
唐朝是中国教育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唐高祖建制以后,继承了隋朝的教育制度,在国子监之外又设立弘文馆、崇文馆两所贵族式学校。地方设立州学、县学。除教育科目繁多以外,唐高宗还令当时在各学科有造诣的官员编写各科教材,指定为“国学行用”书籍。教育年限不等,有三年,也有七年,分科完成。学生来源也屏弃了魏晋唯出身的陋习,不分贵贱,唯才是举。科举考试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公元702年,武则天还创设武举,以选拔武术人才。唐朝后期,韩愈提出了按照人性的不同,因才施教。强调教育对一个人品性的影响。唐朝教育随着国力日盛,继而发展成为国际教育。高丽,新罗,百济,日本,安南等国家都派遣了留学生或留学僧来国子监学习各科课程。据统计,当时中央和地方学校在学人员达到6万多人,各科人才备出,专科优异也可为官成为那个时期的主要体现。主要的教育机构是国子监。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是最高行政长官。设司业二人,助祭酒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设丞一人,督导学生学业。设主簿一人,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监。府州县学学生由长史掌管。国子监设有博士、助教、直讲等,主管经学教授。老师多以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充当。
弘文馆则是主要生源。崇文馆要求学生都是一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国子监为文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及庶人才学优异者都可参加。律学、书学和算学需八品以上并兼收社会专攻型人才。级别上,弘文馆、崇文馆最高,国子监次之。中央学校生源选拔主要来自贵族子弟及各地考试优异人才。地方官学中的优秀人才也可经推荐、考试后进入太学学习,平民入学者称“俊才”。学生学习时间长短不一,入学时间也不相同。毕业年限分6年和9年两种,按学习科目划分。
官学分旬试、岁考、毕业考三种。旬试即10天一考,考试内容为背诵和讲解儒家经典。岁试即年终考试,考试内容以年内所学所有课程,分上等、中等、下等三个分数线。下等为不及格,需重新学习,不及格三次则需延长在校时间,累至9年仍不及格者,令其退学。毕业考由博士出题,国子监祭酒监考。各学学生能通二经者,平民能通三经者,才有资格考试。各地官学考试及格者由下往上,升入上级学校学习,直至升入太学、国子监学习。
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宋初皇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来缓解武将谋国的压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待遇,这一政策也体现在国家教育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在解除武将兵权的同时,重用儒臣,实行儒臣执政、以文代武的政策。宋太宗以后后,提倡“用文德礼治”,“遵周孔之礼”,主张以儒学为修身之道,同时讲求佛道思想的作用。宋仁宗时,下诏州、县办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兴学运动
第一次兴学运动发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即“庆历兴学”。旨在对教育机构和科举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有在州县设立学校,扩大太学和国子监规模,增加讲经博士人数,规定凡受教育者才可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内容改为策、论、诗赋三种。但运动因组织者范仲淹被罢黜官职,只进行了很短的时间,就匆匆结束。
第二次兴学运动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至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继续推进,由同平章事王安石倡导,改革内容将太学分为三个等级,即所为三舍法,下舍成绩优秀升中舍,中舍优秀升上舍。熙宁四年五月在地方设立官学,拨学田,置小学教授。十月颁布“三舍法”,改革太学。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颁布太学令。改革科举取士的方法。王安石认为国家选拔人才应“本于学校”,提出停止明经试科,增加进士名额,取消科举考试中的诗赋、帖经和墨义内容,改为经义和策论。同时恢复各类专科学校。王安石还提出学校教育要”求专门,兼文武”,在东京设立武学,教授军事知识。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朝廷设立了经义局,对《诗》、《书》和《周礼》进行新的注释和讲解,汇编成《三经新义》作为全国教育系统统一经学教材。此次兴学运动时间长,成效大,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兴学运动也中途而废。
* 第三次兴学运动从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开始,这年八月,诏天下兴学,以“三舍法”令行天下。州置教授二员,县置小学。县学生选考升州学,州学生三年升太学。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又下诏以学校取士,停废科举。崇宁兴学的目的在于恢复第二次兴学运动中的改革内容,学校制度变化不大。
宋代官学,规模空前,政府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武学、律学及四门学和广文馆。中央各部门也设立书学、算学、画学、医学。地方上,设立州县两级学校,并在路设立学官。教师先由地方选聘,后改聘进士或国子监、太学毕业学生,教材有国家统一颁布,多以五经为主。
有宋一代,各地书院式私学盛行,主要由于自唐朝以来,印刷业发达,书籍增多,民间可掌握的教育资料也开始增加,又因五代时战乱四起,教育中断,想学习的人一般都集中在有学识的学者的周围,既而形成书院。宋朝时,官方为了对私人办学进行管理,对私学“赐匾”、“赐书”、“赐学田”,给予承认,于是书院形成了以私学,半官办,官办私学等多种方式。另外由于当时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比如朱熹、陆九渊都喜欢在书院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书院式私学的威望。著名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南宋时期,书院规模扩大,学生增多,逐步在社会上形成另一种办学和上学的风气。书院也从最初的教学场所变为兼顾研究的学术机构。
两宋时期,由于国家重视文人,经济发达,使得国人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受教育的目的,怎么教育人,各时期没有统一观点。王安石主张学以致用,为国家政治服务。范仲淹主张学以研究,为国家体制的改革服务。陈亮等人主张受教育是为了谋取功名,建功立业。这时期的学派代表都主张”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知识都可以拿来学习。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主张受教育要“明天理,灭人欲”,主张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品德,强调教育的连续性,提出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教学的基本用书。
辽金两国的教育
辽金两朝为了巩固本民族在中原的统治,笼络文人,仿照中原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地方设州学、县学,并举行科举考试,推崇儒释道思想,对中国教育起到了推进作用。对于本民族,辽金还设立了特殊学校,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58年)创设女真国子学,仅限金人子弟优异者入学。地方还设立女真学府及京外医学。在宫廷还设立宫廷学校,专门教授宫女。
元朝教育的低迷
元朝统治者仿照宋制,在中央设立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三类学校。地方上各级行政区域除设立普通官学外,还设立了培养专门人才的医学,蒙古学,阴阳学。在农村还设立社学,社学是一种启蒙式的小学校。虽然元代也于公元1313年恢复科举制度,学习和考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主,讲解以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以注解《四书》为考试内容,也从元代开始。虽然元朝有完善的教育体系,但由于统治者过分强调种族优越性,将国家管辖的民族为为不同等级,蒙古有蒙古法,而汉人有汉法,造成种族对立。元朝的教育制度并没有缓和这种对立情绪,进而转变为大规模农民暴动,导致亡国。
明朝教育的兴盛
教育机构逐步扩大和完善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非常重视教育,并在刘基、宋濂等大臣的参与下,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明朝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宗学、武学、医学、阴阳学等学校,地方上,在内地省份设立府学、州学和县学,边疆省份设立卫学,统一名称为“儒学”,按照地方行政等级不同称为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诸土司儒学等。洪武八年还在乡村设立社学,明孝宗弘治十七年还规定乡村每35户就要设立社学一所。中央以礼部作为全国教育管理机构,地方则在诸路设置学政等官掌管教育。
明朝为照顾功勋旧臣,对这些人的子孙特别优待,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进入学校学习。生源一般分为“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四部分,前二者,多为地方选拔的优秀学生,后二者多为官员子弟或对朝廷有物资贡献人的子孙。在国子监读书的称为监生。此外还有来自朝鲜和琉球的留学生也在国子监学习。
八股取士
由于科举考试实行几百年,逐步完善,程序越来越复杂,而在考试内容方面也越来越狭窄。明朝科举考试提倡程朱理学,以“四书”、“五经”为主。而“四书”、“五经”又以《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作为科举取士的唯一教材。并作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统一教材。在考试模式上,也规定必须使用八股文写作,字数也受限制,内容不能自由发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多样性。
书院政治
明朝初期,书院教育模式被命令禁止,后又逐渐小范围恢复。但这时期的书院已经褪掉私学的角色,成为了官学的另一种形式。张居正当政时,以书院学生聚齐在一起发泄对朝廷不满为由,大量毁坏书院。明朝末年,无锡人顾宪成被罢官归还原籍,出于对朝廷政治的不满,遂聚徒讲学,并以东林书院为基地,不时议论朝政,和朝廷里的清流派相呼应,形成了历史上的“东林党”,逐渐卷入政治旋涡中,书院教育也逐渐失去以教育为主的功能,成了朝野政治斗争的工具。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与明末启蒙教育理论
明朝中叶,王守仁对流行已久的程朱理学提出批评,认为程朱理学讲求的品德修养和现实严重脱钩,应该将教育目的放在“致良知”,即忠孝仁义信等对自身的实际的道德修养,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到“省查存养”,有事无事都要时刻对自身和外界进行是非错误的辨别。王守仁还主张对于萌芽教育,要顺应孩子的“乐嘻游而惮拘检”之情。到了明朝末期,随着社会矛盾激化,边界战争和内部人民暴动频起,以及在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主张人性不分善恶,是与生俱来。他们批评程朱理学主张的中庸之道,反对无关外界的“修身养性”,提出教育要”经世致用“,学习各方面知识,反对八股文钳制人的思想,讲求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强调“履事、习事、实历、习行、习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清朝传统教育的衰落
清代前期国家教育体系沿用明制,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入主北京,恢复科举考试,并修复国子监,改称国学,设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等官,并设府道州县学,乡村设置社学、义学,边疆设置卫学。为满族和蒙古族设宗学、八旗学、蒙古学。后来在国学内设立满洲司,允许八旗子弟进入国学学习。清代前期教育和明朝教育体制变化不大,除进一步完善教育的基础建设以外,还增加老师的人数,提高老师的授课水平,注重选师的能力和学识。清朝也接受外国留学生在国子监学习,比如俄罗斯,琉球两国在不同时期都派遣过留学生。
清朝教育在考试方面对科举制度作了更严格的规定,在严肃制度、慎重科名、防止弊案作出了更细致的规定,并相应的提高了科举考试人员的待遇。顺治丁酉科作弊案和康熙辛卯科作弊案成为清代前期最著名的考场舞弊事件。由于清朝政府注重汉族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中,规定宗室不参加乡、会试,旗人、蒙古人不得录为三甲。另外前期教育中,政府注重平衡各地的教育差距带来的考试不公平现象,按照各地教育的规模和入学人数分配考试录取名额。然而由于清朝在教材上以“四书”为主,考试内容也是在四书中寻章摘句,让考生根据官方注解进行解析,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学习面过于狭窄,达到不知古不识人的程度。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如火如荼,青年学生开始被派遣到外国留学,带回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回许多先进的观念。在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碰撞中,传统教育因在科技方面的缺失而越来越受到留洋学生的轻视。张謇提出“教育救国”,希望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挽救中国的衰亡。但他不主张完全嫁接外国教育模式,提出严格教育论,“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有害群者去之,无姑息焉”。容闳提出中国教育应借鉴西方模式,取消科举考试,让学生学习各方面知识。国家经历洋务运动、庚子国变之后,传统教育受到各界的批评日间增多,以至于光绪三十二年,朝廷废止了传统的科举考试,改设新学,先按传统考试发放录用人才,在设立小中大学堂之后,又根据成绩优劣授予功名式文凭。
自此,中国新学开始,新式教育兴起,中国教育史也不再是古代教育史了。你可以自己w-i-k-i网络不让我发他们的网站。用谷歌搜一下。我是转自那里的。看看还真是长知识。
D. 河北古代名人有哪些
1、尧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出生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 因此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后人称其为唐尧,帝尧曾在今邢台大麓禅让位于舜。 政治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商代孤竹国,含今迁安市、滦县、卢龙以北)人。 3、叔齐伯夷之弟,与其兄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4、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战国时代名医。 5、公孙龙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公孙龙,字子秉,赵国人。 6、燕王哙(?─前314年)战国时期燕国政治家、第三十八任国君。公元前321年继位。前316年把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 7、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战国时期燕国政治家、军事家。在东北设辽西、辽东等5个郡,奠定了秦代东北疆域。 8、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 9、赵奢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 10、蔺相如战国名相,河北曲阳县人,英勇大义,智慧宏达,千古佳谈。 11、廉颇战国四大名将,慷慨重义,以勇气闻于诸侯。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 12、乐毅赵国人,战国名将,领五国之兵连下齐国七十二城。 13、李牧赵国柏人(今河北隆尧)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功绩自不必说。 14、毛遂赵国贤士,毛遂自荐,出使不辱使命,为官造福于民。 15、赵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郸人。 16、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河北省正定县以南)。南越国创建者。 17、毛亨西汉学者,河北河间人,“毛诗学”的开创者。 18、毛苌西汉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河北邯郸人,《诗经》,就是毛苌注释的“毛诗”。 19、韩婴西汉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注:诗经传承有齐鲁燕赵四家,后惟赵毛苌一家流传至今)。 20、董仲舒汉初大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功罪千秋评说。 21、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 代表作《佳人曲》。 22、李夫人汉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后被追封为孝武皇后,有“倾国倾城”之貌,其兄曾赞其“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3、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正定人,一生经历七朝,享年84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24、刘琨河北无极东北人。西晋诗人。少年时即有“俊朗”之美誉,以雄豪著名。闻鸡起舞的另一主角。 25、高欢(496-547),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鲜卑化的汉人,北齐王朝的奠基人。 26、祖冲之今河北涞水县, 是中国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 27、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28、孙伏伽隋河北清河(今邢台清河)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29、李春河北邢台临城人,隋代造桥匠师,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学家,赵州桥的设计者。 30、窦建德河北故城人,隋末河北义军首领,李家统一中国的最大挑战者,当时是鹿死谁手未可知。 31、刘黑闼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隋末河北义军首领。 32、贾岛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诗人。 33、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34、冯道(882~954)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 35、郭威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出身平民,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 36、怀丙(生卒年月不详),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学家。精于建筑工程技术。 37、李百药,史学家,诗人,《二十五史》之《北齐书》作者,河北安平人。 38、慧能,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六祖法宝坛经》主人公,河北涿州人。 39、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40、苏大年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编修,人称苏学士。最擅长画竹石等,能诗文。 41、马致远沧州市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42、梁梦龙(1527~1602年),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43、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 44、纪晓岚河北沧州人,清名臣,《四库全书》主编。 45、王锡衮 红顶商人,保定腰山王氏庄园创始人。 46、曹雪芹祖籍河北丰润,伟大的文学家。 47、刘春霖直隶肃宁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48、冯国璋北洋三杰之豹,河北河间人,著名笑星冯巩的曾爷爷。 49、张作霖东北王,辽宁海城人,祖籍河北。 50、韩荫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一代英豪,传奇名将。 51、苗圩,河北昌黎人,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 52、张中行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53、冯至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54、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55、郭小川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人。 56、王蒙河北沧州人,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红学家。 57、铁凝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58、王宝强河北邢台人,青年演员,以其草根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59、尚小云,邢台南宫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全国劳模 王玉坤(安平人)、耿长锁(饶阳人)
E. 明朝的政治体制是怎么样的
现发现赵丰年先生的《华夏千年历史回顾和启示》大作中有一些关于宋明的论述与史实不符。若不出来说明一下,恐会误导他人。例如,该文指责说“宋太祖、明太祖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让中国人民饱受各种内战、外敌野蛮屠杀的痛苦折磨。”而事实则与之相反。因为宋太祖之前的中国是个四分五裂(五代十国)、战乱纷飞的时代,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宋太祖结束了五代扰攘的局面,使中国人民脱离了各种内战和避免了外敌的野蛮屠杀。
明太祖也是这样的伟人。明太祖不但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各种内战,还高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消灭了窃据中国近百年的野蛮外敌,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各种内战、外敌野蛮屠杀的痛苦折磨。”,并数度遣兵深入大漠、追缴残敌以期杜绝外患。
另外,宋太祖和明太祖并非处于和唐太宗对立的另外一个极端。两者之间,乃至宋明两个朝代,特别是宋初和明初之间都有很多的不同点。如宋朝极端地重文轻武,极端优遇士大夫,对北方游牧民族尽量委曲求全,不惜屈膝于异族,向异族拱手称臣,签订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而鲜有主动出击之举。而明朝则不是这样。它是一个刚质健拔、充满阳刚之气的朝代。明代、特别是明前期,对士大夫不但不太重视,甚至还冷酷无情,大臣们上朝前都担心自己能不能安全回家呢。这也是明朝后来被文人们抹黑的重要原因。明朝,从其建国起,就主动向北方游牧民族出击。哪怕是兵临城下,哪怕是内忧外患已经到了快亡国的时刻,它仍拒绝和异族和谈,更不可能像宋朝那样屈膝投降,签订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了。
就拿明朝后期,皇帝因几十年不上朝而被众多人当作明朝连满清都不如的万历年间来说吧。当拥有先进火器的日军侵略明朝的属国朝鲜时,明朝政府尽管自身有很严重的危机,如北虏仍在骚扰问题、东北女真势力日益扩大问题、国内民生和社会治安问题,但仍是毅然出兵,并且打败了日军,把日军从朝鲜赶回去了。而三百年后,同样是在朝鲜,对手同样是日本,且自身武器装备并不比日本差多少的情况下,满清却是一败涂地,很快就屈膝投降,割地赔款了。至於宋朝,就更不用说了。从北宋建立到北宋灭亡、再到南宋灭亡,不但去不了朝鲜之地,连河北的燕云十六州都收回不了呢。
而明成祖数度亲征漠北,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宋太祖和明太祖,也没有“忘了北方未归化游牧民族的南侵的危害”。宋太祖在尚未完成统一南方之前就进行过北伐异族的军事行动。而在基本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后,第二年就开始北伐,进攻有契丹强敌支援的异族政权北汉。可惜途中神秘死亡。宋太祖不但要消灭异族北汉政权,而且还要收复由异族石敬塘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所以,说中途去世的他“忘了北方未归化游牧民族的南侵的危害”,是不合事实的。
明太祖就更没有“忘了北方未归化游牧民族的南侵的危害”,当然也不存在“过分注意防止军阀拥兵自重”的事情。明太祖在位期间,明军不但经常主动出击漠北,其精兵也大都布置在北方边境一带,而且还让他的儿孙们当军阀拥兵自重。这也是明成祖得以取得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太祖和宋太祖不是与唐太宗对立的另一个极端,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
至于赵丰年说的“我们的中国,从五胡乱华以后,在某些方面就开始陷入走极端的恶性循环。”当然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事实上,五胡乱华后的中国依然有过强盛繁荣、且创造出了超越前人文明的时代。
赵文指责明朝“在抛弃宋代弊端的同时,完全放弃了宋代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宋代鼓励商品经济发展,政治开明仁慈等种种政策,在明代所剩无几。在西方文明开始大幅度进步的时候,明朝却从宋代的文明发展大大的退步了。这些制度的倒退尽管在明初短期的国防利益,却推动了明朝的衰落和被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灭亡。”,这一指责显然也不太符合客观事实。
明朝当然没有“完全放弃了宋代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明朝同样鼓励商品经济发展,而且还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再说“政治开明仁慈等种种政策”,若说不以言论杀士大夫,若说士大夫的待遇上,那确实是不如宋朝“开明仁慈”。但这不能代表明朝的政治就不开明,就不仁慈,宋代的“政治开明仁慈等种种政策,在明代所剩无几”了。
事实上,明朝的政治制度非但不比宋代差多少(实际上,宋朝也是皇帝拥有较大权利的中央集权制),也比同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来得先进。例如,各大臣也是通过比较公平严格的考试选拔出来。其选拔过程,比宋朝都来的严格。而且即便是一贫如洗的山民,只要能通过这一选拔考试,就可以成为管理国家的栋梁,甚至还可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即国家的各级栋梁不是世袭制,因此,哪怕自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级的国家支柱,若子孙通不过选拔考试,也只能当平民百姓了。
明朝政府和宋朝政府一样,也是脱离皇室而独立化了的,由以内阁首辅大臣(实质性的宰相)为首的大臣们运作的。也就是说国家权力是由皇帝和诸大臣们分担并相互牵制的。明朝也有专门监督皇帝的谏官。不但政府官员,民间也可以直接批判皇帝,直接指责皇帝的过错。若朝野的批评正确,皇帝即使心里不高兴,表面上也只能容忍。因此即使出现万历帝那样常年不上朝的皇帝以及昏庸之君,国家机器也能照样正常工作。
整个明朝年间,其中央政府中一直没有出现宋朝秦桧那样的内奸,不能不说与其政治体制有高于宋朝之处有关系。明朝所造就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只会比宋朝多,不会比宋朝少。 思想家如刘基、王阳明、李贽(卓吾)、薛瑄、陈献章、胡居仁、罗钦顺、湛若水、王廷相、唐鹤征、王艮、罗洪先、何心隐、焦竑、刘宗周、孙奇逢、陈确、王畿、魏校、吕坤、方以智(方还是科学家)、朱之瑜、傅山、黄宗义、顾炎武、王夫之、颜元、李恭、戴震、李颙、吕留良等等;文学家如李开先、吴承恩、汤显祖、冯梦龙、凌蒙初、蒲松龄、龚升、孔尚任、吴敬梓;历史学、政论学、考证学者如张居正、顾宪成、陈子龙、高攀龙、孙奇逢、张溥、万斯同、万斯大、全祖望(此人虽生于满清初期,但家庭则是颇有民族气节的家庭,本人受的也是黄宗羲,万斯同等人的影响。其他人亦然);自然科学者如朱载堉、李时珍、潘季驯、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傅山、方以智、王锡阐等;大建筑学家如计成等。
也正是明朝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中国人的思想变得异常活跃和具有前瞻性。批判精神、怀疑精神、经世致用的思想、实测实验实证思想以及积极的西学受容是明朝、特别是明末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思想等各分野的特征。
出现了一批反封建专制和具有近代民主自由平等主义色彩的思想家。如李贽的“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反对孔孟儒学和封建礼教的主张;顾炎武的“众治”取代君主专制的“独治”;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也”;黄宗羲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为人君者”“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的见解以及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这些都是和近代欧洲的个人自由、人性解放、人人平等、民主与法制的思想是相通的。
宋代,似乎没有这样的思想吧?又何来明朝“在抛弃宋代弊端的同时,完全放弃了宋代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在西方文明开始大幅度进步的时候,明朝却从宋代的文明发展大大的退步了。”之说?
众所周知,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靠手写制作的书籍能大量迅速地复制,因此到那为止与书籍无缘的一般人也能容易地购买阅读书籍。这对发源于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明代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使用比宋代的胶泥活版更先进的铜铅活版印刷技术,书物得以大量出版的时代。因此若无明末的大动乱,若无野蛮异族入侵及其长久的令人窒息的统治,那些具有近代民主自由平等主义的思想就可以广为人知,逐渐被人民大众所接受,从而唤醒或者确立人们的近代民族主义意识,促使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生产业革命。那麽中国就决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何来“在抛弃宋代弊端的同时,完全放弃了宋代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在西方文明开始大幅度进步的时候,明朝却从宋代的文明发展大大的退步了。”之说?
其实,中国的初中历史课本就明确指出:明朝拥有在质量上超过前代水平的、技艺先进的织染、制糖、造纸、制瓷、采铁、铸铜、造船、兵器制作,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待种手工艺和土木建筑,南京的龙江造船厂,北京的军器局、宝源局,遵化铁厂,苏州的织染局,饶州的御窑厂所设的工场都有细致的分工。洪武时,官办铁冶的定额每年已达一千八百四十七万余斤,钱币年铸最高量已达一亿九千九百八十四万余文。宣德时,饶州传造的瓷器一次达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其他绞罗纱绸、彩缎雕漆等消费品的制造更是不可胜数。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也空前活跃。到中叶以后,呈现出类似于产业革命以前的欧洲的社会状况,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奠定了形成近代民主自由主义思想的经济基础。
早在明前期,就有了制造可以远洋到非洲的舰船的技术,而同期的欧洲只能造一些小型的木板船[Paul Kennedy著《大国の兴亡》上(译者铃木主税,株式会社草思社于1988年11月7日第18次印刷发行)]。“明代铁产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由于建筑盛行,发明了利用简单机械原理的起重机。火器在明代有很大进步,大炮有从西洋输入的弗郎机、红夷炮,枪有快枪、鸟嘴枪及各种手铳,已和近代武器接近。”[尚铖《中国历史纲要》374]明初就已经拥有大量制造当时最先进武器的技术,并积极投入实战,因此让当时的敌人蒙古人(鞑靼、瓦刺等游牧民族)闻风丧胆。明朝不但拥有这些先进火器,即使在弓箭这种冷兵器的制作技术上也比“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来得先进。因此明朝政府不但严禁向蒙古人出售那些先进火器,也同样严禁向蒙古人出售弓箭和用于制造盔甲刀箭的铁器。蒙古人为窃得这些先进武器而绞尽脑汁。例如用派遣朝贡团的方式,途中从明军士兵和不法商人那里偷偷购买这些先进武器,并用引诱、绑架等手段迫使中国人到其居住地传授和仿造这些武器。
就拿郑和七度下西洋这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说吧。郑和率领庞大的海军舰队远洋非洲,是空前绝后的壮举。可若没有当时最先进的造船、引航、舰船编队技术,乃至海上长期生存的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样高度的技术,别说同时代的西方文明,就是“宋代的文明”也没能实现。何来“在抛弃宋代弊端的同时,完全放弃了宋代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在西方文明开始大幅度进步的时候,明朝却从宋代的文明发展大大的退步了。”之说?
不但明代中前期,就是后期,仍比同时代的欧洲更发达。当来华的传教士把当时中国的发达情形写成报告发回欧洲时,给欧洲的知识分子以很大冲击。“前近代所有文明中,最先进的,拥有优位的就是中国。十五世纪的人口为1亿到1亿3000万人,与欧洲的五千万到5500万相比,压倒性的多数,拥有优秀的文化,实施了灌溉的肥沃耕地从十一世纪起就通过非常好的运河连接在一起,教育程度高的儒者役人运转着职员等级制度整备齐全的行政机构。其洗炼了的统一国家的样子,令来访的外国人羡慕不已。确实,中国文化蒙受过蒙古部族的激烈攻击,也被忽必烈汗侵略和统治过。但中国有着不是靠征服者来改变,而是去改变统治者一方的实绩。1368年明王朝建立,赶走蒙古,实现中国的再统一时,有很多从前的秩序和学问都温存下来了。受过尊重‘西欧’科学的教育的读者最惊奇的大概是中国文明中的技术水平之高吧。中国自古就有很大的图书馆。活版(movable type)印刷早在十一世纪就已经登场,不久大量书籍就被印刷出版了。受运河建设和人口增加的触发,产业和贸易都发展起来了。中国的都市,与同时代的中世欧洲的任何都市都大得多,交易路也延伸到很远。纸币很早就被利用,在商业发展和市场成长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明在十四世纪末打倒蒙古统治者时,就已经使用大炮了。”[Paul Kennedy著《大国の兴亡》上,28-29页]
其实,明朝不但在其中前期,就是到了晚期,也不比西方落后多少,很多地方还经西方传教士之笔传至欧洲后让欧洲的知识分子大受刺戟呢。
正如日本历史学家指出的:“十六世纪末以后,来到中国的耶稣会会士们(基督教传教士)报告了很多中国的情况。他们看到的中国,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是更发达的社会,这给了启蒙时期的知识人以很大的刺戟。对他们来说,中国的文物制度值得惊叹,甚至是理想性的。当然,其中也许含有因不充分的理解而产生的过大评价,但如果是以资本主义以前的阶段来进行比较的话,中国为最发达国家之一这一事实,应该是不会错的。……这个时代出现的新要素之一,就是和欧洲恒常性的接触。这种接触,既有文化方面也有经济方面,但文化方面到清代就中断了。明末,学识丰富的耶稣会会士一来航,中国人就对他们带来的新学问和新技术予以相当的关注。不但出版了很多翻译书,还将其编入中国人的著作中。即使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明末的所谓实学、很多技术性书籍的出现,可以认为是受洋书的影响。而且还有知识分子信教。特别是任命耶稣会会士为制历的钦天监(天文台)的长官一事很有名。可是到了清代康熙帝时,发生了所谓的典礼问题。……其结果,不但失去了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与洋学的接触,不可思议的是,对洋学的关心也没有持续。所以,此后的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直到清末为止都不为中国所知。……(到清末)对终于复活了的洋学(当时的中国称之为西学)的关心,因为只是出于要解决现实中满清所处的难局才出现的关心,虽很切实,但同时也有很强的功利性的一面,这和明末期对洋学的关心,性质上有着相当的不同。”[岩见宏+谷口规矩雄著《伝统中国の完成/新书东洋史4》 6-11页,1988年8月5日第八刷発行,発行所:株式会社讲谈社]
再拿王朝寿命来说,明朝寿命不但比北宋、比南宋长多了,就是比东汉、比西汉也长多了,比满清也长。明朝也不是亡于北方游牧民族而是亡于天灾人祸。倒是宋朝,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均亡于北方游牧民族。因此要说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是因为“制度的倒退”的话,那应该是指北宋和南宋的制度才对。因此赵丰年的“这些制度的倒退尽管在明初短期的国防利益,却推动了明朝的衰落和被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灭亡”的说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再说说明代的民间社会文化生活。。明代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比较自由,也比较丰富多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例如,中国古代社会,极其重视礼制,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而衣饰冠巾则是表示一个人身份等级的符号,因此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但庶民百姓和士大夫阶层之间,就是各级官员,不同行业的庶民百姓之间,也不能随便混用。但自明代中后期起,不但庶民百姓可以自由地穿戴士大夫阶层的衣冠,使用从前被严厉禁止的黄色,服饰花纹甚至还可以使用从前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为人君至尊象征的龙纹。从前贵妇人才能用的头饰,娼妓都能用了。
同时,民间还涌现了大量较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口语体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忠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金瓶梅》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仍有很大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平妖传》《封神演义》等长篇小说,还有《剪灯新话》、《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拍案惊奇》以及并不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最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逊色的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作品《牡丹亭》等。
这些作品大胆地揭露了社会问题,抨击了封建礼教,充满了对个人自由和人性解放理想社会的向往。其思想的先进性可与近代西方相比。
不但如此,明代还出现了小说评论家。他们敢于称赞那些被从前的读书人所轻蔑的恋爱小说、白话文小说。明代小说和戏曲,甚至还对外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例如中国不太有名、几乎失传了的《剪灯新话》,在传入日本后,便对日本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被改编成日本传统舞台戏剧歌舞伎、传统单口相声落语、小说。例如歌舞伎《怪谈牡丹灯笼》、落语《怪谈牡丹灯笼》,以及《御伽婢子》和《雨月物语》等日本早期怪谈小说代表作就是受该著作影响而诞生的。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文学艺术所受亚洲的影响之大为众所周知。特别是这个时期的法国文化(这同时又是欧洲文化的代表)从中国的思想以及艺术等受到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前川贞次郎著《绝対王政の时代--新书西洋史5》60页,昭和55年2月20日第七刷発行,発行所:株式会社讲谈社]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说是中国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代表作。
这是北宋、南宋两个朝代都无法比的。
遗憾的是因明朝不幸覆灭、取代它的又是带有落后野蛮的奴隶制特征、极端封闭愚昧、又因自己的落后、人数极少而极其恐惧汉民族“反叛”因而采取残暴镇压、大兴文字狱等种种手段扼杀中国人活力的异族满清,这一独自发展起来的中国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因此被而夭折了。
明代还出现了代表当时整个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专业著作。如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十七世纪末传入日本后,受到日本学者的极为重视。法国人得知后也如获至宝,将其翻译成法文。此后欧洲各国纷纷把该书翻译成本国文字,并赞之为“技术的网络全书”,反倒是在该书的故乡中国,因满清残酷的统治而销声匿迹了;又如李时珍编著的、记载了古今本草1871种的《本草纲目》;还有计成编著的、世界造园学最早、且有系统的造园技术专业著作书《园冶》,以及方以智的网络全书式著作《通雅》和《物理小识》,等等。随着商业的发达和算盘的普及,还出版了达到当时世界水平的算数书《直指算法统宗》。民间,《三台万用正宗》等日常网络全书也大量普及开来。明代还出现了徐霞客那样的大地理学家和大旅行家。
明代在农业方面积极注重国内既存农业产品和生产技术的改良。例如解决了双季稻的推广技术问题,双季稻因此在南方各地得以普遍推广。岭南地区还出现了三季稻。从而加倍、三倍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这是北宋、南宋两个朝代都无法比的。明代的中国人并不因此满足而是积极与海外交流,积极引进海外的其它先进品种。例如,原产美洲大陆的高产耐旱、土地适应力极强、种植方法又简单的农作物如玉米、甘薯(明代文献中又称红薯”、“金薯”、“蕃柿”、“白薯”、“番薯”、“红山药”等)、马铃薯等,就是明代引入中国的。在这些农产品引进普及之前的中国,长时间人口一直难有较大增长(即使是大唐盛世,人口也只有五千多万)。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物生产受到极大限制。人多地少的话,即使是丰年都难以维持温饱。绝大多数农民战争皆因食粮严重不足、连种田的农民都无法生存而引起。满清中后期,中国人口成倍增长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满清制造的大规模征服战争终于结束,明代引进的这些高产耐旱、土地适应力极强、种植方法又简单的农作物得以扩展到全国从而提供了更多食粮的来源和产量的结果。
这些事实证明明朝并非如赵文所指责的那样“在抛弃宋代弊端的同时,完全放弃了宋代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宋代鼓励商品经济发展,政治开明仁慈等种种政策,在明代所剩无几。在西方文明开始大幅度进步的时候,明朝却从宋代的文明发展大大的退步了。”而是大大超越了宋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