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主角 > 童趣是主人公的小说

童趣是主人公的小说

发布时间:2023-02-26 09:22:58

『壹』 有没有什么小说从主角小孩时代开始写的

诛仙~ 实在不行,就看《汤姆索亚历险记》吧,反正我觉得挺好看的~呵。

『贰』 寻找一部10年前的小说

浮生六记》(沈复)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46岁时有感于“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乃作《浮生六记》。
这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书中记叙了作者夫妇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
这本书也是薄薄的一本,写沈复的一生,里面他和芸娘的夫妻之情很让人动容,文字很美。初中的课本里曾经收录过一篇《童趣》,就是选自沈复所写的这本《浮生六记》。小说。。。

『叁』 推荐好看的儿童文学小说

草房子

一、小说-《草房子》
1、出版信息
书名:草房子 作者:曹文轩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 ISBN:9787534618727 装帧:平装 开本:32 定价:18.00元
2、作品介绍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当我们走近曹文轩为我们搭的《草房子》时,我们确实被这样一种气息所弥漫。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写了离我们已远去的小学生活,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那种发生在还未长大却向往长大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真故事,有许多茫动,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幸少年与厄运抗争的悲怆,残疾少年对尊严的坚守,等等,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感人心魄之感,有时甚至催人泪下。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3、本书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秃鹤
第二章 纸月
第三章 白雀(一)
第四章 艾地
第五章 红门(一)
第六章 细马
第七章 白雀(二)
第八章 红门(二)
第九章 药寮
代跋 追随永恒
2、所获得奖项
《草房子》曾获冰心文学大奖。中国作协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儿童文学奖。1994、1997、1998年度由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冰心儿童文学大奖以及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 电影《草房子》曾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一九九八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四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3、点评
学生点评 纯真的爱 ----读曹文轩《草房子》有感 《草房子》是一本儿童读物,描写的是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小学生活。小说通过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即使学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孩子的心底还是纯真的。 “陆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陆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使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陆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他用不上学了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用戴帽子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当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这样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而错失了“第一”的荣誉,“就这样,陆鹤用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即使陆鹤用这样严重的错误来报复别人对他的侮辱,但是,孩子还是纯真的。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可喜的是,他还是有着强烈地集体荣誉感,当他们学校的文艺演出缺少一个秃头的演员时,他毅然站出来,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角色,而且把这个角色演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陆鹤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为集体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 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纯真的,他们的“忍不住的笑”“厌恶的眼神”也并不含真正的“恶意”,从孩子的世界中体验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纯。 一个是秃顶的“陆鹤”,另一个是美得让人忍不住有保护欲望的“纸月”,纸月正如她的名字,是一个易碎品,纸月的一手好字,纸月的掉眼泪,纸月的笑声,纸月的温柔,纸月的沉默,纸月的倔强……都给桑桑带来了莫明的感觉,不由间有了自卑的情绪和对抗的情绪。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描写的是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唯美。虽然纸月是个私生子,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并不影响纸月的善与美。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从孩子的眼中体验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 而细马是一个领养来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感觉到了被别人排挤,无法适应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选择了逃避。他拒绝和同学交谈,选择了与羊为伍,开始了自己的放养生活。但是孩子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与同伴交流的。当他能听懂当地的方言时,他用笨拙的“骂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别人的“招惹”,以泄他对在教室里读书孩子们的嫉妒。虽然他本能的抵触他的养父母,计划着有一天逃离这个地方。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没后,养父病逝后,养母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疯了后,细马毅然地挑起了这个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从孩子的行动中体验到了什么是忧伤,什么是勇气。 杜小康的生活更有戏剧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全村首富,一夜间变为负债累累,小小的孩子确实承受的太多太多。一个整天穿着干干净净的孩子,过着无忧无虑,有求必应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羡慕,优异的学习成绩,口袋里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能够骑着罕见的自行车穿梭于孩子们游乐场。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孩子们的“孩子王”,享受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戏也往往是“将军”“司令”的领袖人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孩子不适应是肯定的,但是,还是勇敢的承受了。陪这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放鸭失败后。父亲垮了,但是孩子却勇敢地站了起来,继承父业,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从孩子的行动中,体验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力量。 曹文轩是一位下定决心要用“从前”少年的故事来感动今天的孩子的作家。在中国下这样的决心似乎不容易,作家还需要写一篇后续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在世界上有这样想法并获得成功的作家很多,前面介绍的这些作家大多属于这种类型,马克·吐温、德琼笔下的少年都有自己儿时的印记,而槐尔特、黑柳彻子干脆就是写自己的故事。曹文轩在与少年张苗的访谈中,也承认《草房子》中的桑桑“有自己的影子”。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在此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成就并不限于儿童文学领域。 他小时候生活在苏北一个很穷很穷的农村,“到底有多穷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不过,“穷虽然穷,但那段时光还是过得很有意思,很愉快的。”到底有多愉快,你读了《草房子》自然就知道了。他回忆道,身在那样的贫困中,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家能有一碗干饭、一碗红烧肉吃。可当他离开了那里,却发现“原来过去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宝贵,原来那里的每一粒沙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进入到文学世界里去的”。 在他的少年小说中,虽然人的物质条件很匮乏,但生活环境却在他的笔下如诗如画。他深情地回忆道:“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有河,有桥,如果走3里路的话,至少要过5座桥。原来,我们那儿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所以在我一点点大的时候就会使竹篙撑的船,摇橹的船,桨荡的船了。” 《草房子》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水乡。故事从桑桑上一年级开始,一直讲到1962年他小学毕业。熟悉那段历史的人肯定知道,那正是“大跃进”与以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过故事中并没有讲到这段历史,只是讲一个水乡小学宁静却也不平静的故事。 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的家就在油麻地小学的校园里,也是一幢草房子。 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很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专家点评 《草房子》的审美追求 面对今天因学业沉重,受信息浪潮包围而不堪重负、早熟的孩子们,儿童文学作家感到了一种无所适从的焦虑。然而,一批自觉担纲“未来民族性格塑造者”的作家还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写作让今天的孩子为之动容,涤荡他们的情怀,曹文轩就是其中的一位。“怎样去感动今天,乃至将来的孩子?”这一疑虑在曹文轩的笔下成功地演绎为坚定的自信,长篇小说《草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文本。小说通过对成长和人性这两大主题的浪漫叙述,实现了作家“追随永恒”的目的。 一、人性美的展示 虽然生存环境改变了,心理、生理状况也都起了明显的变化,但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欲望、基本情感和基本的行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从前,当作家看到这点时,他在回答“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这一命题时,就显得相当专注:以人性的回归来启迪人、净化心灵。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说过,教育把许多现成的感情灌输给儿童,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换句话说,人之初未经教化的原始心性和自然心理是世间最为纯真的人之存在,最接近人性的本原。作品中首先凸现出来的就是未泯童心。小说主人公桑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异想天开、出人意料的事情。他会心生怜悯,决意改善鸽子们的住处,不顾后果地将家里用的碗柜三下五除二改制成“鸽笼”,当看到鸽笼稳稳地挂在墙上时,桑桑被自己的高尚感动了;还会出于临渊于鱼的羡慕之情,将父母大床上的蚊帐当成渔网,撒到河里,于是,就在蚊帐遭遇了平生一劫,被桑桑拉下水之后不久,桑桑也免不了遭难。丰子恺先生看到女儿阿宝骑在凳子上,摇摆着说:“凳子四条腿,阿宝两条腿。”稚音一出,先生欣喜若狂,疾笔成画,题曰“凳子四条腿,阿宝两条腿”。后来禁不住又在《圆缘堂随笔》里提到此事,把它当作孩童天真情趣的代表。倘若拿“凳子四条腿,阿宝两条腿”和桑桑的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办“好事”相比,也会顿显大失声色的。 除了童趣外,童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童真。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各种想法、行为出发点都是相当真诚的,少不更事时的幼稚想法皆出于孩童毫不保留的喜怒哀乐之情、善良同情之心自不必说,就连略经人事之后的成熟心机,也都是单纯而易窥的,绝不含一丝存心伤人的意味。例如小说中的细马,虽然决定家中大事时一副当家作主的样子,讨价还价时摆出精明能干的架势,显示出大人才有的沉稳和耐心,但在桑乔校长和其他油麻地人的眼里,他的这份心机又是明白的:为了支撑屡遭厄变,失去主心骨的家,他的苦心就显得格外真挚,惹人怜爱。 在困顿环境的磨砺下顽强保存,并且历久弥坚的独立人格、优秀品性较之天然童心又显得更加难得和珍贵。小说通过对秃鹤、纸月、杜小康、细马、以及白雀、蒋一轮、秦大奶奶等众多人物、故事的描写,传递了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等高贵人性美的信息,这种有关人生沧桑、有关美好与善良的充满浪漫和悲悯的叙述,使作品显示出一种宽厚、深沉、凝重又不失色彩的审美空间。我相信,今天的孩子一定会因此而感动,并从中获得人生初体验,他们需要这样的审美指引,而我们的儿童文学作者亦有责任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良性灵魂。 二、成长主题的表达 成长这个话题在人类历史上总是具有清新隽永的魅力。《草房子》对人性内涵的表述,是在少年成长的主题下展开的。作者以主人公桑桑的视角为叙事观察点,描写了桑桑在油麻地度过的六年小学生活,以及这段时间里目睹的草房子和油麻地发生的人事变迁。从计较与条件优越的同龄人杜小康暗中较量的得失并为之苦恼,到主动伸出援手,卖掉心爱的鸽子为杜小康筹得摆杂货摊的启动资金;从跟妹妹争食抢吃时的不懂事,到为了不食言,忍病带妹妹进城的负责,这些转变都有力地说明了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参与者,周遭的事情让桑桑这位懵懂少年经历了一场艰难甚至饱含沧桑的成长洗礼。离开草房子时,桑桑再也不是过去那个顽皮淘气的小男孩了,他在与亲人、师长、同学的生活撞击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启悟,他已经慢慢成熟,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同时在生与死的辗转中获得了生命的自我超越。而桑桑周围的伙伴,如秃鹤、杜小康、细马,不也经受了这样的成长仪式吗? 不仅如此,就连那些和孩子们关系亲密的大人们,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人性的二次成长。桑桑和其他孩子“奶奶——”的深情呼喊,唤醒了垂老的秦大奶奶坚硬顽固的心,使她奋不顾身地去解救落水的女孩;在油麻地小学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中,她自觉放弃了曾经倾注了自己和丈夫所有青春和心血的关于土地的梦想,搬出了草房子,在这之前,秦大奶奶是任凭你几条大汉将其放在门板上也抬不走的呀。在和儿子一起抗争死亡的过程中,桑乔的人格提升也是显著的,他成功地解开了自己身世低贱的心理郁结,放弃了对荣誉的过分热衷和汲汲追求,显示出超然、洒脱的气度。 随着成长这一流程的展现,独立、挺拔的人格和人性美的力量得到了深刻的阐释,小说也因此获得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三、牧歌式的叙述 说到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和成长的解剖,我认为没有比哲学更为简明、精确的了。小说以及其它文艺作品,都只能提供相对模糊的感受。但是,作者通过创作倾诉对人生的感悟,满足表达个体存在的欲望;并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在别人的故事里得到安慰,从而获得在险象环生的生活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这就是小说的独特作用。因此,叙述作为小说存在的理由就显得尤其重要。 60年代苏北平原上,农村人家的窘迫而平静的生活,在作者的叙述下像宽广的内陆河一样从容镇定、波澜不惊。这里有茅草盖成的冬暖夏凉的金色草房子校舍,有人畜共处一室的局促和寒伧,有清冷高阔的秋冬夜空下孩子们单调而快乐的游戏,有戏台上的简陋表演和戏台下的欢声笑语,还有大河上被农人驱赶的鸭群游动时泛起的涟漪、树林里被猎人追逐的慌张窜逃的野兔和五月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子般光芒的麦穗……成长和人性这两个沉重的话题在牧歌式的叙述下展开,也显出一种诗篇般的优美来。任何功利色彩的说教在这种叙述面前都会觉得自惭形秽。 曹文轩在作品的代跋中反复强调,他追随的是一种永恒,一种人性内涵的浪漫追寻与审美提升。的确,《草房子》用“一份古典式的温情”,将“一切困扰和矛盾都化解在温和的人生的光芒之中”,闪耀着人性美的光环。同时,曹文轩凭着一颗爱心、责任心和对人性美的执著态度,通过自己的创作,无疑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审美疆域,强化了儿童文学的表现力度。 《草房子》的故事大概发生于60年代初,这个时期可说是中国政治运动旺盛的时期。但《草房子》却没有牵扯上政治色彩,片中也没有任何与政治事件有关的情节。它通过一个少年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展现60年代纯朴的风土人情,同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从某种角度说有点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童年的回忆。不同的是《草房子》的主角年纪更小,在他眼中的世界当然更单纯也更美丽——虽然他见到的都是不幸。其实影片反映的只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情”:父子情、朋友情、家庭中的感情、团体间的感情、老师之间的感情。片中也有一段爱情,最后却是以悲剧告终,但他们分手的原因并不是女方父亲的嫌贫爱富(仅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主人公的“误事”(也仅是一个偶然),说到底是没有“缘分”,而这一切都不是因为政治的因素。 《草房子》电影属极少的例外,尽管它被划入“儿童片”,但常见的“儿童片”往往也是说教的代理品,从这一点来说《草房子》是非常难得的。它的故事中几乎看不到丝毫的道德说教。本片中“时间”的概念是停滞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带点浪漫,带点伤感,带点温情的故事。全片的主格调应该说是比较哀伤的,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幸,但其表现过程却又非常凄美,恰似江南的春雨,润物细无声。

阅读全文

与童趣是主人公的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生有植物异能小说 浏览:866
高门玩物全文小说 浏览:996
江璃女主穿越小说 浏览:140
新一上小兰小说全集 浏览:915
推荐点好看的校园小说 浏览:160
lll伦理小说网 浏览:282
综穿女主是富家女的小说 浏览:411
异世调教后宫小说排行榜 浏览:915
手机写小说收入 浏览:401
女主经历很凄惨的小说 浏览:260
主角叫林小艾小说 浏览:254
小说主角是鳄鱼 浏览:617
十大经典都市完本小说 浏览:65
小说三体txt下 浏览:875
苏蕊王洋小说名字 浏览:187
现代都市言情类小说肉 浏览:287
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下载包 浏览:296
颜玉婷重生小说 浏览:439
写青春纯爱小说要注意什么 浏览:19
小说作者萧辰 浏览:156